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8992发布日期:2018-12-22 08:3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相变材料在热能储存方面的应用,属于蓄热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指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将热能以潜热的形式储存或释放,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调温储能材料。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优点,对于解决现阶段能量供需问题、减少能量消耗、促进能源的优化利用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相变材料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相变物质的泄漏、封装的耐久性和相变过程的换热效率等问题。因此,常采用包覆或负载的方法对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封装,形成性能优良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复合相变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相变材料进行完善和改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相变材料蓄热甚至蓄能的应用前景。

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半导体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价格低廉。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光学和电学特性,以及便于电子传输的几何特征和高比表面积等优势,使其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催化活性,并且成为一种优异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制氢、传感器、制备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兼具两种组分,特别是纳米材料组分的性能优势。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界面效应束缚了液态相变材料的宏观流动,能够有效解决相变材料的熔化泄露和挥发问题,并显著提高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及与普通建筑材料的相容性,相对于其他定形基体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潜质的新型复合相变材料。

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64542.4、名称为“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多孔化和石墨化的炭微球作为载体提高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较高并且定形较好,但是以多孔化和石墨化的炭微球作为载体,其对石蜡的吸附量较低,从而导致该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小,并且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对繁琐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制备,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54238.4、名称为“石蜡类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石蜡类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石蜡为贮热材料,采用小分子凝胶因子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作为石蜡的支撑材料,添加高密度聚乙烯作为支撑材料,该材料相变焓高、制备成本低,但其还是存在泄漏问题,大约为1%到4%的泄漏。

专利申请号为200410103475.X、名称为“一种微胶囊封装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封装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新方法,该方法是以石蜡为相变材料,以聚苯乙烯和聚乙烯两种树脂为基本支撑材料,以加热熔融的方法进行混合包裹,冷却后粉碎制备出石蜡定形相变材料,然后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用原位聚合法对该石蜡定形相变材料进行微胶囊封装。该种材料相变焓最大达到138kJ/kg,但该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繁琐且成本较高。

综合来看,已有的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对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制备过程的成本和相变物质的泄漏等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因此,开发出一种导热性能好,低成本,不易发生泄漏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有机相变潜热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率低、换热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在热能储存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包括含有氧化钛纳米阵列以及负载在所述氧化钛纳米阵列上的有机相变材料,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10-90wt%,所述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10-90wt%。

优选,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60-80wt%,所述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20-40wt%。

进一步优选,所述有机相变材料为高级脂肪酸酯或高级脂肪醇或石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对基底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30~60min,清洗温度为30~50℃,之后,对清洗后的基底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2h,烘干温度为80~12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02~0.1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向烘干后的基底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15:1~30:1,然后,将其在2000~30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30~60s后,取出并转移至450~500℃的马弗炉中退火15~30min,空气冷却,得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基底,其中,氧化钛溶胶的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15~30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15~30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2~3滴/s,室温下搅拌15~30min,陈化24~48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18~102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02~0.1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20~30份盐酸与20~3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5~10min后,加入1~1.5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5~10min,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基底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160~200℃水热4~16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基底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2~3次,再用乙醇冲洗2~3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60~90min,烘干温度为80~12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基底;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有机相变材料在高于相变温度10~20℃的条件下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复合混合物,其中,所述有机相变材料与有机溶剂的固液比(g/mL)为1:150~1:100,将得到的复合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基底表面,滴加速度为1~2滴/s,之后,对滴加了复合混合物的基底进行加热,使有机溶剂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60~9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有机相变材料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

