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374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杯座,尤其是汽车所用杯座。
背景技术
杯座必须满足许多要求。一方面,它必须在视觉上令人愉悦,另一方面又要能够牢靠地支撑不同直径的杯子并使其稳固。当然,术语“杯子”在此也适用于瓶子或罐子,即能够装载饮料的任何类型的容器。此处所说杯子可由不同材料例如玻璃或塑料制造,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表面结构,例如可以具有平滑的表面,当然,也具有不同的直径。杯座必须能够牢固支撑所有这些类型的杯子,甚至当汽车制动时还可防止杯子掉落。另外,杯座必须能够适应不是特别复杂的不同杯子直径,从而容易使用。已知的杯座则通常不能迅速而可靠地适应不同的杯子直径。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杯座,其适应于各种杯子直径,并牢固地支撑杯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杯座,尤其是汽车所用杯座,其包括一个与底板相连接的支承件,从而它可以在初始位置与杯子的支撑位置之间调节;且该杯座还包括一个与底板相连接的支撑部分,从而当底板从初始位置变成支撑位置时,杯座也从初始位置变为支撑位置,在该支撑位置上,杯座牢固地支撑杯子。所以,只需要移动底板,从而支撑部分就会随着底板移动。以这种方式,杯子就能牢牢地稳固在杯座上,而且可以保证使杯子被自动稳固和夹住。另外,底板可借助于在水平轴线周围移动而从初始位置朝下移动到支撑位置。所以,并不要求不寻常的或额外的操纵以便把底板移动到支撑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杯座能够牢固地支撑杯子。这样就容易使用杯座。
底板最好能够围着水平轴线枢转。所以,就要朝下把底板压到支撑位置上。当放下杯子时,这种移动是正常移动,并不要求不寻常的或额外的操纵以便把底板移动到支撑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杯座能够牢固地支撑杯子。
最好设置一个卡夹机构(snap mechanism),该机构既可促使底板处于初始位置,也可使其处于支撑位置。这一卡夹机构可以精确限定每个位置。由于底板即使在支撑位置上也具有稳定位置,所以,被定位的杯子就不会被朝上推动,即使杯子几乎空了而且很轻,也不会这样。
卡夹机构最好具有压力弹簧,当初始位置转变为支撑位置时,该弹簧的作用线从底板的转动轴线一侧变到另一侧。压力弹簧可以使底板有两个稳定的位置,而且使设计紧凑。
最好设置一个制动器(brake)把支撑部分锁在支撑位置上。该制动器牢固地支撑着支撑部分,即使汽车猛然加速,也可以牢固地支撑杯子。
该制动器可由可调节式制动靴形成,该制动靴连接着支承件,并连接着制动表面,该制动表面分配给支撑部分。由于制动器直接与支撑部分配合,就存在直接负载传动(load transmission)。另外,设计也紧凑。
还设置启动杆,例如,该启动杆连接着底板,并在底板处于支撑位置上时,就把制动靴压靠在制动表面上。这样就可使底板和支撑部分首先被调节,使杯子被牢牢夹住,然后又使制动器被运用。以此方式,当杯子被拿开时,杯座就更加能够保持在支撑位置上,以便使拿掉之后的杯子重新定位。
制动靴和/或制动表面最好设有装齿,支撑力借助装齿而增加。
按照第一实施例,支撑部分可以从初始位置平移移动到支撑位置上。底板的枢转移动也能容易地转换为平移运动。
支撑部分最好连接着垫板,该垫板则可移动地连接着支承件。以此方式,遇到杯子直径较小时,垫板就能被移动,因此就可以适应不同的杯子直径。
支撑部分最好可枢转地连接着垫板并被弹簧推至不工作位置。
最好设置杠杆传动装置(lever gear),当初始位置转变为支撑位置时,该杠杆传动装置把底板的枢转运动转换为垫板的平移运动。杠杆传动装置此时起到传动件的作用,并可以使支撑部分与要被移动的垫板相连接,而不论结构空间如何限制均如此,从而就把杯子牢牢夹住。以此方式,就能达到使垫板必要的调节,即使杯子直径小也如此。
杠杆传动装置最好具有启动杆(actuation lever),该启动杆借助于一弹簧连接着底板,从而该启动杆能够与底板的枢转移动保持距离(remain behind)。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直径的杯子被牢固支撑,而不依赖于底板的位置。
启动杆例如连接着连结杆(coupling lever),而该连结杆又连接着可枢转地与支承件相连接并与支撑部分的垫板相配合的传动杆(transmission lever)。因此,杠杆传动装置就以机械方面简单的方式发挥作用,而且几乎不占什么空间。
传动杆具有例如一个销子,该销子嵌入(engage into)垫板的连结件(link)中。该连接也容易以机械方式形成。
