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片、显示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849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粘着片、显示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将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的粘着片、及将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而成的显示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终端设备等的各种可移动式电子机器,使用具有液晶组件、发光二极管(led组件)、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组件等的显示体模块的显示体(显示器)。

在此种显示器中,通常在显示体模块的表面侧设置有保护面板。在保护面板与显示体模块之间,以即使因外力而使保护面板产生变形时,变形后的保护面板也不会碰撞显示体模块的方式设置有空隙。

但是,存在如上述的空隙、也即空气层时,起因于保护面板与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及空气层与显示体模块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光线的反射损失较大,而有显示器的画质降低的问题。

因此,有提案公开了通过使用粘着剂层将保护面板与显示体模块之间的空隙填埋,来使显示器的画质提升。但是,在保护面板的显示体模块侧,框状的印刷层以段差的方式存在。粘着剂层未追随该段差时,粘着剂层在段差附近产生浮起且因此而产生光线的反射损失。因此上述的粘着剂层被要求段差追随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其是含有单体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而成,其中该单体含有具有紫外线交联性部位(二苯基酮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且规定紫外线交联前后的储能模量。该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在贴合被粘着物后,通过进行紫外线照射,使交联反应进行而提高凝聚力。该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因为在贴附在被粘着物的阶段、即在紫外线交联前的阶段,储能模量较低,所以容易追随被粘着物的段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1845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因为在紫外线交联前的交联密度及凝聚力较低,因此在该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的裁断加工时等,有(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附着在刀刃、或在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的保管时等,有(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从该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渗出的情形。如此,专利文献1中的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的被膜强度较低。

另一方面,在如上述的紫外线交联性粘着片,使用含有通常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时,依照保护面板的种类而有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未充分地固化,而在耐久条件下产生问题。例如在施行高温高湿条件时,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或是从保护面板的塑料板产生排气且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的起泡。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实际情形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着剂层的被膜强度较高且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两者均优异的粘着片、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两者均优异的显示体、以及这些物品的制备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片,其具备用以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层由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所构成,所述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及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发明1)。

在上述发明(发明1)的粘着片中,由于构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被热交联着,因此粘着剂层被膜强度较高。另外,由于粘着剂层为含有特定的光聚合引发剂(d),所以即使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或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时,粘着剂层也能够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充分地固化且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

在上述发明(发明1)中,所述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优选为30%以上且70%以下(发明2)。

在上述发明(发明1、2)中,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所述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的至少一方,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发明3)。

在上述发明(发明1~3)中,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优选至少在被贴合侧的面具有段差(发明4)。

在上述发明(发明1~4)中,所述粘着片具备两片剥离片,所述粘着剂层优选与所述两片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挟持(发明5)。

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片的制备方法,其是具备用以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热交联剂(b)、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粘着性组合物涂布且进行热交联,来形成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层(发明6)。

第三,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体,其是具备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及将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所述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互相贴合的固化后粘着剂层的显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由粘着剂所构成,所述粘着剂在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及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发明7)。此外,本发明的固化后粘着剂层是指,已通过光聚合引发剂(d)进行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反应,即使进一步进行紫外线照射,胶凝部分的上升幅度也小(优选5%左右以下)的粘着剂层。

第四,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体,其是具备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及将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所述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互相贴合的固化后粘着剂层的显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由粘着剂所构成,该粘着剂在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的胶凝部分为40%以上且95%以下(发明8)。

第五,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介由所述粘着片(发明1~5)的粘着剂层而制备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而成的层叠体,且对所述层叠体的所述粘着剂层照射紫外线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发明9)。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着片的粘着剂层的被膜强度较高、且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两者均优异。另外,本发明的显示体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两者均优异。而且,依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备这些粘着片及显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粘着片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粘着片;11:粘着剂层;12a、12b:剥离片;2:显示体;11’:固化后粘着剂层;21: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2: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3:印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粘着片)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其具备以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针对显示体及显示体构成构件将后述。

如图1显示,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由下列所构成:两片剥离片12a、12b;及以与该两片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该两片剥离片12a、12b挟持的粘着剂层11。另外,在本说明书的所谓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在剥离片的具有剥离性的面,包含经施行剥离处理的面及未施行剥离处理亦显示剥离性的面的任一者。

1.粘着剂层

上述粘着剂层11由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所构成,该粘着剂在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及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换言之,上述粘着剂层11由将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热交联剂(b)、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及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粘着性组合物(以下有称为“粘着性组合物p”的情形)热交联而成的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所构成。另外,在本说明书,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这两者。其它类似用语也同样。

如上所述,在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由将粘着性组合物p热交联而成的粘着剂所构成,该粘着剂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另一方面,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是尚未固化且在被添加在粘着性组合物p后的状态下存在粘着剂中。该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在粘着片1的使用时(贴合被粘着物后),粘着剂层11被照射紫外线时进行聚合而固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中,构成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被热交联,因为具有某种程度的交联密度以及规定的凝聚力,所以粘着剂层11被膜强度较高。因而,例如在将粘着片裁断加工等时,能够抑制产生粘着剂附着在刀刃等问题。另外,在粘着片1的保管时等,也能够抑制粘着剂从粘着剂层11渗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因为在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前的阶段较柔软,所以在将粘着片1贴附在具有段差的显示体构成构件时,粘着剂层11容易追随段差,而能够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间隙、浮起等。

