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底胶组合物、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05801发布日期:2022-07-09 22:5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隔热底胶组合物、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彩石金属瓦用底胶领域,具体涉及隔热底胶组合物、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炎热地区的太阳辐射强烈,在这种环境中,屋顶的温度可以轻易达到80℃左右,由于传统屋顶隔热性差,通过屋顶进入室内的热量较大,使得室内的温度较高,影响居住舒适性。
4.在该种环境下,彩石金属瓦的彩砂层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彩石金属瓦的隔热性能,但是镀铝锌钢板基体具有良好的传热导热效果,所以,彩石金属瓦难以满足隔热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隔热底胶组合物、制备方法与应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铝在制备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中的应用。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组合物,包括水、粘结剂和隔热粉料,其中,所述隔热粉料为氢氧化镁或/和氢氧化铝,水、粘结剂和隔热粉料的质量比为1-1.5:4.5-5.5:3-4.5。
9.隔热黏结剂或隔热涂料包括如下三种:
10.1、热阻隔型隔热黏结剂(涂料),是利用低的导热系统来屏蔽热量交换,以实现隔热作用,该种黏结剂涂覆成膜后,涂膜中充满孔隙,干涂膜的密度很低,利用孔隙结构实现较低的导热系数。
11.2、热辐射性隔热黏结剂(涂料):是通过波辐射的形式把吸收的热量以一定的波长发射到空气中,从而起到降温效果。
12.3、热反射型隔热涂料:是通过涂膜的反射作用将太阳中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部分反射到外部空间,使太阳照射到涂膜上的大部分能量反射,进而起到隔热作用。
13.彩石金属瓦的结构由一侧至另一侧分别为保护层、镀铝锌层、钢基层、镀铝锌层、保护层、底胶粘结层、彩石层和面层。所以,底胶层位于金属基板与彩石层之间,而且彩石层的外侧还有面层,彩石层具有良好的遮光性。底胶层设置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底胶难以采用热反射的原理进行隔热。
14.另一方面,彩石是烧结彩砂,是由一定粒径的玄武岩颗粒经过着色工艺或高温烧结而成,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彩石金属瓦的安装状态是金属瓦基板靠近屋顶安装,彩石层朝向外侧。如果底胶采用采用热辐射性隔热原理进行隔热时,底胶层吸收的热量以热辐射
的形式向外发射,由于彩砂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且彩砂层一侧的温度高,而金属瓦基板的导热系数较大且温度低,在该种情况下,底胶层吸收的热量大部分会通过金属瓦基板向建筑物内部发射,所以无法起到预期的隔热效果,进而彩石金属瓦用底胶无法采用热辐射性隔热原理进行隔热。
15.所以,彩石金属瓦用底胶只能通过降低导热系数的方式,即采用热阻隔型隔热原理进行隔热。
16.彩石金属瓦的彩砂层通过底胶粘结在镀铝锌钢板基材上,在使用状态下,暴露于自然环境中,需要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甚至冰雹砸,其使用寿命需要达到三十年以上,所以,彩砂在金属瓦基板上的粘附性能是最基本的性能要求。
17.而现有技术中的热阻隔型隔热黏结剂的涂膜中充满孔隙,利用干涂膜的孔隙结构降低其导热系数,实现隔热。但是孔隙结构的存在势必会严重影响彩砂在金属瓦基材上的粘结强度和粘结耐久性。
18.彩石金属瓦的成品厚度为1-3mm,大部分彩石金属瓦种类的厚度要求是1.8mm,如经典型圆弧瓦、罗马型彩虹瓦、w型斜边瓦、木纹斜边瓦、平方型方格瓦、米兰瓦、加固型经典瓦和浮雕瓦等。其中,镀铝锌钢板的厚度为0.4mm左右,镀铝锌钢板两侧的保护层、底胶粘结层、彩石层和面层的厚度总和是1.4mm左右,所以底胶粘结层的厚度很小。
19.此外,底胶通过雾化喷涂到金属瓦基板上,形成液膜,将彩砂洒在液膜上,由于彩砂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一定的下落速度,所以彩砂停留在底胶液膜中时,会部分浸渍在底胶液膜以下,在该种情况下,彩砂与金属瓦基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小于底胶层的实际厚度。
20.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在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其单位为瓦/米
·
度。当底胶层厚度很小的情况下,即使底胶的导热系数很小,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的条件下传递的热量也较多,即,隔热效果较差。
21.所以,彩石金属瓦的底胶层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隔热效果,对其导热系数的要求是很高的。
22.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提出通过向底胶中添加隔热材料(如隔热粉料)的方式提高底胶的隔热性能。在研发过程中试验了大量的隔热粉料,试验发现,虽然有些隔热粉料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底胶的隔热性能,但是会比较严重地影响底胶的其他方面的性能,尤其是粘结性能,进而无法保证底胶的基本性能要求。目前发明人还未发现除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以外的其他隔热粉料可以同时满足底胶的粘结性能和隔热性能要求。
23.为了使底胶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底胶组合物中的隔热粉料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0.5-1.5:0.5-1.5,优选为0.7-1.2:0.7-1.2。
