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8984发布日期:2021-03-02 16:3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0001]
本申请涉及铸件领域,尤其是涉及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止回阀铸件是通过铸造成型的可用于组装成止回阀的零件,止回阀是依靠介质本身流动产生的压力而自动开、闭阀瓣以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主要被用于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目前的止回阀铸件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0003]
目前,公开号为cn10542292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形止回阀,该止回阀包括阀体和球形封堵阀芯,阀体内具有流道,流道的一端具有进流口,流道的另一端具有出流口,阀体内的流道上具有球形封堵阀芯活动腔,球形封堵阀芯活动腔的一端与出流口相联通,球形封堵阀芯活动腔的另一端具有阀口,阀口与进流口相联通。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的球形止回阀,止回球会在通道内运动比较大,摩擦比较大,因此止回阀铸件在长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影响使用,因此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提高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能,本申请提供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止回阀铸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止回阀铸件,所述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8-10份cr3si;4-6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6-8份4-(苄基硫代醇)苯酚;1-2份催化剂;40-50份异辛醇聚氧醚酯。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金属硅化物cr3si作为提升耐磨性能的组分之一,一方面降低单一使用金属硅化物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使表面处理剂组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cr3si共混后可更均匀喷涂于铸件表面,从而使铸件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催化剂存在下,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4-(苄基硫代醇)苯酚反应得到的含双键的交联产物,可进一步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cr3si的混合物共混,制得分子量较大且结构致密的共聚混合物,由此得到的表面处理剂的涂膜喷涂于止回阀铸件表面后,可具备优异的耐磨性。
[0008]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4-6份丙烯酸铵。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丙烯酸铵对金属硅化物cr3si的表面进行改性,提升
cr3si在表面处理剂组分中起到的耐磨作用,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经表面处理剂处理的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能。
[0010]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4,4
’-
二氨基二苯醚。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4,4
’-
二氨基二苯醚与丙烯酸铵发生接枝共聚,得到的产物进一步改性cr3si,使表面改性后的cr3si一方面具备更优的耐磨性,另一方面辅助提升cr3si在表面处理剂组分中的分散性,从而使得到的表面处理剂的性质更稳定。
[0012]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8-1份亚磷酸二甲酯。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系的黏性,从而使表面处理剂可更牢固地附着于止回阀铸件的表面,提升其耐磨性能。
[0014]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2-0.3份三甲基原甲酸酯。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甲基原甲酸酯和亚磷酸二甲酯共混产生协同作用,得到的产物可进一步提高表面处理剂形成的涂膜在止回阀铸件上的附着牢固度,从而辅助提升止回阀铸件耐磨性能的持久性。
[0016]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四乙氧基钛。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试验证明,当采用四乙氧基钛作为催化剂时,得到的表面处理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耐磨性,其原因可能是以四乙氧基钛做催化剂时对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4-(苄基硫代醇)苯酚的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有助于得到产量更高、性能更好的产物,继而达到提升止回阀铸件耐磨性的目的。
[0018]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止回阀铸件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止回阀铸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20-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8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6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4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1.5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60℃下保温30-4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6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4次。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采用先预热再热喷涂的方式,可较大程度地提升表面处理剂的涂膜与止回阀铸件的结合强度;采用氧化硅溶胶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并叠加多层,从而使得到的止回阀铸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0020]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cr3si提升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cr3si共混,使表面处理剂可更均匀喷涂于铸件表面;在催化剂存在下,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4-(苄基硫代醇)苯酚反应得到的含双键的交联产物进一步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cr3si的混合物共混,制得分子量较大且结构致密的共聚混合物,从而使止回阀铸件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4,4
’-
二氨基二苯醚与丙烯酸铵发生接枝共聚,得到的产物进一步改性cr3si,使表面改性后的cr3si一方面具备更优的耐磨性,另一方面辅助提升cr3si在
表面处理剂组分中的分散性,从而使得到的表面处理剂的性质更稳定;3.本申请中加入亚磷酸二甲酯提高体系的黏性,三甲基原甲酸酯和亚磷酸二甲酯共混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涂膜在止回阀铸件上的附着牢固度,提升其耐磨性;4.本申请的加工工艺采用先预热再热喷涂的方式,使表面处理剂的涂膜与止回阀铸件的结合强度可达到70-140mpa;采用氧化硅溶胶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并叠加多层,从而使得到的止回阀铸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本申请中,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购于北京中西华大科技有限公司;异辛醇聚氧醚酯(n=6)购于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4-(苄基硫代醇)苯酚购于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4