另一方面,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时,在通过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后,介由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或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且使粘着剂层11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在后述的图2中,为固化后粘着剂层11’)。由此,即使将所得到的层叠体(显示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例如85℃、85%rh条件下放置72小时时,也能够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而且,能够抑制在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固化后粘着剂层的表面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的起泡。即,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的初期段差追随性、以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均优异。

在此,在上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或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时,将以往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使用在粘着剂时,介由上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或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照射紫外线时,用以使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开裂的波长的紫外线在显示体构成构件中被紫外线吸收剂吸收,致使光聚合引发剂的开裂受到阻碍。其结果,紫外线固化性成分的固化反应无法良好地进行且粘着剂层的固化变为不充分。因此,粘着剂层成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较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其含有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d)。此时,即使介由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用以使光聚合引发剂(d)开裂的波长(长波长)的紫外线不会被显示体构成构件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吸收,所以光聚合引发剂(d)无问题地开裂。其结果,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反应为良好地进行且粘着剂层11为充分地固化。由此,所得到的层叠体(显示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即使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或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优异。

(1)(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在分子内具有与热交联剂(b)反应的反应性基的含反应性基的单体。来自该含反应性基的单体的反应性基,能够与热交联剂(b)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立体网状结构)来得到被膜强度较高的粘着剂层11。

作为上述含反应性基的单体,可优选列举出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单体(含羟基的单体)、在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在分子内具有氨基的单体(含氨基的单体)等。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与热交联剂(b)的反应性优异且对被粘着物的不良影响较少的含羟基的单体。另外,从即使(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较低也能够发挥所需要的凝聚力的观点而言,优选含羧基的单体。

作为含羟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酯等。其中,从与在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羟基的热交联剂(b)的反应性、及与其它单体的共聚性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含羧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伊康酸、柠康酸等乙烯性不饱和羧酸。其中,从与在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羧基的热交联剂(b)的反应性、及与其它单体的共聚性而言,优选丙烯酸。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含氨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氨基乙酯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含羟基的单体作为下限值,优选含有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15质量%以上。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作为上限值,优选含有35质量%以下的含羟基的单体作为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25质量%以下。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是以上述量含有含羟基的单体作为单体单元,则在所得到的粘着剂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交联结构且得到被膜强度较高的粘着剂层11的同时,规定量的羟基残留在粘着剂中。羟基为亲水性基,此种亲水性基为规定量存在粘着剂中时,即使粘着剂被放置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时,在该高温高湿条件下与侵入粘着剂的水分的相溶性良好,其结果,在使其返回常温常湿时,能够抑制粘着剂产生白化(具有优异的耐湿热白化性)。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在含有含羧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时,(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作为下限值,优选含有5质量%以上的该含羧基的单体,特别优选含有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作为上限值,优选以含有30质量%以下的含羧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含有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15质量%以下。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在以上述量含有含羧基的单体作为单体单元,则在所得到的粘着剂能够形成良好交联结构且得到被膜强度较高的粘着剂层11。

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还优选不含有含羧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因为羧基为酸成分,由于不含有含羧基的单体,能够抑制在粘着剂贴附对象因酸而产生的不良,例如在即使存在氧化铟锡(ito)等的透明导电膜、金属膜等情况,还能够抑制因酸引起的所述不良(腐蚀、电阻值变化等)。但是,依照不产生此种不良的程度,也能够容许以规定量含有含羧基的单体。具体而言,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中,以单体单元而言,可容许小于5质量%的含羧基的单体、优选为2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1质量%以下的量。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由于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能够显现较佳粘着性。作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棕榈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酰酯等。其中,是从使粘着性提升的观点而言,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另外,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为含有40质量%以上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60质量%以上。若含有4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则能够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赋予适合的粘着性。另外,优选含有90质量%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特别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下。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烷酯的含量成为90质量%以下,能够将所期望量的其它单体成分导入至(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中。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也优选含有在分子内具有脂环式结构的单体(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作为构成该共聚物的单体单元。因为含脂环式结构的单元为体积较高,推定通过使其存在聚合物中,能够将聚合物之间的间隔扩大,而能够使所得到的粘着剂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因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将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作为构成单体单元,从而使粘着性组合物p交联而得到的粘着剂具有更优异的初期段差追随性。

在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的脂环式结构的碳环,可为饱和结构,也可以为在一部分具有不饱和键。另外,脂环式结构可为单环的脂环式结构,也可以为二环、三环等多环的脂环式结构。从将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相互间的距离扩大且使粘着剂的柔软性有效地发挥的观点而言,上述脂环式结构优选为多环的脂环式结构(多环结构)。而且,考虑(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与其它成分的相溶性,上述多环结构特别优选为二环至四环。另外,与上述同样地,从使粘着剂的柔软性作用有效地发挥的观点而言,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是指形成环的部分的全部碳原子数,多个环独立而存在时,是指其合计碳原子数),通常优选为5以上,特别优选为7以上。另一方面,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与上述同样地,从相溶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

