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605发布日期:2019-06-19 01: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面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屏幕保护膜已成为手机的标准配置。国内外知名品牌手机出厂时,都会随机配置保护膜,特别是针对专门手机型号,经过模切成型的保护膜,可以与相应的机型完美匹配,一方面能贴合机身对屏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保护膜的功能层,还能使保护膜具有滑爽抗菌、防眩光、抗反射、滤蓝光等功能。

随着全面屏和曲面屏手机已大量投入市场,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都推出了相应的高端机型,这些机型对曲面保护膜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但市场上应对曲面屏的保护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仍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如图1A所示,市场上主流保护膜10一般都采用PET材质,将功能层11涂布于 PET基材12一侧,于PET基材12的另一侧设置压敏胶层15,虽然PET膜强度高、挺性好,透光率高、雾度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在显示屏保护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PET基材的热弯膜用于保护曲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a.从设计原理的角度来看,热弯膜采用PET材质,本身硬度和挺性较大,尺寸稳定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在热和压力作用下虽然能使发生形变,但需要270℃以上的高温和较高的模具压力以及保温保压时间;

b.如图1B所示,由于常规的PET保护膜挺性较高,因此在屏幕弯曲部位会翘起,部分形成良好的贴合。特别是触摸屏,为了增加手指在屏幕表面操作的滑爽性,其玻璃表面都做了防指纹(AF)处理,表面能非常低,压敏胶对其的剥离强度都不高,这使得常规PET保护膜的翘起问题更加严重。从工艺角度来看,热弯需要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模具的精度控制要求较高,控制不当的话,高温和压力下形成的形变应力残留到导致产品翘曲,不能对曲面形成较好的贴合;

c.由于热压时,保护膜是和表层或底层的过程膜同时进行热压,不同膜层材质、热形变系数、以及层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影响,因此影响因素多,工艺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包括柔性基材;功能层,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的一侧;聚氨酯材料层,设置于柔性基材远离功能层的一侧;压敏胶层,设置于聚氨酯材料层远离柔性基材的一侧;所述聚氨酯材料层的厚度为20μm-150μm。

进一步地,更包含一层胶层,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和聚氨酯材料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胶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进一步地,所述胶层为亚克力胶或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材料层的透光率大于80%、雾度小于3%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材料层为TPU膜。

进一步地,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进一步地,该保护膜的透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2%。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20μm-30μm。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保护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PET硬度大,贴合不良翘曲的问题,进一步有效解决了聚氨酯材料层直接涂布功能层时产生的溶剂渗透残留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问题,提升了贴合良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保护膜贴于物体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保护膜贴于物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20,包括柔性基材22;功能层21,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22的一侧;聚氨酯材料层24,设置于柔性基材22远离功能层21的一侧;压敏胶层25,设置于聚氨酯材料层24远离柔性基材21的一侧;所述聚氨酯材料层24是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厚度为20μm-150μm,如果太厚,使用过程中,边缘截面较大,受人为外力的影响容易出现开胶不良现象,且聚氨酯材料太厚抗划压效果比较差,从而会影响产品外观不良,如果太薄,产品挺性比较小,不便于贴合操作,且由于聚氨酯材料层/柔性基材的比例减小,柔性基材的应力较大,容易出现翘曲不良的问题。如图2B所示,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缓冲弯曲部位的翘起应力,即使存在挺性较大的PET,仍然能够很好的贴合曲面屏幕,解决边缘翘起的问题。所述聚氨酯材料层24的透光率大于80%、雾度小于3%,在所述压敏胶层贴合后,填补了聚氨酯材料层表面微结构的不平,减少了漫反射后该保护膜总体光学效果的透光率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2%。所述压敏胶层厚度为10μm~50μm。

该实施例中,所示柔性基材22选自PET、PMMA、PP等耐溶剂性较好的材料,优选PET,在该柔性基材22上涂布功能层21,利用了该柔性基材的耐溶剂性能,避免了聚氨酯材料层 24直接涂布功能层21时产生的溶剂渗透残留问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得以有效降低。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为2μm~100μm,透光率>80%,雾度<3%,PET挺性好,硬度高,能有效改善聚氨酯保护膜划压痕迹的问题,提升客户的应用体验。聚氨酯材料层24可以采用涂布的方法,聚氨酯溶液经过涂布设备,直接涂布在基材上,经过烘箱干燥固化成型,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聚氨酯涂层。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21的厚度为2μm~30μm,选自抗指纹层、防眩层的一种或其组合,起到了防眩光、减少反光的作用,便于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使用;其组成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等聚合物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或者是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改性聚酯树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达到耐磨、自修复、防眩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包含含硅、含氟等有机或者无机助剂,达到抗指纹的效果。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护膜30,包括柔性基材32;功能层31,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32的一侧;聚氨酯材料层34,设置于柔性基材32远离功能层31的一侧,所述聚氨酯材料层34的厚度为20-150μm;胶层33,设置与柔性基材32和聚氨酯材料层34 之间,压敏胶层35,设置于聚氨酯材料层34远离柔性基材31的一侧;其中,所述胶层33为硅胶或亚克力胶,厚度为2μm~30μm,透光率>80%,雾度<3%,所述胶层33具有一定的弹性,起到缓冲的作用,当保护膜在弯曲的时候,减少翘曲。该实施例中,聚氨酯材料层34可以是复合的TPU膜,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其他助剂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为 20μm~100μm,透光率>80%,雾度<3%,TPU为柔性膜,一定程度上能对屏幕的表面微观缺陷和弯曲部位的凸凹不平进行很好的贴附,更有利于保护膜整体的贴合,提升贴合良率。同时TPU膜通过胶层33与柔性基材31复合,如此不仅能防止翘曲,还因为有胶层33能更好地有效改善聚氨酯保护膜划压痕迹的问题。

该实施方式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实施例1:

(1)在PET膜上涂布亚克力胶,然后与TPU膜贴合成复合结构1;

(2)在复合结构1之PET一侧涂布功能层,制成复合结构2;

(3)压敏胶涂布到复合结构2上,可以直接涂布,也可以先将压敏胶涂布到离型膜上,再转移到复合结构2上,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

实施例2:

(1)在PET基材上涂布功能层,制成复合结构1;

(2)在复合结构1之PET一侧上涂布硅胶,同时贴合TPU膜,制成复合结构2;

(3)将压敏胶涂布到复合结构2之TPU膜的一侧上,可以直接涂布,也可以先将5涂布到离型膜上,再转移到复合结构2上,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

实施例3:

(1)将压敏胶涂布到TPU膜上,制成复合结构1;

(2)在PET上涂布功能层,制成复合结构2

(3)在复合结构1之PET一侧涂布亚克力胶,同时贴合复合结构2,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解释说明,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发明实质发明内容而仅作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