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微量元素等,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防止土壤表皮结壳,增加土壤的渗透能 力,进而再进行淋溶处理,水分能够顺利渗透进土壤中,将土壤中的钠离子等有害离子带 走,使土壤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50%以上,大大降低了盐碱地的盐碱化度。
[0027] 2.本发明在对盐碱地进行二级处理时,采用在盐碱地中施用甘蔗渣吸附剂、聚硅 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的方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经过研究发现,甘蔗渣具有较 强的吸附胶体微粒的能力,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具有显著的增强甘蔗渣 吸附能力的作用,将甘蔗渣、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混合施在盐碱地中,能 够强烈吸附盐碱地中的钠胶体微粒,使钠胶体凝聚,中和钠胶体表面的电荷,使钠胶体由相 斥变为相吸,钠胶体微粒间发生碰撞,从而破坏钠胶体的稳定性,从而促进钙离子将胶体复 合体中钠离子代换出来,将钠一粘土变成钙一粘土,再经过淋溶处理后,钠离子随水进入土 层深处或随水流走,从而降低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并且在后期盐碱地水分含量减少时,少 量未被水带走的钠离子被甘蔗渣吸附,从而更进一步降低土壤水溶液中的盐分含量,甘蔗 渣的施用还能起到较好的保水和抑制返盐的作用。
[0028] 3.将甘蔗渣经高压灭菌以及硝酸处理后,再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不仅能够延长 甘蔗渣被微生物分解的时间,可达1~2年,降低了甘蔗渣的pH值,将甘蔗渣施在盐碱地 中,可以降低盐碱地的pH值,而且能增加甘蔗渣对钠胶体的吸附能力。
[0029] 4.本发明在对盐碱地进行三级处理时,在盐碱地中施用由油枯和菌糠制备的发酵 物料,该发酵物料与盐碱地中残留的磷石膏发生广泛的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盐碱地中的 PH值和盐分含量,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帮助增加可以让空气和水进入的空隙,分解矿物 产生植物必须的氮、硫、钾和磷。
[0030] 5.本发明通过采用三步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逐步除去盐碱地中的盐分,能够有 效降低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使得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下降57~64%。
[0031] 6.本发明的主要原料磷石膏、油枯、甘蔗渣以及菌糠等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来源广 泛,特别是对磷石膏和油枯加以利用,可以有效解决磷石膏和油枯的堆放而带来的成本问 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0032] 下面采用试验来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验证:
[0033] 所用磷石膏是贵州开磷集团息烽重钙厂产的磷石膏,其二水硫酸钙的含量为 67. 8 %,总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6. 1 %,可溶性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0. 44 %,氧化镁的含量 为0. 39 %,氟离子的含量为0. 31 %,pH值为3. 7。所用的油枯中含有有机质81 %、氮4. 5 %、 五氧化二磷2. 3 %、氧化钾1.9%、蛋白质为2.7%、粗纤维6. 8 %、钙3. 1 %、胆碱0. 39 %、烟 酸0. 9 %及其他维生素类物质1. 6。以海兴冰洁农场的盐碱地为试验田,其0~20cm表土 全盐含量为0.40%,对其离子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pH用酸度计测定,EC值用电导仪测 定;Ca2+和Mg 2+的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K +和Na +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HCO 3和CO 32采用 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Cl的测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SO42的测定采用EDTA间接络合测定 的方法。测定结果如表1,下表结果均为3次重复测定的平均值。
[0034] 表1 土壤离子组成分析
[0036] 其中,总量百分比指的是阴呙子占总阴呙子总量的百分比,阳呙子占阳呙子总量 的百分比。
[0037] 试验一
[0038] 将该试验田分组,每组试验田的面积为300m2,处理方法如下:
[0039] 表2不同淋溶时间对试验田的影响
[0040]
[0042] 从表中可以看出,覆膜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淋溶,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土壤 的pH值,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的总盐含量。试验表明:在施用磷石膏后,覆膜14天再进 行淋溶,土壤pH值和总盐含量的下降最为明显,并且随着覆膜时间的增加,土壤pH值和总 盐含量的下降量与覆膜14天再淋溶的量没有多大变化。
[0043] 试验二:
[0044] 将试验田分组,每组试验田的面积为300m2,处理方法如下:
[0045] 表3不同磷石膏施用量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0046]
[0048] 从上表可以看出,磷石膏的施用量小于600kg/亩时,其土壤pH值和总盐含量下降 较快,而磷石膏的施用量大于600kg/亩时,土壤pH值和总盐含量下降的程度变化不大,因 此,磷石膏的施用量为600~1000 kg/亩时,效果最佳。
