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02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制动力放大器,该气动制动力放大器具有放大 器壳体,该放大器壳体通过至少一个可用气动压差加载的可轴向移动的壁 部分成至少一个工作室和至少一个真空室;包括阀活塞的可操纵的输入件; 用于以输出力给主制动缸加载的输出件;设置在控制壳体中、可通过阀活 塞操纵的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所述压差;以及弹性的反作用元件,该反 作用元件"i殳置在控制壳体凹部中并且所述输出件贴靠在该反作用元件上, 其中,设置有当装配制动力放大器时可调节阀活塞和反作用元件之间的距 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中对制动力放大器特征曲线具有很高要求。因此必须能精 确调节阀活塞和反作用元件之间的上^巨离,即所谓的z-尺寸。众所周知, z-尺寸确定制动力放大器在其操作初始状态的行为并且当以预定的输入力 操作制动力放大器时使得输出力或输出压力能够跳跃式地增长(跳跃器作 用)。由于反作用元件的不同肖氏硬度和构件公差,使得出现非常高的输 出力公差并且使输出力位于非常宽的范围(分散范围)内。因此对汽车工 业的关于非常窄的分歉范围的要求有时不能实现。从DE 39 41 604 Al中已知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 在此制动力放大器中z-尺寸的调节通过两件式设计的阀活塞的轴向结构长 度的改变来实现,其中第一活塞部分借助于合适的工具相对于在控制壳体 中防旋转地引导的第二活塞部分转动。在由DE 42 08 384 Al中已知的另一种可调节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中, 所期望的Z-尺寸的调节借助于与第一活塞部分永久接合的、与活塞杆同轴 设置的套管来实现,该套管在完成调节过程之后通过其与控制壳体的形锁 合的连接而被防止旋转。在此,所述防止旋转优选地通过卡环/定位环来实 现,该卡环安装在所述套管上并且其径向突出部接合在形成于控制壳体的 内周上的凹槽中。接着,卡环通过保护控制壳体的弹性保护盖的边缘区域 来保持,该边缘区域扣合在形成于套管中的周向槽内。具有可调节的z-尺寸的已知的制动力放大器的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此外,输入件与制动踏板的在调节时必须松开的连接也是一个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力放大器,该制动力放大器能够简 单地实现非常窄的分歉范围并具有简单的结构。所述目的这样实现,即,将用于调节距离的装置设置在输出件上。当 装配制动力放大器时也可容易地接近所述输出件,由此能够以简单的装置 实现非常窄的分散范围。此外,还提出一种用于在气动制动力放大器中调节阀活塞和反作用元 件之间的轴向距离的方法,该制动力放大器的真空室可用真空加载而工作 室可通风,在该方法中,使一预定的输入力作用在阀活塞上,同时测量输 出力,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输出件来调节轴向距离。优选地,用于调节距离的装置使得能够改变反作用元件的室容积(Kammervolumen ),其中反作用元件的室容积由控制壳体凹部和输出件 来确定。当向连接到真空源上的制动力放大器加载时,在反作用元件中建 立起适于当前力的与力相关的特定压力。通过改变室容积,反作用元件中 的该特定压力、并因此输出力也可非常精确地调节。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输出件两件式地配备有压板和推杆, 其中压板贴靠在反作用元件上并具有轴向的中心通孔,推杆的具有一轴向 长度的凸榫被引导地设置在该通孔中。室容积的改变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 更换带有确定长度L的凸榫的推杆来发生。根据凸榫的长度,反作用元件
的室容积以简单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在此,如果推杆在其外侧上具有用于 辨别凸榫长度的结构则是有利的,由此可避免认错推杆。为了以筒单的方式影响跳跃器作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 式,可在凸榫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隆起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凸榫的自由端设计成拱形。另夕卜, 凸榫的自由端也可设计成锥形。为了便于将凸榫引入压板的通孔中,在凸榫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半径或 引入斜面。优选地,压板设置成大致为圆盘形,由此可非常简单地制造压板。 才艮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压板可具有形成在推杆方向上的柄部,该柄部在设置于控制壳体上的导向盘中被引导。在此,简化了推杆的更换。 推杆的好的导向可这样达到,即,压板具有形成于推杆方向上的柄部,该柄部部分地在设置于控制壳体上的导向盘中被引导。优选地,压板还在内侧上具有引入斜面,由此进一步便于引入凸榫。 