24.底胶的粘结剂选自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弹性乳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乳液、氟树脂改性聚丙烯酸树脂乳液、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硅丙)乳液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弹性乳液为丙烯酸酯与有机硅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回弹性、柔韧性、粘结性、防水性、耐候性、耐积尘性和耐紫外线等性能。
25.经过试验发现,具有更好隔热性能的粘结剂为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的组合物。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的质量比为1.5-3:1,优选为1.5-2:1。同时,这两种乳液按比例组合使用
时,除了有助于提高底胶的隔热性能外,还可以有效改善底胶的成膜特性和雾化特性。
26.隔热底胶组合物中,水的质量百分数为10%-20%,优选为10%-15%,进一步优选为10%-13%。适当提高底胶中的水分含量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底胶的雾化效果,还有助于改善底胶的成膜特性,雾化性能和成膜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底胶附着于金属瓦基体表面的均匀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彩石金属瓦的产品质量。所以底胶的雾化性能和成膜性能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27.经过试验发现,当底胶中水分含量过少时,底胶的雾化性能较差,且底胶的成膜性能较差,而当水分含量过大时,则会影响底胶中其他组分的含量,进而不利于底胶其他方面性能的提高。当水的质量百分数为10%-15%,甚至为10%-13%时,不但可以使底胶具有良好的雾化性能和成膜性能,而且可以促进各组分在底胶中分散均匀,有利于提高底胶的稳定性,并对底胶的粘结性能的提高较为有利。
28.为了提高底胶组合物喷涂时的成膜性能,还可以在底胶组合物中加入成膜助剂,优选的,成膜助剂选自苯甲醇、乙二醇单丁醚或十二碳醇酯。
29.成膜助剂能促进底胶的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改善聚结性能,使雾化喷涂的底胶能够在金属基板上成膜,提高底胶的分布均匀性,以提高彩砂在金属基板表面的粘附均匀性和粘结强度。
30.成膜助剂与合适的水分含量搭配,使雾化喷涂的底胶可以更加均匀地分布在金属瓦基体上,并成膜,以提高金属瓦基体表面彩砂的附着均匀程度和粘附强度,有效提高彩石金属瓦的质量和美观性。
31.隔热底胶组合物中还包括高岭土和/或重钙。优选的,高岭土与重钙的质量比为1:1.2-3,优选为1:1.2-1.5。
32.高岭土和重钙均有辅助增强底胶隔热性能的作用,同时,高岭土和重钙配合,可以有效提高底胶的粘结性能(彩砂与金属瓦基体之间的粘结性能)和防水性能。
33.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底胶组合物中还包括润湿剂,优选的,所述润湿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如司盘类或吐温类)或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
34.采用底胶对金属基板和彩砂进行粘结时,如果底胶可以与两者进行充分浸润,则可以有效提高对两者的粘附性能,而添加润湿剂则可以有效提高底胶对两者的浸润效果,进而提高粘结性。所以,高岭土、重钙和润湿剂的加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底胶的粘结性能。此外,采用以上特定的润湿剂,有利于提高底胶成膜固化后的韧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彩石金属瓦的抗冲击性能。
35.为了提高底胶的稳定性,还可以在隔热底胶组合物中加入分散剂和/或增稠剂。
36.隔热底胶中由于加入了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甚至加入了高领土或/和重钙,这些物质都不溶于水,通过向隔热底胶中加入分散剂,以提高隔热底胶的分散均匀程度,防止隔热底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分层,影响应用效果。
37.同时,增稠剂可以提高隔热底胶的稠度,进一步提高底胶的黏度,分散剂和增稠剂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底胶的稳定性。此外,增稠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底胶的抗老化性能,进而对提高彩石金属瓦的耐候性有促进作用。
38.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自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脂肪醇类增稠剂、脂肪酸类增稠剂、醚类增稠剂、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或缔合型聚氨酯类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
混合物。优选为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
39.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多己内多酯多元醇-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分散剂、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剂、聚氨酯或聚酯型高分子分散剂。优选为,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剂。
