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9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尤其是一种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玻纤改性塑料的喷雾装置,属于玻纤改性塑料粒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玻纤增强塑料的制造与改性玻纤处理中所需的处理剂通常是用滴灌技术对玻纤进行预处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滴灌技术存在涂覆不均勻,部分玻纤没有浸润到,使产品质量不稳定性,影响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提高玻纤处理涂覆的均勻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调节方便,安全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玻纤处理剂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抽取玻纤处理剂的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端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端部设有用于将玻纤处理剂以雾状喷出的喷雾器。所述喷雾器包括液气阀体,所述液气阀体上设有流量调节器安装孔及气量调节器安装孔;液气阀体上紧固安装有液气喷头,所述液气喷头上设有沿液体喷头轴线方向分布的液体流通孔及气体流通孔;所述液体流通孔通过液气阀体上的液体连接孔与流量调节器安装孔相连通,气体流通孔通过液气阀体上的气体连接孔与气量调节器安装孔相连通;液气喷头对应于与液气阀体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液体喷孔及气体喷孔,液气喷头对应于设置液体喷孔与气体喷孔的端部设有盖帽,所述盖帽套在液气喷头上,并与液气喷头相紧固连接;盖帽的中心区设有喷雾孔,液气喷头的中心区设有沿液气喷头轴向长度分布的顶针安装孔,所述顶针安装孔与喷雾孔的位置对应,并与喷雾孔相连通;顶针安装孔内设有用于调节喷雾孔开口度的调节顶针,所述调节顶针能在顶针安装孔内移动。所述液气阀体对应于设置液气喷头的另一端设有顶针螺帽,所述顶针螺帽的中心区设有顶针定位孔,所述顶针定位孔与顶针安装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调节顶针的一端穿过顶针定位孔后,伸入顶针安装孔内。所述流量调节器安装孔内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气量调节器安装孔内安装有气量调节器。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泵体的电机。所述输出管上设有用于测定输出管内液体压力的压力表。所述输出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输入端通过溢流连接管与输出管相连通;溢流阀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与箱体相连通。所述调节顶针对应于伸入顶针安装孔内的端部呈锥形,所述顶针安装孔与顶针的形状相吻合。所述液气喷头的一端伸入液气阀体内,液气喷头通过螺纹与液气阀体相紧固连接。[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箱体内设有泵体,泵体通过电机驱动;泵体将箱体内的处理剂通过输出管输送到喷雾器,喷雾器通过流量调节器与输出管相连;输出管上设有压力表及溢流阀;当输出管内液体压力较大时,通过调节溢流阀,使输出管内的处理剂通过回油管循环返回箱体内,避免输入到喷雾器的液体压力较大,确保预处理过程的安全;液气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顶针螺帽与液气喷头,液气阀体上通过流量调节器安装孔安装有流量调节器,并通过气量调节器安装孔安装气量调节器;液气喷头上设有液体流通孔与气体流通孔, 液气喷头的端部设有液体喷孔与气体喷孔,液气喷头上设有盖帽,并通过盖帽的喷雾孔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后以雾状的形式喷出;液气喷头内安装有调节顶针,通过调节顶针能够调节喷雾孔的开口度;从而提高了处理剂涂覆的均勻性,提高了产品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顶针1、顶针定位孔2、定位台阶3、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液体连接孔5、阀体安装腔6、液体流通孔7、顶针安装孔8、液体喷孔9、盖帽安装腔10、喷雾孔11、盖帽12、气体喷孔13、气体流通孔14、液气喷头15、气体连接孔16、 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液气阀体18、顶针螺帽19、箱体20、电机21、泵体22、溢流阀23、压力表对、输出管25、玻纤沈、喷雾器27、回油管28及溢流连接管四。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20用于存储预处理操作用的处理剂,为了将处理剂输出,箱体20内设有用于抽取处理剂的泵体22,所述泵体22通过位于箱体20外的电机21进行驱动工作。泵体22的输出口设有输出管25,所述输出管25的端部设有喷雾器27,所述喷雾器27能够将箱体20内的处理剂以雾状形式喷出,使涂覆在玻纤沈上的处理剂能够涂覆均勻,提高玻纤26处理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性能。输出管25上设有压力表M,所述压力表 M用于测定输出管25内泵体22泵出处理剂的压力。输出管25上还设有溢流阀23,所述溢流阀23的输入端通过溢流连接管四与输出管25相连,溢流阀23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 28与箱体20相连。