专利名称: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人携带以供给液体或其它流体的喷射装置,具体来说是 一种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园林作业和卫生防疫等领域,经常需要进行药液的喷洒作业, 具有高功效、轻便灵活的背负弥雾机,往往其首选的机械。目前,主要存在人 力背负喷雾器和机动背负弥雾机两种类型。人力背负喷雾器操作方便、价格便 宜,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机动背负弥雾机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
普通的机动背负弥雾机, 一般由储液箱、排液管、风机、发动机、喷头、 控制阀门等部件组成。其工作方式是,由发动机驱动风机回风加压,将储液箱 里的药液由气压作用下输送至喷头喷雾作业,由于风压较低,存在输液不稳定 的缺点。
一些改进型的机动背负弥雾机中装备有液泵输送机械,从而可以保持输液 稳定。受结构、成本等因素限制,其液泵与风机共用一个动力,通常是采用风 机中轴同轴装配或在风机轴边皮带传动方式,以达到驱动液泵的目的。但这种
机动背负弥雾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简述如下
喷雾作业时,液泵与风机同步工作,风机转动时液泵一直转动,风机停止 时液泵停止转动,换而言之,液泵的起停状态由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来控制。为 了保护发动机,应避免发动机频繁起停;因此,喷雾作业时通常不会关闭发动 机。然而,液泵在喷雾作业过程中实际会存在工作、空闲两种状态;在空闲状 态下,发动机仍然开启,由此使得风机及液泵一直转动,从而加大液泵的磨损 消耗,影响机动背负弥雾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可控制液泵与风机的结合、分离,从而减少液泵的磨损消耗,延长机动背 负弥雾机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
轮离合机构,包括
传动胶轮,安装在所述液泵的叶轮轴终端上;
风机叶轮突缘,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叶轮芯部位置上,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 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传动胶轮外表面的直径;
固定转轴, 一端固定在风机蜗壳上,另一端贯穿液泵上的安装孔;
操控装置,用于操控所述液泵绕所述固定转轴转动,在结合操作时,使所 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接触,在分离操作时,使所 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离移。
优选地,所述液泵的泵下盖延伸一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一套筒;所述套 筒由所述固定转轴支撑。
优选地,所述操控装置包括
延长臂,设置在所述液泵的泵下盖上,所述延长臂位于所述支板的相对一
侧;
离合手柄,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内表面之
间的4妄触或离移;
液泵开关拉线,始端连接所述离合手柄,终端连接所述延长臂; 定位板,安装在机动背负弥雾机的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离合手柄定位。 优选地,所述液泵开关拉线的终端贯穿所述延长臂;所述液泵开关拉线的
终端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安装压缩弹簧及固定所述压缩弹簧的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延长臂的一侧设置一长条形的限位孔,所述延长臂的另一侧 设置第一支撑柱;所述风机的蜗壳上设置第二支承柱,所述第二支承柱贯穿所 述限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承柱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
优选地,所述传动胶轮的外圏为一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 合机构,通过操控装置可使液泵绕固定转轴转动,使得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风 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接触或离移,从而控制液泵与风机的结合或分离。具体而 言工作状态,液泵绕固定转轴转动到一定位置,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风^L叶 轮突缘的内表面相接触,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风机转动被传递到液泵上,使得 液泵按照预定的转速转动,实现在喷雾作业时接触传动液泵,驱动液泵输送药 液并高质量地喷洒农药于作物上;空闲状态时,传动胶轮处于原始位置,此时 因传动胶轮与风机叶轮突缘为分离状态,风机转动无法传递到液泵上,液泵停
止转动;由此,通过控制液泵与风机的离合,可以减小液泵的磨损,延长机动
背负弥雾机的使用寿命。
图1 A是本实用新型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在结合状 态时的剖视图,剖视方向为液泵叶轮轴纵向;
图1B是图1A所示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的左视图2A是本实用新型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在分离状 态时的剖视图,剖视方向为液泵叶轮轴纵向;