作为脂环式结构,例如可举出含有环己基骨架、二环戊二烯骨架、金刚烷骨架、异冰片基骨架、环烷骨架(环庚烷骨架、环辛烷骨架、环壬烷骨架、环癸烷骨架、环十一烷骨架、环十二烷骨架等)、环烯骨架(环庚烯骨架、环辛烯骨架等)、降冰片烯骨架、降冰片烷二烯骨架、立方烷(cubane)骨架、篮烷(basketane)骨架、房烷(housane)骨架、螺骨架等的脂环式结构,其中,优选含有发挥更优异的耐久性的二环戊二烯骨架(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10)、金刚烷骨架(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10)或异冰片基骨架(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7)的脂环式结构,特别优选含有异冰片基骨架的脂环式结构。

上述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优选为含有上述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等,其中,优选发挥更优异的耐久性的(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这些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在含有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时,(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含有5质量%以上的含脂环式结构的单元,特别优选含有8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含有40质量%以下的含脂环式结构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20质量%以下。通过含脂环式结构的单元的含量为上述范围,所得到的粘着剂的初期段差追随性更优异。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含有在分子内具有氮原子的单体(含氮原子的单体)作为构成该共聚物的单体单元。另外,已例示作为含反应性基的单体的含氨基的单体,设作被从该含氮原子的单体中除去。通过使聚合物中存在含氮原子的单体作为结构单元,能够促进丙烯酸酯共聚物(a)与热交联剂(b)的反应、或对粘着剂赋予极性且提高粘着剂本身的凝聚力。

作为上述含氮原子的单体,可举出具有叔氨基的单体、具有酰胺基的单体、具有含氮杂环的单体等,其中,优选具有含氮杂环的单体。

作为具有含氮杂环的单体,例如可举出n-(甲基)丙烯酰基吗啡啉、n-乙烯基-2-吡咯烷吡咯烷酮、n-(甲基)丙烯酰基吡咯烷吡咯烷酮、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吡咯烷、n-(甲基)丙烯酰基氮丙啶、(甲基)丙烯酸氮丙啶基乙酯、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吡嗪、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酞酰亚胺等,其中,优选发挥更优异的粘着力的n-(甲基)丙烯酰基吗啡啉,特别优选n-丙烯酰基吗啡啉。

另外,作为具有上述的含氮杂环的单体以外的含氮原子的单体,例如还能够使用(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等。

以上的含氮原子的单体,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在含有含氮原子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时,(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含有1质量%以上的含氮原子的单体,特别优选含有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5质量%以上。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优选含有40质量%以下的含氮原子的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含有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15质量%以下。含氮原子的单体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时,所得到的粘着剂的凝聚力可有效地提升。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其它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作为其它单体,优选不含有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基的单体。作为此种其它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聚合形态可为随机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作为下限值,优选为10万以上,特别优选为20万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万以上。(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的下限值为上述以上时,所得到的粘着剂的被膜强度进一步变高。另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作为上限值,优选为90万以下,特别优选为80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万以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的上限值为上述以下时,所得到的粘着剂的段差追随性变得更优异。另外,在本说明书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层析法(gpc)法而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另外,在粘着性组合物p,(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2)热交联剂(b)

将含有热交联剂(b)的粘着性组合物p加热时,热交联剂(b)是将(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交联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由此,能够得到被膜强度较高的粘着剂层11。

作为上述热交联剂(b),只要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基反应即可,例如可举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肼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恶唑啉类交联剂、金属烷氧化物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铵盐类交联剂等。上述之中,(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基为羟基时,优选使用与羟基具有优异的反应性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基为羧基时,优选使用与羧基具有优异的反应性的环氧类交联剂。另外,热交联剂(b)能够单独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至少含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脂环式聚异氰酸酯等、及他们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及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等与含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加成物等。从与羟基的反应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特别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例如可举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从与羧基的反应性的观点而言,优选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

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100质量份,在粘着性组合物p中的热交联剂(b)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另外,该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质量份以下。通过热交联剂(b)的含量为上述范围,所得到的粘着剂具有充分的柔软性的同时,能够发挥良好的凝聚力且得到被膜强度较高粘着剂层11。

(3)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

通过粘着性组合物p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所形成的粘着剂层11成为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层。该粘着剂层11在贴附被粘着物后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而且推定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互相聚合,其聚合后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是缠结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交联结构(立体网状结构)。具有该高级结构的粘着剂,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

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由于在后述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存在下照射紫外线而固化,只要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的成分,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为单体、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者,也可以为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尤其是能够适合举出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等具有优异的相溶性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

作为分子量小于1000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可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环戊烯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烯丙基化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等2官能型;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聚异氰酸三(丙烯酰氧基乙基)酯、ε-己内酯改性三聚异氰酸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等3官能型;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4官能型;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的5官能型;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6官能型等。上述之中,从所得到的粘着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二(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在分子内含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更加优选3官能以上且在分子内含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特别优选ε-己内酯改性三聚异氰酸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能够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丙烯酸酯类寡聚物。该丙烯酸酯类寡聚物优选重均分子量50,000以下。作为此种丙烯酸酯寡聚物的例子,可举出聚酯丙烯酸酯类、环氧丙烯酸酯类、聚氨酯丙烯酸酯类、聚醚丙烯酸酯类、聚丁二烯丙烯酸酯类、硅酮丙烯酸酯类等。

