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78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重型部件升降运输设备。
在汽车修理中,有些重型部件在车底下,如平头汽车的变速箱、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都重达数百斤,都在车箱下,抬不能抬,搬不好搬,要把它卸下来运出去修理,修好后运进来装上去,真伤脑筋,只能采取各种土办法,劳动强度大,工时长,工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重型部件卸装运输的升托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车子式,上、下框架之间用升降杆铰接成平行四边形,通过丝杆、丝母杆使其变形而达到上框架升降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把本车上框架降低,使它能进出车底,再把上框架升高到所需高度,承托部件,以便部件的拆卸或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一是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二是多功能,除专用外,还可作上、下货车和运输车。
以下结合附图
来说明实施例附图为本车侧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车由上框架(1)、下框架(2)、升降杆(3)、丝杆(4)、丝母杆(5、6)、铰链杆(7)、行走轮(8、9)和附件组成,升降杆(3)为扁条状,每侧6支,左边2支和间2支构成平行四边形,上、下相交点用铰销(11)分别铰接在上、下框架侧边铰接板(10)左铰孔上,左、右相交点分别铰接在铰链杆(7)和丝母杆(6)端部上,右边2支构成>形,与中间2支升降杆分别平行,其右相交点铰接在丝母杆(5)端部上,开口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1)和下框(2)铰接板(10)右铰孔上,下框架(2)安有行走轮(8、9),丝杆(4)拧进丝母杆(5)和丝母杆(6)中心螺孔里,丝杆(4)左端与铰链杆中孔铰接,附件有变速箱框架、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框架、平板和货斗等,工作状态时附件某1件放置在上框架上。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汽车修理重型部件升降运输的升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由上框架(1)、下框架(2)、升降杆(3)、丝杆(4)、丝母杆(5、6)、铰链杆(7)、行走轮(8、9)和附件组成,升降杆(3)为扁条状,每侧6支,左边2支和间2支构成平行四边形,上、下相交点用铰销(11)分别铰接在上、下框架侧边铰接板(10)左铰孔上,左、右相交点分别铰接在铰链杆(7)和丝母杆(6)端部上,右边2支构成>形,与中间2支升降杆分别平行,其右相交点铰接在丝母杆(5)端部上,开口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1)和下框(2)铰接板(10)右铰孔上,下框架(2)安有行走轮(8、9),丝杆(4)拧进丝母杆(5)和丝母杆(6)中心螺孔里,丝杆(4)左端与铰链杆中孔铰接,附件有变速箱框架、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框架、平板和货斗等,工作状态时附件某1件放置在上框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汽车修理重型部件升降运输的升托车,由上、下框架、升降杆、丝杆、丝母杆、铰链杆、行走轮和附件组成,在上、下框架之间,用升降杆铰接成平行四边形,用丝杆和丝母杆使其升降,降低上框架高度,使车能进出车底,再把上框架升到所需高度,承托部件,以方便拆卸或安装,附件有变速箱框架、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框架、平板和货头等,工作状态时附件某1件放置在上框架上;其特点:一是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二是多功能,除专用外,还可作上货车和运输车。
文档编号B60S13/00GK2460392SQ01213339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0日
发明者颜文彪, 颜瑞龙 申请人:颜文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