’-
二氨基二苯醚购于日照力德士化工有限公司。
[0023]
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
实施例
[0024]
实施例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和异辛醇聚氧醚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25]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26]
实施例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和异辛醇聚氧醚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8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6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4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5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60℃下保温4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6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4次。
[0027]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28]
实施例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和异辛醇聚氧醚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3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7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5℃,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5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2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5℃下保温35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5℃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4次。
[0029]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30]
实施例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异辛醇聚氧醚酯、丙烯酸铵、4,4
’-
二氨基二苯醚、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4,4
’-
二氨基二苯醚和丙烯酸铵在30℃下搅拌15min,再与cr3si混合,在25khz的超声波频率下分散2h,制得改性cr3si;然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改性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搅拌15min的共混产物,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31]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32]
实施例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异辛醇聚氧醚酯、丙烯酸铵、4,4
’-
二氨基二苯醚、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4,4
’-
二氨基二苯醚和丙烯酸铵在40℃下搅拌20min,再与cr3si混合,在40khz的超声波频率下分散3h,制得改性cr3si;然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改性cr3si在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8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6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4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搅拌25min的共混产物,搅拌1.5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60℃下保温4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60℃的表面处理
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4次。
[0033]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34]
实施例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止回阀铸件及其加工工艺,止回阀铸件的表面由表面处理剂处理,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原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cr3si、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苄基硫代醇)苯酚、催化剂四乙氧基钛、异辛醇聚氧醚酯、丙烯酸铵、4,4
’-
二氨基二苯醚、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4,4
’-
二氨基二苯醚和丙烯酸铵在35℃下搅拌18min,再与cr3si混合,在25-40khz的超声波频率下分散2.5h,制得改性cr3si;然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改性cr3si在13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7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5℃,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5min得到的产物,最后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搅拌15-25min的共混产物,搅拌1.2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5℃下保温35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5℃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4次。
[0035]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36]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表面处理剂的原料还包括丙烯酸铵。
[0037]
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丙烯酸铵和cr3si混合,在25khz的超声波频率下分散2h,制得改性cr3si;再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改性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38]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39]
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表面处理剂的原料还包括4,4
’-
二氨基二苯醚。
[0040]
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4,4
’-
二氨基二苯醚和丙烯酸铵在30℃下搅拌15min,再与cr3si混合,在25khz的超声波频率下分散2h,制得改性cr3si;然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改性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最后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41]
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表面处理剂的原料还包括亚磷酸二甲酯。
[0042]
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再加入亚磷酸二甲酯,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43]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44]
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表面处理剂的原料还包括三甲基原甲酸酯。
[0045]
