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m,覆薄膜18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0070] (4)盐碱地二级处理:调节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65%后,将甘蔗渣吸附剂、聚 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 合娃酸错铁和娃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70kg/亩、25kg/亩、35kg/亩、12kg/亩,然后进行旋耕 处理,旋耕的深度为12cm,覆膜6天后,再进行淋溶处理;
[0071] (5)盐碱地三级处理:在盐碱地中均匀施发酵物料,发酵物料的施用量为600kg/ 亩,再进行旋耕处理即可。
[0072]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该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为0. 14%,pH值为7. 4。
[0073] 实施例三
[0074] -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5] (1)甘蔗渣预处理:将甘蔗渣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并加入乙醇和水,灭菌处理一段 时间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与硝酸混合后,再加水调节pH值为5. 3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 酶解,将酶解获得的物料干燥以及粉碎,获得甘蔗渣吸附剂,所述甘蔗渣、硝酸、乙醇以及纤 维素酶的重量比为90 :18 :28 :2. 3 ;
[0076] (2)发酵:将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 含量56%,发酵6天内,控制发酵温度为47°C,之后6天,控制发酵温度为65°C,获得发酵物 料,所述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的重量比为110 :30 :0. 12 ;
[0077] (3)盐碱地一级处理:选择海兴冰洁农场的盐碱地,其0~20cm深的表土全盐含 量为0. 39%,pH值为8. 5,先将磷石膏粉碎成20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 为46%,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1000 kg/亩,接着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18cm,覆薄膜22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0078] (4)盐碱地二级处理:调节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70%后,将甘蔗渣吸附剂、聚 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 合娃酸错铁和娃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90kg/亩、30kg/亩、40kg/亩、160kg/亩,然后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18cm,覆膜8天后,再进行淋溶处理;
[0079] (5)盐碱地三级处理:在盐碱地中均匀施发酵物料,发酵物料的施用量为800kg/ 亩,再进行旋耕处理即可。
[0080]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该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为0. 15%,pH值为7. 4。
[0081] 实施例四
[0082] -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3] (1)甘蔗渣预处理:将甘蔗渣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并加入乙醇和水,灭菌处理一段 时间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与硝酸混合后,再加水调节pH值为5. 5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 酶解,将酶解获得的物料干燥以及粉碎,获得甘蔗渣吸附剂,所述甘蔗渣、硝酸、乙醇以及纤 维素酶的重量比为100 :20 :30 :2. 5 ;
[0084] (2)发酵:将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 含量60%,发酵6天内,控制发酵温度为50°C,之后9天,控制发酵温度为70°C,获得发酵物 料,所述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的重量比为120 :40 :0. 12 ;
[0085] (3)盐碱地一级处理:选择海兴冰洁农场的盐碱地,其0~20cm深的表土全盐含 量为0. 56%,pH值为8. 7,先将磷石膏粉碎成20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 为50%,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1500kg/亩,接着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20cm,覆薄膜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0086] (4)盐碱地二级处理:调节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80%后,将甘蔗渣吸附剂、聚 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 合娃酸错铁和娃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120kg/亩、40kg/亩、50kg/亩、20kg/亩,然后进行旋 耕处理,旋耕的深度为20cm,覆膜10天后,再进行淋溶处理;
[0087] (5)盐碱地三级处理:在盐碱地中均匀施发酵物料,发酵物料的施用量为1000 kg/ 亩,再进行旋耕处理即可。
[0088]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该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为0. 20%,pH值为7. 3。
[008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 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甘蔗渣预处理:将甘蔗渣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并加入乙醇和水,灭菌处理一段时间 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与硝酸混合后,再加水调节pH值为5~5. 5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 酶解,将酶解获得的物料干燥以及粉碎,获得甘蔗渣吸附剂; (2) 发酵:将油枯、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 50~60%,发酵12~15天后,获得发酵物料; (3) 盐碱地一级处理:先将磷石膏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 水分含量为40~50%,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 1500kg/亩,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4) 盐碱地二级处理:调节盐碱地表土的水分含量为60~80%后,将甘蔗渣吸附剂、聚 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均匀施在盐碱地中,然后进行旋耕处理,覆膜5~10天 后,再进行淋溶处理; (5) 盐碱地三级处理:在盐碱地中均匀施发酵物料,再进行旋耕处理即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甘蔗渣、 硝酸、乙醇以及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80~100) : (10~20) : (20~30) : (2~2. 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油枯、菌 糠以及EM菌剂的重量比为(80~120) : (20~40) : (0? 1~0? 1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将油枯、 菌糠以及EM菌剂送入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50~60%,发酵4~6 天内,控制发酵温度为40~50°C,之后,控制发酵温度为55~70°C。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于轻 度盐碱地,磷石膏粉的用量为350~600kg/亩,对于中度盐碱地,磷石膏粉的用量为600~ 1000 kg/亩,对于重度盐碱地,磷石膏粉的用量为1000~1500kg/亩。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旋耕的深度为10~ 20cm〇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甘蔗 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60~120kg/亩、20~ 40kg/亩、30 ~50kg/ 亩、10 ~20kg/亩。8. 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对于轻度盐碱地,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 60~70kg/亩、20~25kg/亩、30~35kg/亩、10~14kg/亩;对于中度盐碱地,甘鹿渣吸附 剂、聚娃酸硫酸铁、聚合娃酸错铁和娃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70~90kg/亩、25~30kg/亩、 35~40kg/亩、12~16kg/亩;对于重度盐碱地,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 铝铁和硅藻土的施用量分别为90~120kg/亩、30~40kg/亩、40~50kg/亩、16~20kg/ 亩。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发酵物 料的施用量为400~1000 kg/亩。10. 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 于轻度盐碱地,发酵物料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对于中度盐碱地,发酵物料的施用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该方法分三步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第一步采用磷石膏对盐碱地进行处理,将盐碱地中绝大部分盐分带走,并降低盐碱地的pH值;第二步采用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对盐碱地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盐碱地的盐分含量和盐碱地的pH值,从而有效的改良盐碱地的土壤结构;第三步采用菌糠和油枯的发酵物料进行处理,更进一步的降低盐碱地中的盐分含量,降低盐碱地土壤pH值,并给盐碱地增加微生物的含量以及种类,增加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
【IPC分类】C09K17/40, C09K109/00, B09C1/08, C09K101/00
【公开号】CN105062499
【申请号】CN201510541362
【发明人】王国维, 陈彬, 蒋俊蕊, 赵先明, 魏发展, 廖吉星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氏投资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