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462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
机动车的前部单元组合件通常包括一前表面,该前表面具有一中间部分和两侧向部分;一减震器;一减震器壳体,其形成该减震器的罩件;两梁件,各梁件从固定着该梁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朝一相应的侧向部分延伸,并形成所述减震器壳体支撑构件;及两光学元件。各个光学元件由一相应的侧向部分支撑,并具有一侧周边部分,所述侧周边部分适于与一相应翼板前部的一互补凹槽配合。
背景技术
机动车制造商遇到的一主要问题在于将所述光学元件相对于由翼板及减震器壳体构成的外观元件精确地定位。由于光学元件的可视部分——即玻璃、相应翼板及减震器壳体——的表面连续性的缺陷会极大地破坏机动车的美观性,该装配因而是重要的。另外,在将光学元件安装于前表面上的操作及将装配好的前部单元组装在车体上的操作之间,很难保持光学元件相对于翼板及减震器壳体的位置的精确调节。
集成有闪光指示灯功能的光学元件的普及更加重了这些困难,而在以前,形成闪光指示灯的部分相对于光学元件的主要部分是可调节的,从而补偿定位公差相对容易。
在集成有闪光指示灯功能的整体光学部件的情况下,每个光学元件通常于四个位点固定在构成一刚性件的前表面上。
在每个光学元件装配之后,将它们安装在车体上,并将相应的车身翼板的前端部固定在这些光学部件中的每一个上。
在一随后的工序中,机动车制造商通过作用于前表面上的两个光学元件固定位点,来实施光学元件相对于翼板的位置的调节。
此操作方式的主要缺陷尤其在于在安装末期需进行回复工序,即调节所述光学元件的位置。而且,考虑到所涉及的不同元件的制造及装配公差,所述精确调节应该被应用于所有的机动车。这些元件同时可以进行或大或小的变形,由这些调节实现的表面平齐随时间是不稳定的,并且可能需要额外的调节。
为此,在文件EP-A-1 232 932中了解一机动车前部块体组合件,所述组合件包括一设有一中间部分和两个侧向部分的前表面;一减震器壳体;两个柔性的梁件,它们侧向地延伸并形成减震器壳体支承件,其中每一梁件具有一与中间部分相连的端部,及一用于与一车身翼板的前部分相连的第二端部;以及两个分别刚性地固定在一相应梁件上的光学元件。
所述文件中描述的结构允许光学元件的可视轮廓相对于相应翼板端部以及相对于减震器壳体的自动和持久的定位。
同时,所述结构保证翼板端部和减震器壳体相对准确的定位。但是,为了提高机动车的美观性,可能同样希望确保光学元件和减震器壳体与其它车身元件、例如机动车的发动机罩的外观连续性。
此外,某些减震器壳体具有如下的形状这些形状在每一光学元件内周边的一部分上围绕着所述每一光学元件,以至于有必要能够补偿减震器壳体与光学元件之间在所述内部部分处的间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其呈一预装配模块的形式,其中由光学元件和减震器壳体构成的不同元件能够被自动调节并锁定在位,以便保证它们之间的外观连续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其包含[15]-一具有一中间部分和两个侧向部分的刚性前表面;[16]-一减震器壳体,[17]-两个柔性的梁件,其侧向地延伸,所述梁件的一第一端部与所述前表面的中间部分相连,且第二端部与车体翼板的一前部相连,以及[18]-两个光学元件,其中每一个光学元件刚性地固定于一相应的柔性的梁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壳体固定在每个柔性梁件的第一端部上,且每个第一端部在所述前表面的中间部分上沿一第一轴线Z和一第二轴线Y是可调节的,以便相对于所述减震器壳体调整每个光学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21]-每个柔性梁件的第一端部按所述第一轴线Z的调节是通过位标部件(moyensd′indexage)实现的,所述位标部件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前表面连成一体,并垂直于该前表面地延伸;和一指状杆,所述指状杆布置在所述梁件上,并垂直于该梁件地延伸,且能在所述套筒中轴向滑动,所述指状杆由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一轴线Z加以锁定,[22]-所述套筒具有锁固部件,所述锁固部件将所述指状杆沿一第三轴线X加以锁定,[23]-每个梁件具有位标部件,所述位标部件按所述第一轴线Z和按所述第三轴线X对所述减震器壳体予以标位,[24]-所述减震器壳体的位标部件包括至少一凹空部,所述凹空部布置在所述梁件的上部上,并沿所述梁件的大体方向横向地延伸;和至少一互补凸部,所述互补凸部布置于所述减震器壳体的上部,[25]-每个梁件具有一挠曲区域,所述挠曲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相应光学元件的固定部之间,并且[26]-所述挠曲区域由一布置在所述梁件上的基本垂直的槽形成。