最好在垫板上形成制动表面。以此方式,就可保证简单而有效的制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部分能够从初始位置可转动地移动到支撑位置。借助于支撑部分的枢转运动,就能夹住不同直径的杯子。此时,并非一定要使两个可调节的支撑部分相连接。仅仅一个支撑部分就足够了。
最好把支撑部分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上。以此方式,就可以依据支承件而加以调节。
最好设置两个互为相反的支撑部分。支撑部分位于彼此相反位置上可以使不同的杯子直径可变性更大。
可以设置一根杠杆,该杠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上,并借助于弹簧而连接着支撑部分,从而支撑部分的转动就能与杠杆的转动保持距离。以此方式,由于弹簧是或多或少拉紧的,就能弥补不同的杯子直径。
支撑部分最好带有制动表面。因此,制动器就直接与支撑部分配合,并因而很有效率。
底板具有例如启动表面,该表面接合在杠杆上,从而当底板由初始位置枢转为支撑位置时,就使杠杆朝外调节。此时,底板的启动表面直接与杠杆配合,而且没有任何中间零件也很有效率,从而使连接简单形成并容易建立。
最好设置一个壳体,在该壳体中,支承件可移动地与底板及支撑部分相连接。还设置弹簧,用以把支承件推动到伸长位置上,并设置推动-推进(push-push)机构,该机构能把支承件锁在缩回位置上,也能松开它。由于设置壳体,而且支承件可移动地与底板及支撑部分相连接,就能把杯座移动到汽车乘客看不见的位置上,而且这样可保证视觉上令人愉悦。设置弹簧以便把杯座推动到伸长位置上。推动-推进机构能把支承件锁在缩回位置上,并能松开它。推动-推进机构是与推入式圆珠笔相似的一种构造。如果对乘客能看见的杯座区段(section)施加压力,杯座就仅仅会被弹簧推入伸长位置上。为了使杯座恢复到缩回位置上,必须对乘客能看见那个区段施加持续的压力,杯座才会被推回去,而且可被推动-推进机构牢牢锁在缩回位置上。
弹簧最好是卷轴弹簧(roller spring)。形式为卷轴弹簧的弹簧,从根本上而言要比螺旋拉伸弹簧(spiral tension spring)更加紧凑。以此方式,就能减少杯座所要求的空间。


其他性能和优点给出在随附的各项权利要求中。下面,就用附图所显示的一些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这些图纸中图1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透视图;图2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3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带有小直径杯子的杯座透视图;
图4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带有大直径杯子的杯座透视图;图5显示没有壳体的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6显示沿着图5中线VI-VI的杯座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剖视图;图7显示图6所示杯座处于支撑位置上的杯座剖视图;图8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带壳体的杯座局部剖视图;图9显示带有杯子为小直径杯子的杯座视图;图10显示带有杯子为大直径杯子的杯座视图;图11显示带有杯子为小直径杯子的杯座视图;图12显示带有两个杯子的杯座视图,其中一个杯子的直径小,第二个杯子的直径大;图13显示沿着处于伸长位置上杯座的图5中线XIII-XIII的杯座剖视图;图14显示图13所示杯座处于支撑位置上的杯座剖视图;图15显示沿着处于支撑位置上杯座的图11中线段XV-XV的杯座剖视图;图16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而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透视图;图17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18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而带有的杯子为小直径杯子的杯座透视图;图19显示图18所示杯座的视图;图20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而所放杯子为大直径杯子的杯座透视图;图21显示图20所示杯座的视图;图22显示没有壳体而带有的杯子为大直径杯子的杯座视图;图23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24显示带有的杯子为大直径杯子的杯座透视图;图25显示沿着图23中线XXV-XXV的杯座剖视图;