40.底胶在生产过程中的搅拌以及各种成分之间的反应,以及底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晃动,都有可能在底胶中引入泡沫,泡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底胶的粘结性能,影响彩石金属瓦的质量,所述向隔热底胶组合物中加入消泡剂。可以有效避免泡沫的产生,且由于消泡剂的加入量较少,不会对底胶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
41.向底胶涂层喷洒彩砂的过程中,有可能向底胶涂层中引入空气形成气泡,所以在底胶中加入消泡剂,可以及时消除气泡,提高彩砂与金属基底之间粘附的均匀程度和牢固程度。
42.另外,消泡剂的存在还有助于提高底胶的均匀稳定性,有利于防止底胶在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
43.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选自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或聚二甲基硅氧烷。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底胶组合物中还包括胺中和剂、杀菌剂和/或水性碳黑色浆。
45.向底胶中加入胺中和剂,可以调节底胶的ph值,进而提高底胶的储存和使用稳定性。底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霉菌、真菌和酵母菌的侵蚀,严重影响底胶的粘结性能、气味和外观,进而影响彩石金属瓦的使用寿命。在底胶中加入杀菌剂,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向底胶中加入水性碳黑色浆,可以有效提高底胶的耐候性。三种物质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底胶的稳定性。
46.隔热底胶组合物中还包括成膜助剂、高岭土、重钙、润湿剂、分散剂、胺中和剂、杀菌剂、消泡剂、水性碳黑色浆或增稠剂中的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47.优选的,所述隔热底胶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粘结剂25-70份、水10-20份、隔热粉料20-40份、润湿剂0.1-0.3份、分散剂0.25-0.4份、胺中和剂0.15-0.3份、杀菌剂0.15-0.3份、消泡剂0.15-0.4份、高岭土5-15份、重钙5-15份、水性碳黑色浆0.5-2份、成膜助剂0.5-1.5份、增稠剂0.1-1.5份;
48.所述隔热粉料为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铝。
49.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由所述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组合物制备而成。
50.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粘结剂和隔热粉料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隔热粉料为氢氧化镁或/和氢氧化铝。
51.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润湿剂、分散剂、胺中和剂、杀菌剂、消泡剂和部分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液一;
52.把部分粘结剂、高岭土、重钙、水性碳黑色浆、隔热粉料和部分水按比例加入混合液一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液二;
53.再将剩余粘结剂和成膜助剂加入混合液三,得混合液四;
54.最后调节底胶粘度,即得。
55.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彩石金属瓦,其底胶为所述彩石金属瓦用隔热底胶。
56.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彩石金属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7.在彩石金属瓦基板上喷涂所述隔热底胶,在隔热底胶层上洒上彩砂,烘干;
58.降温后,在彩砂表面喷涂面胶,烘干,即得。
59.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60.在水和粘结剂中混合物中添加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铝后,可以使得底胶的隔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61.此外,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铝还表现出较好的防火性能,其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底胶的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62.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63.图1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彩石金属瓦隔热性能测试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6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65.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为解决彩石金属瓦面临的越来越高的隔热要求,本发明在底胶中加入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铝,以提高底胶的隔热性能。
6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67.实施例1
68.彩石金属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9.在彩石金属瓦的基板上喷涂底胶,形成底胶层,底胶层厚度为0.13-0.14mm;