当压力表M上测定显示输出管25内的压力过高时,打开溢流阀23,通过溢流阀23将输出管25内部分处理剂通过回油管观循环返回箱体20内,避免输出管25 内压力过大时,导致喷雾器27受到破坏;确保整个喷雾装置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喷雾器27包括液气阀体18,所述液气阀体1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与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 ;液气阀体18上通过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安装流量调节器,并通过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安装气量调节器;液气阀体18的中心区设有阀体安装腔6 ;喷雾器27通过流量调节器与输入管25相连,将处理剂通过流量条及其输入到喷雾器27内。液气阀体18内通过流量调节器注入液体处理剂,并通过气量调节器注入所需压力的气体。液气阀体18的一端设有液气喷头15,所述液气喷头15的一端伸入阀体安装腔6内,并与液气阀体18通过螺纹连接。液气喷头15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液体流通孔7与气体流通孔14,所述液体流通孔7与气体流通孔14沿液气喷头15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液体流通孔7与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相对应,且通过液气阀体18上的液体连接孔5与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相连通,使流量调节器注入的液体通过液体连接孔5后流入液体流通孔7 内;气体流通孔14与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相对应,且通过液气阀体18上的气体连接孔16 与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相连通,使气量调节器注入的高压气体通过气体连接孔16后能够通入气体流通孔14内。液气喷头15对应于与液气阀体18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液体喷孔9与气体喷孔13,所述液体喷孔9与液体流通孔7相对应,气体喷孔13与气体流通孔4相对应;且液体喷孔9与气体喷孔13呈倾斜分布。液气阀体18对应于设置液气喷头15的另一端设有顶针螺帽19,所述顶针螺帽19 的一端伸入阀体安装腔6内,并与液气阀体18通过螺纹连接。顶针螺帽19对应于伸入阀体安装腔6内的端部设有定位台阶3,所述定位台阶3与阀体安装腔6内的台阶相对应,能够确保顶针螺帽19的准确安装。顶针螺帽19的中心区设有顶针定位孔2,所述顶针定位孔 2内可以允许调节顶针1插入,并通过顶针定位孔2与调节顶针1的连接,调整调节顶针1 的位置。液气喷头15的中心区设有沿液气喷头15轴线长度方向分布的顶针安装孔8 ;调节顶针1的一端端部呈圆锥状,调节顶针1对应于呈圆锥状的端部穿过顶针螺帽19后伸入顶针安装孔8内,并能够在顶针安装孔8内移动。顶针安装孔8与调节顶针1的形状相吻合;液气喷头15上的液体流通孔7与气体流通孔14分布于顶针安装孔8的两侧,且液体喷孔9与气体喷孔13也分布于顶针安装孔8的两侧。液气喷头15对应于设置液气喷孔9与气体喷孔13的端部设有盖帽12,所述盖帽 12内设有盖帽安装腔10与喷雾孔11,所述喷雾孔11与盖帽安装腔10相连通;所述盖帽安装腔10内的形状与液气喷头15端部的形状相对应。盖帽12的盖帽安装腔10套在液气喷头15上,并与液气喷头15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喷雾孔11与顶针安装孔8相对应,喷雾孔 11与顶针安装孔8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顶针安装孔8内的调节顶针1能够调节喷雾孔11的开口度,当调节顶针1向喷雾孔11的方向移动深度较大时,调节顶针1能够封堵喷雾孔11,从而使喷雾器停止向外喷出雾状的处理剂;当调节顶针1向远离喷雾孔11的方向移动时,喷雾孔11能够将处理剂以雾状的形式喷出,能够使处理剂均勻涂覆在玻纤上,改善玻纤增强塑料产品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向箱体20内注入处理剂,并将输出管25的端部通过流量调节器与喷雾器27相连;并在喷雾器27的液气阀体18的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内安装气量调节器;液气喷头15上安装盖帽12。工作时,启动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泵体22工作。泵体22工作后,将箱体20内的处理剂通过输出管25向外抽出,输出管25通过流量调节器向喷雾器27内注入处理剂气量调节器分别向液气阀体18内注入高压气体; 通过流量调节器注入的处理剂通过液体连接孔5、液气喷头15与液气阀体18间的螺纹连接处进入液体流通孔7内;通过气量调节器注入的高压气体通过气体连接孔15进入气体流通孔14内。液体流通孔7内的处理剂通过液体喷孔9进入盖帽12的盖帽安装腔10内,气体流通孔14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气体喷孔13后也进入盖帽12的盖帽安装腔10内。当调节顶针1向盖帽12的方向运动致使封堵住喷雾孔11时,盖帽安装腔10内的处理剂与高压气体不会喷出。当调整调节顶针1位于顶针安装孔8内的位置使喷雾孔11与盖帽安装腔10连通时,液体喷孔9内的处理剂与气体喷孔13内的高压气体会以雾状形式从喷雾孔11内喷
5出。从喷雾孔11内喷出的处理剂与高压气体能均勻涂覆在玻纤表面上,提高处理剂涂覆的均勻性,改善玻纤增强塑料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当输出管25上的压力表M测定输出管25内处理剂的压力过高时,打开溢流阀23,通过溢流阀23将输出管25内的部分处理剂循环返回箱体20内;既能减少输出管25内的液体压力,又能保证处理剂的循环利用,
