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97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一车用电子装置的防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车用电子装置的普及,对于其性能以及防震(an-ti shock)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举例来说,一车用的硬盘装置除了必须具备抗震的功能外,还必须考虑其散热性,以确保使用上的稳定并提升其使用寿命。
由于车辆在行进期间容易产生震动的问题(一般对于汽车的耐震要求是在0-4G以及5Hz-100Hz之间),传统车用电子装置的防震设计通常是通过泡棉或其它吸震材料包覆在电子装置外部,以达到防震的效果。
利用上述方式虽然可以防震,但是由于一般泡棉材料的使用寿命较短,且容易阻碍电子装置的散热,此外采取包覆的方式势必增加其厚度,从而不利于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将吸震材料包覆在车用电子装置外部的方式显然并非是一理想的防震机构,基于上述的缺点,如何设计一种兼具防震效果且不致影响散热的防震机构始终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由于公知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震机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设置于一车辆。防震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凸杆以及多个第一缓冲元件。第一凸杆分别突出于电子装置的一第一侧边,其中第一侧边大致平行于车辆的行进方向,且第一凸杆大致垂直于第一侧边。第一缓冲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一凹孔,第一凸杆分别穿设在第一凹孔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防震机构还包括一第一支架,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侧边,并连接第一缓冲元件。
所述的防震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凸杆以及多个第二缓冲元件,第二凸杆固设于电子装置的一第二侧边,其中第二侧边相对于第一侧边,且第二缓冲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二凹孔,第二凸杆分别穿设在各第二凹孔内。
所述的防震机构还包括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支架,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第二侧边,其中第一缓冲元件连接第一支架,第二缓冲元件则连接于第二支架。
所述的防震机构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其中第三缓冲元件连接壳体,并且大致沿一第一方向抵接电子装置。特别的是,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第二凸杆和车辆的行进方向。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防震机构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其中第三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上,并与电子装置间隔一距离。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防震机构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其中第三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支架与壳体固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一弹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一弹片。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中防震机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中防震机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发明中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照图1,该图表示本发明中防震机构应用于一车用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一电子装置E设置在一壳体H内部,其中壳体H固定于一车辆,电子装置E例如是一车用硬盘装置或者一光驱(CD-ROM),并可在车辆中使用。
接着一并参照图1、2,本发明的防震机构主要包括壳体H、一第一支架B1、一第二支架B2、多个第一凸杆P1、多个第二凸杆P2、多个第一缓冲元件R1以及多个第二缓冲元件R2。如图所示,第一凸杆P1和第二凸杆P2分别突出于电子装置E的第一侧边E1和第二侧边E2,其中第一侧边E1相对于第二侧边E2,且大致平行于车辆的行进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此外,第一、第二凸杆P1、P2则大致垂直于第一、第二侧边E1、E2。
第一、第二支架B1、B2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E的第一、第二侧边E1、E2,并且与上、下壳体H1、H2连接。在图1中,第一支架B1上设有两个第一缓冲元件R1,第二支架B2上设有两个第二缓冲元件R2。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缓冲元件R1中央分别具有一第一凹孔R1’,第一凸杆P1分别穿设在第一凹孔R1’内。同理,每个第二缓冲元件R2中央分别具有一第二凹孔R2’,第二凸杆P2则分别穿设在第二凹孔R2’内。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第二缓冲元件R1、R2分别套设在第一、第二凸杆P1、P2外部,由此可支撑电子装置E,同时可减缓电子装置E在Y方向和Z方向的震动。由于车辆在行驶时的主要震动产生于Y方向和Z方向,因此通过设置缓冲元件R1、R2可有效地减缓在此两方向上的震动。与传统的以泡棉包覆的方式来防震相比较,本发明不仅更能节省空间和材料,同时可保持电子装置E良好的散热性。此外,通过将第一、第二支架B1、B2分别连接各第一、第二缓冲元件E1、E2,可使得每个缓冲元件所受到的应力更加平均,进而可避免缓冲元件因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损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防震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三缓冲元件R3,分别抵接在下壳体H2与电子装置E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具有两个抵接部E3,分别由电子装置E两侧朝外延伸,第三缓冲元件R3大致沿一第一方向A(Z轴方向)与抵接部E3相抵接,其中第一方向A大致垂直于第一、第二凸杆P1、P2(X轴方向)以及车辆的行进方向(Y轴方向)。通过设置第三缓冲元件R3可有效地减缓在Z轴方向的震动,与传统的以泡棉包覆的方式相比较,不仅可节省空间,同时也可保持电子装置E良好的散热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缓冲元件R1、R2、R3可采用橡胶材料或者其它可挠性材料。
此外,也可仅将第三缓冲元件R3连接于下壳体H2而与上方电子装置E间隔一距离。接着参照图3,第三缓冲元件R3也可以是一弹簧R3’或者是一具有可挠性的弹片R3”,其中上述两者都未与电子装置E抵接。在图3中,电子装置E仅通过两侧的第一、第二缓冲元件E1、E2提供支撑而形成一悬置状态。然而,当电子装置E在Z轴方向产生晃动时,下方的弹簧R3’或弹片R3”仍将与电子装置E接触,并朝第一方向A施以一弹力,以减低电子装置E在Z轴方向上的震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震机构,适用于一车用电子装置,其中通过将设置在电子装置两侧的凸杆分别穿设在缓冲元件中,可支撑电子装置并具有防震的功效,与传统的防震机构相比较,不仅更能节省空间和材料,同时也可维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可作出许多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震机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设置于一车辆,包括多个第一凸杆,突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一第一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大致平行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一凸杆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以及多个第一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一凹孔,所述第一凸杆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凹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一第一支架,设置在电子装置的第一侧边,并连接第一缓冲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多个第二凸杆以及多个第二缓冲元件,第二凸杆固设于电子装置的一第二侧边,其中第二侧边相对于第一侧边,第二缓冲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二凹孔,第二凸杆分别穿设在第二凹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支架,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第二侧边,其中第一缓冲元件连接第一支架,第二缓冲元件连接第二支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第三缓冲元件连接壳体,并且大致沿一第一方向抵接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第二凸杆和车辆的行进方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第三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上并与电子装置间隔一距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还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第三缓冲元件,第三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第二支架与壳体固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所述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一弹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机构,其中所述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一弹片。
全文摘要
一种防震机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设置于一车辆。防震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凸杆以及多个第一缓冲元件。第一凸杆分别突出于电子装置的一第一侧边,其中第一侧边大致平行于车辆的行进方向,第一凸杆大致垂直于第一侧边。第一缓冲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一凹孔,第一凸杆分别穿设在第一凹孔内。
文档编号B60R11/00GK1867233SQ20051007372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
发明者卢龙祺, 张国华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