图26显示没有壳体而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27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视图;图28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的杯座透视图;图29显示沿着图27中线XXIX-XXIX的杯座剖视图;图30显示杯座的支撑部分透视图;图31显示处于伸长位置上而带有制动器的杯座视图;图32显示沿着图31中线XXXII-XXXII的杯座剖视图;图33显示处于支撑位置上而带有制动器的杯座视图;以及图34显示沿着图33中线XXXIV-XXXIV的杯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显示了一种杯座10,其连接着例如汽车的中央仪表板(centre console)(未显示),而且处于乘客看不见的缩回位置上。杯座10用于搁放杯子12。
杯座10显示于两个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包含图1至图15,第二实施例包含图16至图34。
两个实施例中的杯座10具有连接着支承件16的底板14。底板14可以在初始位置(见图1、16)与杯子12所用的支撑位置(见图3、18)之间调节。
底板14由合成材料制造,而且是多角度形式的。有角度的形式可以使底板14处于缩回位置上,以便被推回壳体13中,从而就使汽车乘客看不见它。
底板14具有支承表面18,杯子12能够搁放在该表面上。支承表面18为分度形式的(graduated)。另外,支承表面18还可以具有粗糙的表面(未显示),以便保证使杯子12被抓得更牢。
在支承表面18的区域中,底板14几乎占去杯座10的整个宽度,以便为杯子12提供充分大的支承表面。
底板14借助于连接装置20而可枢转地连接着支承件16。此时,连接装置20形成底板14的水平转动轴线A(见图5、24)。
在支承件16上布置有压力弹簧22,且该弹簧与底板14相配合。压力弹簧22既能把底板14推到初始位置上,也能推到支撑位置上。
杯座10具有至少一个由合成材料制造的支撑部分24。支撑部分24连接着底板14,并能与杯子12贴合而牢固地支撑它。
杯座10具有制动器26。制动器26能把支撑部分24锁在支撑位置上。制动器26由制动靴28和制动表面30形成。此处的制动靴28借助于连接装置32可调节地连接着支承件16,并延伸到壳体13的一部分宽度上。制动表面30分配给支撑部分24。制动靴28和制动表面30带有装齿(toothing),以便增大支撑表面。设置启动杆52,借助于该杆就能启动制动器26。此处的启动杆52借助另一杠杆51连接着底板14。当底板14处于支撑位置上时,连接着杠杆51的启动杆52能把制动靴28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
壳体13能够容纳支承件16、底板14以及支撑部分24。设置了盖子31和区段(section)53,汽车乘客能够看见它们在汽车中央仪表板(未显示)上处于缩回位置。可选的是,在其前面还可加一块面板。
设置了对于杯座来说公知的的推动-推进机构。推动-推进机构能把支承件16锁在缩回位置上,并能松开它。此时,形式为卷轴弹簧的弹簧50(见图8)连接着壳体13,并能把杯座10从缩回位置推入伸长位置。
弹簧50由于杯座10从伸长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上而有了预应力。
在下文中,要参考两个实施例。对于已知部件,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关于这方面,应当参考上文说明。
图1至图15显示第一实施例的杯座10。
支撑部分24借助于弹簧36而可枢转地连接着垫板34,而垫板34又可移动地连接着支承件16(见图5、11)。
支撑部分24局部平行于垫板34而延伸,且在毗连区段中显示为成向外倾斜的,从而支撑部分24就能与杯子12贴合并局部包绕它。
支承件16顺着平行于壳体13的延长部(elongation)而伸展,并处于邻接区域中,与该延长部相垂直。在与壳体13相垂直的区域中,该支承件具有区段53,乘客能看见此区段处于缩回位置上。
支承件16具有面对底板14的圆滑(rounded)表面,杯子12就抵靠在该表面上而处于支撑位置上。
杯座10具有杠杆传动装置(见图10至12),该装置由启动杆38、连结杆42以及传动杆44组成。
启动杆38借助于弹簧40而连接着底板14,并与支承件16相连接。连结杆42一方面与启动杆38相连接,另一方面连接着传动杆44。传动杆44连接着支承件16,并与垫板34贴合。此处的传动杆44具有销子46,该销子接合在垫板34内的连结件48中。
杯座10具有上文已经说明的制动器26。制动靴28通过连接装置32连接着支承件16。在垫板34上布置有制动表面30。制动靴28与制动表面30两者都带有装齿(见图13、15)。
下面说明杯座10的功能。