70.在底胶层上撒上彩砂,彩砂粒度为20-40目,进行粘附,然后喷面胶,面胶主要成分是丙烯酸乳液,厚度为0.01-0.02mm,烘烤成瓦。
71.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72.其中,隔热底胶的配方为:
73.水14.56份,苯丙乳液23.32份,弹性乳液15.45份,氢氧化镁25.41份。
74.其制备方法为:
75.将水、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镁,以转速7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即可。
76.以下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12中的雾化性能、粘结性能(折t弯)、耐水性能和隔热性能测试方法均相同。
77.雾化性能测试方法为:以压缩空气喷出,压缩空气压强为0.6mpa,底胶压强为1.2kpa,压缩空气与防火底胶流量比为500:1,观察出雾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断喷。
78.粘结性能测试方法为:板面180度对折压实。
79.耐水性能测试方法为:
80.1)将彩石金属瓦置于99℃水中浸泡2h后,进行检测。
81.2)将彩石金属瓦置于25℃水中浸泡48h后,进行检测。
82.隔热性能测试方法为:
83.取瓦,裁剪制备成20*20*20cm正方体盒子,以浴霸灯(功率550w)模拟太阳直射,以温度计测试盒内温度。
84.测试隔热效果,隔热效果用两盒内温度的差值表示。
85.如图1所示,右侧为实施例1的彩石金属瓦,左侧为现有生产线未改进的底胶制备的彩石金属瓦,两者除了底胶其他都相同。同步测试180min,每2min记录温度。两者的最大温差为1℃。
86.未改进底胶配方为:水12.56份,苯丙乳液23.45份,弹性乳液15.35份,高岭土10.13份,重钙21.46份。在以上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左侧的未改进的底胶制备的彩石金属瓦制成的正方体盒子的内外温差为4℃。
87.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未改进底胶(当前配方底胶)均为该种底胶。
88.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89.实施例2
90.隔热底胶的配方:
91.水12.56份,苯丙乳液23.45份,弹性乳液15.35份,氢氧化铝24.11份。
92.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93.将水、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镁,以转速7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即可。
94.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95.实施例3
96.隔热底胶的配方
97.水13.46份,苯丙乳液24.38份,弹性乳液15.87份,氢氧化镁14.12份,氢氧化铝9.67份。
98.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99.将水、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以转速7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即可。
100.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01.实施例4
102.隔热底胶的配方:
103.水:11.98份、润湿剂x405:0.15份、分散剂5040:0.20份、胺中和剂amp-95:0.15份、杀菌剂kc-25:0.15份、消泡剂2063:0.15份、高岭土:6.49份、重钙:9.16份、氢氧化镁:15.26份、氢氧化铝:15.26份、水性碳黑色浆:0.92份、苯丙乳液:23.66份、弹性乳液:15.26份、成膜助剂:0.61份、增稠剂114b:0.53份、增稠剂ep-10:0.08份。
104.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05.把润湿剂x405、分散剂5040、胺中和剂amp-95、杀菌剂kc-25、消泡剂2063加入95%水中开动搅拌机,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1/2苯丙乳液、高岭土、重
钙、隔热粉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和水性黑色浆,以转速900转/分,高速分散40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加入剩余苯丙乳液、弹性乳液和成膜助剂,以转速7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
106.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增稠剂114b、增稠剂ep-10与剩余水手动搅拌混合后加入反应釜,转速提高到9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23.1ku,密封静置待用。
107.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08.实施例5
109.隔热底胶的配方:
110.水:13.16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2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7.22份、重钙:8.49份、氢氧化镁:12.74份、氢氧化铝:12.74份、水性碳黑色浆:1.02份、苯丙乳液:25.47份、弹性乳液:16.98份、成膜助剂:0.68份、增稠剂114b:0.42份、增稠剂ep-10:0.17份。
111.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12.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9.3ku,密封静置待用。
11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14.实施例6
