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55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该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中,在底板上设有具备座垫及从该座垫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靠背的多个座椅,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箱支撑于其中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背面。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1608号中所公开的一种结构,该结构中,供车室内使用的物品收纳用收纳箱,通过在该收纳箱的底面上,设置可与设于车室地板部(底板)多处的卡合部件(striker)卡合的卡合单元,从而可选择性地安装于车室内多处。具体而言,上述专利文献中,通过在驾驶席座椅和助手席座椅之间的地板部、和构成其后方侧的第二排座椅的左右一对的座椅之间的地板部、以及构成其后方侧的第三排座椅的左右一对的座椅之间的地板部上分别设置上述卡合部件,可将上述收纳箱选择性地安装于车室地板部的前后方向三处。釆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幵的结构,通过适当变更收纳箱的安装位置,将收纳箱安装在乘员使用方便的位置上,可以有效地提高该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然而,将收纳箱安装于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座椅间的地板部上的上述专利文献的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该收纳箱的存在,会使座椅的设置空间减少,从而相应地减少可乘人员数的上限(最大乘车人数)。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提高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在底板上设有具备座垫和从该座垫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靠背的多个座椅,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箱支撑于上述多个座椅中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背面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可在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倒伏于上述座垫上的倒伏状态之间位移,上述收纳箱,包括主体部和盖部,其中,上述主体部具有在上述靠背处于倒伏状态时开口向上的收纳空间,上述盖部可开闭地闭合上述主体部的上面开口,上述收纳箱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上述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背面上的箱支撑部。根据本发明,由于多个座椅的至少一个靠背上设有支撑物品收纳用的收纳箱的箱支撑部,因此,与例如像以往那样将收纳箱安装在底板上的情况不同,无需为了确保上述收纳箱的安装场所而牺牲上述座椅的设置空间,既可以尽量多地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根据需要利用上述收纳箱进行物品的收纳。而且,由于在支撑收纳箱的上述靠背位移至倒伏状态时,收纳空间开口向上,因此,当乘员在使上述靠背倒伏来利用支撑在该靠背背面上的上述收纳箱时,可以从其上面开口容易地使用该收纳箱的收纳空间,进行物品的取放等。另外,由于上述收纳箱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上述靠背上的箱支撑部,因此,当不需要使用收纳箱时,通过将其从上述靠背上取下并转移至不造成车室内障碍的场所等,可以更加良好地确保上述收纳箱不使用时车室内的居住性。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板上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三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时,其中至少中央的座椅的靠背是设有上述箱支撑部的靠背。这样,由于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三个座椅中,至少中央的座椅上设有上述箱支撑部时,就座于其左右两侧座椅的乘员双方均可利用上述收纳箱,因此,与上述箱支撑部仅设置于其它座椅上时不同,具有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收纳箱的利用价值的优点。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箱支撑部在多个座椅的靠背上分别设置,由此,上述收纳箱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上述多个座椅的靠背中的任意一个上。釆用该结构,可根据就座在哪一座椅上的乘员使用上述收纳箱而自由地变化其安装位置,由此,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座椅邻接于车室的后部行李舱的前方设置时,该座椅的靠背是设置上述箱支撑部的靠背。采用该结构,收纳箱不使用时,通过将上述收纳箱安装在邻接于后部行李舱的座椅的靠背上,可以适当地确保上述收纳箱不使用时的安装场所,而不縮小乘员使用的空间。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板上,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多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在前后方向上至少排有三列时,其中位于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座椅列的靠背是设置有上述箱支撑部的靠背。