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60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继动阀,属汽车制动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继动阀是用来縮短操纵气路中的制动反应时间,起加速和快放的作用。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中的重位卡车所采用的继动阀,由于其结构的原因使得车辆起步慢,灵敏性差,制动解除时间长,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动和汽车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制动解除时间短,能提高整个汽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的汽车继动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种汽车继动阀,它由继动阀阀体、继动阀阀盖、活塞、固定座、进气阀滑动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继动阀阀盖内装有活塞,活塞下面装有排气阀门;继动阀阀体内装有固定座和进气阀滑动杆,固定座和进气阀滑动杆之间装有弹簧,进气阀滑动杆上装有进气阀门;继动阀阀盖的外表面上制有一凸台,凸台上设置有控制口 ;继动阀阀体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和三个输出口 ,进气口和三个输出口互成90°均匀分布,固定座下端设置有排气口 ,继动阀阀盖经螺栓固定安装在继动阀阀体上。[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口和活塞对进气口和输出口的气压进行控制,形成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的差异,从而避免了现有汽车继动阀由于结构原因所造成的车辆起步慢,灵敏性差,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问题,实现了使汽车制动更加迅速可靠的目的,给广大汽车用户带来了更好地安全驾驶效果。

图1为汽车继动阀的外形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汽车继动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凸台,2、排气阀门,3、控制口 , 4、活塞,5、继动阀阀盖,6、进气阀门,7、螺栓,8、继动阀阀体,9、进气口,10、排气口,11、输出口,12、固定座,13、进气阀滑动杆,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汽车继动阀由继动阀阀体8、继动阀阀盖5、活塞4、固定座12、进气阀滑动杆13构成。继动阀阀盖5内装有活塞4,活塞4与继动阀阀盖5内表面构成一密封腔,活塞4下面装有排气阀门2。继动阀阀体8内装有固定座12和进气阀滑动杆13,固定座12和进气阀滑动杆13之间装有弹簧14,进气阀滑动杆13上装有进气阀门6。继动阀阀盖5的外表
3面上制有一凸台l,凸台l上设置有控制口 3,控制口 3与密封腔相连通。继动阀阀体8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口 9和三个输出口 ll,进气口 9和三个输出口 11互成90°均匀分布,固定座12下端设置有排气口 IO,继动阀阀盖5经螺栓固定安装在继动阀阀体8上。[001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从气源来的压縮空气从进气口 9进入,此时进气阀门6处于关闭状态,排气阀门2处于开启状态。当汽车制动时,制动阀输送来的压縮空气从控制口3进入,作用在活塞4上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活塞4向下运动,并关闭排气阀门2,打开进气阀门6,输出口 11有气压输向制动分泵;在达到平衡时,进气阀门6和排气阀门2同时关闭,实现汽车制动更加迅速可靠的目的。当解除制动时,活塞4上部压力为零,活塞4向上运动,进气阀门6关闭,排气阀门2开启,输出口 11的气压则从排气口 10迅速排出,解除制动迅速,使车辆起步很快。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继动阀,它由继动阀阀体(8)、继动阀阀盖(5)、活塞(4)、固定座(12)、进气阀滑动杆(13)构成,其特征在于继动阀阀盖(5)内装有活塞(4),活塞(4)下面装有排气阀门(2);继动阀阀体(8)内装有固定座(12)和进气阀滑动杆(13),固定座(12)和进气阀滑动杆(13)之间装有弹簧(14),进气阀滑动杆(13)上装有进气阀门(6);继动阀阀盖(5)的外表面上制有一凸台(1),凸台(1)上设置有控制口(3);继动阀阀体(8)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口(9)和三个输出口(11),进气口(9)和三个输出口(11)互成90°均匀分布,固定座(12)下端设置有排气口(10),继动阀阀盖(5)经螺栓固定安装在继动阀阀体(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继动阀,属汽车制动部件技术领域。它由继动阀阀体、继动阀阀盖、活塞、固定座、进气阀滑动杆构成,继动阀阀盖内装有活塞,活塞下面装有排气阀门;继动阀阀体内装有固定座和进气阀滑动杆,进气阀滑动杆上装有进气阀门;继动阀阀盖上设置有控制口;继动阀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输出口,固定座下端设置有排气口。该汽车继动阀采用控制口和活塞对进气口和输出口的气压进行控制,形成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的差异,从而避免了现有汽车继动阀由于结构原因造成车辆起步慢,灵敏性差,影响驾驶员驾驶安全的问题,使汽车制动更加迅速可靠,解除制动迅速,车辆起步快,给广大汽车用户带来了更好地安全驾驶效果。
文档编号B60T15/18GK201494431SQ20092022759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正清, 汪海涛, 靳立军 申请人:湖北钱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