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849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为了减少数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被划伤、磨损及破坏,人们通常习惯在数码产品表面黏贴保护膜,现有的保护膜材质一般为pp、pvc和pet,pp一般是用胶水粘黏,不容易撕掉,撕掉后会有印记,导致数码产品外观不美观,pvc这种材质较厚,透光度不好,使用寿命较短,pet材质质地比较硬,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起泡和脱落,而且价格较贵。目前现有的保护膜材质质地较硬、粘度一般、不易撕掉,容易留下印记,影响数码产品的外在美观。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吸附性强、易贴易撕、耐候性好、柔性好和剥离力稳定的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40-50份、丙烯酸甲酯20-30份、氢基8-10份、环氧乙烷2-4份、环氧丙烷2-4份、环氧丁烷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7份、山梨醇3-4份、二乙氨基乙醇3-5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15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0-12份、过硫酸铵5-8份、氧化铝3-5份、氧化镁3-5份、氧化钙2-3份和水20-30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50份、丙烯酸甲酯20份、氢基8份、环氧乙烷2份、环氧丙烷2份、环氧丁烷3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份、山梨醇3份、二乙氨基乙醇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0份、过硫酸铵5份、氧化铝3份、氧化镁3份、氧化钙2份和水20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40份、丙烯酸甲酯30份、氢基10份、环氧乙烷4份、环氧丙烷4份、环氧丁烷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份、山梨醇4份、二乙氨基乙醇5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2份、过硫酸铵8份、氧化铝5份、氧化镁5份、氧化钙3份和水30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45份、丙烯酸甲酯25份、氢基9份、环氧乙烷3份、环氧丙烷3份、环氧丁烷4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6份、山梨醇3.5份、二乙氨基乙醇4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5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1份、过硫酸铵6.5份、氧化铝4份、氧化镁4份、氧化钙2.5份和水25制成。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乙烯40-50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15份放入反应釜加热10-15min使得温度达到70℃,然后加入丙烯酸甲酯20-30份、氢基8-10份、环氧乙烷2-4份、环氧丙烷2-4份、环氧丁烷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7份、山梨醇3-4份和二乙氨基乙醇3-5份,继续加热20-25min使得温度达到100℃,制得混合液;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倒入高度为0.5mm的长方体模具内,在19-20℃的环境中自然冷却1.5-2h,然后将盛有混合液的长方体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8-10h,使得模具内的混合液完全固化,即得聚乙烯基膜;3)取钛酸酯10-12份和过硫酸铵5-8份放入搅拌机,在19-20℃的环境中,以20-30r/min的速度搅拌5-7min,使得钛酸酯和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备用;4)取氧化镁3-5份和氧化钙2-3份置于反应釜内,加入水20-30份,在19-20℃的环境中,加热10-15min使得温度达到50℃,然后再加入步骤3)制得的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3-5分钟使得温度达到70℃,制得第二混合液,备用;5)在步骤4)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铝3-5份,继续加热8-10min,使得温度达到100℃,然后倒出,制得第三混合液,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第三混合液放到冷却箱里静置10min,使得温度冷却到50℃;7)将步骤6)冷却到50℃的第三混合液均匀涂于步骤2)制得的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厚度为0.5mm;8)将步骤7)得到的产品再次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13-15h,使得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即得。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聚乙烯、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氢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山梨醇和二乙氨基乙醇经过加热、倒模和烘干制成聚乙烯基膜,钛酸酯、过硫酸铵、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和水经过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制得黏胶层,将黏胶层均匀涂于聚乙烯基膜表面,然后再次烘干,使得聚乙烯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制得一种吸附性强、易贴易撕、耐候性好、柔性好和剥离力稳定的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50份、丙烯酸甲酯20份、氢基8份、环氧乙烷2份、环氧丙烷2份、环氧丁烷3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份、山梨醇3份、二乙氨基乙醇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0份、过硫酸铵5份、氧化铝3份、氧化镁3份、氧化钙2份和水20份制成。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乙烯50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放入反应釜加热15min使得温度达到70℃,然后加入丙烯酸甲酯20份、氢基8份、环氧乙烷2份、环氧丙烷2份、环氧丁烷3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份、山梨醇3份和二乙氨基乙醇3份,继续加热25min使得温度达到100℃,制得混合液;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倒入高度为0.5mm的长方体模具内,在20℃的环境中自然冷却2h,然后将盛有混合液的长方体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8-10h,使得模具里的混合液完全固化,即得聚乙烯基膜;3)取钛酸酯10份和过硫酸铵5份放入搅拌机,在20℃的环境中,以30r/min的速度搅拌7min,使得钛酸酯和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备用;4)取氧化镁3份和氧化钙2份放入反应釜内,加入水20份,在20℃的环境中,加热15min使得温度达到50℃,然后再加入步骤3)制得的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5分钟,使得温度达到70℃,制得第二混合液,备用;5)在步骤4)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铝3份,继续加热10min,使得温度达到100℃,然后倒出,制得第三混合液,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第三混合液放到冷却箱里静置10min,使得温度冷却到50℃;7)将步骤6)冷却到50℃的第三混合液均匀涂于步骤2)制得的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厚度为0.5mm;8)将步骤7)得到的产品再次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循环热风的方式加热15h,使得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即得。