推一下从外面可以看见的支承件16的区段53,杯座10就被弹簧50(见图8)推动到伸长位置上。取决于弹簧36预应力的支撑部分24从壳体13中移出,并被朝外推动到不工作位置(rest position)上。底板14被压力弹簧22的卡夹机构保持在初始位置上。
在初始位置上,底板14不启动杠杆51,因而,就不启动制动器26的启动杆52,从而制动靴28就不会被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
当底板14围绕着位于连接装置20上的转动轴线A运动,存在着底板14从初始位置转变为支撑位置的情况时,压力弹簧22的作用线L就从底板14的转动轴线A的一侧变到其另一侧。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压力弹簧22首先被完全压缩,直到抵达死点(dead centre)为止。接着,压力弹簧22把底板14朝下压入支撑位置。由于压力弹簧22的缘故,也由于其作用线L的改变,底板14被牢固地保持在支撑位置上。
杠杆传动装置的移动,也与底板14的移动相结合。由于启动杆38连接着底板14并借助连结杆42而与传动杆44相连接,杠杆传动装置就把底板14的移动转换为垫板34的平移移动。传动杆44的销子46此时被移动到垫板34的连结件48中。当垫板34被移动时,支撑部分24就朝向杯子12移动,并能包绕它,从而就把杯子12夹持在支撑部分24与支承件16的圆滑表面之间。
由于底板14借助杠杆51而连接着启动杆52,而且启动杆与制动靴28相配合,当底板14抵达支撑位置时,启动杆52就被压靠着制动靴28。因此,制动靴28就被压而抵靠制动表面30,而且垫板34被锁住(见图14)。当底板14处于支撑位置上时,制动靴28被压而抵靠制动表面30。即使当杯子12被拿开时,杯座10也保持在支撑位置上,因为启动杆52与制动表面30相垂直。启动杆52的垂直位置是该杆子所能采取的最稳定位置。当杯座10被推入时,只有启动杆52及相关的制动器26会被松开,因为当杯座被推入时,底板14是被朝上推动到初始位置上的。
通过持续推动支承件16的区段53,就可把杯座10移动到缩回位置上。在缩回位置上,杯座10被推动-推进机构锁住。由于杯座10被推到缩回位置上,弹簧50就有了预应力。以此方式,由于支撑部分24被壳体13朝内推动以便抵达壳体13中的缩回位置,与支撑部分24相连接的弹簧36也有了预应力。
下面,参照图9与图10,说明杯座10据以适应不同杯子直径的机构。
由于底板14枢转移动,就可以用杠杆传动装置使垫板34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支撑部分24做平移移动。然而,如果因为支撑部分24必须与杯子12贴合以便牢固支撑杯子,那么,就要求对于较小的杯子直径,比起对较大的杯子直径来,垫板34连同支撑部分24的平移移动更大。
借助于弹簧40而与底板14相连接的启动杆38,能够与底板14由于既定大杯子直径而做的枢转运动保持距离。假如支撑部分24已经紧靠着某一直径的杯子——也就是说,因此不再需要做任何移动,那么,弹簧40就会展开。此时,传动杆44的销子46不会再在连结件48中移动,所以,就限制了垫板34的平移移动。
遇到杯子直径较小时,传动杆44的销子46会被启动杆38及连结杆42再朝向杯子12移动,因为没有与平移移动相反的阻力,从而即使杯子直径小,杯子也会被稳固地夹持在支撑部分24与支承件16的圆滑区段之间。
图16至34显示第二实施例的杯座10。对于已知部件,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关于这方面,应当参考上文说明。
底板14能够再度处于初始位置(见图16)与支撑位置(见图18)上。
底板14的支承表面18是分度形式的,从而就可紧凑设计底板14,并把它装配在壳体13中而处于缩回位置上。
在缩回位置上,底板14的区段53构成在汽车中央仪表板上乘客可以看见的部分。
在支承表面18与压力弹簧22之间的区域中,底板14具有侧缘,该侧缘充当启动表面60,因为它具有特殊几何外形。下文还要讨论它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器26也是由制动靴28与分配给它的制动表面30组成。制动靴28延伸到支承件16的几乎整个横截面(见图32)上。制动靴28通过连接装置32而连接着支承件16。分配给支撑部分24的制动靴28和制动表面30,两者都具有装齿,这些装齿布置在一圆弧形上。制动靴28可借助启动杆52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该启动杆则借助杠杆51连接着底板14。
杯座10具有两个彼此位于相反处的支撑部分24,且这两个部分基本上是设计相同的。图30显示一个支撑部分24。该支撑部分24具有一个区段,该区段是弯曲形式的,并能包绕杯子12。该弯曲区段在中部有一台阶,并因此具有较小半径的曲度,从而就略微朝向敞开的末端而弯曲;因此,半径的曲度就增大。这样就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杯子12,从而杯座10就分别在错开约90度的四个点上支撑这些杯子。从图19与21的对比中可以看见这种情况,图中显示了直径小的(图19)与直径大的(图21)杯子12。