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箱体20内设有泵体22,泵体22通过电机21驱动;泵体22将箱体20 内的处理剂通过输出管25输送到喷雾器27,喷雾器27通过流量调节器与输出管25相连; 输出管5上设有压力表M及溢流阀23 ;当输出管25内液体压力较大时,通过调节溢流阀 23,使输出管25内的处理剂通过回油管观循环返回箱体20内,避免输入到喷雾器27的液体压力较大,确保预处理过程的安全;液气阀体18的两端分别设置顶针螺帽19与液气喷头 15,液气阀体18上通过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安装有流量调节器,并通过气量调节器安装孔 17安装气量调节器;液气喷头15上设有液体流通孔7与气体流通孔14,液气喷头15的端部设有液体喷孔9与气体喷孔13,液气喷头15上设有盖帽12,并通过盖帽12的喷雾孔11 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后以雾状的形式喷出;液气喷头15内安装有调节顶针1,通过调节顶针1 能够调节喷雾孔的开口度;从而提高了处理剂涂覆的均勻性,提高了产品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盛放玻纤处理剂的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设有用于抽取玻纤处理剂的泵体(22),所述泵体(22)的出口端设有输出管 (25),所述输出管(25)的端部设有用于将玻纤处理剂以雾状喷出的喷雾器(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雾器(27)包括液气阀体(18),所述液气阀体(18)上设有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及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液气阀体(18)上紧固安装有液气喷头(15),所述液气喷头(15)上设有沿液气喷头(15)轴线方向分布的液体流通孔(7)及气体流通孔(14);所述液体流通孔(7)通过液气阀体(18)上的液体连接孔(5)与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相连通,气体流通孔(14)通过液气阀体(18) 上的气体连接孔(16)与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相连通;液气喷头(15)对应于与液气阀体 (18)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液体喷孔(9)及气体喷孔(13),液气喷头(15)对应于设置液体喷孔(9)与气体喷孔(13)的端部设有盖帽(12),所述盖帽(12)套在液气喷头(15)上,并与液气喷头(15)相紧固连接;盖帽(12)的中心区设有喷雾孔(11),液气喷头(15)的中心区设有沿液气喷头(15)轴向长度分布的顶针安装孔(8),所述顶针安装孔(8)与喷雾孔(11) 的位置对应,并与喷雾孔(11)相连通;顶针安装孔(8)内设有用于调节喷雾孔(11)开口度的调节顶针(1),所述调节顶针(1)能在顶针安装孔(8 )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气阀体(18)对应于设置液气喷头(15)的另一端设有顶针螺帽(19),所述顶针螺帽(19)的中心区设有顶针定位孔(2),所述顶针定位孔(2)与顶针安装孔(8)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调节顶针(1)的一端穿过顶针定位孔(2)后,伸入顶针安装孔(8)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调节器安装孔(4) 内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气量调节器安装孔(17)内安装有气量调节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0)上设有用于驱动泵体(22)的电机(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出管(25)上设有用于测定输出管(25)内液体压力的压力表(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出管(25)上设有溢流阀(23),所述溢流阀(23)的输入端通过溢流连接管(29)与输出管(25)相连通;溢流阀 (23)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28)与箱体(20)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顶针(1)对应于伸入顶针安装孔(8)内的端部呈锥形,所述顶针安装孔(8)与调节顶针(1)的形状相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气喷头(15)的一端伸入液气阀体(18)内,液气喷头(15)通过螺纹与液气阀体(18)相紧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纤预处理喷雾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泵体,泵体的出口端设有输出管,输出管的端部设有用于将玻纤处理剂以雾状喷出的喷雾器。本实用新型泵体通过电机驱动;泵体将箱体内的处理剂通过输出管输送到喷雾器,喷雾器通过流量调节器与输出管相连;输出管上设有压力表及溢流阀;当输出管内液体压力较大时,通过调节溢流阀,使输出管内的处理剂通过回油管循环返回箱体内,避免输入到喷雾器的液体压力较大,确保预处理过程的安全;盖帽的喷雾孔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后以雾状的形式喷出;通过调节顶针能够调节喷雾孔的开口度;从而提高了处理剂涂覆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05B7/04GK201940304SQ20112000808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吴文良, 支建阳 申请人:无锡市朗格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