115.隔热底胶的配方:
116.水:15.52份、润湿剂x405:0.20份、分散剂5040:0.26份、胺中和剂amp-95:0.20份、杀菌剂kc-25:0.20份、消泡剂2063:0.20份、高岭土:8.54份、重钙:12.05份、氢氧化镁:8.04份、氢氧化铝:8.04份、水性碳黑色浆:1.21份、苯丙乳液:31.14份、弹性乳液:13.06份、成膜助剂:0.80份、增稠剂114b:0.45份、增稠剂ep-10:0.10份。
117.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18.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3.9ku,密封静置待用。
119.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20.实施例7
121.隔热底胶的配方:
122.水:13.83份、润湿剂x405:0.18份、分散剂5040:0.23份、胺中和剂amp-95:0.18份、杀菌剂kc-25:0.18份、消泡剂2063:0.18份、高岭土:7.44份、重钙:10.50份、氢氧化镁:13.13份、氧化镁:13.13份、水性碳黑色浆:1.05份、苯丙乳液:27.13份、弹性乳液:11.38份、成膜助剂:0.70份、增稠剂114b:0.70份、增稠剂ep-10:0.09份。
123.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24.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9.0ku,密封静置待用。
12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26.实施例8
127.隔热底胶的配方:
128.水:13.76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3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6.97份、重钙:10.45份、氢氧化铝:26.12份、水性碳黑色浆:1.04份、苯丙乳液:27.86份、弹性乳液:11.32份、成膜助剂:0.70份、增稠剂114b:0.70份、增稠剂ep-10:0.17份
129.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30.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0.8ku,密封静置待用。
131.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32.实施例9
133.隔热底胶的配方:
134.水:13.07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2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6.62份、重钙:9.93份、氢氧化镁:24.82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苯丙乳液:25.65份、弹性乳液:16.55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66份、增稠剂ep-10:0.17份。
135.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36.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4.7ku,密封静置待用。
137.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38.实施例10
139.隔热底胶的配方:
140.水:12.28份、润湿剂x405:0.16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6份、杀菌剂kc-25:0.16份、消泡剂2063:0.16份、高岭土:6.96份、重钙:9.83份、氢氧化镁:14.74份、氢氧化铝:9.83份、水性碳黑色浆:0.98份、苯丙乳液:26.20份、弹性乳液:16.38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57份和增稠剂ep-10:0.12份。
141.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42.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6.6ku,密封静置待用。
14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44.实施例11
145.隔热底胶的配方:
146.水:12.97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7.02份、重钙:9.91份、氢氧化镁:4.96份、氢氧化铝:19.82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苯丙乳液:25.61份、弹性乳液:16.52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58份和增稠剂ep-10:0.08份。
147.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48.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8.0ku,密封静置待用。
149.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50.实施例12
151.隔热底胶的配方:
152.水:12.97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7.02份、重钙:9.91份、氢氧化镁:4.96份、氢氧化铝:19.82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苯丙乳液:25.61份、弹性乳液:16.52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58份和增稠剂ep-10:0.08份。
153.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54.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8.8ku,密封静置待用。
