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0967发布日期:2018-09-05 00:4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节能环保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在此方面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不断改善工艺设备,提升工艺水平。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主要过程之一,其能耗约占汽车制造过程总能耗的60%。为适应汽车工业清洁生产、环保、高质量、低成本的时代要求,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水性免中涂工艺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涂料耗量,低voc排放,低能耗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涂装领先技术之一。传统工艺中,中涂层主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石击作用。在抗石击性能方面,有一定膜厚的中涂层对石击等硬体撞击有一定的吸能及缓冲作用,起到保护整体涂层附着力的作用。水性免中涂工艺取消了中涂层,总体膜厚削弱,其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其他涂层上保有中涂层的抗石击性能。喷涂的第一道漆膜还没有实干时接着就喷涂第二道,这种喷涂工艺叫做“湿碰湿”。湿碰湿工艺是一种节约能源、减少工序的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涂料。

中国专利cn104592882b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单组份水性素色漆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水性素色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阴离子型聚氨酷水分散体50-70、色浆20-45、基材润湿剂0.1-10、消泡剂,增稠剂0.2-1。该发明的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搭配相应的助剂制备的汽车用单组份水性素色漆不仅干燥速度快,而且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水性、耐化性和耐候性。但是,其耐候性、耐石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现有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存在耐石击性、耐候性等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石击性、耐候性等性能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性能优异,漆膜附着力强,漆膜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候性、耐石击性,绿色环保。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能够大大降低前期投入、降低能耗、降低人力及运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0-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超细滑石粉3-10%,超细硫酸钡3-10%,三聚磷酸铝3-5%,钛白粉15-25%,炭黑0.2-0.5%,水性分散剂2-5%,甲醚化氨基树脂3-5%,纯水20-25%;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0-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胺中和剂1-2%,乙二醇丁醚3-5%,钛白粉20-30%,分散剂2-4%,甲醚化氨基树脂3-5%,增稠剂3-5%,纯水20-30%。

进一步地,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

进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5-4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15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0-24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10份,二羟甲基丙酸0.5-1.5份,三羟甲基丙烷3-4.5份,乙二醇6-8份,新戊二醇2-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1.5份,三乙胺2-4份和纯水160-240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为:

(1)将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加入到装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加热升温至100℃,脱水1h,降温至55℃,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升温至85℃,反应2h,加入二羟甲基丙酸、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和新戊二醇,搅拌10min,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控温85℃继续反应1h,将体系温度降至室温,得预聚体;

(2)向步骤(1)所得预聚体中加入纯水,在搅拌下进行分散,在分散的同时加入三乙胺,搅拌分散1h,即得。

优选地,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2-5:7-9:18-22组成。

更加优选地,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1-3:8-10组成。

更加优选地,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a、b组分,其中,

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ⅰ)依次投入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纯水、水性分散剂后,以300-6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5-10min,得混合物a;

(ⅱ)往步骤(ⅰ)中投入配方量的超细滑石粉、超细硫酸钡、三聚磷酸铝、钛白粉、炭黑,以600-10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20min,得混合物b;

(ⅲ)往步骤(ⅱ)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5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并补加甲醚化氨基树脂,即得;

b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a)按b组分配方量在300-900r/min的转速下,边搅拌边加入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胺中和剂、纯水、乙二醇丁醚、分散剂、钛白粉后搅拌20min,得物料c;

(b)往步骤(a)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1500-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0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得物料d;

(c)往步骤(b)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在600-900r/min下搅拌10min,再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即得。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施工工艺,用于以本发明所述的水性高温素色漆进行施工,包括:在标准环境下(23±2℃,65±5%)喷涂a组分后间隔三分钟,在湿碰湿状态下喷涂b组分,静置三分钟,80℃预烘5min,再喷涂高温油性清漆140℃烘20min。

本发明中,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的加入不仅能够增强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使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微粒粒径较细,使分散体的各项性能优异,将其应用于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中能够激发出良好的耐石击性;同时,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中加入的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新戊二醇之间能够协同作用,使制得的分散体应用于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中时能够提高高漆膜的交联密度,赋予漆膜较高的硬度,使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候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能够大大降低前期投入:①减掉中涂漆喷涂机器人和输漆系统;②减掉中涂喷漆房、闪干区及烘房;③减掉了中涂的打磨间和擦净区;④减掉了中涂的场地和位置。

(2)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能够降低能耗:①减掉了中涂工段喷漆件的水、压缩空气和能量消耗;②减掉了中涂工段烘房的能源消耗。

(3)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能够降低人力及运营成本:①减掉了中涂工段喷涂及打磨擦净人员;②减掉了中涂工段的消耗品;③减掉了中涂车间的清洁维护费用;④减掉了中涂线的维修费用。

(4)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2000小时q-sun测试,△e<1,失光率<5%;1000小时quv测试,△e<1.2,失光率<5%。

(5)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具有良好的耐石击性,全涂层穿透率<4%,外观破坏等级<2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超细滑石粉可购自江阴市广源超微粉有限公司,规格5000目;超细硫酸钡可购自佛山市源磊粉体有限公司,规格1000目;炭黑可购自上海贝青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品牌:卡博特,型号:m800;胺中和剂可购自广州市汇翔化工有限公司,品牌:陶氏,型号:amp-95;甲醚化氨基树脂可购自佛山市翁开尔贸易有限公司,牌号:cymel303;品牌:allnex;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可购自广州昊毅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a2601;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可购自深圳市庚申贸易有限公司,品牌/型号:迪高/dispers755w;聚羧酸钠盐可购自广州宣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a-131;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可购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型号:el,产品规格:hel-40;聚丙烯酸铵盐可购自广州恒宇化工有限公司,品牌:罗门哈斯orotan,型号:1124;增稠剂可购自上海俊深实业有限公司,品牌:巴斯夫basf,型号:attagel50;聚己内酯二元醇可购自济宁佰一化工有限公司,型号:pcl3000。

