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4258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25马力以下的拖 拉机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我国生产的25马力以上的直联式四轮拖拉机,大多采用纵置式变速箱,无 侧动力输出,且价格相对较高;25马力以下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因价格合理,特别是多 工作挡位机型,用户对其需求日渐突出。现有直联小四轮传动又因结构不合理,性能差,特 别是工作挡位及倒挡偏少,不能满足用户高性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又能充分体现多工作挡 位、性能好的适于25马力以下的拖拉机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的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 生产线,既能保证工艺的继承性,又能有效的节省资源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 拉机传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 拖拉机传动装置,包括横置式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用于驱动拖拉机半 轴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纵向 空心轴合件及锥齿轮副和至少两根变速箱横向中间轴及至少两对齿轮副;离合器壳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用于将发动机 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横置式变速箱的第二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变速箱箱体与离合器壳体固定连接;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及离合器壳体内的纵传动轴, 通过啮合套与所述纵传动轴连接的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后动力输 出主动齿轮,所述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还安装有后动力输出轴,所述后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 装有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的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 出端设有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并位于第一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 末端,用于将经过变速后的动力传递给驱动拖拉机车轮转动的两个半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离合器壳总成I轴,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离合器 壳总成I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滑移齿轮,所述滑移齿轮安装在空心轴合件的前端,通过梭式换挡机构、拨叉、锁 定钢球控制所述滑移齿轮的滑移位置;[0014]离合器壳总成II轴,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I轴上安装有中间齿轮和双联齿轮,所述 中间齿轮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大 齿轮与安装在空心轴合件前端的所述滑移齿轮的大齿轮啮合;惰轮轴,所述惰轮轴上安装有惰轮;所述惰轮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I轴上 的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及离合器壳体内的纵传动轴,所述纵传动轴的前端穿 过空心轴合件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轮通过渐开线花键连 接,所述纵传动轴的后端通过滑移啮合套与中间传动轴连接;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前端安装有啮合套,通过滑移啮合套与纵传动轴 后端连接,后端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后动力输出轴,所述后动力输出轴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的后部,所述后动力输 出轴位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一端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 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啮合套与所述纵传动轴的后端接合或分离。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变速箱的左侧设有侧动力输出端口,变速箱第 一锥齿轮轴的左侧伸出所述变速箱箱体,形成所述的侧动力输出端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包括 横置式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用于驱动拖拉机半轴转动的 第一齿轮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纵向空心轴合 件及锥齿轮副和至少两根变速箱横向中间轴及至少两对齿轮副;离合器壳总成,包括离合 器壳体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横置式变速箱 的第二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变速箱箱体与离合器壳体固定连接;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 向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及离合器壳体内的纵传动轴,通过啮合套与所述纵传动轴连接的 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所述所述变速箱箱体上 还安装有后动力输出轴,所述后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 的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本实 用新型的整个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实现了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完美统一,便于用户合理选择;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使现有的小四轮拖 拉机变速箱加工生产线既能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资源,又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工艺继 承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
图1中A-A向剖视图;图4是
图1中C-C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D-D向剖视图;[0029]图中1-离合器壳体;2-离合器壳总成I轴;3-离合器壳总成II轴;4_中间齿 轮;5-双联齿轮;6-圆螺母;7-后动力输出轴;8-动力输出轴盖;9-后动力输出从动齿 轮;10-中间传动轴;11-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2-啮合套;13-纵传动轴;14-滑移齿轮; 15-锁定钢球;16-梭式换挡机构;17-拨叉;18-惰轮;19-动力输入主动齿轮;20-变速箱 II轴;21-IV挡主动齿轮;22-11挡主动齿轮;23-变速箱III轴;24-1挡主动齿轮;25-111 挡主动齿轮;26-变速箱IV轴;27-I、III挡滑移齿轮;28-变速箱V轴;29-差速器;30-变 速箱箱体;31-减速大齿轮;32-11、IV挡滑移齿轮;33-副变速滑移齿轮;34-副变速高挡 主动齿轮;35-副变速低挡主动齿轮;36-主动锥齿轮;37-侧动力输出轴罩;38-调整垫片; 41-常啮合主动齿轮;42-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3-空心轴合件;44-后动力输出操纵机 构;45-惰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 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 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了便于说明,将平行于拖拉机行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纵向,将垂直于拖拉机行 进方向的方向定义为横向。如
