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3297发布日期:2019-07-06 12:19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揭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揭纸。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揭纸100包括揭纸本体110、设置在所述揭纸本体110上的粘结层120和自揭纸本体110向外侧延伸形成的撕拉部130。这样,在将揭纸本体110从粘结层120上撕开时,操作人员通过对撕拉部130施加撕拉力,从而可以使得撕拉部130带动整个揭纸本体110与粘结层120分离,进而完成揭纸本体110的分离工作。

但是,如图1所示,撕拉部13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一致,并且,在与揭纸本体110相连接的一端尺寸较小,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撕拉部130损坏,无法完成揭纸本体110与粘结层120的分离工作。

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揭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撕拉部因应力集中容易损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揭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揭纸,所述揭纸包括揭纸本体、设置在所述揭纸本体上的粘结层以及自所述揭纸本体向外侧延伸形成的撕拉部,所述撕拉部靠近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撕拉部的宽度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的方向依次递减。

可选地,所述撕拉部的宽度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可选地,所述撕拉部的平行于所述揭纸表面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撕拉部的平行于所述揭纸表面的横截面呈梯形。

可选地,所述揭纸本体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所述揭纸本体包括沿所述长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边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边且沿所述短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所述撕拉部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边处向外侧延伸或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处向外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粘结层为双面胶层。

可选地,所述揭纸本体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揭纸,所述撕拉部靠近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这样,在需要将揭纸本体与粘结层分离时,操作人员可以操作撕拉部,由于撕拉部靠近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的一端的宽度,因此,所施加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应力会随着揭纸本体撕起时,逐步分散,从而可以提高撕拉部强度,提高撕拉部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揭纸本体从粘结层上实现完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揭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揭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揭纸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揭纸100,所述揭纸100包括揭纸本体110、设置在所述揭纸本体110上的粘结层120以及自所述揭纸本体110向外侧延伸形成的撕拉部130。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撕拉部130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撕拉部130靠近内侧的宽度尺寸大于靠近外侧的宽度尺寸。

这样,在需要将揭纸本体110与粘结层120分离时,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人员可以操作撕拉部130,也就是说,对撕拉部130施加作用力。由于撕拉部130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因此,所施加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应力会随着揭纸本体110撕起时,逐步分散,从而可以提高撕拉部130强度,提高撕拉部130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揭纸本体110从粘结层120上实现完全分离。

如图3所示,所述撕拉部130的宽度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方向依次递减。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撕拉部130的平行于所述揭纸100表面的横截面可以呈梯形结构,或者,所述撕拉部130的平行于所述揭纸100表面的横截面也可以呈三角形结构。此外,所述撕拉部130的平行于所述揭纸100表面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其他规则图形结构或者不规则图形结构等等,只要该图形结构满足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即可。

本实施例结构的揭纸100,在对撕拉部130施加作用力时,所施加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应力会随着揭纸本体110撕起时,进一步有效逐步分散,从而可以提高撕拉部130强度,提高撕拉部130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揭纸本体110从粘结层120上实现完全分离。

此外,所述撕拉部130的宽度除了可以是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方向依次递减之外,该撕拉部130的宽度还可以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但是,应当保证撕拉部130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背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的宽度。

在上述结构的揭纸100中,其撕拉部130的宽度自靠近所述揭纸本体110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揭纸本体110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在对撕拉部130施加作用力时,所产生的应力依然可以有效逐步分散,从而可以提高撕拉部130强度,提高撕拉部130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揭纸本体110从粘结层120上实现完全分离。

如图3所示,所述揭纸本体110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所述揭纸本体110包括沿所述长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边111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边111且沿所述短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边112;所述撕拉部130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边111处向外侧延伸或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112处向外侧延伸。

如图2所示,所述揭纸本体110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所述粘结层120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3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