采用该结构,通过将上述收纳箱安装在位于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座椅列的靠背上,不仅就座在该座椅列上的乘员,而且就座于其前后的座椅列上的乘员也能使用上述收纳箱,因此,更多的乘员可利用上述收纳箱进行物品的收纳等。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靠背上设置箱支撑部的座椅上,设有随着所述靠背向倒伏状态位移而使上述座垫向下方下沉规定量的位移机构。采用该结构,可将座椅的靠背倒伏时的设置高度控制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可以有效防止支撑于其背面的上述收纳箱使用时的高度超过所需的高度而损害该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收纳箱,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车室侧壁上的侧壁侧箱支撑部。采用该结构,可以在上述座椅的靠背以外的地方容易地确保收纳箱不使用时的安装场所,可以根据情况将上述收纳箱安装于适当的部位,同时更多样地活用车室内空间。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收纳箱具有可载置物品的台(table)部件,上述台部件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于安装在处于倒伏状态的上述靠背上的上述收纳箱的主体部上,移动至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的上述台部件的上面部,与作为可载置物品的部件设置在上述至少一个座椅前方侧的载置部件的上面部,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容易地将小杂物等物品载置于设置在收纳箱上的台部件上,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收纳箱的便利性。而且,在上述台部件相对于收纳箱的主体部移动至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该台部件的上面部和位于其前方侧的载置部件的上面部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因此,可以简单的结构在车室内形成前后方向上连续的较大范围的台面,即使是例如仅以上述台部件一方难以支撑的较大物品,也可利用上述台面容易地予以载置。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板上设有由驾驶席座椅和助手席座椅构成的第一座椅列和由位于该第一座椅列后方侧的多个座椅构成的第二座椅列时,其中的第二座椅列的靠背是安装有带上述台部件的上述收纳箱的靠背,并且在上述驾驶席座椅和助手席座椅之间,设有作为上述载置部件的操纵台(consolebox)。采用该结构,可利用现成的操纵台,以简单合理的结构,在就座于第一和第二座椅列两座椅列上的乘员均可使用的位置上形成较大范围的台面。由此,由于较多的乘员可利用上述台面载置物品等,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设置上述台部件带来的便利性。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板上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三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时,其中中央的座椅的靠背是安装有带上述台部件的收纳箱的靠背。这样,带上述台部件的收纳箱安装在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座椅上时,由于在就座于其左右两侧的座椅上的乘员双方可利用的位置上形成上述台面,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上述台部件的利用价值。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台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可载置乘员的肘部的扶手(armrest)部件,上述扶手部件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于安装在处于倒伏状态的上述靠背上的上述收纳箱的主体部上。这样,当上述台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载置乘员的肘部的扶手部件时,可使乘员的就座姿势更为舒服,有效地提高就座时的舒适性。此外,由于上述扶手部件可相对于上述靠背前后移动,因此,通过对应乘员的肘部位置来调整上述扶手部件的前后位置,可借助该扶手部件更加适当地对乘员的肘部予以支撑。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台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随上述扶手部件的前后移动而出没的杯架(cupholder)。采用该结构,通常时将扶手部件设置在覆盖杯架的位置上可以有效地使收纳箱小型化,而在需要时通过使上述扶手部件向前后方向移动以露出杯架,可以利用该杯架适当地保持饮料容器等。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车室内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构成第二座椅列的各单位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单位座椅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单位座椅的靠背呈倒伏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收纳箱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车室内的整体立体图。图6是上述收纳箱的使用状态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上述收纳箱的盖部处于开放操作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上述收纳箱不使用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9是将上述收纳箱安装到上述单位座椅的靠背上时的过程说明图。