图1至图5所示,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包括横置式变 速箱,所述横置式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30和横向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的用于驱 动拖拉机半轴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变速 箱箱体30内的纵向空心轴合件43及锥齿轮副和至少两根变速箱横向中间轴及至少两对齿 轮副;离合器壳总成,所述离合器壳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1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壳体1 内的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横置式变速箱的第二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变速箱箱体 30与离合器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所述横置式变速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离 合器壳总成,所述离合器壳总成经梭式换挡机构16拨动滑移齿轮14的大、小齿轮分别与双 联齿轮5的大齿轮及惰轮轴45上的惰轮18啮合,得到正反两种转速。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差速器29,所述差速器29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 30内,并位于第一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末端,用于将经过变速后的动力传递给驱动拖拉机 车轮转动的两个半轴。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离合器壳总成I轴2、滑移齿轮14、离合器壳总成II 轴3和惰轮轴45。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该离合器壳总成I 轴2上键连接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9 ;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I轴3的前端键连接有中间齿轮 4和一双联齿轮5,所述中间齿轮4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 轮19啮合,所述双联齿轮5的大齿轮与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前端的所述滑移齿轮14的大 齿轮啮合,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I轴3的后端用圆螺母6及止动垫圈锁紧;所述滑移齿轮14 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的前端,通过梭式换挡机构16、拨叉17、锁定钢球15控制所述滑移齿 轮14的滑移位置;所述惰轮轴45上安装有惰轮18,所述惰轮18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 成II轴3上的双联齿轮5的小齿轮啮合;所述空心轴合件43的后端通过花键与主动锥齿轮36连接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所述主动锥齿轮36与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的锥齿轮相啮合,将由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 ;所述变速箱还设有后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所述变 速箱箱体30及离合器壳体1内的纵传动轴13,所述纵传动轴13的前端穿过空心轴合件43 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9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纵 传动轴13的后端通过滑移啮合套12与中间传动轴10连接;中间传动轴10,所述中间传动 轴10的前端安装有啮合套12,通过滑移啮合套12与纵传动轴13后端连接,后端安装有后 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 ;后动力输出轴7,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的 后部,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位于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的一端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 所述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啮合;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44, 用于控制所述啮合套12与所述纵传动轴13的后端接合或分离。通过适当变换后动力输出 主动齿轮11与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的齿数,可以使后动力输出轴7获得不同的转速。所述变速箱的左侧还设有侧动力输出端口,其中,所述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左 端伸出所述变速箱箱体30,即形成所述的侧动力输出端口,可以带动需要侧动力输出的农 机具,以满足用户对动力侧输出的要求,不需要侧动力输出时,可以将侧动力输出轴罩37 安装在侧动力输出端口处,以保证安全。所述变速箱还设有锥齿轮间隙调节装置,所述锥齿轮间隙调节装置为设置在所述 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左侧轴承与压盖处的调整垫片38,用于调节所述主动锥齿轮36与 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的锥齿轮啮合间隙。工作传动路线离合器壳总成I轴2在动力发动机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其上的动 力输入主动齿轮19及与之相啮合的中间齿轮4带动离合器壳总成II轴3转动,通过操纵 梭式换挡机构16来实现离合器壳总成II轴3上的双联齿轮5的大齿轮与安装在空心轴合 件43前端上的滑移齿轮14的大齿轮啮合,带动空心轴合件43转动。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 后端的主动锥齿轮36与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的锥齿轮相啮合,带动变速箱轴第一锥齿 轮轴42转动,并通过安装在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的常啮合主动齿轮41与安装在变速箱 II轴20上的副变速高挡主动齿轮34相啮合,带动变速箱II轴20转动,并通过变速箱II 轴20的副变速低挡主动齿轮35与安装在变速箱III轴23上的副变速滑移齿轮33相啮合, 带动变速箱III轴23转动,变速箱III轴23上还安装有I挡主动齿轮24,II挡主动齿轮 22,III挡主动齿轮25、IV挡主动齿轮21,变速箱III轴23上的I挡主动齿轮24与安装在 变速箱IV轴26上的I、III挡滑移齿轮27的大齿轮相啮合,带动变速箱IV轴26转动,并 通过变速箱IV轴26上的减速小齿轮与安装在变速箱V轴28上的减速大齿轮31相啮合, 带动变速箱V轴28转动,又经变速箱V轴28上的小齿轮与差速器29的减速大齿轮啮合, 带动差速器29工作,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变速箱两侧的半轴壳体中差速器29的半轴上,带动 半轴转动,可实现I挡变速;以此类推,通过变换I、III挡滑移齿轮27、II、IV挡滑移齿轮 32的啮合位置,即可实现I、II、III、IV四个前进低挡速度;通过变换副变速滑移齿轮33的 小齿轮与副变速高挡主动齿轮34啮合,即可实现I、II、III、IV四个前进高挡速度。