本发明将在以下描述中被更好地理解,所述描述作为示例给出,并参照附图,附图中[2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前部单元组合件(ensemble debloc-avant)的一透视示意图,[29]-图2是组成根据本发明的一前部单元组合件的各元件的分解透视示意图,[30]-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前部单元组合件的前表面的透视示意图,[3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前部单元组合件的一柔性梁件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和2中,以示意图方式示出了一机动车的前部,所述前部包括一部分地示出的前部单元组合件1,一车身翼板2的一前端部2a和一发动机罩的一前端部3。
图1和2还有图3和4按照符合机动车惯用定向的三条轴线X、Y和Z予以定向,所述三条轴线即分别是纵轴线X,其沿前进方向取向;横轴线Y,其以驾驶者视角从右到左取向;及垂直轴线Z,其为从下到上取向。所有在以下描述中用到的、能够指示一方向或一定位的术语,都应参照该轴系予以理解。
图1和2所示的机动车前部相对于一机动车垂直中平面是对称的或基本对称的,以至于为了清楚,随后的描述将就针对所述前部的一侧进行,而另一侧是相同的。
所述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1具有一基本上刚性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一前表面,该前表面以总标号10表示,并具有一大体呈一框形的中间部分11且在每一侧,具有一侧向部分12,如图3所示。
所述前部单元组合件1还具有一减震器壳体15,所述减震器壳体例如由一塑料材料件制成,其布置在前表面10的整个宽度上,如图1所示,同时侧向地超出前表面10的侧向部分12,并贴靠在翼板2的前端部2a的一边缘上,且与该边缘叠合。
所述前部单元组合件1另外在每一侧面具有一光学元件20,所述光学元件在前表面10上安装于布置在翼板2、发动机罩3和减震器壳体15中的互补形部内,在前表面10的一上延长部分13之下,且在减震器壳体15的一上边缘16之上,这如图1和2所示。
所述光学元件20例如通过两爪齿21,被固定在侧向延长部分13上。
所述前部单元组合件1还在每一侧面具有一柔性的并凸起的梁件,所述梁件总体上用标号30表示,并在图4中以更大比例示出。每个柔性的梁件30在减震器壳体15的方向上基本侧向地延伸,并具有一中间部分31,所述中间部分的前表面具有一第一销子32,其用于与光学元件20的第一下爪齿22相协作,以用于按轴线X和Z对所述光学元件20予以标位(indexage);以及一第二销子33,其用于与光学元件20的第二下爪齿23相协作,以用于按轴线XYZ对所述光学元件20予以标位。
柔性的梁件30具有一与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相连的第一端部34,且在所述端部上还固定着减震器壳体15的上边缘16,以便获得所述减震器壳体15沿轴线Z的定位。柔性的梁件30具有一与车身翼板2的前部分2a相连的第二端部35,如图1所示。柔性的梁件30的中间部分31在其下边缘上具有一固定爪齿36,其用于固定于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上。
以常规方式,每个柔性的梁件30的第一端部34在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上沿第一轴线Z及沿第二轴线Y是可调节的,以便进行每个光学元件20相对于减震器壳体15的调节。
因此,沿着所述两轴线的调节是通过具有一空心套筒14的位标部件实现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与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连成一体,并且垂直于所述前表面10地延伸,且沿着其纵轴线——该纵轴线基本按机动车的纵轴线X定向,向后凸出于所述前表面10。所述套筒14具有一沿着套筒14轴线的方向X延长的孔14a。
例如,所述孔14a具有一其最长边为水平的矩形截面。所述孔14a能够呈现其它形状,例如一椭圆形。
此外,所述位标部件具有一指状杆37,所述指状杆布置在所述梁件30上,并垂直于所述梁件地、沿着其基本按机动车纵轴线X定向的纵轴线向机动车后部延伸。指状杆37可以在空心套筒14的孔14a中轴向滑动。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指状杆37具有一矩形截面,所述矩形截面的高度h1与套筒14的孔14a的高度h2基本一致,而其宽度l1小于所述孔14a的宽度l2,从而允许指状杆37以及因此允许相应的柔性梁件31能够沿横轴线Y移动,同时所有这些部件沿轴线Z被锁定。
每个套筒14还具有指状杆锁固部件,所述锁固部分未示出,其将相应的指状杆37沿轴线X予以锁定,所述锁固部件允许以具有可能拆卸的方式决定性地将所述指状杆37与所述套筒14联接起来。所述锁固部件是由各种传统类型的适合装置构成,例如一对螺钉/螺母、或一销。
此外,每个柔性的梁件30具有位标部件,所述位标部件用于按轴线X和Z对减震器壳体15予以标位。尤其在图4中示出的所述位标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凹空部38,所述凹空部布置在所述梁件30的中间部分31的上部上。在本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凹空部由至少一个槽道38、例如两个槽道38形成,所述槽道沿所述梁件30的大体方向横向地延伸。