反作用元件的室容积的改变可这样不更换输出件构件地来实现,即, 输出件在朝向反作用元件的 一侧上具有螺紋孔,在该螺紋孔中可旋入埋头 螺钉,其中埋头螺钉可^^作用元件的室容积改变。输出件与埋头螺钉形 成预组装的组件,从而由于较少的构件而使装配得以简化。埋头螺钉能够 实现在一确定的输入力下的输出力的无级/连续地调节、亦即在负荷下的无 级调节,从而可附加地补偿反作用元件的肖氏硬度^t。为使埋头螺钉旋转,输出件具有通孔,该通孔通入螺紋孔中并且经由 该通孔可引入用于旋转埋头螺钉的调整工具。在调节过程之后,调整工具 可不费力地被再次去除,并且埋头螺钉的旋转使得能够非常精确地调节反 作用元件的特定压力。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在埋头螺钉和反作用元件之间设 置有垫圏,其中输出件在朝向反作用元件的侧上具有凹部,该凹部具有一直径,所述垫圏i殳置在该凹部中。凹部和垫圏的"^殳置减少了反作用元件的间隙挤出(Spaltextrusion ),因为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在凹部和垫圏之间 可实现比螺紋孔和埋头螺钉之间小得多的公差。由于减少了的间隙挤出, 反作用元件的磨损也减少。优选地,凹部的直径i殳置得大于螺紋孔的直径,由此给出有利的面积 比,并且用于垫圏的凹部可更容易地制造。为了以另一种简单的方式影响跳跃器作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 实施形式,垫圏在朝向反作用元件的一侧上具有隆起部。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垫圏在朝向反作用元件的所述侧 上设置成拱形或锥形。为了例如当输送输出件时防止垫圏从输出件的凹部中脱出,才艮据一个 有利的实施形式,在输出件的端面上设置有粘合薄膜。如果该粘合薄膜选 择成使得,尽管设有薄膜但仍可调节Z-尺寸,则在将输出件装配在制动力 放大器中之后所述粘合薄膜仍可保留在输出件上。由此彻底防止了反作用 元件的间隙挤出。如果粘合薄膜设置在仅有埋头螺钉而没有垫圏的输出件 的端面上,则由此可防止反作用元件的间隙挤出而不必设置垫圏。优选地,在阀活塞和反作用元件之间设置有传动垫圏,借助于该传动 垫圏阀活塞与反作用元件力传递地相连接,由此可将传动垫圏当成输入件 或阀活塞的一部分。制动力放大器既可设置成作为常规的制动力放大器,也可设置成可借 助于磁力驱动装置电操控。此外,制动力放大器也可具有机械的制动辅助 功能。


下面按照示出实施例的

本发明,在附图中分别高度示意性地示出图1示出才艮据本发明的气动制动力;^文大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面的局 部视图;图2至4示出按照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推杆的凸 榫的各种不同实施形式; 图5至7示出按照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压板的各 种不同实施形式;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剖面的局 部浮见图;以及图9示出按照图8的第二实施例的稍微改动的输出件的纵剖面的局部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汽车制动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制动力放大器的第一实施 例的纵剖面的局部视图,其中该局部视图仅示出制动力放大器的对本发明 重要的部件。众所周知,图1所示的制动力;^大器的未示出的;^文大器壳体通过可轴 向移动的壁部6分成工作室1和真空室2。可轴向移动的壁部6包括由板 材深拉而成的膜片盘7和贴靠在该膜片盘上的柔性膜9,该柔性膜未示出 地在膜片盘7的外周和放大器壳体之间形成用作密封件的膜。一可通过未示出的输入件操作的控制阀容纳在在放大器壳体中密封地 引导的、支承可动壁部6的控制壳体3中,并且包括形成在控制壳体3上 的第一密封座、形成在与输入件相连接的阀活塞4上的第二密封座、以及 与两个密封座协作的阀体。阀体借助于气门弹簧压在气门座上,该气门座 支承在一导向元件上。工作室1与真空室2可通过从侧面延伸入控制壳体 3中的通道5相连接,而输入件与未示出的制动踏板相连接。制动力通过"i殳置在控制壳体凹部8内的弹性体反作用元件10以及贴靠 在反作用元件10上的输出件11传递到汽车制动设备的在图8中清楚示出 的主制动缸13的操作活塞12上,该主制动缸安装在制动力;^欠大器的真空 侧的端部上。在输入件上引入的输入力借助于阀活塞4传递到反作用元件 10上。如图l可见,在阀活塞4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i殳置有传动垫圏14, 阀活塞4借助于该传动垫圏与反作用元件10力传递地相连接。传动垫圏 14对于上述功能和本发明不是绝对必要的并且设置成为输入件或阀活塞4