图IO是上述收纳箱的钩部(hook)与上述靠背的箱支撑部相卡合时的情况的说明图,其中,图IOA表示卡合途中的情况,图IOB表示卡合完成时的情况。图ll是上述收纳箱不使用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2是上述收纳箱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3是上述收纳箱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4是上述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6是使收纳箱的台部件向前进位置移动后的立体图。图17是使收纳箱的台部件向前进位置移动后的概略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图l是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图所示的车辆的车室内,在构成车室底面的底板l上的前方部,设有由驾驶席座椅5和助手席座椅6构成的第一座椅列2,同时在其后方侧,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多个座椅(后述的单位座椅79和单位座椅10、11)构成的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为右方向盘车,第一座椅列2中右侧的座椅为驾驶席座椅5,左侧的座椅为助手席座椅6。构成上述第一座椅列2的驾驶席座椅5和助手席座椅6,分别具有形成就座面的座垫13和枢支于该座垫13的后端部并向上方立起的靠背14。上述驾驶席座椅5和助手席座椅6,相互空出间隔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位于其间的底板1上,突出设置有具有载置驾驶员或助手席乘员的肘部的扶手等功能的操纵台15。上述第二座椅列3,由各自具备座垫17和靠背18的三个单位座椅79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构成。此外,上述第三座椅列4,由各自具备座垫20和靠背21的两个单位座椅IO、ll构成。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各单位座椅79,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和后侧联杆26、27支撑在设置于底板1上的左右一对的支撑板28上。其中,前侧联杆26,其上端部通过支轴29枢支于上述座垫17的前方部侧面,同时上述前侧联杆26的下端部通过支轴30枢支于上述支撑板28的前方部。另一方面,后侧联杆27,其上端部通过未图示的紧固部件固定在靠背18的下端部侧面,同时上述后侧联杆27的下端部通过支轴31枢支于上述支撑板28的后方部。另外,图2中的符号25,是为了隐蔽上述前侧和后侧联杆26、27的上端部(即与座垫17或靠背18的连接部)等,覆盖上述座垫17的左右的侧边部等的保护盖。不过图3中表示取下该保护盖25的状态下的上述单位座椅79。上述座垫17的后方部侧面上,通过紧固部件32固定有连接联杆34。该连接联杆34,从其与上述座垫17固定的固定部向上方且后方弯曲延伸,其顶端部,通过支轴33枢支于上述后侧联杆27的上端部。上述支撑板28上,设有保持后侧联杆27的下端部限制该后侧联杆27以支轴31为支点发生转动的锁定装置35。通常,通过由该锁定装置35限制后侧联杆27的转动位移,如图2和图3所示,使上述靠背18相对于座垫17保持向上方立起的状态,同时使上述座垫17相对于支撑板28保持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上方位置。在上述座垫17或靠背18的规定部位上,设有与上述锁定装置35内部的齿轮机构等联动的未图示的操作杆,根据乘员对该操作杆的操作,可以解除上述锁定装置35对后侧联杆27的锁定。在这样后侧联杆27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若乘员对上述靠背18施加将其压倒向前方方向的力,则如图4所示,上述后侧联杆27与上述靠背18成一体地向前方转动位移,同时连接联杆34向前方和下方摆动位移,上述前侧联杆26向前方转动位移。于是,与此相应地,如图4所示,座垫17向前方和下方入沉,同时,靠背18向倒伏于该座垫17上的状态位移。具上述结构的各单位座椅79的靠背18的背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收纳小杂物类等物品的后述收纳箱40(参照图5图7等)的箱支撑部36。该箱支撑部36,如图2所示,具有设置在靠背18的背面上的上下左右四处的凹部38,和设置在该凹部38内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合轴39。通过在该凹部38内的卡合轴39上卡止后述收纳箱40的钩部45(图9),上述收纳箱40装卸自如地支撑在靠背18上。上述第三座椅列4,除其单位座椅的个数不同外,具有与上述第二座椅列3基本相同的结构。即,上述第三座椅列4的各单位座椅10、11,它们的靠背21,可在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倒伏于座垫20上的倒伏状态之间位移,且在上述靠背21倒伏的状态下,上述座垫20向前方和下方沉入。此外,上述靠背21的背面,与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各单位座椅79同样设有箱支撑部36,上述收纳箱40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该箱支撑部36。如图1所示,车室的后端部,形成有以行李舱底板la为底面的后部行李舱L,上述第三座椅列4邻接于该后部行李舱L的前方设置。此外,如图13所示,若使上述第三座椅列4的左右靠背21倒伏,则座垫20向下方下沉规定量,同时,由倒伏于上述座垫20上的上述各靠背21的背面(倒伏时的上侧面)和上述行李舱底板la,形成大致连续的平坦的地板面,在车室后部形成以该地板面为底面的较大范围的行李舱空间。图5图7是表示上述收纳箱40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且上述图中表示的是,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构成第二座椅列3的单位座椅79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上使用时的例子。另外,图6和图7中,还同时表示了设置于上述驾驶席座椅5和助手席座椅6之间的操纵台15。