倒挡 则是通过操纵梭式换挡机构16使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前端上的滑移齿轮14的小齿轮与 安装在惰轮轴45上的惰轮18啮合,依次再通过操纵变速箱体前盖上的主、副变速杆,变换 I、III挡滑移齿轮27、II、IV挡滑移齿轮32、副变速滑移齿轮33的啮合位置即可实现8个倒挡速度。另一路传动路线是动力经离合器壳总成I轴2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9与纵 传动轴13通过花键连接,传到纵传动轴13,实现纵传动轴13与离合器壳总成I轴2的同步 转动,通过操纵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44实现啮合套12与纵传动轴13的后端接合。带动中 间轴10转动,通过中间轴10上的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与安装在后动力输出轴7上的后 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相啮合,即可带动安装在变速箱壳体30上的后动力输出轴7转动,将 动力从传动装置的后端输出,后动力输出轴7上可设有动力输出轴盖8,不需要后动力输出 时,将动力输出轴盖8安装在后动力输出轴7上,以保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实现了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完美统一,便于 用户合理选择;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使 现有的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加 工生产线既能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资源,又有效地保证 了良好的工艺继承性。
权利要求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式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30)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的用于驱动拖拉机半轴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的纵向空心轴合件(43)及锥齿轮副和至少两根变速箱横向中间轴及至少两对齿轮副;离合器壳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1)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壳体(1)内的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横置式变速箱的第二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变速箱箱体(30)与离合器壳体(1)固定连接;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及离合器壳体(1)内的纵传动轴(13),通过啮合套(12)与所述纵传动轴(13)连接的中间传动轴(10),所述中间传动轴(10)上固定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所述所述变速箱箱体(30)上还安装有后动力输出轴(7),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啮合的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4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差速器(29),所述差速器(29)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并位于第一齿轮传动装 置的传动末端,用于将经过变速后的动力传递给驱动拖拉机车轮转动的两个半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离合器壳总成I轴(2),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离 合器壳总成I轴(2)上安装有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9);滑移齿轮(14),所述滑移齿轮(14)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的前端,通过梭式换挡机构 (16)、拨叉(17)、锁定钢球(15)控制所述滑移齿轮(14)的滑移位置;离合器壳总成II轴(3),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I轴(3)上安装有中间齿轮(4)和双联 齿轮(5),所述中间齿轮(4)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齿 轮(19)啮合;所述双联齿轮(5)的大齿轮与安装在空心轴合件(43)前端的所述滑移齿轮 (14)的大齿轮啮合;惰轮轴(45),所述惰轮轴(45)上安装有惰轮(18);所述惰轮(18)与安装在所述离合 器壳总成II轴(3)上的双联齿轮(5)的小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及离合器壳体(1)内的纵传动轴(13),所述纵传动轴 (13)的前端穿过空心轴合件(43)与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壳总成I轴(2)上的动力输入主动 齿轮(19)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纵传动轴(13)的后端通过滑移啮合套(12)与中间传 动轴(10)连接;中间传动轴(10),所述中间传动轴(10)的前端安装有啮合套(12),通过滑移啮合套 (12)与纵传动轴(13)后端连接,后端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后动力输出轴(7),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箱体(30)的后部,所述后动力输出轴(7)位于所述变速箱箱体(30)内的一端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所述 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1)啮合;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44),用于控制所述啮合套(12)与所述纵传动轴(13)的后端接 合或分离。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的左侧设有侧动力输出端口,变速箱第一锥齿轮轴(42)的左侧伸出所 述变速箱箱体(30),形成所述的侧动力输出端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包括横置式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的用于驱动拖拉机半轴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装置;离合器壳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第二齿轮传动装置;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纵传动轴,通过啮合套与所述纵传动轴连接的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所述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还安装有后动力输出轴,所述后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的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后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挡位布置合理,整机性能优良。
文档编号B60K17/06GK201736804SQ20102021617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孙维红, 张新春, 方怀美, 栾后财, 王丽红, 苏建军, 陈敏革, 马忠强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