s1.表面处理剂制备;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辛醇聚氧醚酯和cr3si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min,然后再加入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搅拌混合,再升温至50℃,加入4-(苄基硫代醇)苯酚搅拌30min得到的产物,再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搅拌15min的共混产物,搅拌1h,制得表面处理剂,保温待用;s2.热喷涂;将止回阀铸件在50℃下保温30min,使用s1制得的保温在50℃的表面处理剂对保温处理之后的止回阀铸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s3.后加工处理;采用氧化钛溶胶对热喷涂后的涂层表面涂覆3次。
[0046]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47]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催化剂四乙氧基钛替换为氢氧化钠;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048]
对比例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选用未经本申请的表面处理剂处理的止回阀铸件作为空白对照组。
[0049]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替换为苯乙烯树脂。
[0050]
对比例3与对比例2的区别在于,将cr3si替换为二氧化硅。
[0051]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替换为乳酸酯。
[0052]
对比例5与对比例4的区别在于,将4-(苄基硫代醇)苯酚替换为聚乙二醇单甲醚。
[0053]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异辛醇聚氧醚酯替换为甲苯。
[0054]
对比例7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将丙烯酸铵替换为苯胺。
[0055]
对比例8与对比例7的区别在于,将4,4
’-
二氨基二苯醚替换为乙醚。
[0056]
对比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亚磷酸二甲酯替换为碳酸二甲酯。
[0057]
对比例10与对比例9的区别在于,将三甲基原甲酸酯替换为乳酸酯。
[0058]
对比例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在室温下涂覆的方式代替热喷涂将表面处理剂涂覆于放置于室温下的止回阀铸件表面。
[0059]
表1 实施例1-11的组分含量表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树脂3040353040353030303030cr3si/二氧化硅34434433333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乳酸酯465465444444-(苄基硫代醇)苯酚/聚乙二醇单甲醚68768766666催化剂12112111111异辛醇聚氧醚酯4050454050454040404040丙烯酸铵/苯胺///46544///4,4
’-
二氨基二苯醚/乙醚///232/2///亚磷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0.810.9//0.80.8/三甲基原甲酸酯/乳酸酯///0.20.30.3///0.2/性能检测试验(1)磨损率测试;以磨损率表征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能;磨损率采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测试条件为:测试力50n,转速250r/min,测试时间30min,磨损率计算公式为:磨损率=(摩擦前质量-摩擦后质量)/摩擦前质量
×
100%;以5cm
×
5cm
×
5cm的铸件作为试样,对实施例1-8、实施例11和对比例1-8的铸件试样进行测试,磨损率越大,耐磨性越差,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60]
(2)附着力测试;参照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采用刀刃间距3mm的划格刀,按7.2.2-7.2.6的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9-10以及对比例9-11的铸件试样进行测试,并参考8.1-8.3的内容对划格区域脱落情况进行评定以表征表面处理剂的涂层附着力,分0-5级,0级最好,5级最差,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0061]
表2 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

磨损率/%实施例10.25实施例20.21实施例30.23实施例40.15实施例50.12实施例60.13实施例70.20实施例80.17实施例110.21对比例11.18对比例20.30对比例30.29对比例40.41对比例50.63对比例60.28对比例70.37对比例80.43表3 附着力测试结果表 附着力评级/级实施例11实施例90实施例100对比例93对比例104对比例11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经过本申请的表面处理剂处理的止回阀铸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0062]
2.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添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从而提升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
[0063]
3.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3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cr3si在本申请中具有相较于二氧化硅更优的提升止回阀铸件耐磨性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cr3si具有特定的协同效果。
[0064]
4.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4-5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4-(苄基硫代醇)苯酚的共同添加可提升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继而达到提升止回阀耐磨性的作用。
[0065]
5.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6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以异辛醇聚氧醚酯作为溶剂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从而提升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
[0066]
6.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7、对比例7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丙烯酸铵的添加可提升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从而提升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其原因在于,采用丙烯酸铵对cr3si进行了表面改性,提升了性能。
[0067]
7.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例8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丙烯酸铵和4,4
’-
二氨基二苯醚的添加对提升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止回阀铸件的耐磨性。
[0068]
8.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11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催化剂采用四乙氧基钛,可更好地提升表面处理剂的耐磨性,达到提升止回阀铸件耐磨性的目的。
[0069]
9.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9-10、对比例9-10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亚磷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原甲酸酯的共同添加可有效提高表面处理剂涂层在止回阀铸件上的附着力,可使止回阀铸件具有更稳定持久的耐磨性。
[0070]
10.根据实施例1、对比例11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本申请采用先预热再热喷涂的方式,可较大程度地提高表面处理剂涂层在止回阀铸件上的附着力,可使止回阀铸件具有更稳定持久的耐磨性。
[0071]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