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942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大踏步前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如何提高生活的效率,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在拥挤的公路上是现今人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如今,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赶不上车辆的剧增,导致城市交通的拥挤,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甚至产生大范围的堵车,造成城市交通的较大范围的瘫痪。如何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公路利用率,提高其通行能力及停车场的容量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通行率较高的交通工具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确实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些现有的解决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如安全性、 环境污染等,因而不少省市区都出台了类似禁止摩托车在市区运行的政策,大大地限制了其有效的代步作用。解决方法中包括设计一种新型的代步工具,要求其体积更小、功能更完善、更加节能环保。菱形车具有安全性高,转弯灵活等优点,通过合适的设计非常适合于代步车。同时,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开始投入市场。国内外在菱形车领域也有相关的研究,但一般针对的是大型车,如大客车等,主要是对菱形车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同时,所研究的菱形车主要采用经典形式汽车所采用的驱动方式,即使研究了所谓的电动菱形汽车也只是将发动机部分换成电动机,没有充分发挥菱形车的车型优势及电动汽车的配置方式灵活的优势。因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大型车, 其设计的车型多为多排座排列,整个车身比较庞大,不能很好的体现菱形车转弯灵活的优点。而采用菱形的方式,利用其安全性高、转弯灵活等的特点将其设计成轻巧简便,安全舒适的微型代步电动汽车方面还未见相关报道。实用新型内容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它是一种单排座微型电动汽车,车身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很好的体现菱形车的灵活性特点,它具有安全方便、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能够很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中它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械系统包括十字梁、前车轮、前轮悬挂、后车轮、后轮悬挂、左车轮、左轮悬挂、右车轮、右轮悬挂、方向盘、电池、左轮电机及右轮电机,所述的十字梁的纵梁长度大于横梁长度,所述的前车轮为从动轮,前车轮通过前轮悬挂与十字梁的纵梁连接,方向盘安装在十字梁的纵梁的正上方,方向盘连接前后轮传动机构,前后轮传动机构分别与前轮转向装置及后轮转向装置连接,方向盘下的十字梁上设置有加速器及刹车踏板;左车轮通过左轮悬挂与十字梁的横梁连接,十字梁上设置有左轮电机,左轮电机驱动左车轮旋转;右车轮通过右轮悬挂与十字梁的横梁连接,十字梁上设置有右轮电机,右轮电机驱动右车轮旋转;后车轮也为从动轮,通过后轮悬挂与十字梁的纵梁连接;十字梁上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电线分别连接左轮电机与右轮电机;刹车踏板通过刹车装置连接左车轮及右车轮,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分别连接加速器、刹车踏板、转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左轮电机、 右轮电机、仪表盘及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十字梁上设置有驾驶座与乘客座,驾驶座与乘客座呈“一”字型纵向排列在菱形车的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驾驶座与乘客座为单人座椅,驾驶座与乘客座椅均为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乘客座为可折叠座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电池设置在驾驶座与乘客座下的十字梁上,且均勻分布在十字梁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刹车装置为液压式刹车系统,或为气压式刹车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方向盘通过转向传感器向控制器提供转向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池分别流向左轮电机和右轮电机的能量的不同,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转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加速器向控制器提供加速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池供给左轮电机及右轮电机的能量,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速