的一部分。反作用元件IO设计成圆盘形、由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在压应力下按照流体静力学的规律如不可压流体那样地表现。这意味着该反作用元件在一定程度上在从阀活塞4引入的脚踏力、通过控制壳体3引入的放大力以及制动反作用力之间起累加器的作用,该制动反作用力将通过输出件11传递回汽车司机身上。因此在每个制动操作位置处在反作用元件10上出现力平衡。很显然,反作用元件10的室容积由控制壳体凹部8和输出件11以及由设置在控制壳体凹部8中的垫圏15来确定。室容积的这种具有垫圏15的设计不是绝对必须的。如从图8清楚可见的,反作用元件10也可本身沿轴向贴靠在控制壳体3上。在图中示意性示出的回位弹簧16将可动壁部6保持在松开位置上,该 回位弹簧支承在放大器壳体的真空侧的端壁上的未示出的凸缘上。此外,回位弹簧16支承在导向盘17上,该导向盘贴靠在控制壳体3上或固定在 控制壳体3上,并且该导向盘用于支承回位弹簧16且此外用于为输出件 ll导向。此外还i殳置有未示出的回动弹簧,该未示出的回动弹簧设置在输 入件与控制阀的导向元件之间或贴靠在该输入件上的垫圏与控制阀的导向 元件之间,其力用于使阀活塞4或阀活塞的气门座相对于阀体偏压。为使工作室1在操作控制岡时能够与大气相连接,最后在控制壳体3 中形成有未示出的、近乎径向延伸的通道。在此,在制动过程结束时阀活 塞4的回程运动由横向件来界定,该横向件在制动力放大器的松开位置处 贴靠在形成于放大器壳体上的止挡件上。在爭>开位置,在阀活塞4或传动垫圈14与反作用元件10之间设置有距离z,该距离已知为z-尺寸并构成所谓的跳跃器。z-尺寸确定制动力放大 器在其操作初始状态的表现并且当以预定的输入力操作制动力放大器时使得输出力或输出压力跳跃式的增长。汽车工业对于制动力放大器特征曲线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能够精确调节阀活塞4或传动垫圏14与反作用元件10之间的上述距离z。由于反作用元件10的各种不同的肖氏硬度和构件公差,使得通常出现高达±175N的非常高的输出力公差,并且输出力不位于例如最大± 50N的由汽车 工业非常窄地确定的范围(M范围)内。如从图1中清楚可见的,输出件ll两件式地配备有压板18和推杆19。 压板18以凸缘20贴靠在反作用元件10上并具有轴向的中心通孔21,推 杆19的具有轴向长度L的凸榫22被引导地设置在该通孔中。在装配线上这样对距离z进行调节将制动力放大器连接在一未示出 的真空源上,从而使放大器壳体中存在特定的工作压力。另外,制动力放 大器以一特定的、例如200N的输入力FE进行加载。由于存在的真空、距 离z和反作用元件10的肖氏硬度而获得一特定的输出力FA。在反作用元 件10中建立起适于当前力的与力相关的特定的压力。负荷下的z-尺寸的调节特别有利的是,不同于通过测量和相应地改变 z-尺寸来调节z-尺寸,除构件公差外反作用元件10的肖氏硬度分散也能得 到补偿。通过更换具有确定长度L的凸榫22的推杆19,能够改变反作用元件 IO的室容积或反作用元件IO中的特定压力,由此能够调节输出力FA。力-力测量首先利用推杆19进行,其中凸榫22的端面23与压板18的凸缘20 同高(零位置)。较长的凸榫22导致反作用元件10变形并因此使距离z减小。较短的 凸榫22反过来导致距离z增大并且反作用元件10的反作用力变得较小。当反作用元件10中的特定压力升高时,通过连接阀活塞4或连接传动 垫圏14来进行制动力放大器的调节,由此使输出力FA减小。与此相反, 当反作用元件IO中的特定压力通过较短的凸榫22、亦即通过室容积的增 大而减小时,输出力FA增大。为了辨别具有特定长度L的凸榫22的推杆19,例如能在该推杆的外 侧25上设置沟槽24。此外,如图2至4所示,能够设计凸榫22的不同的自由端26,以便 影响跳跃器作用或便于将凸榫22引入压板18的通孔21中。因此例如能够 按照图2在端部26上设置隆起部27或者端部26能按照图3设计成拱形。 作为另外的、未示出的可选实施形式,自由端26也可形成为锥形的。如由图4清楚可见,可在凸榫22的自由端26上设置半径r或引入斜 面,以便便于装配凸榫22。图5至7示出压板18的不同实施形式。所述压板可以是按照图5大致 成圆盘形,由此获得简单的可制造性。内侧29上的引入斜面28附加地l更 于推杆19的装配。按照图6和7,压板18可具有形成在推杆19的方向上的柄部30,该 柄部被部分或完全地引导入导向盘17中。所述部分导向按照图6或也按照 图1具有如下优点推杆19也可借助于导向盘17被引导。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力放大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剖面的局部视 图。制动力放大器在此实施例中设计成具有磁力驱动装置31的可电操控的 制动力放大器,其中该磁力驱动装置对本发明不是绝对必须的。此实施例 同样也可转换成常规的制动力放大器。如图8可知,在第二实施例的输出件40中在朝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 侧44上一体成形地设置有埋头螺钉41,该埋头螺钉使得可以改变反作用 元件10的室容积。埋头螺钉41可旋入螺紋孔45中,该螺紋孔的长度可根 据输出件40的尺寸而不同。为使埋头螺钉41旋转,输出件40具有通孔 42,该通孔通入螺紋孔45中并且可通过该通孔引入调整工具43。反作用元件10与阀活塞4或与传动垫圏14之间的距离z的调节类似 于图1的实施形式在特定的输入力FE(加载)的负荷下进行,其不同之处 在于,不必更换输出件40或输出件的一部分、而仅需旋转埋头螺钉41来 改变反作用元件10的室容积。在一确定的输入力Fe下,埋头螺钉41使得 能够无级调节输出力Fa,由此可补偿反作用元件10的肖氏硬度分歉。图9示出按照图8的第二实施例的略作改变的输出件40的纵剖面的局 部视图。清楚地,输出件40在侧44上具有中心设置的凹部46,与该凹部 46相连接有螺紋孔45。在此凹部46中在埋头螺钉41和反作用元件10之 间设置有未示出的垫圏,该垫圏经由埋头螺钉41的旋转而4仪作用元件 10的室容积增大或减小。所述垫圏的尺寸必须确定成使该垫圏能插入凹部 46中。