上述收纳箱40,在上述靠背18倒伏于座垫17上的状态下使用。如前所述,若使靠背18倒伏,则座垫17与此联动地向下方下沉位移,因此,支撑于上述靠背18背面的上述收纳箱40的高度,如图所示可以控制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图9是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到上述靠背18的背面上时的过程示意图。如本图所示,上述收纳箱40,具有主体部42和盖部43(具体如后所述),其中主体部42设有自其下表面突出的多个钩部45。上述钩部45,通过支轴46枢支于上述主体部42下面部的多处(与设置在靠背18上的四个箱支撑部36相对应的部位)。该钩部45,由图外的压靠单元压靠向以上述支轴46为支点的特定转动方向(与上述箱支撑部36的卡合轴39相卡合的方向),通常保持图9所示的姿势。'具有这样的钩部45的上述收纳箱40,若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压接于上述靠背18的背面上,则上述钩部45的下边部与设置在该靠背18上的上述箱支撑部36的卡合轴39相抵接,与此相应地,如图10A所示,钩部45以支轴45为支点向上方转动位移。于是,若自该状态进一步向下方按压上述收纳箱40,则上述钩部45的下边部越过上述卡合轴39,并且如图IOB所示,上述钩部45在上述压靠单元的压靠力作用下转动从而与上述卡合轴39卡合,由此,上述收纳箱40固定于靠背18上。上述收纳箱40的规定部位上,设有与上述钩部45联动的图外的操作杆。从靠背18上取下上述收纳箱40时,通过操作上述操作杆使上述钩部45向规定方向(图10A的箭头方向)转动,解除上述钩部45和卡合轴39的卡合,在该状态下将上述收纳箱40向上方拉起即可。重新回到图6和图7对上述收纳箱4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述图所示,上述收纳箱40,包括内部具有收纳小杂物类等的物品的收纳空间41的主体部42和通过未图示的铰链机构等枢支在该主体部42的后端部上的盖部43。上述主体部42,在上述靠背18倒伏于座垫17上的图示状态下,内部的收纳空间41开口向上,该主体部42的上面开口通过上述盖部43可开闭地予以闭合。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在上述主体部42和盖部43的各贴合面上例如设有磁铁,以使上述盖部43通常保持闭合状态(图6的状态)。如此保持于闭合状态的盖部43,若被把持设置于其前端部的把手43a的乘员进行上拉操作,则上述盖部43以其后端部为支点向上方转动位移,与此相应地,如图7所示,上述主体部42的收纳空间41向上方开放。在盖部43如此被开放操作,主体部42的上面呈开口的状态下,向收纳空间41取放物品等的动作,通过其上面开口进行。另外,图5图7表示了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于构成第二座椅列3的三个单位座椅79中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上的例子,但对于其它座椅,即上述单位座椅8左右的单位座椅7、9及其后方的第三座椅列4的单位座椅10、11,也可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步骤安装上述收纳箱40,使之可以使用。如上所述,在由多个单位座椅79、10、ll构成的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设置于底板1上,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箱40支撑于上述单位座椅79等的各靠背18、21的背面上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中,上述靠背18、21在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倒伏于上述座垫17、20上的倒伏状态之间可位移地被支撑,并且上述收纳箱40由具有在上述靠背18、21处于倒伏状态时开口向上的收纳空间41的主体部42和可开闭地闭合该主体部42的上面开口的盖部43所构成,上述靠背18、21的背面上设有装卸自如地卡止上述收纳箱40的箱支撑部36,采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既能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提高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艮P,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在作为乘员座椅设置的单位座椅79等的各靠背18、21上,设有支撑物品收纳用的收纳箱40的箱支撑部36,因此,与例如像以往那样将收纳箱40安装在底板l上的情况不同,无需为了确保上述收纳箱40的安装场所而牺牲上述单位座椅79等的设置空间(即无需减少座椅的数量),既可以尽量多地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根据需要利用上述收纳箱40进行物品的收纳。而且,由于在支撑收纳箱40的上述靠背18或21位移至倒伏状态时,收纳空间41开口向上,因此,当乘员在使上述靠背18或21倒伏来利用支撑在靠背背面的上述收纳箱40时,可以从其上面开口容易地使用该收纳箱40的收纳空间41,进行物品的取放等。此外,由于可开闭地闭合上述收纳空间41的盖部43位于主体部42的上侧面侧,因此,可以容易地对该盖部43进行开闭操作。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由于上述收纳箱40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上述单位座椅79等的各靠背18、21上的箱支撑部36,因此,当不需要使用收纳箱40时,通过将其从上述靠背18等上取下并转移至不造成车室内障碍的场所等,可以更加良好地确保上述收纳箱40不使用时的车室内的居住性。例如,在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的所有单位座椅79、10、ll上均有乘员就座,上述各单位座椅的靠背18、21全部立起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若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上,则由于从处于立起状态的上述靠背18的背面向后方侧突出的上述收纳箱40的存在,有可能会使就座于上述第三座椅列4上的乘员感觉有压迫感。