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左轮电机及右轮电机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通过控制器传输给仪表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控制器为模拟控制器,或为数字控制器,或为模拟数字混合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刹车踏板通过控制器控制菱形电动汽车刹车之后电池的输出能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排座微型电动汽车,车身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很好的体现菱形车的灵活性特点,它具有安全方便、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能够很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人座的驾驶座椅和乘客座椅前后呈“一”字型纵向排列,有效缩减了车体的宽度,甚至可以达到只比一人的宽度略大,有效节省了停车空间,可以较大程度上缓解停车难的问题。3、本实用新型采用菱形车型的车轮配置,能有效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提高其的转弯灵活度,加上座椅的纵向单排座排列,使车身呈现狭长形,可轻松穿梭于拥挤的车流中,有效缓解车流量大、堵车等带来的压力,有效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同时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4、本实用新型采用纯电动方式驱动,更加节能环保;利用方向盘控制前后车轮的转向同时控制轮毂电机的转速实现电子差速,最大限度减小轮胎的滑动,使转弯更加精确灵活,转弯情况下对轮胎的磨损更小;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它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械系统包括十字梁3、前车轮1、前轮悬挂2、后车轮12、后轮悬挂11、左车轮 13、左轮悬挂15、右车轮9、右轮悬挂7、方向盘4、电池5、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所述的十字梁3的纵梁长度大于横梁长度,所述的前车轮1为从动轮,前车轮1通过前轮悬挂2与十字梁3的纵梁连接,方向盘4安装在十字梁3的纵梁的正上方,方向盘4与前后轮传动机构18机械连接,前后轮传动机构18分别与前轮转向装置19及后轮转向装置20机械连接, 方向盘4通过前后轮传动机构18,再通过前轮转向装置19及后轮转向装置20控制菱形电动汽车的转向。参见图1,方向盘4下的十字梁3上设置加速器16及刹车踏板17 ;左车轮13通过左轮悬挂15与十字梁3的横梁连接,十字梁3上设置有左轮电机14,左轮电机14驱动左车轮13旋转,右车轮9通过右轮悬挂7与十字梁3的横梁连接,十字梁3上设置有右轮电机 8,右轮电机8驱动右车轮9旋转;后车轮12也为从动轮,通过后轮悬挂11与十字梁3的纵梁连接。参见图1,十字梁3上设置有驾驶座6与乘客座10,驾驶座6与乘客座10呈“一” 字型纵向排列在菱形车的中轴线上,驾驶座6与乘客座10为单人座椅,驾驶座6与乘客座 10均为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乘客座10为可折叠座椅。参见图1、图2,十字梁3上设置有电池5,电池5设置在驾驶座6与乘客座10下的十字梁3上,且均勻分布在十字梁3的两侧。电池5通过电线分别连接左轮电机14与右轮电机8 ;刹车踏板17通过刹车装置连接左车轮13及右车轮9,刹车装置为液压刹车系统。参见图1、图2,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2,控制器22通过电源线分别连接加速器16、刹车踏板17、转向传感器M、速度传感器21、左轮电机14、右轮电机8、仪表盘23 及电池5,控制器22为模拟数字混合控制器22。方向盘4通过转向传感器M向控制器22 提供转向信号,控制器22通过控制电池5分别供给左轮电机14和右轮电机8的能量的不同,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转向。加速器16向控制器22提供加速信号,控制器 22通过控制电池5流向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的能量,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的速度。速度传感器21分别检测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通过控制器22传输给仪表盘23。刹车踏板17通过控制器22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刹车之后电池5的输出能量。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座6与乘客座10呈“一”字型纵向排列在菱形车的中轴线上, 驾驶座6与乘客座10为单人座椅,驾驶座6与乘客座10均为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乘客座10为可折叠座椅,驾驶座6前后移动,从而调整驾驶座6与方向盘4之间的位置,乘客座10前后移动,从而调整乘客的乘坐空间及后备箱的储物空间,乘客座10可折叠以扩大后备箱的储物空间。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电池5给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提供能量,从而驱动本实用新型动作,操作人员通过方向盘4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转向,通过刹车踏板17使刹车装置动作,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停车,本实用新型停车后,刹车踏板17通过控制器22 在本实用新型停车后,使电池5停止向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供电,方向盘4通过转向传感器M将转向信号传输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中起作用,控制器22通过控制电池5流向左轮电机14和右轮电机8的能量的不同,在左车轮13与右车轮9之间形成电子差速系统,从而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转向。