实施例2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40份、丙烯酸甲酯30份、氢基10份、环氧乙烷4份、环氧丙烷4份、环氧丁烷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份、山梨醇4份、二乙氨基乙醇5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2份、过硫酸铵8份、氧化铝5份、氧化镁5份、氧化钙3份和水30份制成。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乙烯40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放入反应釜加热10min使得温度达到70℃,然后加入丙烯酸甲酯30份、氢基10份、环氧乙烷4份、环氧丙烷4份、环氧丁烷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份、山梨醇4份和二乙氨基乙醇5份,继续加热20min使得温度达到100℃,制得混合液;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倒入高度为0.5mm的长方体模具内,在20℃的环境中自然冷却1.5h,然后将盛有混合物的长方体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8h,使得模具里的混合液完全固化,即得聚乙烯基膜;3)取钛酸酯12份和过硫酸铵8份置于电动搅拌机,在室温20℃的环境中,以20r/min的速度搅拌5min,使得钛酸酯和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备用;4)取氧化镁5份和氧化钙3份放入反应釜内,加入水30份,在20℃的环境中,加热10min使得温度达到50℃,然后再加入步骤3)制得的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3分钟,使得温度达到70℃,制得第二混合液,备用;5)在步骤4)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铝5份,继续加热8min,使得温度达到100℃,然后倒出,制得第三混合液,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第三混合液放到冷却箱里静置10min,使得温度冷却到50℃;7)将步骤6)冷却到50℃的第三混合液均匀涂于步骤2)制得的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厚度为0.5mm;8)将步骤7)得到的产品再次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15h,使得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即得。实施例3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包括聚乙烯基膜和黏胶层,所述聚乙烯基膜由聚乙烯45份、丙烯酸甲酯25份、氢基9份、环氧乙烷3份、环氧丙烷3份、环氧丁烷4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6份、山梨醇3.5份、二乙氨基乙醇4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5份制成,所述黏胶层由钛酸酯11份、过硫酸铵6.5份、氧化铝4份、氧化镁4份、氧化钙2.5份和水25制成。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乙烯45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5份放入反应釜加热12min使得温度达到70℃,然后加入丙烯酸甲酯25份、氢基9份、环氧乙烷3份、环氧丙烷3份、环氧丁烷4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6份、山梨醇3.5份和二乙氨基乙醇4份,继续加热23min使得温度达到100℃,制得混合液;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倒入高度为0.5mm的长方体模具内,在20℃的环境中自然冷却2h,然后将盛有混合液的长方体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8min,使得模具里的混合液完全固化,即得聚乙烯基膜;3)取钛酸酯11份和过硫酸铵6.5份放入搅拌机,在20℃的环境中,以25r/min的速度搅拌6min,使得钛酸酯和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备用;4)取氧化镁4份和氧化钙2.5份放入反应釜内,加入水25份,在20℃的环境中,加热13min使得温度达到50℃,然后再加入步骤3)制得的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4分钟,使得温度达到70℃,制得第二混合液,备用;5)在步骤4)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铝4份,继续加热9min,使得温度达到100℃,然后倒出,制得第三混合液,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第三混合液放到冷却箱里静置10min,使得温度冷却到50℃;7)将步骤6)冷却到50℃的第三混合液均匀涂于步骤2)制得的聚乙烯基膜表面,涂层厚度为0.5mm;8)将步骤7)得到的产品再次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以60℃的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13h,使得聚乙烯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即得。本发明一种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在耐冲击性大的聚乙烯中加入具有粘合性和弹性略大的丙烯酸甲酯、稳定性和黏结性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氢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与环氧丁烷聚合生成大分子多元醇,大分子多元醇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山梨醇和二乙氨基乙醇聚合作用可以增加基膜的柔性,钛酸酯和过硫酸铵可以提高黏胶层的粘度,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钙增强了黏胶层的吸附作用,使用聚乙烯中、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氢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山梨醇和二乙氨基乙醇制成的基膜稳定、耐磨、有柔性,使用钛酸酯、过硫酸铵、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钙制成的黏胶层粘度高、吸附性强。实验例剥离力的技术指标:剥离实验机180°撕掉同等面积大小的保护膜所用力度大小一致。表一为保护膜吸附力的技术指标:吸附力指标吸附力低吸附力一般吸附力强吸附力(n)0.1-11-22-6表一表二为三组保护膜剥离力和吸附力的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65rh测试方法180°剥离强度、剥离力测试测试钢板sus#304镜面钢板剥离速度300mm/min夹具起始间距100mm放置时间3天实验机器剥离试验机保护膜长200mm、宽100mm表二实验对象:将本发明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作为实验组,普通保护膜作为对照组一、特制保护膜作为对照组二,要求三组保护膜面积和厚度相同。实验方法:用剥离试验机对本发明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普通保护膜和特制保护膜进行剥离力和吸附力测试。表三为三组保护膜剥离力测试的具体记录:表三表四为三组保护膜吸附力测试的具体记录:表四结合表三和表四,通过对三组保护膜的剥离力和吸附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与普通保护膜和特制保护膜相比剥离力更稳定,吸附性更强。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聚乙烯、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氢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山梨醇和二乙氨基乙醇经过加热、倒模和烘干制成聚乙烯基膜,钛酸酯、过硫酸铵、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和水经过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制得黏胶层,将黏胶层均匀涂于聚乙烯基膜表面,然后再次烘干,使得聚乙烯表面涂层完全固化,制得一种吸附性强、易贴易撕、耐候性好、柔性好和剥离力稳定的柔性无残留吸附性强的pe保护膜。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