上述丙烯酸酯类寡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5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40,000。这些丙烯酸酯类寡聚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也能够使用将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基导入至侧链而成的加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此种加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酯、与在分子内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单体的共聚物,而且使具有与(甲基)丙烯酰基及交联性官能基反应的基团的化合物,对该共聚物的交联性官能基的一部分进行反应来得到。

上述加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万~90万左右,特别优选为10万~50万左右。

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能够从上述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寡聚物及加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之中,单独选择一种而使用,也能够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也能够与所述以外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组合而使用。

在粘着性组合物p中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含量,从所得到的粘着剂成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者的观点而言,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加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防止交联变为太紧密致使粘着力低且耐久性变差的观点而言,上述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更加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4)光聚合引发剂(d)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聚合引发剂(d),其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由于构成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含有此种光聚合引发剂(d),即使介由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时,粘着剂层11(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良好地固化,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

从上述的观点而言,光聚合引发剂(d)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优选为0.5以上,特别优选为1.0以上。该吸光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为2.5以下,特别优选为2.0以下。吸光度大于2.5时,在粘着片形成时或保管时,通过荧光灯等环境光线,进行因光聚合引发剂(d)引起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反应,随后在使用时有段差追随性降低的情形。在此,光聚合引发剂(d)的吸光度的测定方法,如后述的试验例所表示。

另外,光聚合引发剂(d),其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200~500nm的吸光度的吸收极大波长,优选为350nm以上,特别优选为37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80nm以上。另外,波长200~500nm的吸光度的吸收极大波长为存在多个时,至少一个吸收极大波长在上述范围即可。由此,在介由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时,粘着剂层11(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性为进一步提升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更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另一方面,上述吸收极大波长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从将粘着剂层11在环境光线中保管时防止进行固化反应的观点而言,优选为450nm以下,特别优选为41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5nm以下。

作为此种光聚合引发剂(d),例如可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粘着性组合物p),也可以将上述光聚合引发剂(d)、及在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长380nm的吸光度小于0.3的光聚合引发剂(以下有称为“光聚合引发剂(nd)”的情形)并用。此种作为光聚合引发剂(nd),例如可举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等。此时,相对于光聚合引发剂(d)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nd)的比例,优选为50~15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75~1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80~120质量份。

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d)为2~1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4~12质量份的范围的量使用。

(5)硅烷偶联剂(e)

粘着性组合物p,优选进一步含有硅烷偶联剂(e)。由此,在被粘着物有玻璃构件时,所得到的粘着剂与该玻璃构件的密合性提升。另外,即使被粘着物为塑料板,所得到的粘着剂与塑料板密合性提升。由此,所得到的粘着剂,成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更优异的段差追随性者。

作为硅烷偶联剂(e),其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烷氧基硅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优选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相溶性良好且具有光透射性。

作为此种硅烷偶联剂(e),例如可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硅化合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环氧结构的硅化合物、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等含有缩水甘油醚氧基的硅化合物、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含有氨基的硅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这些物质至少一种、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有烷基的硅化合物的缩合物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在粘着性组合物p中的硅烷偶联剂(e)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0.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0.1质量份以上。另外,该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份以下。

(6)各种添加剂

在粘着性组合物p,能够根据需要而添加在丙烯酸类粘着剂通常被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增粘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填充剂、折射率调整剂等。另外,后述的聚合溶剂和稀释溶剂,设作不被包含在构成粘着性组合物p的添加剂中。

(7)粘着性组合物的制备

粘着性组合物p,是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在将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热交联剂(b)、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及光聚合引发剂(d)进行混合的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添加硅烷偶联剂(e)及/或添加剂而制备。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可以通过将构成聚合物的单体的混合物以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法进行聚合来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聚合,能够根据需要使用聚合引发剂且通过溶液聚合法等来进行。作为聚合溶剂,例如可举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苯、丙酮、己烷、甲乙酮等,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偶氮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偶氮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羟甲基丙腈)、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等。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基)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三甲基乙酸叔丁酯、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二丙酰、过氧化二乙酰等。

另外,在上述聚合工序,通过添加2-缩水甘油醚氧基乙醇等链转移剂,能够调节所得到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得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后,通过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溶液添加热交联剂(b)、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光聚合引发剂(d)、及根据需要的硅烷偶联剂(e)、添加剂且充分地混合,来得到粘着性组合物p。

(8)粘着剂层的形成

粘着剂层11是将粘着性组合物p热交联而成。即,粘着性组合物p的交联是通过加热处理来进行。另外,能够在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后的干燥处理兼进行该加热处理。

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优选为50~150℃,特别优选为70~120℃。另外,加热时间优选为10秒~10分钟,特别优选为50秒~2分钟。而且,特别优选在加热处理后,设置于常温(例如、23℃、50%rh)1~2星期左右的养护期间。