然而,上述结构中,由于收纳箱40可对靠背18装卸,因此,通过取下上述收纳箱40将其保管于后部行李舱L等中,或如图ll所示,将上述收纳箱40换装到第三座椅列4的靠背21上,那么,即使在如上所述乘车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乘员的就座环境因上述收纳箱40的存在而受损,可以更加良好地确保车室内的居住性。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由于构成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的多个单位座椅79、10、11的各靠背18、21上分别设有上述箱支撑部36,因此,可以根据就座在哪一单位座椅上的乘员使用上述收纳箱40而自由地变化其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收纳箱40的使用便利性。例如,就座于第二座椅列3左右的单位座椅7、9上的乘员使用收纳箱40时,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使中央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倒伏并将上述收纳箱40支撑于其背面的箱支撑部36上,可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就座于上述单位座椅7、9的乘员双方可以容易地使用的位置上,同时可有效提高上述两乘员对收纳箱40的使用便利性。此外同样,就座于第三座椅列4的单位座椅10、11中例如右侧的单位座椅10上的乘员使用收纳箱40时,如图12所示,通过使另一单位座椅11的靠背21倒伏并将上述收纳箱40支撑于其背面的箱支撑部36上,可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就座于上述单位座椅10的乘员可以容易地使用的位置上。此外,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与车室的后部行李舱L邻接设置的第三座椅列4的各靠背21上设有上述箱支撑部36,例如图ll所示,在收纳箱40不使用时,通过将其支撑在上述靠背21的箱支撑部36上,可以适当地确保上述收纳箱40不使用时的安装场所,而不会縮小就座于上述第三座椅列4的乘员使用的空间等。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那样将收纳箱40安装到第三座椅列4的靠背21上的情况下,当希望在其后方的行李舱L中收纳相对较大的行李时,上述收纳箱40有可能会造成障碍。然而,上述结构中,由于在位于车室内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上也设有箱支撑部36,因此,如图5或图8所示,通过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到该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收纳箱40而使上述后部行李舱L变窄,从而既可良好地维持该后部行李舱L的行李收纳性,又可适当地确保上述收纳箱40的安装场所。另外,即使为了在车室后部收纳高尔夫球袋(golfbag)等更为大型的行李,如图13所示,使上述第三座椅列4的靠背21倒伏扩大上述后部行李舱L时,也可通过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到其前方的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上,有效地避免例如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到与行李舱底板la构成大致连续的地板面的上述第三座椅列4的靠背21上时所造成的对行李收纳产生障碍的情况,因此,即使更大型的行李也能容易地收纳于车室后部。此外,如图5所示,当使位于车室内前后方向中间部的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倒伏并将收纳箱40安装在其背面上时,不仅就座于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乘员,而且就座于其前后的第一座椅列2或第三座椅列4的乘员也能使用上述收纳箱40,因此,更多的乘员可利用上述收纳箱40进行物品的收纳等。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在靠背上设置箱支撑部36的座椅亦即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的各单位座椅79、10、11中,设有随着其靠背18、21向倒伏状态位移而使座塾17、20向下方下沉规定量的位移机构(即图2图4所示的联杆26、27等构成的联杆机构),可将上述靠背18、21倒伏时的设置高度控制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可以有效防止支撑于其背面的上述收纳箱40使用时的高度超过所需的高度而损害该收纳箱40的使用便利性。艮口,若未设置有上述位移机构,在使上述靠背18、21倒伏于上述座垫17、20上并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其背面上时,对就座于周围单位座椅上的乘员而言,上述收纳箱40的设置高度有可能会过高,因此,有可能使该收纳箱40的盖部43的开闭操作等动作不能顺利地进行。对此,若像上述第一实施例那样,各单位座椅79、10、ll中设有使其座垫17、20向下方下沉规定量的位移机构时,通过将上述收纳箱40使用时的设置高度控制在较低的位置上,可以避免上述情况,有效地提高收纳箱40的使用便利性。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箱支撑部36设置在构成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的全部单位座椅79、10、11的各靠背18、21上,不过,也可仅在其中一部分靠背上设置上述箱支撑部36。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箱支撑部36至少设置在构成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三个单位座椅79中的中央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上。