在第一调节中将埋头螺钉41旋入螺紋孔45中直至这样的程度,4吏得 垫圏和输出件40的端面47齐平地设置(零位置)。通过设置垫圏,反作用元件10的间隙挤出会减小并因此其磨损会减 小,因为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在凹部46和垫圏之间能实现比在螺紋孔45 和埋头螺钉41之间小得多的公差。凹部具有直径D2,该直径设置成大于螺紋孔45的直径D1。由此给出 有利的面积比并且可亳无困难地制造凹部46。如已经对按照图2和3的凸榫22所进行的描述,垫圏可在朝向反作用 元件10的侧上具有隆起部或设计成拱形或锥形,以便以简单的方式影响跳 跃器作用。为了防止垫圏从输出件的凹部脱出,可在输出件40的端面47上"i殳置 粘合薄膜以在运输中固定垫圏。如果该粘合薄膜设置得这样有抵抗力,即, 尽管设有薄膜,仍可进行z-尺寸的调节,则该粘合薄膜可在装配后仍保留 在输出件40上。通过粘合薄膜一方面能实现在运输时固定安装好的具有埋 头螺钉41和垫圏的输出件40,另一方面能彻底防止反作用元件10的间隙 挤出。所述粘合薄膜的安装同样可在按照图8的仅有埋头螺钉41而没有垫圏 的输出件40的端面47上实现。由此可防止反作用元件10的间隙挤出而不 必设置垫圏。附图标记列表:1 工作室2 真空室3 控制壳体4 阀活塞5 通道6 可动壁部7 膜片盘8 控制壳体凹部9 膜片10 反作用元件11 输出件 12操作活塞13主制动釭31磁力驱动装置14传动垫圈40输出件15塾圏41埋头螺钉16回位弹簧42通孔17导向盘43调整工具18压板44侧19推杆45螺紋孔20凸缘46凹部21通孔47端部22凸榫23端面Dl直径24沟槽D2直径25夕卜侧长度26端部FA输出力27隆起部FE输入力28引入斜面r半径29内侧z距离30柄部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动制动力放大器,具有放大器壳体,该放大器壳体通过至少一个可用气动压差加载的可轴向移动的壁部(6)分成至少一个工作室(1)和至少一个真空室(2),包含阀活塞(4)的可操作的输入件,用于以输出力向主制动缸(13)加载的输出件(11;40),设置在控制壳体(3)中的、可通过阀活塞(4)操作的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压差,以及弹性的反作用元件(10),该反作用元件设置在控制壳体凹部(8)内并且所述输出件(11;40)贴靠在该反作用元件上,其中设置有在装配制动力放大器时使得能够调节阀活塞(4)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的距离(z)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节所述距离(z)的装置设置在输出件(11;40)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距 离(z)的装置可改变反作用元件(10)的室容积,其中反作用元件(10) 的室容积由控制壳体凹部(8)和输出件(11; 40)来确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输出件(11) 两件式地配备有压板(18)和推杆(19),其中压板(18)贴靠在反作用 元件(10)上并具有轴向的中心通孔(21),推杆(19)的具有一轴向长 度(L)的凸榫(22)被引导地设置在该通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9) 在其外侧(25)上具有用于辨别凸榫(22)长度的结构(24)。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凸榫 (22)的自由端(26)上设置有隆起部(27)。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凸彬22 ) 的自由端(26)-没计成拱形。
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凸彬22 ) 的自由端(26)设计成锥形。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 在于,在凸榫的自由端(22)上设置有半径(r)或引入斜面。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 在于,压板(18)设计成大致为圆盘形。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 在于,压板(18)具有形成于推杆(19)方向上的柄部(30),该柄部在 设置于控制壳体(3)上的导向盘(17)中被引导。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 在于,压板(18)具有形成于推杆(19)方向上的柄部(30),该柄部在 设置于控制壳体(3)上的导向盘(17)中被部分地引导。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压板 (18)在内侧(29)上具有引入斜面(28)。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输出件(40 ) 在朝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侧(44)上具有螺紋孔(45),在该螺紋孔 中可旋入埋头螺钉(41),其中埋头螺钉(41)可4仪作用元件(10)的 室容积改变。