通过上述的加热处理(及养护),能够介由热交联剂(b)而将(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良好地交联。

粘着剂层11的厚度(依据jisk7130所测得的值),作为下限值,优选为20μm以上,更加优选为2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粘着剂层11的厚度的下限值为20μm以上,则容易发挥所需要的粘着力。另外,粘着剂层11的厚度的下限值为30μm以上时,能够对显示体构成构件的通常的段差确保充分的段差追随性。

另外,粘着剂层11的厚度,作为上限值,优选为5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4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00μm以下。粘着剂层11的厚度的上限值为上述以下时,加工性良好。另外,粘着剂层11可由单层形成,也能够将多层层叠而形成。

(9)胶凝部分(紫外线照射前)

构成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紫外线照射前)的胶凝部分,作为下限值,优选为30%以上,更加优选为40%以上,特别优选为50%以上。紫外线照射前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的下限值为上述以上时,粘着剂层11的凝聚力提升,被膜强度更高。另外,紫外线照射前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作为上限值,优选为70%以下,特别优选为6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下。紫外线照射前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的上限值为上述以下时,粘着剂不过度变硬且初期的段差追随性更优异。该粘着剂(紫外线照射前)的胶凝部分的测定方法,如后述的试验例所表示。

2.剥离片

作为剥离片12a、12b,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聚胺酯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离子聚合物树脂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氟树脂薄膜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该等的交联薄膜。而且,也可以为该等的层叠薄膜。

优选对上述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特别是与粘着剂层11接触的面)施行剥离处理。作为使用在剥离处理的剥离剂,例如可举出醇酸类、硅酮类、氟类、不饱和聚酯类、聚烯烃类、蜡类的剥离剂。另外,剥离片12a、12b之中,优选将一方的剥离片设作剥离力较大的重剥离型剥离片且将另一方面的剥离片设作剥离力较小的轻剥离型剥离片。

针对剥离片12a、12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0~150μm左右。

3.粘着片制备

作为粘着片1的一个制备例,将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涂布在一方的剥离片12a(或12b)的剥离面,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粘着性组合物p热交联来形成涂布层后,将另一方的剥离片12b(或12a)的剥离面叠合在该涂布层。上述涂布层在需要养护期间时通过设置养护期间、在不需要养护期间时就直接成为粘着剂层11。由此,能够得到上述粘着片1。关于加热处理及养护的条件,如上所述。

作为粘着片1的其它制备例,将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涂布在一方的剥离片12a的剥离面,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粘着性组合物p热交联来形成涂布层而得到附涂布层的剥离片12a。而且,将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涂布在另一方的剥离片12b的剥离面,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粘着性组合物p热交联来形成涂布层而得到附涂布层的剥离片12b。然后,将附涂布层的剥离片12a及附涂布层的剥离片12b,以两涂布层互相接触的方式贴合。上述层叠而成的涂布层在需要养护期间时通过设置养护期间、在不需要养护期间时就直接成为粘着剂层11。由此,能够得到上述粘着片1。依照该制备例,即使粘着剂层11较厚时,也能够稳定地制备。

作为涂布上述粘着性组合物p的涂布液的方法,例如能够利用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辊涂布法、刮板涂布法、模涂布法、凹版涂布法等。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因为粘着剂层11的被膜强度较高,所以在将粘着片1进行裁断加工等时,能够抑制粘着剂在截面挤出而产生粘着剂附着在刀刃等问题。而且,粘着片1的保管时等也能够抑制粘着剂从粘着剂层11渗出。

[显示体]

如图2显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体2具备下列而构成: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其至少在被贴合侧的面具有段差;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及固化后粘着剂层11’,其位于他们之间且将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及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互相贴合。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体2中,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在固化后粘着剂层11’侧的面具有段差,具体而言具有印刷层3形成的段差。

在上述显示体2的固化后粘着剂层11’,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上述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固化而成。首先,该固化后粘着剂层11’由粘着剂所构成,该粘着剂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物(聚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d)。推定聚合后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缠结在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

在构成上述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所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d),其在粘着性组合物p所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d),即使紫外线照射也不开裂而残留。因而,其含量不多,通常在粘着剂中为0.00001质量%以上且0.1质量%以下,优选为0.0001质量%以上且0.01质量%以下。

此外,上述固化后粘着剂层11’由粘着剂所构成,该粘着剂具有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及热交联剂(b)所构成的交联结构的同时,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物,该粘着剂(紫外线照射后)的胶凝部分优选为40%以上且95%以下。相较于构成紫外线固化前的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构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通过紫外线固化而变为较高。

越过不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进行紫外线照射时,构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作为下限值,优选为65%以上,特别优选为70%以上。另外,越过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进行紫外线照射时,构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作为下限值,优选为40%以上,更加优选为60%以上、特别优选为62%以上。紫外线照射后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的下限值为上述以上,则在显示体2的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更优异。

另一方面,越过不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进行紫外线照射时,构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作为上限值,优选为90%以下,特别优选为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下。另外,越过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显示体构成构件而对粘着剂层11进行紫外线照射时,构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作为上限值,优选为90%以下,特别优选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下。紫外线照射后的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的上限值为上述以下,则能够防止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粘着力降低且耐久性变差。该粘着剂(紫外线照射后)的胶凝部分的测定方法,如在后述的试验例所表示。