gp,若箱支撑部36至少设置在中央的单位座椅8上,则如图6所示,通过使该单位座椅8的靠背18倒伏并将上述收纳箱40安装在其背面上,就座于上述单位座椅8的左右两侧的单位座椅7、9的乘员双方均可利用上述收纳箱,故与上述箱支撑部36仅设置于其它单位座椅(7或9)上时不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收纳箱40的利用价值。此外,作为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还可在构成上述第二和第三座椅列3、4的单位座椅79、10、11以外的座椅上设置上述箱支撑部36。例如,若助手席6的靠背14可倒伏地支撑在座椅13上,那么,可在该助手席6的靠背14的背面上设置上述箱支撑部36。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表示了装卸自如地卡止上述收纳箱40的箱支撑部36设置在作为乘员座椅的单位座椅79等的靠背18、21上的例子,不过,也可将与此同样的箱支撑部设置在车室的侧壁上。图14是这种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车室的后部侧壁上,设有与上述箱支撑部36同样结构的侧壁侧箱支撑部50,上述收纳箱40装卸自由地卡止于该侧壁侧箱支撑部50上。釆用该结构,可以在上述靠背18、21以外的地方容易地确保收纳箱40不使用时的安装场所,根据例如收纳于后部行李舱L内的行李的形状或乘员的就座位置等,在设置于车室侧壁上的上述侧壁侧箱支撑部50和设置于靠背18、21上的上述箱支撑部36之间自如地变换收纳箱40的安装场所,具有可以根据情况更多样地活用车室内空间的优点。(第二实施例)图15和图16是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上述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收纳箱60,具有主体部62、设置在该主体部62上侧面的左右一对的扶手部件64和设置在该左右扶手部件64之间的台部件63。上述收纳箱60,如图所示,在构成第二座椅列3的单位座椅79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倒伏于座垫17上的状态下,安装在该倒伏的靠背18的背面上使用。因此,在上述第二座椅列3中至少上述单位座椅8的靠背18的背面上设置有图2等所示的箱支撑部36,通过在该箱支撑部36上卡止设置于上述主体部62的下面部上的图外的钩部(相当于图9等的符号45),由此,上述收纳箱60装卸自如地支撑在上述靠背18上。上述台部件63,具有可载置小杂物等物品的大致平坦的上面部63a,可前后移动地支撑在上述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上。这样的台部件63,对应于乘员所进行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在图15所示的通常位置和图16所示的相对于上述主体部62向前方大幅度突出的前进位置之间移动。图17是上述台部件63移动到前进位置时的概略俯视图。如该图17和之前的图16所示,在上述台部件63移动至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该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与设置在其前方的上述操纵台15的上面部15a之间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物品的载置面)。另外,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的上述操纵台15,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载置部件。上述左右一对的扶手部件64,设置在就座于与安装有上述收纳箱60的单位座椅8相邻接的座椅(即位于单位座椅8左右的单位座椅7、9)上的乘员的肘部可载置的位置上,与上述台部件63同样,可前后移动地支撑在主体部62上。这样的扶手部件64,对应于乘员所进行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在图15所示的通常位置和图16所示的相对于上述主体部62向后方突出规定量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结构中,扶手部件64若从图15所示的通常位置向图16所示的后退位置移动,该扶手部件64的后端部就位于就座于上述单位座椅7、9的乘员的侧腹附近。g卩,通过将上述扶手部件64移动到图16的后退位置处,该扶手部件64的后端部便移动至可以适当地支撑上述乘员的肘部的位置。上述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在其前端部设有左右一对的杯架65。该杯架65,由可收容罐子或塑料瓶等饮料容器的底部的凹部所构成,当上述扶手部件64位于图15所示的通常位置时,其被该扶手部件64的前端部从上面覆盖。随着扶手部件64从该状态向图16所示的后退位置移动,上述杯架65露出于外部(即杯架65处于可使用状态)。如图16所示,上述主体部62中,以向上方开口的状态设有由可收纳小杂物等物品的凹部构成的收纳空间61,该收纳空间61可由枢支于其后边部的盖部67可开闭地予以闭合。上述收纳空间61和覆盖其的盖部67,如图15所示,通常时由上述台部件63从上方予以覆盖,需要时随着上述台部件63向图示的前进位置移动而向外部露出。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于可收纳物品的收纳箱60安装在作为乘员座椅设置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上,同时该收纳箱60的收纳空间61在上述靠背18处于倒伏状态时开口向上,故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具有的优点是,既能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提高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此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的上面部上设有具有大致平坦的上面部63a的台部件63,因此,乘员通过将小杂物等物品载置于该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在保持该物品稳定的状态下方便地加以使用。而且,由于这样的上述台部件63的存在,使除了在收纳箱60的内部收纳物品的使用方法之外的用途成为可能,具有进一歩提高收纳箱60便利性的优点。