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输出件(40 ) 具有通孔(21),该通孔通入螺紋孔(45)中并且通过该通孔可引入用于 旋转埋头螺钉(41)的调整工具(43)。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埋 头螺钉(41)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设置有垫圏,其中输出件(40)在 朝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侧(44)上具有凹部(46),该凹部具有一直 径(D2),所述垫圏设置在该凹部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凹部(46) 的直径(D2 )设置成大于螺紋孔(45 )的直径(Dl)。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垫圏在朝 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侧上具有隆起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垫圏在朝 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侧上设置成拱形。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垫圏在朝 向反作用元件(10)的一侧上设置成锥形。
2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至20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 征在于,在输出件(40)的端面(47)上设置有粘合薄膜。
2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在阀活塞(4)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设置有传动垫圏(14),阀活塞(4) 通过该传动垫圏与反作用元件(10)力传递地相连接。
2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制动力放大器可通过磁力驱动装置(31)来电操控。
23. —种用于在根据上迷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制动 力放大器中调节阀活塞(4)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的轴向距离(z)的 方法,该制动力放大器的真空室(2)以真空加载而工作室(1)可通风, 在该方法中,将预定的输入力(FE)作用在阀活塞(4)上,同时测量输出 力(Fa),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输出件(11; 40)来调节轴向距离(z)。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制动力放大器的输出件(11) 两件式地配备有压板(18)和推杆(19),压板(18)贴靠在反作用元件(10)上并具有轴向的中心通孔(21),在该通孔中被引导地设置有推杆 (19)的具有一轴向长度(L)的凸榫(22),其特征在于,通过推杆(19) 的凸榫(22)的不同长度(L)来调节轴向距离(z)。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出件(40)在朝向反作用 元件(10)的侧(44)上具有螺紋孔(45),在该螺紋孔中旋入有埋头螺 钉(41),并且输出件(40)具有通入螺紋孔(45)内的通孔(42),其 特征在于,通过旋转埋头螺钉(41)来调节轴向距离(z)。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制动力放大器,该制动力放大器具有放大器壳体,该放大器壳体通过至少一个以气动压差加载的可轴向移动的壁部(6)分成至少一个工作室(1)和至少一个真空室(2);包含阀活塞(4)的可操作的输入件(11;40);用于以输出力向主制动缸(13)加载的输出件;设置在控制壳体(3)中的、可通过阀活塞(4)操作的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所述压差;以及弹性的反作用元件(10),该反作用元件设置在控制壳体凹部(8)中并且输出件(11;40)贴靠在该反作用元件上,其中设置有在装配制动力放大器时能够调节阀活塞(4)和反作用元件(10)之间的距离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力放大器的特征在于,用于调节距离的装置设置在输出件(11;40)上。本发明使得能够简单地实现非常窄的分散范围并同时使制动力放大器的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60T13/575GK101400555SQ200780008522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
发明者J·法勒, K·林德 申请人: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