另外,支撑部分24具有另一个区段,该区段处于布置有制动表面30的下侧上。位于与此相反处的支撑部分24是对应设计的。这两个支撑部分24均被安装成使它们能够转动地移动。
每个支撑部分24均连接着一个杠杆54。两个杠杆54设计相同。杠杆54的几何形状设计使它们能被底板14的启动表面60朝外压。
杠杆54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16上,并各自通过弹簧56连接着支撑部分24。此时,弹簧56就可弥补不同的杯子直径。支撑部分24与杠杆54之间的连接经过选择,从而使支撑部分24的转动与杠杆54的转动能保持距离,以此方式,就能弥补不同的杯子直径(尤其显示于图25与29中)。
分别在杠杆54与壳体13之间还布置另一根弹簧58,该弹簧使杠杆54保持预应力。
杯座10具有矩形壳体13,在该壳体中,底板14、支承件16以及支撑部分24可移动地连接着。
下面就说明杯座10的功能。
当推一下从外部看得见的底板14的区段53(见第一实施例)之后,杯座10就被弹簧50推入伸长位置。当取决于弹簧56预应力的支撑部分24被移动到壳体13之外时,它就被朝外推入不工作位置。由于杠杆54与支撑部分24是连接的,该杠杆就被移动,从而两个杠杆就彼此接触(见图29)。在伸长位置上,底板14位于杠杆54上方。由于压力弹簧22的卡压机构的缘故,底板14就被保持在初始位置上。
在初始位置上,底板14不启动杠杆51,而且因此也不启动制动器26的启动杆52,从而制动靴28就不会受压而抵靠制动表面30(见图31)。
当围绕着连接装置20上的转动轴线A而移动底板14时,压力弹簧22的作用线L此时也从底板14的转动轴线A的一侧变动到另一侧。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压力弹簧22首先被完全压缩,直到抵达死点为止。然后,压力弹簧22又把底板14朝下压。
当搁放杯子12时,底板14被移动到支撑位置上。此时,底板14的启动表面60就与杠杆54配合,从而使杠杆被推动而分开(见图25)。杠杆54被推动而分开的效果,在于支撑部分24包绕杯子12,即该杠杆转动地朝向杯子12移动。这种移动可由为杠杆54与支撑部分24之间提供连接的弹簧56产生。此时,弹簧58推动杠杆54抵靠着启动表面60,从而在底板14与支撑部分24之间就存在连接(见图24)。
由于底板14借助于杠杆51而连接着启动杆52,而且启动杆与制动靴28配合,当底板14抵达支撑位置时,启动杆52就被压靠在制动靴28上。制动靴28被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并锁住支撑部分24(见图33)。当底板14处于支撑位置上时,制动靴28就被启动杆52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即使当杯子12拿走时,杯座10也保持在支撑位置上,因为启动杆52处于垂直于制动表面30的稳定位置上。此时,尽管压力来自上方,但启动杆52还能稳固地锁住支撑部分24。当杯座10被推入从而底板14朝上枢转到初始位置上,这时,只有制动器26会再度被松开。
通过持续推动底板14的区段53,就可恢复缩回位置,从而带有底板14的支承件16以及支撑部分24就被推回壳体13中。弹簧50此时获得预应力,而且杯座10被推动-推进机构锁在缩回位置上。
杯座10能适应不同的杯子直径。这是通过杠杆54与支撑部分24之间的各自连接就可以实现的。借助于弹簧56,支撑部分24的转动就能与杠杆54的转动保持距离。由于杠杆54直接与底板14的枢转运动相结合,所以,支撑部分24就能与底板14的枢转运动保持距离。因此,不同直径的杯子12就能被稳固地包绕。
遇到较大的杯子直径时,不需要旋转(rotatorily)调节支撑部分24;而遇到较小的杯子直径时,则要对支撑部分24做较大调节。
杯座10还可仅有单件的可转动支撑部分24,或者由可转动调节的支撑部分24与可移动的垫板34组成。
因此,杯座10能够与既定杯子直径无关地牢固围绕杯子12。
权利要求
1.一种杯座尤其是汽车所用杯座,包括支承件(16),底板(14)连接在该支承件上,从而可在初始位置与杯子(12)的支撑位置之间调节该底板;以及与底板(14)相连接的支撑部分(24),从而当底板(14)从初始位置移至支撑位置时,就可使支撑部分从初始位置移至支撑位置,在支撑位置上,该支撑部分把杯子(12)稳固地支撑在杯座(10)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底板(14)可围绕水平轴线(A)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卡夹机构,该机构可把底板(14)推入初始位置或支撑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卡夹机构具有压力弹簧(22),当从初始位置转变到支撑位置时,该弹簧的作用线(L)从底板(14)转动轴线(A)的一侧变到另一侧。