特别是,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台部件63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于安装在处于倒伏状态的靠背18上的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上,移动至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的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与设置在单位座椅8的前方侧的操纵台15的上面部15a之间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故可在车室内容易地形成相对较大的物品也能载置的大范围的台面。艮卩,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由移动至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的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和位于其前方侧的操纵台15的上面部15a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因此,可以简单的结构在车室内形成前后方向上连续的较大范围的台面,即使是例如仅以上述台部件63一方难以支撑的较大物品,也可利用上述台面容易地予以载置。此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由驾驶席座椅5和助手席座椅6构成的第一座椅列2的后方侧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三个单位座椅79构成的第二座椅列3,在上述台部件63相对于安装在该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上的上述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下,由该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和设置于上述驾驶席座椅5与助手席座椅6之间的操纵台15的上面部15a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故可以通过利用现成的操纵台15这样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在就座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列2、3两座椅列上的乘员均可使用的位置上形成较大范围的台面。由此,使较多的乘员可利用上述台面载置物品等,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设置上述台部件63带来的便利性。特别是,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附带上述台部件63的收纳箱60安装在由并列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三个乘员座椅79构成的第二座椅列3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上,并且在上述台部件63相对于该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下,该台部件63与上述操纵台15之间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故可在就座于位于上述单位座椅8的左右两侧的单位座椅7、9上的乘员双方均可利用的位置上形成上述台面,从而与上述台部件63设置在其它单位座椅(7或9)上时相比,具有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台部件63的利用价值的优点。此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台部件63的左右两侧设有扶手部件64,并且,在包含上述台部件63及扶手部件64等的上述收纳箱60安装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单位座椅8上的状态下,上述扶手部件64设置在可载置就座于其左右两侧的单位座椅7、9上的乘员的肘部的位置上,故可使就座于上述单位座椅7、9上的乘员的姿势更为舒服,有效地提高就座时的舒适性。而且,通过这样将扶手部件64设置在收纳箱60上来扩大收纳箱60的用途,可以提高上述收纳箱60的利用价值,更有效地活用车室内有限的空间。此外,由于上述扶手部件64可前后移动地支撑在上述靠背18上,因此,通过调整上述扶手部件64的前后位置使之符合乘员的肘部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扶手部件64移动到图16的后退位置上),可借助该扶手部件64更加适当地对乘员的肘部予以支撑,使乘员的就座姿势更加舒服。此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台部件63的左右两侧,设有随上述扶手部件64的前后移动而出没的杯架65,因此,通常时将扶手部件64设置在覆盖杯架65的位置(图15所示的通常位置)上可以有效地使收纳箱60小型化,而在需要时通过使上述扶手部件64向图16的后退位置移动以露出杯架65,可以利用该杯架65适当地保持饮料容器等。另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构成第二座椅列3的单位座椅79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单位座椅8的靠背18倒伏于座垫17上,收纳箱60安装于该靠背18的背面,在使台部件63相对于该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下,由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和设置在车室前方的上述操纵台15的上面部15a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不过,位于上述台部件63的前方侧并且与该台部件63构成连续的台面的部件(本发明所涉及的载置部件),并不限于上述操纵台15。例如,若助手席6的靠背14可倒伏地支撑在座垫13上时,可利用该助手席6的靠背14的背面(倒伏时的上侧面),形成上述连续的台面。