所述位标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减震器壳体上部的互补凸部,且所述凸部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由减震器壳体15的上边缘16构成,以便实现所述减震器壳体15在每个梁件30上的挂接,并具有沿所述梁件30的大体方向即沿轴线Y进行相对调节运动的可能性。
每个柔性的梁件30还可能具有一位于第一端部34和中间部分31之间的挠曲区域40,所述挠曲区域更特别地位于固定减震器壳体15的第一端部34和其上安装着相应光学元件20的中间部分31之间。所述挠曲区域例如由一基本竖直的槽40构成。当固定在相应梁件30的第二端部35上的翼板2端部2a是刚性时,所述槽40尤其有用。
组成符合本发明前部单元组合件的各个元件的构型并不要求它们之间有一特定的安装顺序,且例如光学元件可以在柔性梁件安装到前表面上之前或之后再安装到所述柔性梁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因此允许获得一机动车前部的最佳美观性,所述美观性长期保持恒定,且这无须在机动车装配之后进行重复及附加调节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前部单元组合件的侧向部分的弹性——其来源于每个柔性梁件的弹性,在将该组合件安装在车体上的过程中允许这些侧向部分通过向内缩紧的一轻微变形。这方便了装配夹具(gabarits demontage)的使用,所述装配夹具允许以自动方式把前部单元精确固定在车体上。
权利要求
1.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其包括—一刚性的前表面(10),其具有一中间部分(11)和两侧向部分(12,13),—一减震器壳体(15,16),—两个柔性的梁件(30),其侧向地延伸,所述梁件的一第一端部(34)与所述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相连,且一第二端部(35)与车体翼板(2)的一前部(2a)相连,以及—两个光学元件(20),其中每一个光学元件刚性地固定于一相应的柔性的梁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壳体(15)固定在每个柔性的梁件(30)的第一端部(34)上,且每个第一端部(34)在所述前表面(10)的中间部分(11)上沿一第一轴线Z和一第二轴线Y是可调节的,以便相对于所述减震器壳体(15,16)调整每个光学元件(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柔性的梁件(30)的第一端部(34)按所述第一轴线Z的调节是通过位标部件实现的,所述位标部件包括一套筒(14),所述套筒与所述前表面(10)连成一体,并垂直于该前表面(10)地延伸;和一指状杆(37),所述指状杆布置在所述梁件(30)上,并垂直于该梁件(30)地延伸,且能在所述套筒(14)中轴向滑动,所述指状杆(37)由所述套筒(14)按所述第一轴线Z加以锁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4)具有锁固部件,所述锁固部件将所述指状杆(37)沿一第三轴线X加以锁定。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梁件(30)具有位标部件(38),所述位标部件按所述第一轴线Z和按所述第三轴线X对所述减震器壳体(15)予以标位。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壳体(15)的位标部件包括至少一凹空部(38),所述凹空部布置在所述梁件(30)的上部上,并沿所述梁件(30)的大体方向横向地延伸;和至少一互补凸部(16),所述互补凸部布置于所述减震器壳体(15)的上部。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梁件(30)具有一挠曲区域(40),所述挠曲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34)和所述相应光学元件(20)的固定部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部单元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区域由一基本竖直的槽(40)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机动车前部单元组合件(1),所述组合件包括一刚性的前表面(10);一减震器壳体(15);两个柔性的梁件(30),其侧向地延伸,所述梁件的一第一端部与所述前表面(10)相连,且第二端部与车体翼板(2)的一前部(2a)相连;以及两个光学元件(20)。减震器壳体(15)固定在每个柔性的梁件(30)的第一端部上,且每个第一端部在前表面(10)上沿一第一轴线Z和一第二轴线Y是可调节的,以便实现每个光学元件(20)相对于所述减震器壳体(15)的调节。
文档编号B60Q1/04GK101022988SQ20058003177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日
发明者D·比耶容, R·玛丽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前端模块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