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涂料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925发布日期:2019-07-13 09: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涂料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舶用涂料层。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一般是由船壳、船体骨架、甲板、船舱和上层建筑所组成。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在船壳的外表面需要涂设专用涂料,当前,对船壳专用涂料要求具备较强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尤其是耐酸碱盐的腐蚀,同时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抗水、防潮、防霉及耐化学药品等性能。但是,目前用于船壳上的涂料的上述性能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使用寿命低,无法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耐腐蚀,使用寿命久的船舶用涂料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用涂料层,包括由环氧磷酸锌漆构成的底漆层、由氯化橡胶铁红防锈漆构成的中间漆层以及由氯化橡胶面漆构成面漆层,底漆层和中间漆层之间设有第一增剂层,第一增剂层由软胶涂于底漆层上固化成型,在软胶固化前设有呈空心状的胶条,胶条纵横交错,所述中间漆层和面漆层之间设有第二增剂层,第二增剂层由软胶涂于中间漆层上固化成型,在软胶固化前设有由耐温纤维织成的耐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涂料层的喷涂过程中增加了第一增剂层和第二增剂层,第一增剂层在增强底漆层和中间漆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船壳的耐压、抗撞击的能力。第二增剂层在增强面漆层和中间漆层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船壳耐高温及耐低温的性能。

空心的胶条在受力时会起到缓压减震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船壳的抗压能力,胶条采用交错排布能提高其产生抵消外力的内力。利用在软胶内增加耐热纤维提高涂料层的耐高温及低温的能力,降低漆层干裂的可能,进而增大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热层由若干经纱线和纬纱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纱线由两根碳纤维缠绕构成,纬纱线由两根芳纶纤维缠绕构成,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均为空心结构,且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内填充有无数纳米纤维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热层利用碳纤维的耐低温性和芳纶的耐高温性能,提高了漆层的物理性能,而且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内设设置纳米纤维提高了经纱线和纬纱线的韧性及弹性,保证了面漆层和第二增剂层结合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胶为环氧树脂AB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耐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碳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由环氧磷酸锌漆构成的底漆层1、由氯化橡胶铁红防锈漆构成的中间漆层2以及由氯化橡胶面漆构成面漆层3。

底漆层1和中间漆层2之间设有第一增剂层4,第一增剂层4由软胶涂于底漆层1上固化成型,在软胶固化前设有呈空心状的胶条41,胶条41纵横交错。

中间漆层2和面漆层3之间设有第二增剂层5,第二增剂层5由软胶涂于中间漆层2上固化成型,在软胶固化前设有由耐温纤维织成的耐热层51。软胶为环氧树脂AB胶。

在传统涂料层的喷涂过程中增加了第一增剂层4和第二增剂层5,第一增剂层4在增强底漆层1和中间漆层2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船壳的耐压、抗撞击的能力。第二增剂层5在增强面漆层3和中间漆层2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船壳耐高温及耐低温的性能。

空心的胶条41在受力时会起到缓压减震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船壳的抗压能力,胶条41采用交错排布能提高其产生抵消外力的内力。利用在软胶内增加耐热纤维提高涂料层的耐高温及低温的能力,降低漆层干裂的可能,进而增大了使用寿命。

耐热层51由若干经纱线511和纬纱线512相互交织构成,经纱线511由两根碳纤维缠绕构成,纬纱线512由两根芳纶纤维缠绕构成,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均为空心结构,且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内填充有无数纳米纤维丝5a。

耐热层51利用碳纤维的耐低温性和芳纶的耐高温性能,提高了漆层的物理性能,而且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内设设置纳米纤维提高了经纱线511和纬纱线512的韧性及弹性,保证了面漆层3和第二增剂层5结合的稳定性。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