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167发布日期:2018-10-12 23:2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更加注重养生,而天然植物色素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着合成色素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现有提取产品提取效率低下,并且易混合有毒溶剂,纯度较低,前期投入大,成本较高,急需一款产品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左侧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前侧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左侧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的空压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五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带轮前侧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五转动轴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后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后侧末端转动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二皮带,所述第六转动轴前侧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翻板,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底部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转动轴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第七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所述第二空腔上方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八转动轴,所述第八转动轴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八转动轴顶部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内且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三空腔前方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九转动轴,所述第九转动轴后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内且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十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位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九转动轴前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四空腔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研磨轨,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研磨轨配合的第二研磨轨,所述第四空腔左侧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十转动轴,所述第十转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十转动轴前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五空腔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扇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右侧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左右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端壁与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左侧延伸至所述第五空腔内,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第二空腔左侧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下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空腔右侧设置有多组连通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第八空腔后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七空腔连通的第四管路,所述第八空腔后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七空腔连通,所述该产品设置有恒温保压装置其包括加热器以及单向阀。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带轮内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侧端壁与所述第六转动轴之间弹性设置有发条,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翻板配合挡杆,所述挡杆与所述凹槽上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有利于在保证所述第二空腔内气压的同时将原料放入所述第二空腔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八空腔下方设置有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十空腔内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有利于将所述第二空腔内的废料带出。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七转动轴外表面位于所述搅拌棒下方固定设置有毛刷,有利于将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沉淀物翻起,有利于将原料充分萃取,同时有利于将废料清扫聚齐。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八空腔右侧端壁设置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上固定设置有手动阀,有利于将已经萃取的植物色素取出。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五空腔上侧设置有第十一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内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侧端壁与所述固定轴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发条,所述第三托辊上设置有遮挡布,有利于所述第一滑块向右滑动过程中遮挡研磨的原料,阻止研磨的原料进入所述第六空腔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内设置有通腔,所述通腔内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顶块与所述通腔内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三弹簧,有利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压力过大时高压二氧化碳进入所述第八空腔内,保证所述第二空腔内气压恒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产品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杆与所述翻板配合,所述翻板位于水平位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六空腔左侧,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十空腔左侧,所述手动阀关闭。

当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提取天然植物色素时,所述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带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九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九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九锥齿轮与所述第十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八转动轴上,所述第九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十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十锥齿轮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十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十一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十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研磨轨以及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第九转动轴上,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研磨轨以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研磨轨与第二研磨轨配合,所述第一研磨轨带动所述第二研磨轨转动研磨原料,研磨后的原料掉落至所述第一滑块内,因为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均固定设置第十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转动轴上,所述第三带轮带动所述第二带轮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搅拌杆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七转动轴上,所述第八锥齿轮带动所述搅拌杆转动,因为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转动轴上且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空压机动力连接,所述空压机开始工作,所述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压机内,高压二氧化碳通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对原料进行萃取,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块携带研磨后的原料向右滑动并将研磨后的原料转移到所述翻板上方,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向左滑动,所述第二弹簧弹性势能小于所述发条弹性势能,所述挡杆与所述翻板脱离配合,所述翻板转动,研磨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空腔内高压二氧化碳对原料萃取后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进入所述第八空腔内,所述第八空腔内提炼出植物色素后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四管路回流入所述第七空腔内。