实施例1、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4%,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超细滑石粉3%,超细硫酸钡10%,三聚磷酸铝5%,钛白粉15%,炭黑0.5%,水性分散剂5%,甲醚化氨基树脂3%,纯水24.5%;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2:9:22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2%,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30%,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5%,增稠剂5%,纯水21%;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1:10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0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份,二羟甲基丙酸0.5份,三羟甲基丙烷3份,乙二醇6份,新戊二醇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份,三乙胺2份和纯水16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为:

(1)将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加入到装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加热升温至100℃,脱水1h,降温至55℃,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升温至85℃,反应2h,加入二羟甲基丙酸、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和新戊二醇,搅拌10min,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控温85℃继续反应1h,将体系温度降至室温,得预聚体;

(2)向步骤(1)所得预聚体中加入纯水,在搅拌下进行分散,在分散的同时加入三乙胺,搅拌分散1h,即得。

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a、b组分,其中,

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ⅰ)依次投入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纯水、水性分散剂后,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5min,得混合物a;

(ⅱ)往步骤(ⅰ)中投入配方量的超细滑石粉、超细硫酸钡、三聚磷酸铝、钛白粉、炭黑,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20min,得混合物b;

(ⅲ)往步骤(ⅱ)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15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5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并补加甲醚化氨基树脂,即得。

b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a)按b组分配方量在300r/min的转速下,边搅拌边加入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胺中和剂、纯水、乙二醇丁醚、分散剂、钛白粉后搅拌20min,得物料c;

(b)往步骤(a)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15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0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得物料d;

(c)往步骤(b)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在600r/min下搅拌10min,再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即得。

实施例2、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超细滑石粉10%,超细硫酸钡3%,三聚磷酸铝4.8%,钛白粉25%,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5%,纯水20%;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5:7:18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2%,胺中和剂2%,乙二醇丁醚3%,钛白粉23%,分散剂4%,甲醚化氨基树脂3%,增稠剂3%,纯水30%;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3:8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4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0份,二羟甲基丙酸1.5份,三羟甲基丙烷4.5份,乙二醇8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5份,三乙胺4份和纯水24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a、b组分,其中,

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ⅰ)依次投入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纯水、水性分散剂后,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10min,得混合物a;

(ⅱ)往步骤(ⅰ)中投入配方量的超细滑石粉、超细硫酸钡、三聚磷酸铝、钛白粉、炭黑,以1000r/min的速度搅拌,搅拌时间为20min,得混合物b;

(ⅲ)往步骤(ⅱ)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5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并补加甲醚化氨基树脂,即得。

b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a)按b组分配方量在900r/min的转速下,边搅拌边加入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胺中和剂、纯水、乙二醇丁醚、分散剂、钛白粉后搅拌20min,得物料c;

(b)往步骤(a)中加入配方量150%的研磨锆珠,在2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研磨分散1h,研磨细度至10μm以下,研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合格后过滤,得物料d;

(c)往步骤(b)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在900r/min下搅拌10min,再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即得。

实施例3、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对比例1、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1:1:1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a组分中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1:1:1组成。

对比例2、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a组分中水性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8:20组成。

对比例3、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a组分中水性分散剂由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对比例4、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1:1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b组分中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1:1组成。

对比例5、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乙二醇7份,新戊二醇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将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修改为蓖麻油。

对比例6、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5份,乙二醇5份,新戊二醇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将三羟甲基丙烷的重量份由4份修改为5份,将乙二醇的重量份由7份修改为5份,将新戊二醇的重量份由4份修改为5份。

对比例7、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所述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20%,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超细滑石粉5%,超细硫酸钡4%,三聚磷酸铝3%,钛白粉22%,炭黑0.2%,水性分散剂2%,甲醚化氨基树脂4%,纯水24.8%;所述水性分散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和迪高dispers755w分散剂按重量比3:8:20组成;

所述b组分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水性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1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0%,胺中和剂1%,乙二醇丁醚5%,钛白粉25%,分散剂3%,甲醚化氨基树脂4%,增稠剂5%,纯水22%;所述分散剂由聚羧酸钠盐和聚丙烯酸铵盐按重量比2:9组成。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4份,聚己内酯二元醇2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三羟甲基丙烷7.5份,新戊二醇7.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三乙胺3份和纯水20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将三羟甲基丙烷的重量份由4份修改为7.5份,将乙二醇的重量份由7份修改为0份,将新戊二醇的重量份由4份修改为7.5份。

试验例一、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性能测试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5、对比例6和对比例7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2、试验方法: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对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性能进行检测。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漆膜附着力强,漆膜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其中,实施例3的性能最好,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试验例二、耐石击性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5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2、试验方法:参照相关标准测试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耐石击性。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耐石击性测试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全涂层穿透率<4%,外观破坏等级<2级,具有良好的耐石击性,其中,实施例3的耐石击性最好,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5相比,实施例3的耐石击性能更为优异。

试验例三、耐候性测试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2、试验方法:采用q-sun(氙灯)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和quv(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法测试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

3、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的耐候性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经过q-sun人工加速老化2000小时,以及quv人工加速老化1000小时后的色差以及失光率较小,说明本发明制得的可用于湿碰湿免中涂体系的水性高温素色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其中,实施例3的耐候性最好,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相比,实施例3的耐候性更为优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