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32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
技术背景汽车后视镜是安装在车身驾驶室门两侧的一个重要配件,它对驾驶员安全行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是用来与驱动装置连接带动浮动圈转动的, 目前,常规的镜面驱动器中有两个驱动齿条,一个驱动齿条的一端与浮动圈为一体,另一端限位在底座上的行程槽内,另一个驱动齿条的一端与用于支撑浮动圈的中央支撑板为一体,另一端也限位在底座上的行程槽内,这两个驱动齿条之间呈90°夹角设置,通过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两个驱动齿条实现浮动圈转动的目的。但这种驱动齿条的安装设置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在过程中,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驱动齿条动作时,浮动圈发生偏转,另一个处于空闲状态的驱动齿条会跟随浮动圈偏转,由于该空闲状态的驱动齿条的两端均受到限制,不能随意转动,因而在与浮动圈或者中央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处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受力弯折现象,多次动作之后会导致驱动齿条的损毁甚至折断,进而导致整个镜面驱动器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使得驱动齿条不易损毁、利于延长镜面驱动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它包括驱动齿条、浮动圈以及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齿条行程槽,所述的驱动齿条配合在底座上的行程槽内,所述的驱动齿条的上端设有球头,所述的浮动圈上设有球窝,所述的驱动齿条上的球头动配合在浮动圈上的球窝内。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驱动齿条上端的球头与浮动圈上的球窝配合后,球头可在球窝内自由转动,行程万向节结构,这样,在驱动齿条发生偏移时,由球头的转动消除驱动齿条受到的拉力,这样就能避免驱动齿条受力弯折,驱动齿条就不会损毁,也就利于提高镜面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1、驱动齿条;2、浮动圈;3、底座;4、齿条行程槽;5、球头;6、球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0011]如图1所示为本实实用新型在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的应用,结合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它包括驱动齿条1、浮动圈2以及底座3,驱动齿条1有两条,底座3上设有齿条行程槽4,齿条行程槽4也为两条,且呈90° 夹角设置,驱动齿条1配合在底座3上的齿条行程槽4内并可沿齿条行程槽4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齿条1的上端设有球头5,浮动圈2上设有球窝6,驱动齿条1 上的球头5动配合在浮动圈2上的球窝6内,很明显,浮动圈2上的球窝6也有两个,在浮动圈2的侧壁上也是呈90°夹角设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它包括驱动齿条(1)、浮动圈(2)以及底座(3),所述的底座C3)上设有齿条行程槽G),所述的驱动齿条(1)配合在底座(3)上的齿条行程槽(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齿条(1)的上端设有球头(5),所述的浮动圈( 上设有球窝(6),所述的驱动齿条(1)上的球头( 动配合在浮动圈( 上的球窝(6)内。
专利摘要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中驱动齿条的安装结构,它包括驱动齿条、浮动圈以及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齿条行程槽,所述的驱动齿条配合在底座上的行程槽内,所述的驱动齿条的上端设有球头,所述的浮动圈上设有球窝,所述的驱动齿条上的球头动配合在浮动圈上的球窝内。驱动齿条上端的球头与浮动圈上的球窝配合后,球头可在球窝内自由转动,行程万向节结构,这样,在驱动齿条发生偏移时,由球头的转动消除驱动齿条受到的拉力,这样就能避免驱动齿条受力弯折,驱动齿条就不会损毁,也就利于提高镜面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R1/066GK202098351SQ2011201266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任成波, 傅家达, 周波 申请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