本发明的产品结构简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无毒无害没有副作用,并且循环利用成本较低,同时利用机械结构自动添加原料,反复萃取,提高萃取效率,同时操作简单,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该产品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e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恒温恒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其产品,包括机身1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1内的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空腔101上方设置有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38,所述第一转动轴38左侧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1左侧端壁内的电机39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8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7,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1,所述第二转动轴41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0,所述第二转动轴41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43,所述第二转动轴41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43前侧的第一带轮42,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32,所述第三转动轴32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7啮合的第四锥齿轮36,所述第三转动轴32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28,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动轴30,所述第四转动轴30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28啮合的第六锥齿轮29,所述第四转动轴30左侧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1左侧端壁内的空压机31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五转动轴34,所述第五转动轴34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47,所述第五转动轴34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带轮47前侧的第三带轮49,所述第一带轮42与所述第三带轮49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一皮带46,所述第五转动轴34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七锥齿轮33,所述第一空腔101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六转动轴22,所述第六转动轴22后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101内且后侧末端转动设置有第四带轮56,所述第二带轮47与所述第四带轮56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二皮带58,所述第六转动轴22前侧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102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翻板23,所述第一空腔101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七转动轴24,所述第七转动轴24底部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101内且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七锥齿轮33啮合的第八锥齿轮27,所述第七转动轴24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102内且所述第七转动轴24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搅拌杆25,所述第二空腔102上方设置有第三空腔108,所述第一空腔101与所述第三空腔108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八转动轴45,所述第八转动轴45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101内且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啮合的第九锥齿轮44,所述第八转动轴45顶部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108内且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十锥齿轮51,所述第三空腔108前方设置有第四空腔107,所述第三空腔108与所述第四空腔107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九转动轴17,所述第九转动轴17后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108内且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十锥齿轮51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50,位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0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九转动轴17前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四空腔107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研磨轨16,所述第四空腔107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研磨轨16配合的第二研磨轨18,所述第四空腔107左侧设置有第五空腔103,所述第三空腔108与所述第五空腔103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十转动轴13,所述第十转动轴13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52啮合的第二齿轮53,所述第十转动轴13前侧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五空腔103内且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扇形齿轮12,所述第四空腔107右侧设置有第六空腔105,所述第六空腔105内可左右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20,所述第一滑块20右端壁与所述第六空腔105右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六空腔105与所述第五空腔103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5左侧延伸至所述第五空腔103内,所述连杆15上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12配合的齿条14,所述第二空腔102左侧设置有第七空腔110,所述第七空腔110下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压机31连通的第一管路104,所述第二空腔102右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压机31连通的第二管路112,所述第二空腔102右侧设置有多组连通的第八空腔111,所述第八空腔111左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102连通的第三管路113,所述第八空腔111后侧端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七空腔110连通的第四管路114,所述该产品设置有恒温保压装置其包括加热器201以及单向阀202。

有益地,所述第四带轮56内设置有第九空腔115,所述第九空腔115内侧端壁与所述第六转动轴22之间弹性设置有发条57,所述第二空腔102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一凹槽106,所述第一凹槽106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翻板23配合挡杆61,所述挡杆61与所述第一凹槽106上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60,有利于在保证所述第二空腔102内气压的同时将原料放入所述第二空腔102内。

有益地,所述第八空腔111下方设置有第十空腔109,所述第十空腔109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35,所述第十空腔109内设置有拉杆59,所述拉杆59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5固定连接,有利于将所述第二空腔102内的废料带出。

有益地,所述第七转动轴24外表面位于所述搅拌棒25下方固定设置有毛刷26,有利于将所述第二空腔102内的沉淀物翻起,有利于将原料充分萃取,同时有利于将废料清扫聚齐。

有益地,所述第八空腔111右侧端壁设置有第五管路116,所述第五管路116上固定设置有手动阀117,有利于将已经萃取的植物色素取出。

有益地,所述第五空腔103上侧设置有第十一空腔118,所述第八空腔118内固定设置有固定轴70,所述固定轴70上转动设置有托辊72,所述托辊72内设置有第二凹槽74,所述第二凹槽74内侧端壁与所述固定轴70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发条71,所述第三托辊72上设置有遮挡布73,有利于所述第一滑块20向右滑动过程中遮挡研磨的原料,阻止研磨的原料进入所述第六空腔105内。

有益地,所述第二管路112上设置有加热器201,所述第三管路113上设置有单向阀202,所述单向阀202内设置有通腔203,所述通腔203内滑动设置有顶块206,所述顶块206上设置有通孔205,所述顶块206与所述通腔203内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三弹簧204,有利于所述第二空腔102内压力过大时高压二氧化碳进入所述第八空腔111内,保证所述第二空腔102内气压恒定。

本发明的产品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杆61与所述翻板23配合,所述翻板23位于水平位置,所述扇形齿轮12与所述齿条14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20位于所述第六空腔105左侧,所述第二滑块35位于所述第十空腔109左侧,所述手动阀117关闭。