[0049] 试验三
[0050] 将试验二中试验组四处理后的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70%后,将甘蔗渣吸附 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然后进行旋耕处理,覆膜8 天后,再进行淋溶处理,处理的结果以及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 藻土的用量见表4。
[0051] 表4不同原料配比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0052]
[0054] 上表中pH值下降的数值以及盐分含量下降的数值指的是盐碱地未改良前至上述 改良后所下降的数值。从上表可以看出,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 藻土施用量分别分别小于60kg/亩、20kg/亩、30kg/亩、IOkg/亩时,盐碱地土壤pH值和总 盐含量下降较快,而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施用量分别分别 大于60kg/亩、20kg/亩、30kg/亩、IOkg/亩时,土壤pH值和总盐含量下降的程度变化不大, 因此,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施用量分别为60~120kg/亩、 20~40kg/亩、30~50kg/亩、10~20kg/亩,效果最佳。
[0055] 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而列举几个试验例, 为了完成本发明所做的试验远不止于此,同时,上述试验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 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0057] 实施例一
[0058] -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1)甘蔗渣预处理:将甘蔗渣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并加入乙醇和水,灭菌处理一段 时间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与硝酸混合后,再加水调节pH值为5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 解,将酶解获得的物料干燥以及粉碎,获得甘蔗渣吸附剂,所述甘蔗渣、硝酸、乙醇以及纤维 素酶的重量比为80 :10 :20 :2 ;
[0060] (2)发酵:将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 含量50%,发酵4天内,控制发酵温度为40°C,之后8天,控制发酵温度为55°C,获得发酵物 料,所述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的重量比为80 :20 :0. 1 ;
[0061] (3)盐碱地一级处理:选择海兴冰洁农场的盐碱地,其0~20cm深的表土全盐含 量为0. 16 %,pH值为7. 9,先将磷石膏粉碎成10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 为40 %,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kg/亩,接着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l〇cm,覆薄膜14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0062] (4)盐碱地二级处理:调节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60%后,将甘蔗渣吸附剂、聚 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 合娃酸错铁和娃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60kg/亩、20kg/亩、30kg/亩、IOkg/亩,然后进行旋耕 处理,旋耕的深度为10~20cm,覆膜5~10天后,再进行淋溶处理;
[0063] (5)盐碱地三级处理:在盐碱地中均匀施发酵物料,发酵物料的施用量为400kg/ 亩,再进行旋耕处理即可。
[0064]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该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为0. 08%,pH值为7. 2。
[0065] 实施例二
[0066] -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 (1)甘蔗渣预处理:将甘蔗渣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并加入乙醇和水,灭菌处理一段 时间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与硝酸混合后,再加水调节pH值为5. 2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 酶解,将酶解获得的物料干燥以及粉碎,获得甘蔗渣吸附剂,所述甘蔗渣、硝酸、乙醇以及纤 维素酶的重量比为85 :12 :23 :2. 2 ;
[0068] (2)发酵:将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 含量52%,发酵5天内,控制发酵温度为42°C,之后7天,控制发酵温度为57°C,获得发酵物 料,所述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的重量比为90 :25 :0. 11 ;
[0069] (3)盐碱地一级处理:选择海兴冰洁农场的盐碱地,其0~20cm深的表土全盐含 量为0. 31 %,pH值为8. 3,先将磷石膏粉碎成12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 为42 %,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600kg/亩,接着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