优选,所述基底为ITO导电玻璃或钛片或FTO导电玻璃。

进一步优选,在步骤(4)中,所述溶解有机相变材料的有机溶剂为乙醚或丙醚或二氯甲烷或石油醚。

本发明还提供了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在热能储存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出的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区间变窄、焓值明显提高,且能量对称性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大。并且由于有机相变材料进入阵列内部,使得液态相变材料的流动受限,能量更加集中,使得复合后的相变材料过冷度下降。氧化钛纳米阵列的毛细作用,将有机相变材料吸附在纳米阵列内部,可有效解决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出现的封装困难、易泄露等问题,该复合相变材料具有焓值高、相变储能效果好、易应用于建筑结构、成本低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的EDS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基底选择FTO导电玻璃,对FTO导电玻璃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60min,清洗温度为50℃,之后,对清洗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h,烘干温度为12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1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将FTO导电玻璃放在匀胶机的承片台上固定好,向烘干后的F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其中,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15:1,然后,将其在30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60s后,取出并转移至500℃的马弗炉中退火30min,空气冷却,得到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FTO导电玻璃,其中,0.1mol/L氧化钛溶胶的具体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3滴/s,室温下搅拌30min,陈化48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18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1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20份盐酸与2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10min后,加入1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1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FTO导电玻璃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200℃水热16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用乙醇冲洗3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90min,烘干温度为12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FTO导电玻璃;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石蜡在45℃温度下溶于石油醚中,得到石油醚/石蜡混合物,其中,所述石蜡与石油醚的固液比为1:100,将得到的石油醚/石蜡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F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速度为2滴/s,之后,对滴加了石油醚/石蜡混合物的FTO导电玻璃进行加热,使石油醚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9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石蜡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其中,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7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30wt%。

实施例2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基底选择FTO导电玻璃,对FTO导电玻璃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60min,清洗温度为50℃,之后,对清洗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h,烘干温度为12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1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将FTO导电玻璃放在匀胶机的承片台上固定好,向烘干后的F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其中,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15:1,然后,将其在30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60s后,取出并转移至500℃的马弗炉中退火30min,空气冷却,得到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FTO导电玻璃,其中,0.1mol/L氧化钛溶胶的具体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3滴/s,室温下搅拌30min,陈化48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18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1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20份盐酸与2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10min后,加入1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1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FTO导电玻璃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200℃水热16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用乙醇冲洗3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90min,烘干温度为12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FTO导电玻璃;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石蜡在45℃温度下溶于石油醚中,得到石油醚/石蜡混合物,其中,所述石蜡与石油醚的固液比为1:100,将得到的石油醚/石蜡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F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速度为2滴/s,之后,对滴加了石油醚/石蜡混合物的FTO导电玻璃进行加热,使石油醚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9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石蜡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其中,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1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90wt%。

实施例3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基底选择钛片,对钛片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30min,清洗温度为30℃,之后,对清洗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h,烘干温度为8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02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将钛片放在匀胶机的承片台上固定好,向烘干后的钛片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其中,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30:1,然后,将其在20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30s后,取出并转移至450℃的马弗炉中退火15min,空气冷却,得到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钛片,其中,0.02mol/L氧化钛溶胶的具体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15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2滴/s,室温下搅拌30min,陈化24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102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02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20份盐酸与3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5min后,加入1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5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钛片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160℃水热4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钛片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2次,再用乙醇冲洗2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60min,烘干温度为8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钛片;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石蜡在45℃温度下溶于乙醚中,得到乙醚/石蜡混合物,其中,所述石蜡与乙醚的固液比为1:150,将得到的乙醚/石蜡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钛片表面,滴加速度为1滴/s,之后,对滴加了乙醚/石蜡混合物的钛片进行加热,使乙醚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6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石蜡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其中,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9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10wt%。

实施例4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基底选择ITO导电玻璃,对ITO导电玻璃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40min,清洗温度为40℃,之后,对清洗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5h,烘干温度为10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05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将ITO导电玻璃放在匀胶机的承片台上固定好,向烘干后的I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其中,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20:1,然后,将其在23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50s后,取出并转移至480℃的马弗炉中退火25min,空气冷却,得到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ITO导电玻璃,其中,0.05mol/L氧化钛溶胶的具体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15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15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3滴/s,室温下搅拌30min,陈化36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39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05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30份盐酸与2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8min后,加入1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8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ITO导电玻璃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180℃水热10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ITO导电玻璃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2次,再用乙醇冲洗3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80min,烘干温度为10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ITO导电玻璃;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高级脂肪醇在45℃温度下溶于丙醚中,得到丙醚/高级脂肪醇混合物,其中,所述高级脂肪醇与丙醚的固液比为1:120,将得到的丙醚/高级脂肪醇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滴加速度为1滴/s,之后,对滴加了丙醚/高级脂肪醇混合物的ITO导电玻璃进行加热,使丙醚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8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高级脂肪醇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其中,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8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20wt%。