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下述式显示的段差追随率(%),作为下限值,优选为20%以上,特别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另外,作为段差追随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为80%以下,特别优选为70%以下。

段差追随率(%)={(预定耐久试验后,无气泡、浮起、剥落等且能够维持填埋的状态的段差高度(μm))/(粘着剂层的厚度)}×100

另外,段差追随率的试验方法如在后述的试验例所表示。

由于固化后粘着剂层11’的段差追随率为上述范围,该固化后粘着剂层11’经过耐久试验仍良好地追随显示体构成构件(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的段差且能够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能够抑制由此产生的光线产生反射损失。

作为显示体2,例如可举出液晶(lcd)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也可以为触控面板。另外,作为显示体2,也可以为构成它们一部分的构件。

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除了玻璃板、塑料板等以外,优选由包含它们的层叠体等所构成的保护面板。此时,通常是将印刷层3框状地形成在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的固化后粘着剂层11’侧。

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特别是作为保护面板的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此时,显示体2具有优异的耐旋光性,即使从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侧使紫外线对制备后的显示体2曝露,也能够抑制固化后粘着剂层11’及其下层的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产生劣化。特别是在固化后,粘着剂层11’能够良好地维持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

作为上述玻璃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化学强化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钠钙玻璃、含钡-锶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铅玻璃、硼硅玻璃、钡硼硅玻璃等。玻璃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1~5mm,优选为0.2~2mm。

作为上述塑料版,没有特别是限定,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板、聚碳酸酯板等。塑料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2~5mm,优选为0.4~3mm。

另外,在上述玻璃板和塑料板的一面或两面,也可以设置各种的功能层(透明导电膜、金属层、二氧化硅层、硬涂层、防眩层等),也可以层叠光学构件。另外,也可以将透明导电膜及金属层图案化。

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是预定被贴附在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的光学构件,优选为显示体模块(例如、液晶(lcd)模块、发光二极管(led)模块、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模块等)、作为显示体模块的一部分的光学构件、或包含显示体模块的层叠体。另外,显示体模块通常不透射紫外线。

作为上述光学构件,例如可举出抗飞散薄膜、偏振片(偏光薄膜)、起偏镜、相位差板(相位差膜)、视野角补偿薄膜、亮度提升薄膜、对比提升薄膜、液晶聚合物薄膜、扩散薄膜、半透射反射薄膜、透明导电性薄膜等。作为抗飞散薄膜,可例示在基材薄膜的一面形成硬涂层而成的硬涂薄膜等。上述光学构件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构成印刷层3的材料,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印刷用公知的材料。印刷层3的厚度、即段差的高度的下限值,优选为3μm以上,更加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7μm以上,最优选为10μm以上。通过使下限值为上述以上,能够充分地确保无法从视认者侧观看到电路等的遮蔽性。另外,上限值优选为5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3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通过使上限值为上述以下,能够防止固化后粘着剂层11’对该印刷层3的段差追随性变差。

显示体2的最优选的方式为,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为包含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塑料板的保护面板,而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为不透射紫外线的显示体模块的触控面板。另外,经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和金属层可存在任一部位。该显示体2的耐光性、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的全部为优异。

制备上述显示体2,作为一个例子,将粘着片1一方的剥离片12a剥离,而将粘着片1的露出的粘着剂层11贴合在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的印刷层3存在侧的面。此时,因为粘着剂层11具有优异的初期段差追随性,所以能够抑制在印刷层3引起的段差附近产生间隙和浮起。

其次,从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将另一方的剥离片12b剥离,而将粘着片1的露出的粘着剂层11与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贴合而得到层叠体。另外,作为其它的例子,也可以将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及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的贴合顺序改变。

随后,对上述层叠体中的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由此,粘着剂层11中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进行聚合且粘着剂层11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11’。对粘着剂层11照射紫外线,通常越过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或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的任一方而进行,优选是越过作为保护面板的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而进行。在此,紫外线照射侧的显示体构成构件(优选是作为保护面板的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在即使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时,因为构成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所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d),其波长380nm的吸光度为0.3以上,所以用以使光聚合引发剂(d)开裂的波长的紫外线不被显示体构成构件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吸收,使得光聚合引发剂(d)无问题地开裂。其结果,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固化反应良好地进行且粘着剂层11充分地固化。由此,所得到的显示体2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

紫外线的照射,能够使用高压水银灯、光固化h灯(fusionhlamp)、氙灯等而进行,紫外线的照射量的照度优选为50~1000mw/cm2左右。另外,光量优选为50~10000mj/cm2,更加优选为80~5000mj/cm2,特别优选为200~2000mj/cm2

在以上的显示体2中,因为固化后粘着剂层11’即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段差追随性,所以显示体2即使放置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例如85℃、85%rh、72小时),也能够抑制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

另外,在上述显示体2,因为固化后粘着剂层11’具有优异的耐起泡性,所以显示体2被放置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例如、85℃、85%rh、72小时),即使从由塑料版等所构成的显示体构成构件产生排气时,也能够抑制在固化后粘着剂层11’与显示体构成构件21、22的表面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起泡。

