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6241发布日期:2018-09-08 02:15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憎水剂,特别涉及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保温材料由于使用了大量易燃的材料,导致了众多火灾,损失非常大。要做到外墙保温体系真正阻燃,必须使用岩棉等无机不燃材料做保温材料,然而这些无机材料极易吸潮,吸潮后保温性能急剧下降,并且增加重量,导致外墙保温系统变形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提高憎水剂的耐水性,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环保高效无毒,增加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发明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0-30份聚乙烯醇、2-6份三乙醇胺(缓蚀剂)、4-10份己二异氰酸酯(提高耐水性)、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3份马来酸酐、4-12份尿素、6-12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500万)、5-15份硬脂酸)提高耐水性,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1-3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0-100℃,保温2-2.5小时,然后在温度为35-45℃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进一步,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5份聚乙烯醇、4份三乙醇胺、6份己二异氰酸酯、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马来酸酐、8份尿素、8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0份硬脂酸、2份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5℃,保温2.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0℃下,加入剩余组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进一步,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以聚乙烯醇为基料,三乙醇胺为缓蚀剂,与己二异氰酸酯协同作用提高聚乙烯醇的耐水性,并通过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进一步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其耐水性,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提高其粘结性能,使其作为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使用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具有环保无毒,成本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0-30份聚乙烯醇、2-6份三乙醇胺、4-10份己二异氰酸酯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3份马来酸酐、4-12份尿素、6-12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5-15份硬脂酸、1-3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0-100℃,保温2-2.5小时,然后在温度为35-45℃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上述组分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充分认识材料各自的特色后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产品,且各组分在提高基料耐水性上相互协同增效,各组分的用量也直接影响基料的耐水性,尿素、三乙醇胺和聚乙烯醇之间协同作用,不仅增强耐水性能,用于保温隔热材料时,还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组分的用量也是一定的,比如,尿素的用量少,耐水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尿素的用量过多,影响基料的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耐水性,还可加入2-6份的氯化镁。聚乙烯醇与己二异氰酸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协同,不仅提高耐水性,还增强防腐蚀能力。本实施例中,不仅各组分的添加量对耐水性有影响,材料的耐水性同样受到反应温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5份聚乙烯醇、4份三乙醇胺、6份己二异氰酸酯、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马来酸酐、8份尿素、8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0份硬脂酸、2份硅烷偶联剂;

本实施例中,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5℃,保温2.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0℃下,加入剩余组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0份聚乙烯醇、2份三乙醇胺、4份己二异氰酸酯、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份马来酸酐、4份尿素、6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5份硬脂酸、1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0℃,保温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35℃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30份聚乙烯醇、6份三乙醇胺、10份己二异氰酸酯、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份马来酸酐、12份尿素、12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5份硬脂酸、3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0-100℃,保温2-2.5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5℃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8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0份聚乙烯醇、6份三乙醇胺、4份己二异氰酸酯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份马来酸酐、12份尿素、6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5份硬脂酸、1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100℃,保温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5℃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9%。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30份聚乙烯醇、2份三乙醇胺、10份己二异氰酸酯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份马来酸酐、4份尿素、12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5份硬脂酸、3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5℃,保温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38℃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92%。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5份聚乙烯醇、2份三乙醇胺、10份己二异氰酸酯、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份马来酸酐、12份尿素、10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5份硬脂酸、3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5℃,保温2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2℃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8%。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用憎水剂,所述憎水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25份聚乙烯醇、4份三乙醇胺、6份己二异氰酸酯、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马来酸酐、8份尿素、8份高分子量聚丙烯酸、10份硬脂酸、2份硅烷偶联剂,将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加热至温度为95℃,保温2.3小时,然后在温度为40℃下,加入三乙醇胺、己二异氰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马来酸酐、尿素、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按重同等重量份将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替换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得混合物,均能实现本发明得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500万。

采用gb/t10299-2011实验方法对本实施例的憎水剂进行实验,测定其憎水率为99.9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