实施例5

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基底,并将清洗好的基底烘干备用

基底选择钛片,对钛片进行超声波水洗,清洗时间为50min,清洗温度为35℃,之后,对清洗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h,烘干温度为110℃;

(2)采用旋涂法在烘干后的基底上铺设氧化钛晶种

配制浓度为0.08mol/L的氧化钛溶胶,之后,将钛片放在匀胶机的承片台上固定好,向烘干后的钛片表面滴加氧化钛溶胶,其中,基底与氧化钛溶胶滴加量的固液比(g/mL)为25:1,然后,将其在2700转/分的转速下旋转50s后,取出并转移至480℃的马弗炉中退火25min,空气冷却,得到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钛片,其中,0.08mol/L氧化钛溶胶的具体配制方法为:按体积比,将34份乙醇、1.7份去离子水、0.13份盐酸混合,磁力搅拌30min后配置成甲溶液;将17份钛酸四丁酯、12份乙醇、5.3份乙酰丙酮混合,磁力搅拌15min后配置成乙溶液;将上述甲溶液全部缓慢滴入乙溶液中,滴入速率为2滴/s,室温下搅拌30min,陈化24h,得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之后,取3份浓度为0.7mol/L的氧化钛胶体,将其注入23.25份乙醇中,稀释成浓度为0.08mol/L的氧化钛溶胶;

(3)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阵列

按体积比,将20份盐酸与2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磁力搅拌5min后,加入1.5份钛酸四丁酯,继续磁力搅拌5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置于反应釜中,将铺设好氧化钛晶种的钛片放入含有混合液的反应釜内,将反应釜拧紧并放入烘箱中170℃水热10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对水热后的钛片进行清洗,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用乙醇冲洗2次,置于烘箱中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70min,烘干温度为110℃,得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钛片;

(4)将氧化钛纳米阵列与有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

将高级脂肪酸酯在45℃温度下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高级脂肪酸酯混合物,其中,所述高级脂肪酸酯与二氯甲烷的固液比为1:100,将得到的二氯甲烷/高级脂肪酸酯混合物缓慢滴加于生长好氧化钛纳米阵列的钛片表面,滴加速度为2滴/s,之后,对滴加了二氯甲烷/高级脂肪酸酯混合物的钛片进行加热,使二氯甲烷挥发,然后,将其转移至超声振荡仪中,超声震荡70min,之后降至室温,使高级脂肪酸酯在常温下凝固,得到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其中,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6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40wt%。

分别对实施例1至5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进行测试、评价,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分别对实施例1至5中所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进行差式扫描量热(DSC)测试,测试流程为:分别称量实施例1至5中约10mg样品,采用DSC-Q2000型差热式扫描量热仪,密封于密闭型铝坩埚中,进行程序升温,温度测试范围为-5~70℃,步长为5℃/min。

结果表明:图1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的SEM图,图2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的EDS图,由图1、2可以看出,在FTO导电玻璃表面生成了致密、紧凑的TiO2纳米阵列,并且TiO2阵列具有的高比表面积,会增强对石蜡的吸附性能,进而改善石蜡的相变温度区间;图3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SEM图,可以看出,在氧化钛纳米阵列的表面成功负载了一层相变材料石蜡,由于氧化钛纳米阵列具有的吸附作用,使纳米阵列表面得到了石蜡的充分覆盖,形成了一种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图4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图,可以看出,这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焓值可到达87.393J/g,放热焓值可达到101.98J/g,与纯石蜡的相变温度区间相比,该方法制备出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变窄、焓值明显提高,且能量对称性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大,根据DSC曲线分析,石蜡进入阵列内部,使得液态石蜡的流动受限,能量更加集中,使得复合后的相变材料过冷度下降。实施例2~5得到的产品的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得到的产品的性能相差不大,但当该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相变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为70wt%,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含量为30wt%时,表现出的性能最佳。

以上详细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