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547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是汽车制动部分之一,属于汽车制动器的旋转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制动毂与半轴。现有技术中,装配在汽车上的轮毂大多只具有一个轮辋,即一个轮毂只能安装一个轮胎,例如轿车、商务车等小型车辆,但是在高速行驶时,如果小型车辆载重量过大,现有的轮毂显然不能承受过大的载重量,从而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和拆卸方便的组合式轮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以满足小型车辆安全行驶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轮毂,包括有左、右轮毂本体,所述左、右轮毂本体的外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轮毂本体的内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圆形封盖,所述圆形封盖的中部设有轴孔,其中左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突起,右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开槽,所述的上、下燕尾形突起分别与上、下燕尾形开槽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将所述的左、右轮毂本体组合在一起。所述的组合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轮毂本体分别包括有轮辋,所述轮辋的截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左、右轮毂通过各自圆形封盖外表面上的燕尾形突起和燕尾形开槽组合在一起,牢固可靠,载重量高,也可以拆开单独使用,组装和拆卸均很便捷,满足了小型车辆安全行驶的需求,保证了行车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组合式轮毂,包括有左、右轮毂本体1、2,左、右轮毂本体1、2的外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轮辐3,左、右轮毂本体1、2的内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圆形封盖4,圆形封盖4的中部设有轴孔5,其中左轮毂本体I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突起6,右轮毂本体2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开槽7,上、下燕尾形突起6分别与上、下燕尾形开槽7 —一对应且相互配合,将左、右轮毂本体1、2组合在一起。[0011]本实用新型中,左、右轮毂本体1、2分别包括有轮辋8,轮辋8的截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 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轮毂,包括有左、右轮毂本体,所述左、右轮毂本体的外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轮毂本体的内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圆形封盖,所述圆形封盖的中部设有轴孔,其中左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突起,右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开槽,所述的上、下燕尾形突起分别与上、下燕尾形开槽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将所述的左、右轮毂本体组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轮毂本体分别包括有轮辋,所述轮辋的截 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轮毂,包括有左、右轮毂本体,左、右轮毂本体的外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轮辐,左、右轮毂本体的内侧分别具有一体铸造成型的圆形封盖,圆形封盖的中部设有轴孔,其中左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突起,右轮毂本体内侧的圆形封盖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上、下燕尾形开槽,上、下燕尾形突起分别与上、下燕尾形开槽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将左、右轮毂本体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左、右轮毂通过各自圆形封盖外表面上的燕尾形突起和燕尾形开槽组合在一起,牢固可靠,载重量高,也可以拆开单独使用,组装和拆卸均很便捷,满足了小型车辆安全行驶的需求,保证了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B11/02GK203142280SQ2013200560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胡孝德 申请人: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