图2B是图2A所示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的左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的分解轴测 图,图中未示出风机;
图4A是图3在液泵叶轮轴纵向上的剖视图4B是图3的左^L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所述液泵的叶轮轴终端上设置传动胶轮,在 所述风机的叶轮芯部位置上设置风机叶轮突缘,通过操控液泵转动,使得传动 胶轮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接触或离移,从而控制液泵与风机的结 合或分离。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进行说明。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中,液泵100可为 离心泵,风机200釆用半开式风机叶轮,所述液泵100与风机200的离合机构 300,包括传动胶轮301、风机叶轮突缘302、固定转轴303、操控装置304等 部分,具体是
传动胶4合301,安装在液泵100的叶l仑轴101终端上;在该传动"交轮301 接触风机叶轮突缘302内圈时,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产生驱动液泵100 的效果;其中,传动胶轮301外表面可选取较大的摩擦系数,以便产生足够的 驱动力,在此不再赘述。
风机叶轮突缘302,设置在风机200的叶轮201芯部位置上,例如采用在 叶轮201中心位置突出一cj)50mm主动圈的结构形式;其中,所述风机叶轮突 缘302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传动胶轮301外表面的直径,使得传动胶轮 301与风机叶轮突缘302之间非为常接触,由此可根据需要控制传动胶轮301 与风机叶轮突缘302接触或离移。
固定转轴303, —端固定在风机200的蜗壳202上,另一端贯穿液泵IOO 上的安装孔,即用于将液泵100枢接在风机200的蜗壳202上;由此, 一方面 固定液泵IOO,另一方面又可使液泵100整个组件绕固定转轴303转动;在其 转动过程中,即可方便实现液泵100与风机200接触传动、离移不工作之目的。
操控装置304,用于操控液泵100绕固定转轴303转动,在结合操作时, 使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接触,在分离操作时, 使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离移;由此通过操作操 控装置304,就可以有效控制液泵100与风机200的结合、分离。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操控装置304可使液泵100绕固定转轴303转动,使 得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接触或离移,从而控制 液泵100与风机200的结合或分离。具体过程如下如图1A所示,在工作状 态,液泵100绕固定转轴303转动到一定位置,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 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相接触,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作用,风机200的转动 被传递到液泵100上,使得液泵IOO按照预定的转速转动,实现在喷雾作业时
74妄触传动液泵100,驱动液泵IOO输送药液并高质量地喷洒农药于作物上;如 图2A所示,空闲状态时,传动胶轮301处于原始位置,此时因传动胶轮301 与风机叶轮突缘302为分离状态,风机200转动无法传递到液泵上,液泵100 停止转动;由此可见,通过控制液泵100与风机200的离合,可以减小液泵 100的磨损,延长机动背负弥雾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可作进一步的改进,简述如下。
请同时参考图3、图4A、图4B,图中所示液泵IOO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泵, 具体包括叶轮轴IOI、用作装配基件的泵下盖102和上盖泵103、叶轮104、 密封件105、 O型圈106、陶资封水件107、轴承108、进液管109、输液管110 等部件,其中
液泵100的泵下盖102延伸一支板1021,所述支板上设置一延套筒1022; 所述套筒1022由所述固定转轴303支撑。如此,使得液泵100可以绕固定转 轴303自由转动。
当然,也可以使固定转轴303 —端与液泵100固连,而4吏固定转轴303 另 一端套接在风机200的相应部件上,使得液泵100与固定转轴303 —起转动,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操控装置300可采用多种方式,只要使得液泵100能够 绕固定转轴303转动即可,以下为其一较优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B、图2B、图3、图4B,所述操控装置304包括
延长臂3041,设置在液泵100的泵下盖102上,所述延长臂3041位于支 板1021的相对一侧;由此可增长液泵100绕固定转轴303转动的力臂,并便 于与操控装置300的其它部件连接。
离合手柄3042,用于控制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201内 表面之间的接触或离移;
液泵开关拉线3043,其始端连接离合手柄3042,其终端连接延长臂3041; 由此,将作用在离合手柄3042上的力传动到延长臂3041上,使得液泵100 绕固定转轴303转动。定位板3044,安装在机动背负弥雾机的机架400上,用于对离合手柄3042 定位,以保证液泵100与风机200之间稳定的结合或分离状态。
