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980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汽车工业发展来看,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以较为普及,且人们不仅仅满足与其交通性能,提出了更多舒适化、娱乐化的要求,也就对车载设备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就目前来看,车载设备种类繁多,有车载显示设备、除尘设备、保温设备、互联网通讯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等。

以车载空气净化设备为例,其,通常由高压产生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机器内的微风扇(又称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两次过滤)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

再实际使用时发现,若需要长时间使用或是在车辆启动前使用,常见的车载电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车载空气净化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影响空气净化效果。如果针对这种用电需求对车载电源进行改造,成本较高,不易推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包括有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活动接插有供电组件,其中: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主导通接触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上设置有与主导通接触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导通接触组件,所述容纳槽内分布有主定位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上设置有与主定位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定位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设置有供能体。

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主导通接触组件包括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顶端设置有触片,所述引导柱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副导通接触组件包括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内分布有触片,所述触片底部与供能组件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引导柱底部与电器件导线之间设置有弹片,所述触片为U形触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引导柱外套设有保护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主定位组件为磁铁,所述副定位组件为与主定位组件磁极相反的磁铁,或是所述副定位组件为铁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主定位组件包括有主嵌槽,所述磁铁嵌入主嵌槽内,所述副定位组件包括有副嵌槽,所述铁片嵌入副嵌槽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供能体为蓄电池组,或是为锂离子电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本体与供电组件上均设置有独立的输能端口,所述输能端口之间连接有导线。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导线的端头设置有缓冲保护块。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其中,所述容纳槽外围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内壁或是容纳槽内设置有缓冲层。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供电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贴合连接到设备本体上,拥有较佳的一体性。

2、依托于各个定位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磁力吸合,无需采用额外的挂件或是紧固件来参与,便于使用。

3、通过触片来完成衔接导通,实现“无线”连接,减少短路的可能,易于维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4、可以采用辅助导线来配合输能端口,实现免分离的充电构造,便于在车内狭小空间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供电组件与设备本体的结合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设备本体 2 容纳槽

3 供电组件 4 收纳盒

5 供能体 6 引导柱

7 触片 8 导线

9 衔接槽 10 保护环

11 磁铁 12 铁片

13 主嵌槽 14 副嵌槽

15 输能端口 16 辅助导线

17 缓冲保护块 18 围挡

19 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3的模块化电源式车载设备,包括有设备本体1,为了实现统一的模块化构造,在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容纳槽2,该容纳槽2内活动接插有供电组件3,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考虑到可以实现免导线8的接触式导通连接,同时不会出现接触短路,在容纳槽2内设置有主导通接触组件。与之对应的是,在供电组件3上设置有与主导通接触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导通接触组件。

同时,考虑到供电组件3安放到位后不会轻易松脱或是产生位移,影响设备本体1稳定获取电能,容纳槽2内分布有主定位组件,供电组件3上设置有与主定位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定位组件。这样,在实际实施时,依托于主定位组件与副定位组件相互配合,在保证供电组件3与设备本体1两者结合稳定的同时,还可以辅助满足主导通接触组件与副导通接触组件相连时不松脱,避免出现突然断电现象。当然,为了有效提升容纳槽2的限位效果,在容纳槽2外围设置有围挡18。再者,考虑到能够避免各个组件连接时出现硬磨损,提升取放供电组件3的手感舒适度,围挡18内壁或是容纳槽2内设置有缓冲层19。

并且,为了实现供电组件3的可替换性,符合工业设计中的模块化配置需求,供电组件3包括有收纳盒4,在收纳盒4内设置有供能体5。当然,考虑到制造的便利,提升供能组件的替换通用性,采用供能体5为蓄电池组,或是为锂离子电池。这样,在需要给设备本体1提供电能的时候进行输送,在自身需要进行能源补充的时候及时实现分离充电。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保证导通连接的安全性,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传导介质,采用的主导通接触组件包括有引导柱6,其顶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导通连接的触片7。同时,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类别的设备本体1,在引导柱6底部连接有导线8。这样,在实际装配的时候,只需要将导线8与对应的设备本体1的供电端口相连即可。当然,为了配合主导通接触组件的构造,实现吻合对接,所采用的副导通接触组件包括有衔接槽9,其内分布有触片7,触片7底部与供能组件相连。并且,引导柱6底部与电器件导线8之间设置有弹片,触片7为U形触片7。这样,可以拥有较佳的弹性连接,不会造成触片7损伤。再者,为了更好的巩固主导通接触组件,在后续分离的时候即使施加的力度或方向不对,亦不会造成引导柱6变形,在引导柱6外套设有保护环10。

进一步来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定位组件为磁铁11,副定位组件为与主定位组件磁极相反的磁铁11,或是副定位组件为铁片12。这样,可以有效依托于磁铁11的弹性,在供电组件3放置到容纳槽2内后即可完成吸合。同时,在吸合后满足导通需要,不会轻易分离,也不用采用其他附件进行连接加固。并且,在人员需要替换供电组件3的时候,只需要施加适当的外力即可令其分离,极大的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装配便利性,可以给磁铁11或是铁片在安装时预留一个空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位移,影响最终吸合。采用的主定位组件包括有主嵌槽13,磁铁11嵌入主嵌槽13内。与之对应的是,副定位组件包括有副嵌槽14,铁片12嵌入副嵌槽14内。

再结合实际使用来看,有时候会出现供电组件3能源耗尽,需要及时充电的情况,为了利用车载电源上以配置的接头,不用对供电组件3进行分离,在设备本体1与供电组件3上均设置有独立的输能端口15,输能端口15之间连接有辅助导线16。这样,可通过独立的输能端口15对设备本体1或是供电组件3进行能源供给。同时,即便在日常使用期间,依托于导线8的存在,可以形成双路的能源供给,提升供电的稳定性。并且,为了提升辅助导线16的使用寿命,辅助导线16的端头设置有缓冲保护块17。这样,在插拔辅助导线16的时候,辅助导线16端头受力做多,可以起到最佳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设备本体1需要实现供电的时候,将供电组件3对应容纳槽2。同时,对准主导通接触组件与副导通接触组件,放下供电组件3即可。在此期间,各个触片7相互接触,实现供电导通。并且,依托于磁贴与铁片的相互作用,令供电组件3有效吸附在容纳槽2内。整个过程的操作非常便捷,用户非常容易上手。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供电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贴合连接到设备本体上,拥有较佳的一体性。

2、依托于各个定位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磁力吸合,无需采用额外的挂件或是紧固件来参与,便于使用。

3、通过触片来完成衔接导通,实现“无线”连接,减少短路的可能,易于维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4、可以采用辅助导线来配合输能端口,实现免分离的充电构造,便于在车内狭小空间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