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84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包括电控模块、动力总成模块和动力总成悬置部件,所述动力总成与车身通过所述动力总成悬置部件连接,电控模块直接固定安装到动力总成模块上,电控模块外形与动力总成模块上部空间相适应。取消了前舱专用电控模块安装横梁,简化了前舱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通过对动力总成与电控模块组合体运动路径的合理设计,消除了需要分别对动力总成和电控模块进行运动路径设计中其相互冲突和矛盾的难点,降低了设计难度,能够式有效控制电控模块的运动方和运动量,降低了漏电、起火等可能危害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隐患,避免电控模块挤压防火墙侵入乘员空间的伤害。
【专利说明】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尤其是涉及汽车安全的电控模块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需要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高压控制器等电控模块。这些模块通常安装在前舱横梁支架上,横梁两端与前纵梁搭建。当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前舱横梁将会发生大变形,安装点较容易发生断裂或脱开,导致电控模块发生大位移的侵入和翻转。电控模块如果发生大范围移动和翻转有可能导致高压放电或短路,导致车辆起火燃烧。电控模块大范围侵入挤压防火墙还可能侵入乘员空间导致乘员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有效避免前舱电控模块不可预测的位移和翻转,并控制其较大的侵入量和翻转幅度。保证在碰撞过程中不会造成带电金属件的裸露和短接,进而保证车辆及人员的安全。同时保证在碰撞过程中电控模块挤压防护墙侵入量可控,不会危害乘员生存空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包括电控模块、动力总成模块和动力总成悬置部件,所述动力总成与车身通过所述动力总成悬置部件连接,电控模块直接固定安装到动力总成模块上,电控模块外形与动力总成模块上部空间相适应。
[0005]进一步,电控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动力总成模块上部。
[0006]进一步,电控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
[0007]进一步,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分别固定在动力总成模块上。
[0008]进一步,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上下布置后固定在动力总成模块上。
[0009]进一步,电控模块由大规模集成线路板和电控模块外壳组成。
[0010]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1]1、取消了前舱专用电控模块安装横梁,简化了前舱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2、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通过对动力总成与电控模块组合体运动路径的合理设计,消除了需要分别对动力总成和电控模块进行运动路径设计中其相互冲突和矛盾的难点,降低了设计难度,能够式有效控制电控模块的运动方和运动量,降低了漏电、起火等可能危害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隐患,避免电控模块挤压防火墙侵入乘员空间的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电机变速箱总成2、电机控制器 3、高压控制器[0017]4、充电控制器 5、安装螺钉 6、连接悬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所示,汽车前舱包括电控模块、动力总成模块和动力总成悬置部件,所述动力总成模块即电机变速箱总成1,与车身通过连接悬置6连接。电控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
2、充电控制器4和高压控制器3,它们直接固定安装到电机变速箱总成I上部,电控模块各控制器的外形与电机变速箱总成I上部空间相适应。
[0020]电控模块各个空气器的外形设计要适应电机变速箱总成I上部空间的需要,将充电控制器4与高压控制器3上、下布置后与电机控制器2并列固定在电机变速箱总成上。
[0021]实施例二
[002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电控模块的电机控制器2、充电控制器4和高压控制器3设计成分别固定于电机变速箱总成I上,它们的外形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以适应空间的需要。
[0023]本发明的改进要点在于:
[0024]1、将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高压控制器等电控模块进行集成设计,采用大规模集成线路板和合理布置不同线路板间组合关系和空间位置,尽量减小电器盒数量和体积。
[0025]2、电控模块充分利用电机变速箱上部不规则结构空间,实现电器盒和电机变速箱紧密接触安装。
[0026]3、合理布置和加强动力总成与车身连接悬置,控制碰撞过程中电控模块和动力总成运动位移和翻转幅度。
[0027]4.取消了前舱专用电控模块安装横梁,简化了前舱结构。
[0028]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包括电控模块、动力总成模块和动力总成悬置部件,所述动力总成与车身通过所述动力总成悬置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控模块直接固定安装到动力总成模块上,电控模块外形与动力总成模块上部空间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其特征在于:电控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动力总成模块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其特征在于:电控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其特征在于:电机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分别固定在动力总成模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其特征在于:充电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上下布置后固定在动力总成模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舱,其特征在于:电控模块由大规模集成线路板和电控模块外壳组成。
【文档编号】B60K1/00GK103568803SQ20131059135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曾必强, 谢书港, 崔东, 方锐, 张亚军 申请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