这种结构,便于操作者在背负机具的条件下反手操作;压下定位板3044, 将离合手柄3042压下卡住,使得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 的内表面接触,液泵IOO产生摩擦转动工作;反之,离合手柄3042弹回到定 位板3044的上卡点时,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 离移,液泵100停止转动。
特别地,设置有拉伸弹簧3045、压缩弹簧3046,以提供适当的回复力, 以确保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结合或分离可靠, 保证液泵100的实用安全,具体而言
液泵开关拉线3043的终端贯穿延长臂3041;而且,所述液泵开关拉线3043 的终端设置弹簧座3047,并在弹簧座3047上安装压缩弹簧3046及固定压缩 弹簧3046的锁紧螺母3048。
此外,还在延长臂3041的一侧设置一长条形的限位孔304A,并在延长臂 3041的另一侧设置第一支撑柱304B;所述风机200的蜗壳202上设置第二支 承柱202A,所述第二支承柱202A贯穿所述限位孔304A;同时,在第一支撑 柱304B与第二支承柱202A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3045。通过这种结构,起到 既支撑拉伸弹簧3045又限制延长臂304运动范围的作用。
需说明的是,传动胶轮301的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302的内表面应保持 适当的摩擦系数。优选地,所述传动胶轮301的钢圈3012上套接一橡胶圈 3011,即传动胶轮301外圏为一橡胶圈3011;由此,橡胶圏3011便于更换, 也可保持传动胶轮301外表面适当的摩擦系数。
另夕卜,液泵100的转速由风机叶轮突缘302直径与传动胶轮301的直径比 决定。为此,应恰当选择两者直径,以保证液泵IOO具有合适转速,保证输出 液体压力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 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胶轮,安装在所述液泵的叶轮轴终端上;风机叶轮突缘,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叶轮芯部位置上,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传动胶轮外表面的直径;固定转轴,一端固定在风机蜗壳上,另一端贯穿液泵上的安装孔;操控装置,用于操控所述液泵绕所述固定转轴转动,在结合操作时,使所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接触,在分离操作时,使所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的内表面离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液泵的泵下盖延伸一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一套筒;所述套 筒由所述固定转轴支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操控装置包括延长臂,设置在所述液泵的泵下盖上,所述延长臂位于所述支板的相对 一侧;离合手柄,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胶轮的外表面与所述风机叶轮突缘内表面 之间的接触或离移;液泵开关拉线,始端连接所述离合手柄,终端连接所述延长臂; 定位板,安装在机动背负弥雾机的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离合手柄定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液泵开关拉线的终端贯穿所述延长臂;所述液泵开关拉线的 终端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安装压缩弹簧及固定所述压缩弹簧的锁紧螺 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臂的一侧设置一长条形的限位孔,所述延长臂的另一侧 设置第一支撑柱;所述风机的蜗壳上设置第二支承柱,所述第二支承柱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第 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承柱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
6、如权利要求l-5任一项所述的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 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胶轮的外圈为一橡胶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负弥雾机用液泵摩擦内传式胶轮离合机构,用于喷雾作业时接触传动液泵,驱动液泵输送药液并高质量地喷洒农药于作物上,包括传动胶轮,安装在液泵叶轮轴终端上;风机叶轮突缘,设置在风机叶轮芯部位置上,风机叶轮突缘内表面直径大于传动胶轮外表面直径;固定转轴,一端固定在风机蜗壳上,另一端贯穿液泵上的安装孔;操控装置,用于操控液泵绕固定转轴转动,结合操作时,使传动胶轮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内表面接触,分离操作时,使传动胶轮外表面与风机叶轮突缘内表面离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液泵与风机的离合,可以减小液泵的磨损,延长机动背负弥雾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05B9/08GK201275513SQ20082013320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健 陈 申请人: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