本实用新型的速度传感器21分别检测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传输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将车速信号传输给仪表盘23,仪表盘23接收该信息并显示实际车速。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器16向控制器22提供加速信号,控制器22通过控制电池5流向左轮电机14及右轮电机8的能量,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菱形电动汽车的速度。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的机械系统包括十字梁(3)、前车轮(1)、前轮悬挂(2)、后车轮(12)、后轮悬挂(11)、左车轮(13)、左轮悬挂(15)、右车轮(9)、右轮悬挂(7)、方向盘(4)、电池(5)、左轮电机(14) 及右轮电机(8),所述的十字梁(3)的纵梁长度大于横梁长度,所述的前车轮(1)为从动轮, 前车轮(1)通过前轮悬挂(2 )与十字梁(3 )的纵梁连接,方向盘(4)安装在十字梁(3 )的纵梁的正上方,方向盘(4)连接前后轮传动机构(18),前后轮传动机构(18)分别与前轮转向装置(19)及后轮转向装置(20)连接,方向盘(4)下的十字梁(3)上设置有加速器(16)及刹车踏板(17);左车轮(13)通过左轮悬挂(15)与十字梁(3)的横梁连接,十字梁(3)上设置有左轮电机(14),左轮电机(14)驱动左车轮(13)旋转,右车轮(9)通过右轮悬挂(7)与十字梁(3 )的横梁连接,十字梁(3 )上设置有右轮电机(8 ),右轮电机(8 )驱动右车轮(9 )旋转;后车轮(12)也为从动轮,通过后轮悬挂(11)与十字梁(3)的纵梁连接;十字梁(3)上设置有电池(5),电池(5)通过电线分别连接左轮电机(14)与右轮电机(8);刹车踏板(17)通过刹车装置连接左车轮(13)及右车轮(9),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2),控制器(22) 通过电源线分别连接加速器(16)、刹车踏板(17)、转向传感器(24)、速度传感器(21)、左轮电机(14)、右轮电机(8)、仪表盘(23)及电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梁(3)上设置有驾驶座(6)与乘客座(10),驾驶座(6)与乘客座(10)呈“一”字型纵向排列在菱形车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座(6)与乘客座(10)为单人座椅,驾驶座(6)与乘客座(10)椅均为能够前后移动座椅,乘客座(10)为可折叠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 (5 )设置在驾驶座(6 )与乘客座(10 )下的十字梁(3 )上,且均勻分布在十字梁(3 )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装置为液压式刹车系统,或为气压式刹车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盘(4)通过转向传感器(24)向控制器(22)提供转向信号,控制器(22)通过控制电池(5)分别供给左轮电机(14)和右轮电机(8)的能量的不同,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器(16 )向控制器(22 )提供加速信号,控制器(22 )通过控制电池(5 )流向左轮电机(14 )及右轮电机(8)的能量,控制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度传感器(21)分别检测左轮电机(14 )及右轮电机(8 )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通过控制器(22 ) 传输给仪表盘(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22 )为模拟控制器(22 ),或为数字控制器(22 ),或为模拟数字混合控制器(22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踏板(17)通过控制器(22 )控制菱形电动汽车刹车之后电池(5 )的输出能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它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械系统包括十字梁、前车轮、前轮悬挂、后车轮、后轮悬挂、左车轮、左轮悬挂、右车轮、右轮悬挂、方向盘、电池、左轮电机及右轮电机,所述的十字梁的纵梁长度大于横梁长度,十字梁上设置有驾驶座与乘客座,驾驶座与乘客座呈“一”字型纵向排列在菱形车的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排座微型电动汽车,车身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很好的体现菱形车的灵活性特点,它具有安全方便、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能够很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文档编号B60K1/00GK201971079SQ2010206109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徐俊, 曹秉刚, 李复活, 李文斌, 李红宇, 王丽平, 邹忠月 申请人:三门峡速达节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