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把支撑部分(24)锁在支撑位置上的制动器(2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制动器(26)由可调节的制动靴(28)以及制动表面(30)形成,该制动靴连接着支承件(16),该制动表面则分配给支撑部分(2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启动杆(52),该启动杆与底板(14)相连接,并在底板(14)处于支撑位置上时把制动靴(28)压靠在制动表面(30)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制动靴(28)和/或制动表面(30)带有装齿。
9.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能被从初始位置平移到支撑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连接着垫板(34),该垫板可移动地连接着支承件(16)。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可枢转地连接着垫板(34),并由弹簧(36)推动到不工作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杠杆传动装置,当从初始位置转变为支撑位置时,该杠杆传动装置把底板(14)的枢转运动转换为垫板(34)的平移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杠杆传动装置具有借助于弹簧(40)而与底板(14)相连接的启动杆(38),从而使启动杆(38)能与底板(14)的枢转运动保持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启动杆(38)连接着连结杆(42),该连结杆则又连接着传动杆(44),而该传动杆可枢转地连接着支承件(16)并与支撑部分(24)所用垫板(34)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传动杆(44)具有接合在垫板(34)内的连结件(48)中的销子(46)。
16.如权利要求9至15和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制动表面(30)形成于垫板(34)上。
17.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可由初始位置可转动地移动到支撑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16)上。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彼此相对的支撑部分(24)。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16)上并借助于弹簧(56)而与支撑部分(24)相连接的杠杆(54),从而使支撑部分(24)的转动能保持在杠杆(54)的转动之后。
21.如权利要求17至20和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4)带有制动表面(30)。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底板(14)具有与杠杆(54)接合的启动表面(60),从而当底板(14)从初始位置枢转到支撑位置上时,该杠杆被朝外调节。
23.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壳体(13),在该壳体中,支承件(16)可移动地与底板(14)以及支撑部分(24)相连接,并设置把支承件(16)推动到伸长位置上的弹簧(50),以及设置既能把支承件(16)锁在缩回位置上而且也能松开它的推动-推进机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杯座,其特征在于弹簧(50)是卷轴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杯座尤其是汽车所用杯座,包括支承件(16),底板(14)连接在该支承件上,从而可在初始位置与杯子(12)的支撑位置之间调节该底板。另外,杯座具有与底板(14)相连接的支撑部分(24),从而当底板(14)从初始位置变为支撑位置时,就可使支撑部分从初始位置变为支撑位置,在支撑位置上,该支撑部分把杯子(12)稳固地支撑在杯座(10)中。
文档编号B60N3/10GK1847051SQ200610075410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5日
发明者J·泰希里布 申请人: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