15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56.实施例13
157.隔热底胶的配方:
158.水:12.96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7.02份、重钙:9.91份、氢氧化镁:11.14份、氢氧化铝:13.62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苯丙乳液:25.61份、弹性乳液:16.51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58份和增稠剂ep-10:0.15份。
159.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60.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23.1ku,密封静置待用。
161.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62.实施例14
163.隔热底胶的配方:
164.水:12.54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2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氢氧化镁:24.82份、高岭土:6.62份、重钙:9.93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纯丙乳液:25.65份、弹性乳液:16.55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68份和增稠剂ep-10:0.13份。
165.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66.与实施例4相同,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0.8ku,密封静置待用。
167.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68.实施例15
169.隔热底胶的配方:
170.水:12.54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2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氢氧化铝:24.82份、高岭土:6.62份、重钙:9.93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纯丙乳液:25.65份、弹性乳液:16.55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68份和增稠剂ep-10:0.13份。
171.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72.与实施例4相同,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0.8ku,密封静置待用。
17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74.实施例16
175.隔热底胶的配方:
176.水:12.95份、润湿剂x405:0.17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7份、杀菌剂kc-25:0.17份、消泡剂2063:0.17份、高岭土:7.02份、重钙:9.91份、氢氧化镁:12.39份、氢氧化铝:12.39份、水性碳黑色浆:0.99份、纯丙乳液:25.61份、弹性乳液:16.52份、成膜助剂:0.66份、增稠剂114b:0.56份和增稠剂ep-10:0.12份。
177.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78.与实施例4相同,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6.3ku,密封静置待用。
179.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80.对比例1
181.隔热底胶的配方:
182.水:11.01份、润湿剂x405:0.14份、分散剂5040:0.18份、胺中和剂amp-95:0.14份、杀菌剂kc-25:0.14份、消泡剂2063:0.14份、高岭土:7.01份、重钙:8.41份、氢氧化镁:17.53份、氢氧化铝:17.53份、水性碳黑色浆:0.84份、苯丙乳液:23.14份、弹性乳液:12.62份、成膜助剂:0.56份、增稠剂114b:0.49份和增稠剂ep-10:0.11份。
183.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84.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23.1ku,密封静置待用。
18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86.对比例2
187.隔热底胶的配方:
188.水:11.01份、润湿剂x405:0.14份、分散剂5040:0.18份、胺中和剂amp-95:0.14份、杀菌剂kc-25:0.14份、消泡剂2063:0.14份、高岭土:7.01份、重钙:8.41份、氢氧化镁:17.53份、氢氧化铝:17.53份、水性碳黑色浆:0.84份、苯丙乳液:23.14份、弹性乳液:12.62份、成膜助剂:0.56份、增稠剂114b:0.49份和增稠剂ep-10:0.11份。
189.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90.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23.1ku,密封静置待用。
191.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92.对比例3
193.隔热底胶的配方:
194.水:16.87份、润湿剂x405:0.16份、分散剂5040:0.21份、胺中和剂amp-95:0.16份、杀菌剂kc-25:0.16份、消泡剂2063:0.16份、氢氧化镁:12.18份、氢氧化铝:12.18份、氧化镁:14.62份、水性黑色浆:0.97份、纯丙乳液:25.17份、弹性乳液:16.24份、成膜助剂:0.65份、增稠剂114b:0.55份和增稠剂ep-10:0.11份。