g卩,此时,在使上述第二座椅列3中位于助手席座椅6后方侧的单位座椅9的靠背18倒伏且将上述收纳箱60安装在该靠背18的背面上,并使台部件63相对于该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下,可由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和上述助手席6的靠背14的背面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同样,在使构成最后排的第三座椅列4的单位座椅10、11中任一方的靠背21倒伏且将上述收纳箱60安装在该靠背21的背面上,并使台部件63相对于该收纳箱60的主体部62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下,也可由上述台部件63的上面部63a和处于倒伏状态的上述第二座椅列3的靠背18的背面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在底板上设有具备座垫和从该座垫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靠背的多个座椅,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箱支撑于所述多个座椅中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的背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可在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倒伏于所述座垫上的倒伏状态之间位移,所述收纳箱,包括主体部和盖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在所述靠背处于倒伏状态时开口向上的收纳空间,所述盖部可开闭地闭合所述主体部的上面开口,所述收纳箱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的靠背的背面上的箱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三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其中至少中央的座椅的靠背是设有所述箱支撑部的靠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支撑部在多个座椅的靠背上分别设置,由此,所述收纳箱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座椅的靠背中的任意一个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邻接于车室的后部行李舱的前方设置,该座椅的靠背是设有所述箱支撑部的靠背。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多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在前后方向上至少排有三列,其中位于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座椅列的靠背是设置有所述箱支撑部的靠背。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上设置箱支撑部的座椅上,设有随着所述靠背向倒伏状态位移而使所述座垫向下方下沉规定量的位移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装卸自如地卡止于设置在车室侧壁上的侧壁侧箱支撑部。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具有可载置物品的台部件,所述台部件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于安装在处于倒伏状态的所述靠背上的所述收纳箱的主体部上,移动至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的所述台部件的上面部,与作为可载置物品的部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前方侧的载置部件的上面部,形成大致连续的台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由驾驶席座椅和助手席座椅构成的第一座椅列和由位于该第一座椅列后方侧的多个座椅构成的第二座椅列,其中的第二座椅列的靠背是安装有带所述台部件的所述收纳箱的靠背,所述载置部件,是设置在所述驾驶席座椅和助手席座椅之间的操纵台。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由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三个座椅构成的座椅列,其中中央的座椅的靠背是安装有带所述台部件的收纳箱的靠背。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可载置乘员的肘部的扶手部件,所述扶手部件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于安装在处于倒伏状态的所述靠背上的所述收纳箱的主体部上。12.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随所述扶手部件的前后移动而出没的杯架。全文摘要本发明的车用收纳箱设置结构中,作为乘员座椅设置在底板(1)上的多个单位座椅(7至9、10、11)中,至少一个单位座椅的靠背(18、21)的背面上,设有装卸自如地卡止物品收纳用的收纳箱(40)的箱支撑部(36)。上述靠背(18、21),可在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倒伏于座垫(17、20)上的倒伏状态之间位移,上述收纳箱(40),包括主体部(42)和盖部(43),其中,主体部(42)具有在上述靠背(18、21)处于倒伏状态时开口向上的收纳空间(41),盖部(43)可开闭地闭合主体部(42)的上面开口。采用本发明,既能确保最大乘车人数又能提高收纳箱的使用便利性。文档编号B60R7/04GK101376356SQ20081021581公开日2009年3月4日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发明者井冈忠士,富田俊彦,松冈完,楠弘隆,田畑孝司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