以上已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而记载,而不是用以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而,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表示的各要素,其宗旨也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全部的设计变更和等同物。

例如也可以将在粘着片1的剥离片12a、12b的任一个省略。另外,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也可以具有印刷层3以外的段差,也可以不具有段差。进一步,不仅是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1,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22也可以在固化后粘着剂层11’侧具有段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而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被该等实施例等限定。

[实施例1]

1.(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

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60质量份、丙烯酸异冰片酯10质量份、n-丙烯酰基吗啡啉10质量份、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20质量份共聚而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使用后述的方法测定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分子量时,重均分子量(mw)为50万。

2.粘着性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工序1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值;以下相同)、作为热交联剂(b)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0.2质量份、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ε-己内酯改性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5.0质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d)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0.5质量份、及作为硅烷偶联剂(e)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号“kbm-403”)0.3质量份混合且充分地搅拌,而且通过使用甲乙酮稀释,来得到固体成分浓度50质量%的粘着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

3.粘着片的制备

将所得到的粘着性组合物的涂布溶液,使用刮刀涂布机涂布在重剥离型剥离片(lintec公司制、商品号“sp-pet752150”)的剥离处理面,其中该重剥离型剥离片是使用硅酮类剥离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进行剥离处理而成。然后,对涂布层于90℃加热处理1分钟而形成涂布层

其次,将上述所得到的重剥离型剥离片上的涂布层、与使用硅酮类剥离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面进行剥离处理而成的轻剥离型剥离片(lintec公司制、商品号“sp-pet382120”),以该轻剥离型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与涂布层接触的方式贴合,而且通过在23℃、50%rh的条件下养护7天,而制备具有厚度50μm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即由重剥离型剥离片/粘着剂层(厚度:50μm)/轻剥离型剥离片的构成所构成的粘着片。另外,粘着剂层的厚度是依据jisk7130且使用定压厚度测定器(teclock公司制、商品号“pg-02”)而测得的值。

在此,将(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设作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值)时的粘着性组合物的各添加比(固体成分换算值)显示在表1。另外,表1记载的缩写符号等的详细如下。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ibxa:丙烯酸异冰片酯;

acmo:n-丙烯酰基吗啡啉;

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ba:丙烯酸正丁酯;

aa:丙烯酸。

[热交联剂(b)]

tdi类: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

环氧类: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

[光聚合引发剂(d)]

d1: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d2: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d3:将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及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物质;

d4: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实施例2~5、比较例1~2]

除了将构成(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各单体的种类及比例、热交联剂(b)的种类及添加量、紫外线固化性成分(c)的调配量、以及光聚合引发剂(d)的种类及调配量如表1显示变更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而制备粘着片。

在此,上述的重均分子量(mw),是使用凝胶渗透层析法(gpc)且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测定条件>

·gpc测定装置:tosoh公司制、hlc-8020;

·gpc管柱(依照以下的顺序通过):tosoh公司制

tskguardcolumnhxl-h

tskgelgmhxl(×2)

tskgelg2000hxl;

·测定溶剂:四氢呋喃;

·测定温度:40℃。

[试验例1](吸光度的测定)

制备在实施例及比较例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浓度0.1质量%的乙腈溶液,使用该溶液的波长200~500nm的范围的吸光度(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商品号“uv-3600”)而测定。基于其结果,而导出在波长380nm的吸光度、及波长200~500nm的吸光度的吸收极大波长(nm)。将结果显示在表1。

[试验例2](胶凝部分的测定)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裁断成为80mm×80mm的大小,在聚酯制网状物(网眼尺寸200)将其粘着剂层包住且使用精密天秤称量其质量,通过减去上述网状物单独的质量,而算出只有粘着剂的质量。将此时的质量设作m1。

其次,使被上述聚酯制网状物包住的粘着剂,于室温下(23℃)浸渍在乙酸乙酯72小时。随后,将粘着剂取出使其于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风干24小时,进而使其在80℃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干燥后,使用精密天秤称量其质量,通过减去上述网状物单独的质量,而算出只有粘着剂的质量。将此时的质量设作m2。胶凝部分(%)以(m2/m1)×100表示。由此,导出粘着剂的胶凝部分(紫外线照射前)。将结果显示在表2。

另一方面,将轻剥离型剥离片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剥离,对露出的粘着剂层,在下述的条件下直接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针对该固化后粘着剂层的粘着剂,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导出胶凝部分(紫外线照射后;直接照射)。将结果显示在表2。

另外,将轻剥离型剥离片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剥离,将露出的粘着剂层,贴合在具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聚碳酸酯层的树脂板(三菱气体化学公司制、商品号“upilon·sheetmr-58u”、厚度:0.8mm、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层侧的面。其次,越过上述树脂板在下述的条件下对上述粘着剂层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针对该固化后粘着剂层的粘着剂,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而导出胶凝部分(紫外线照射后;越过树脂板而照射)。另外,算出从直接照射的紫外线照射后的胶凝部分减去越过树脂板而照射的紫外线照射后的胶凝部分的值。将结果显示在表2。