195.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196.把润湿剂x405、分散剂5040、胺中和剂amp-95、杀菌剂kc-25和消泡剂2063加入水中以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2纯丙乳液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氧化镁和水性碳黑色浆以转速700转/分,搅拌分散45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向其中加入剩余的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和成膜助剂,以800转/分的转速搅拌分散40分钟。
197.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增稠剂114b、增稠剂ep-10和水手动搅拌混合后加入反应釜调黏度,转速调整为1000转/分,搅拌分散45分钟,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6.3ku,密封静置待用。
198.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99.对比例4
200.隔热底胶的配方:
201.水:14.06份、润湿剂x405:0.15份、分散剂5040:0.20份、胺中和amp-95:0.15份、杀菌kc-25:0.15份、消泡剂2063:0.15份、氢氧化镁:11.29份、氢氧化铝:11.29份、硅藻土:7.53份、高岭土:6.40份、重钙:9.03份、水性碳黑色浆:0.90份、纯丙乳液:23.33份、弹性乳液:15.05份、成膜助剂:0.60份、增稠剂114b:0.51份和增稠剂ep-10:0.10份。
202.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03.把润湿剂x405、分散剂5040、胺中和剂amp-95、杀菌剂kc-25和消泡剂2063加入水
中以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2/3纯丙乳液、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藻土和水性碳黑色浆,以转速10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向其中加入剩余的1/3纯丙乳液和弹性乳液、成膜助剂,以700转/分的转速搅拌分散30分钟。
204.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增稠剂114b、增稠剂ep-10和水手动搅拌混合后加入反应釜调黏度,转速调整为800转/分,搅拌分散45分钟,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07.8ku,密封静置待用。
20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06.对比例5
207.隔热底胶的配方:
208.水:15.48份、润湿剂x405:0.20份、分散剂5040:0.26份、胺中和剂amp-95:0.20份、杀菌剂kc-25:0.20份、消泡剂2063:0.20份、高岭土:8.41份、重钙:11.87份、蛭石粉(隔热粉料):9.90份、水性碳黑色浆:1.19份、苯丙乳液:30.68份、弹性乳液:19.79份、成膜助剂:0.79份、增稠剂114b:0.64份和增稠剂ep-10:0.20份。
209.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10.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08.8ku,密封静置待用。
211.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12.对比例6
213.隔热底胶的配方:
214.水:14.74份、润湿剂x405:0.20份、分散剂5040:0.26份、胺中和剂amp-95:0.20份、杀菌剂kc-25:0.20份、消泡剂2063:0.20份、高岭土:3.93份、重钙:3.93份、氢氧化镁:14.74份、氢氧化铝:14.74份、硅酸钠:4.91份、硅酸镁铝:1.47份、水性碳黑色浆:1.38份、苯丙乳液:26.53份、弹性乳液:19.79份和成膜助剂:0.79份。
215.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16.把润湿剂x405、分散剂5040、胺中和剂amp-95、杀菌剂kc-25和消泡剂2063加入水中开动搅拌机,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2/3苯丙乳液、高岭土、重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酸钠和水性黑色浆,以转速6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向其中加入剩余的苯丙乳液、弹性乳液和成膜助剂,转速调整为10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
217.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硅酸镁铝加入反应釜,8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06.0ku,密封静置待用。
218.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19.对比例7
220.隔热底胶的配方:
221.水:15.72份、润湿剂x405:0.20份、分散剂5040:0.26份、胺中和剂amp-95:0.20份、杀菌剂kc-25:0.20份、消泡剂2063:0.20份、高岭土:10.14份、纤维素:0.61份、氢氧化铝:10.14份、硅酸钠:10.14份、硅酸镁铝:0.71份、水性碳黑色浆:1.52份、苯丙乳液:35.49份、弹性乳液:12.17份、成膜助剂:0.81份、增稠剂114b:1.12份和增稠剂ep-10:0.34份。
222.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23.把润湿剂x405、分散剂5040、胺中和剂amp-95、杀菌剂kc-25和消泡剂2063加入
