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盲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528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补盲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观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盲镜。
背景技术
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多用在露天煤矿,行驶道路干线为矿山等级路;支线和临时道路多为碎石泥土混和、表面凸凹不平、多尘或泥泞的非等级道路,环境恶劣;且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多体型庞大,车高可致5 - 8米,车宽可达5-7. 5米,在行驶中甚至可以轻松碾压一辆普通小轿车,尤其大吨位矿用车通常会有驾驶室平台,普通后视镜加下视镜的结构很难实现全车无盲区。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盲区主要在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轮前部区域,矿用车正常工作时会经常面临起步、停机以及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状况,前轮处若有障碍、危险会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盲镜,它具有基于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的使用情况,通过镜架将镜体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将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车轮的前部的区域,通过镜体折射至驾驶员可视范围内的,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观察本装置随时获知该区域的路况,从而使驾驶员能有效迅速的做出判断,提高行驶安全性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盲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通过所述镜架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镜体的镜面朝向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车轮的前部区域,并且,所述镜面处于驾驶员正常驾驶状态时的可视范围内。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镜架;所述镜体通过所述镜架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镜体通过所述镜架设置的高度位于驾驶员水平视线正负50度角范围内。对上述方案进行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镜架包括支架、套筒、球铰;所述球铰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镜体之间;所述套筒连接所述支架。对上述方案进行再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镜架中的套筒包括第一夹
块、第二夹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夹块中部的内侧面呈与所述支架外壁相贴合的结构,夹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由夹块外侧朝内侧方向开设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结构一致;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以各自的内侧面朝向支架外壁的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所述第一螺栓经第一夹块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块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经第一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镜架设置于车身护栏上。[0012]对上述方案进行又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第三螺栓;所述镜架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上设置了堵头,所述车身护栏上设置有与所述堵头连接的连接块,堵头与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三螺栓紧固连接。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镜体为平面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基于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的使用情况,通过镜架将镜体架设在驾驶室前侧方向上,使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盲区的主要区域通过镜体折射至驾驶员可视范围内的,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观察本装置随时获知该区域的路况,从而使驾驶员能有效迅速的做出判断,提高行驶安全性。2.本装置中,镜体通过镜架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身高对镜体高度灵活调整;采用球铰将镜体与支架相连接,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座位设置的方向及驾驶员身高灵活调整镜体的角度;将本装置与整车护栏结合在一起 安装,能够更易于本装置安装与调整。将镜架的支架采用螺栓与车身护栏紧固连接,能够改变支架的角度和悬伸在车身外的长度。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本装置不需要特殊工具,即可在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及旋转角度上改变镜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的主要盲区提供补盲作用,使驾驶员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通过查看镜体就可获知该主要盲区的路况信息,从而及时作出判断,提高行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

图I为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盲区的主要所在区域示意图;图2为将本装置安装于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上后的使用效果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部放大示意图。其中,I-套筒,2-支架,3-球铰,4-镜体,5-支架上的堵头,6_第三锁紧螺栓,7_车身护栏,8-盲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补盲镜的具体实施方式
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对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由于行驶环境复杂,使用工况恶劣,常规后视镜无法顾及到重要视角,针对关键部位(前轮)消除盲区所设置的。本实施例中的驾驶室位于驾驶室平台正中,故左右两侧均需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盲镜,分别用来观察两侧的路况。矿用车车身较高,难以观察,并在车辆前轮前部容易出现危险的区域,如附图I所示的盲区8,盲区8的位置几乎在驾驶员正下方。针对此盲区8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镜体4和镜架。镜体4通过镜架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镜体的镜面朝向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车轮的前部区域,即盲区8,并且,镜面处于驾驶员在正常驾驶状态时的可视范围内。优选的,将镜体4的高度控制在位于驾驶员水平视线正负50度角范围内,能够使驾驶员更易于查看折射区情况,降低驾驶员观测的疲劳度。如附图2,本实施例中,镜体4位于整车正前方,与驾驶员视角几乎平齐,驾驶员可以通过镜体4观察到前轮前部的路况(附图2中阴影为通过补盲镜可观察到的区域)。补盲镜的镜体4可以选取常规平面镜,大小根据具体情况来选取。不同驾驶员出于身高等差异会有不同视角,针对此问题,将镜体4通过镜架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镜架包括支架2、套筒
I、球铰3。套筒I连接支架2,球铰用于连接套筒I与镜体4,使得转镜体4可以旋转角度。本实施例中的套筒I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夹块中部的内侧面呈与支架2外壁相贴合的结构,夹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由夹块外侧朝内侧方向开设的螺栓孔,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结构一致。安装时,将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以各自的内侧面朝向支架外壁的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再将第一螺栓经第一夹块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 块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第二螺栓经第一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这样能够使套筒I沿支架2进行上下移动,改变补盲镜高度。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呈U型结构,两个自由端上设置了堵头5,车身护栏7上固定了与堵头5连接的连接块,通过第三螺栓6将堵头5与连接块固定,从而使支架2设置在车身护栏7上,从而可以调整支架2的角度及悬伸在车身外的长度。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在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及旋转角度上改变补盲镜的位置。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补盲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镜体的镜面朝向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车轮的前部区域,并且,所述镜面处于驾驶员正常驾驶状态时的可视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补盲 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架;所述镜体通过所述镜架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通过所述镜架设置的高度位于驾驶员水平视线正负50度角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包括支架、套筒、球铰;所述球铰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镜体之间;所述套筒连接所述支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中的套筒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 所述第一夹块中部的内侧面呈与所述支架外壁相贴合的结构,夹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由夹块外侧朝内侧方向开设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结构一致;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以各自的内侧面朝向支架外壁的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所述第一螺栓经第一夹块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块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经第一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与第二夹块另一端上的螺栓孔锁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设置于车身护栏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螺栓;所述镜架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上设置了堵头,所述车身护栏上设置有与所述堵头连接的连接块,堵头与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三螺栓紧固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盲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为平面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观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补盲镜,包括镜体;镜体通过镜架设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侧方向;镜体的镜面朝向驾驶室平台下部,前车轮的前部区域,并且,镜面处于驾驶员正常驾驶状态时的可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的主要盲区提供补盲作用,使驾驶员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通过查看镜体就可获知该主要盲区的路况信息,从而及时作出判断,提高行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0R1/00GK202703408SQ2012202774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郑泽晔, 唐先兵 申请人: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