<紫外线照射条件>

·使用高压水银灯;

·照度200mw/cm2、光量2000mj/cm2

·uv照度·光量计使用eyegraphics公司制“uvpf-a1”。

[试验例3](耐起泡性的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粘着剂层,使用在一面设置有由氧化铟锡(ito)所构成的透明导电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尾池工业公司制、ito薄膜、厚度:125μm)的透明导电膜、及具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聚碳酸酯层的树脂板(三菱气体化学公司制、商品号“upilon·sheetmr-58u”、厚度:0.8mm、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层侧的面夹住。随后,在50℃、0.5mpa的条件下进行高压釜处理30分钟,在常压、23℃、50%rh放置24小时。

越过上述树脂板,在与试验例2同样的条件对所得到的层叠体的粘着剂层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然后,在85℃、85%rh的高温高湿条件下保管72小时。随后,目视确认在固化后粘着剂层与被粘着物的表面的状态,依照以下的基准而进行评价耐起泡性。将结果显示在表2。

○…不产生气泡及浮起、剥落;

×…产生气泡、气泡痕迹或浮起、剥落。

[试验例4](段差追随率的测定1)

在玻璃板(nsgprecision公司制、商品号“corning玻璃eaglexg”、纵向90mm×横向50mm×厚度0.5mm)的表面,将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帝国ink公司制、商品号“pos-911墨”),以涂布厚度成为25μm、30μm及40μm的任一者的方式网版印刷成为框状(外形:纵向90mm×横向50mm、宽度5mm)。然后,照射紫外线(80w/cm2、卤化金属灯2盏、灯高度15cm、运送带速度10~15m/分钟)使印刷后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来制备通过印刷而具有段差(段差的高度:25μm、30μm及40μm的任一者)的附段差的玻璃板。

将轻剥离型剥离片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上剥下,将露出的粘着剂层,贴合在具有易粘接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公司制、商品号“peta4300”、厚度:100μm)的易粘接层上。然后,将重剥离型剥离片剥下而使粘着剂层表面露出,使用贴合机(fujipla公司制、商品号“lpd3214”)以粘着剂层为覆盖框状印刷全面的方式贴合在各附段差的玻璃板贴合。随后,在50℃、0.5mpa的条件下进行高压釜处理30分钟且在常压、23℃、50%rh放置24小时。

对所得到的层叠体的粘着剂层,越过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与试验例2同样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其次,在85℃、85%rh的高温高湿条件下保管72小时(耐久试验),随后,进行评价段差追随性。段差追随性通过固化后粘着剂层是否将印刷段差完全地填埋而判断,能够在印刷段差与固化后粘着剂层的表面观察到气泡、浮起、剥落等时,判断为无法追随印刷段差。在此,段差追随性设作下述式表示的段差追随率(%)而评价。将结果显示在表2。另外,将无法满足段差追随率50%的情况记载为×。

段差追随率(%)={(耐久试验后无气泡、浮起、剥落等且能够维持填埋的状态的段差的高度(μm))/(粘着剂层的厚度:50μm)}×100

[试验例5](段差追随率的测定2)

以与试验例4相同的方式,得到使用上述附段差的玻璃板与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挟持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到的粘着片粘着剂层而成的层叠体。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上述高压釜处理后,在常压、23℃、50%rh放置24小时完毕的层叠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将具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聚碳酸酯层的树脂板(三菱gas化学公司制、商品号“upilon·sheetmr-58u”、厚度:0.8mm、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以其聚碳酸酯层侧的面与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面接触的方式设置。然后,越过上述树脂板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且在与试验例2同样的条件下对上述粘着剂层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随后,将上述树脂板除去且进行与试验例4同样的耐久试验及评价。将结果显示在表2。

[试验例6](耐旋光性的评价)

使用在实施例所得到的粘着片,与试验例3同样地进行而制备层叠体。对所得到层叠体的粘着剂层,越过上述树脂板且在与试验例2同样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随后,投入至耐光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公司制、商品号“紫外线fademeteru48”、光源:碳弧灯)且从树脂板侧照射紫外线(照度:50mw/cm2)100小时。随后,目视确认在层叠体的透明导电膜的状态时,在透明导电膜未观察到任何变化。

另一方面,除了使用比较例2的粘着片且将树脂板变更成为不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板(三菱气体化学公司制、商品号“hmrs51t”)以外,以与试验例3相同的方式制备层叠体。对所得到的层叠体的粘着剂层,越过上述树脂板且在与试验例2同样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使粘着剂层固化而成为固化后粘着剂层。随后,投入至耐光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公司制、商品号“紫外线fademeteru48”、光源:碳弧灯),从树脂板侧照射紫外线(照度:50mw/cm2)100小时。随后,目视确认在层叠体的透明导电膜的状态时,能够在透明导电膜观察到褪色。

[表1]

[表2]

从表2能够得知,实施例得到的粘着剂层即使在越过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板而照射紫外线时,作为固化后粘着剂层,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段差追随性及耐起泡性两者均优异。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粘着片能够适用于例如具有段差且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保护面板、与所需要的显示体构成构件的贴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