95%水中开动搅拌机,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1/2苯丙乳液、高岭土、氢氧化铝、硅酸钠、水性黑色浆以转速6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向其中加入剩余的苯丙乳液、弹性乳液、成膜助剂、纤维素和硅酸镁铝,转速调整为7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
224.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增稠剂114b、增稠剂ep-10与水手动搅拌混合后加入反应釜,10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6.0ku,密封静置待用。
22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26.对比例8
227.隔热底胶的配方:
228.水:15.57份、润湿剂x405:0.19份、分散剂5040:0.24份、胺中和剂amp-95:0.19份、杀菌剂kc-25:0.19份、消泡剂2063:0.19份、高岭土:9.38份、纤维素:1.88份、氢氧化铝:14.07份、硅酸钠:9.38份、硅酸镁铝:0.66份、水性碳黑色浆:1.41份、苯丙乳液:32.83份、弹性乳液:11.26份、成膜助剂:0.75份、增稠剂114b:1.50份和增稠剂ep-10:0.33份。
229.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30.把润湿剂、分散剂、胺中和剂、杀菌剂、消泡剂和硅酸钠加入95%水中开动搅拌机,转速500转/分,搅拌分散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1/2苯丙乳液、高岭土、氢氧化铝和水性黑色浆以转速8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初步搅匀后,再向其中加入剩余的苯丙乳液、弹性乳液、成膜助剂、纤维素和硅酸镁铝,转速调整为5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
231.根据底胶粘度状态,将增稠剂、增稠剂与剩余水手动搅拌混合后加入反应釜,7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6.0ku,密封静置待用。
232.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33.对比例9
234.隔热底胶的配方:
235.水:16.03份、润湿剂x405:0.20份、分散剂5040:0.27份、胺中和剂amp-95:0.20份、杀菌剂kc-25:0.20份、消泡剂2063:0.20份、高岭土:2.05份、重钙:2.05份、氢氧化镁(隔热粉料):10.24、氢氧化铝(隔热粉料):15.36份、硅酸钠(隔热粉料):5.12份、硅酸镁铝(隔热粉料):1.13份、水性碳黑色浆:1.23份、苯丙乳液:31.74份、弹性乳液:12.29份、成膜助剂:0.82份、增稠剂114b:0.67份和增稠剂ep-10:0.20份。
236.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37.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34.6ku,密封静置待用。
238.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39.对比例10
240.隔热底胶的配方:
241.水:13.97份、润湿剂x405:0.18份、分散剂5040:0.24份、胺中和剂amp-95:0.18份、杀菌剂kc-25:0.18份、消泡剂2063:0.18份、高岭土:3.68份、重钙:3.68份、氢氧化镁:14.71份、氢氧化铝:14.71份、硅酸钠:4.60份、硅酸镁铝:0.92份、水性碳黑色浆:1.29份、苯丙乳液:28.50份、弹性乳液:11.95份、成膜助剂:0.74份、增稠剂114b:0.18份和增稠剂ep-10:0.09份。
242.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43.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5.4ku,密封静置待用。
244.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45.对比例11
246.隔热底胶的配方:
247.水:13.94份、润湿剂x405:0.18份、分散剂5040:0.23份、胺中和剂amp-95:0.18份、杀菌剂kc-25:0.18份、消泡剂2063:0.18份、高岭土:4.38份、重钙:4.38份、氢氧化镁:14.90份、氢氧化铝:14.90份、硅酸钠:4.38份、水性碳黑色浆:1.05份、苯丙乳液:28.06份、弹性乳液:11.40份、成膜助剂:0.70份、增稠剂114b:0.79份和增稠剂ep-10:0.18份。
248.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49.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2.3ku,密封静置待用。
250.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51.对比例12
252.隔热底胶的配方:
253.水:13.92份、润湿剂x405:0.18份、分散剂5040:0.24份、胺中和剂amp-95:0.18份、杀菌剂kc-25:0.18份、消泡剂2063:0.18份、高岭土:3.66份、重钙:3.66份、氢氧化镁:14.66份、氢氧化铝:14.66份、硅酸钠:4.58份、硅酸镁铝:1.47份、水性碳黑色浆:1.10份、苯丙乳液:28.40份、弹性乳液:11.91份、成膜助剂:0.73份、增稠剂114b:0.18份和增稠剂ep-10:0.09份。
254.隔热底胶的制备方法:
255.与实施例4相同,搅拌完成后旋转粘度计测黏度为117.0ku,密封静置待用。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56.表1测试性能汇总表
257.258.259.260.[0261][02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