当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提取天然植物色素时,所述电机39开始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38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37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0啮合且所述第一锥齿轮3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8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7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40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锥齿轮40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以及所述第一带轮4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41上,所述第二锥齿轮40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43以及所述第一带轮42转动,因为所述第三锥齿轮43与所述第九锥齿轮44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43带动所述第九锥齿轮44转动,因为所述第九锥齿轮44与所述第十锥齿轮51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八转动轴45上,所述第九锥齿轮44带动所述第十锥齿轮51转动,因为所述第十锥齿轮51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0啮合,所述第十锥齿轮51带动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0转动,因为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1与所述第一研磨轨16以及所述第一齿轮52均固定第九转动轴17上,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1带动所述第一研磨轨16以及所述第一齿轮52转动,因为所述第一研磨轨16与第二研磨轨18配合,所述第一研磨轨16带动所述第二研磨轨18转动研磨原料,研磨后的原料掉落至所述第一滑块20内,因为所述第一齿轮52与所述第二齿轮5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2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3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齿轮53与所述扇形齿轮12均固定设置第十转动轴13上,所述第二齿轮53带动所述扇形齿轮12转动,因为所述第一带轮42与所述第三带轮49通过所述第一皮带46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带轮42带动所述第三带轮49转动,因为所述第三带轮49与所述第二带轮47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3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转动轴34上,所述第三带轮49带动所述第二带轮47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33转动,因为所述第七锥齿轮33与所述第八锥齿轮27啮合,所述第七锥齿轮33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27转动,因为所述第八锥齿轮27与所述搅拌杆2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七转动轴24上,所述第八锥齿轮27带动所述搅拌杆25转动,因为所述第二带轮47与所述第四带轮56通过所述第二皮带58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带轮47带动所述第四带轮56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37与第四锥齿轮36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37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36转动,因为所述第四锥齿轮36与所述第五锥齿轮28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32上,所述第四锥齿轮36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28转动,因为所述第五锥齿轮28与所述第六锥齿轮29啮合,所述第五锥齿轮28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29转动,因为所述第六锥齿轮2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转动轴30上且所述第四转动轴30与所述空压机31动力连接,所述空压机31开始工作,所述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04进入所述空压机31内,高压二氧化碳通所述第二管路112进入所述第二空腔102内对原料进行萃取,所述扇形齿轮12与所述齿条14啮合,所述扇形齿轮14带动所述第一滑块20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块20携带研磨后的原料向右滑动并将研磨后的原料转移到所述翻板23上方,所述扇形齿轮12与所述齿条14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20向左滑动,所述第二弹簧60弹性势能小于所述发条56弹性势能,所述挡杆61与所述翻板23脱离配合,所述翻板23转动,研磨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空腔102内,所述第二空腔102内高压二氧化碳对原料萃取后通过所述第三管路113进入所述第八空腔111内,所述第八空腔111内提炼出植物色素后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四管路114回流入所述第七空腔110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产品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杆与所述翻板配合,所述翻板位于水平位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六空腔左侧,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十空腔左侧,所述手动阀关闭。

当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提取天然植物色素时,所述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带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九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九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九锥齿轮与所述第十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八转动轴上,所述第九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十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十锥齿轮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十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十一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十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研磨轨以及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第九转动轴上,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研磨轨以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研磨轨与第二研磨轨配合,所述第一研磨轨带动所述第二研磨轨转动研磨原料,研磨后的原料掉落至所述第一滑块内,因为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均固定设置第十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转动轴上,所述第三带轮带动所述第二带轮以及所述第七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搅拌杆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七转动轴上,所述第八锥齿轮带动所述搅拌杆转动,因为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转动,因为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转动轴上且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空压机动力连接,所述空压机开始工作,所述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压机内,高压二氧化碳通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对原料进行萃取,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块携带研磨后的原料向右滑动并将研磨后的原料转移到所述翻板上方,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条脱离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向左滑动,所述第二弹簧弹性势能小于所述发条弹性势能,所述挡杆与所述翻板脱离配合,所述翻板转动,研磨后的原料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空腔内高压二氧化碳对原料萃取后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进入所述第八空腔内,所述第八空腔内提炼出植物色素后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所述第四管路回流入所述第七空腔内。

本发明的产品结构简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无毒无害没有副作用,并且循环利用成本较低,同时利用机械结构自动添加原料,反复萃取,提高萃取效率,同时操作简单,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该产品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