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坐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165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风坐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坐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为乘坐者提供散热冷风的坐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坐垫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透气、散热性能不好,无论春夏秋冬,长时间驾驶都会促使司机的臀部、背部闷积汗水,给司机造成不适,热量、汗水的淤积会使司机的体力下降,臀部长时间受到压迫还会使司机腿部的局部神经变得麻木,进而影响驾驶的安全性。长此以往的闷热潮湿会滋生大量的细菌,会使司机臀背等部位生长湿疹等等皮肤组织疾病。为了给司机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驾驶环境,人们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透气坐垫,将透气坐垫垫在驾驶员坐椅上,通过透气坐垫上的透气孔将司机臀背上因为倚靠、压迫坐垫产生的热量散出去,并使司机身上的汗水能够流出,从而缓解驾驶员臀背闷热、积汗等等现象。这种透气坐垫已经得到了广大司机的拥护,然而,这种坐垫供私家车主在短时间内驾驶使用还行,如供给出租车司机或其它车辆的专职司机长期使用的话,仅仅凭借透气坐垫上的透气孔难以实现充分散热透气,一旦透气孔中的空气也因为热对流变得闷热时,依然会使司机如坐针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风坐垫,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汽车驾驶座透气、散热性能不好,驾驶员长时间的乘坐驾驶汽车会使背部、臀部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汗水也难以得到散发,影响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冷风坐垫,其包括:一制冷风机,所述制冷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中的半导体制冷器、鼓风机,所述机壳中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出风管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上固定贴设有由热传导材料制成的鳍片式的冷交换器,所述冷交换器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上连接有由若干热传导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片组合而成的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上与所述热交换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散热通风口;一坐垫,所述坐垫包括散热垫体以及透气网垫,所述透气网垫贴覆在所述散热垫体上,所述散热垫体中对应臀部乘坐位置以及背部倚靠位置均开设有风槽,所述风槽的槽口对应所述透气网垫的网孔,所述风槽中阵列的设置有若干风道支架,相邻的风道支架之间形成过风道,位于所述臀部乘坐的位置以及背部倚靠位置的风槽上均设置有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分别与乘坐位置以及倚靠位置上的所述风槽连通,两个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一个三通管的两个连接端上,且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连接端通过一送风管与所述机壳上的出风管连接。优选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导热管连接,若干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上,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热交换器上。优选于:所述风道支架为六棱柱状的管体,且六棱柱状的管体的六个侧面均镂空与管腔连通。优选于:所述鼓风机为贯流式鼓风机。优选于:所述透气网垫为3D间隔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冷风坐垫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进行制冷,并利用所述鼓风机将风从所述冷交换器中吹过,将空气冷化,从所述出风管经由所述送风管、三通分别输送至所述乘坐的位置以及倚靠位置的所述风槽中,通过所述风槽中的风道经过所述透气网垫的网孔吹出,进而为驾驶员的背部以及臀部提供冷风,在满足透气的同时实现全方位的冷风散热,可充分保证坐垫内腔气体流动顺畅、能可靠地将气体吹到人体与坐垫相接触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风坐垫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制冷风机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制冷器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的垫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坐垫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风道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三通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7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风坐垫作更为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冷风坐垫,其包括制冷风机10以及坐垫20,如图1至3所示,所述制冷风机10包括机壳1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11中的半导体制冷器12、鼓风机13,所述机壳11上对应所述鼓风机13的吸风口设置有进风窗孔111,所述机壳11中设有送风通道1,所述送风通道1一端与所述鼓风机13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机壳11上的出风管2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2的冷端面上固定贴设有由热传导材料制成的鳍片式的冷交换器3,所述冷交换器3位于所述送风通道2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2的热端面上连接有由若干热传导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片组合而成的热交换器4,所述机壳11上与所述热交换器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散热通风口112;如图1、4、5、6所示,所述坐垫20包括散热垫体21以及透气网垫22,所述透气网垫22贴覆在所述散热垫体21上,所述散热垫体21可一体的固定在驾驶座上也可制作成单件的垫体,所述散热垫体21中对应臀部乘坐的位置以及背部倚靠位置均开设有风槽23,所述风槽23的槽口对应所述透气网垫22的网孔,所述风槽23中阵列的设置有若干风道支架24,相邻的风道支架24之间形成过风道241,位于所述臀部乘坐的位置以及背部倚靠位置的风槽23上均设置有进风管25,两个所述进风管25分别与乘坐的位置以及倚靠位置的所述风槽23连通,两个所述进风管25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一个三通管5的两个连接端上,且所述三通管5的另一个连接端通过一送风管6与所述机壳11上的出风管2连接。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利用所述制冷器12制冷,并通过热传递将所述冷交换器3上的热量吸走,当所述鼓风机13工作时,所述鼓风机13鼓出的风通过所述送风通道1,所属冷交换器3将通过所述送风通道1中的空气冷化,经由所述出风管2、送风管6、三通管5以及进风管25吹送至乘坐的位置以及倚靠位置的所述风槽23中,经过所述过风道241向透气网垫22的网孔中吹出,进而给坐靠在本发明的冷风坐垫上的使用者的臀部以及背部吹送冷风,而且借助所述风道支架24在所述风槽23中形成风道241,能够有效的防止因为承重导致所述风槽23中的风道241堵塞,实现权方面的将冷风吹送至驾驶员与坐垫接触的皮肤上。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2的热端面与所述热交换器4之间通过导热管41连接,若干所述导热管41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2的热端面上,所述导热管41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热交换器4上。较佳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风道支架24为六棱柱状的管体,且六棱柱状的管体的六个侧面均镂空与管腔连通,本实施例可以有效的增大送风面积,减少驾驶员身体与本发明的坐垫的接触面积,防止局部散热通风受影响。较佳实施例:所述鼓风机13为贯流式鼓风机。较佳实施例:所述透气网垫21为3D间隔织物,利用其优越的透气性以及回弹性为驾驶员的皮肤组织提透气、供缓冲保护,且网孔多样性,用于做坐垫的外包面美观大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