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221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及高速公路里程数迅速增加,现有的道路资源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交通拥堵成为国内外各大中城市的普遍现象。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驾驶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很大比例,但此类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而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的出现,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因此,研究和开发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外很多公司都已研制出一些具有特色的辅助驾驶系统,例如奔驰公司新研制出的夜视辅助系统,能够在夜间行车时将驾驶员视野范围扩大至200多米,让驾驶员提前看清近光灯照不到的黑暗中道路中的危险事物,及时采取制动或避让措施;沃尔沃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基本无需驾驶员干预的车辆自动控制转向、加速或制动的自动驾驶,其推出的自动巡航控制系统能够自动保持与前车之前的适当距离,同时保持对转向的控制,大大降低追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现有技术尚存在如下不足;(1)车载监控及服务系统大多服务于向行驶车辆提供道路路况信息、引导信息、网络服务以及对车辆行驶路线进行监控等,在此过程中行驶车辆仅被动接收远程服务信息,对于其运行环境内可能发生的危险无法实时的预测和预警,系统对本车驾驶安全性的助益不明显;(2)现有车载驾驶辅助系统仅局限于自车感知范围内的风险规避,存在车辆行驶的“信息孤岛”问题,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之间缺乏信息交互,这种彼此隔绝的状况使得现有安全辅助系统对抑制交通事故的作用和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将现有主动安全辅助技术与车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实时高效的车辆行驶主动安全服务系统,为交通事故的有效抑制提供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包括安装于车上的车辆辅助寻道模块、车距控制模块、车辆盲区检测模块、智能制动模块、红外电子探头、摄像头、微波传感器和MCU控制器,所述的车辆辅助寻道模块、车距控制模块、车辆盲区检测模块、智能制动模块分别连接在MCU控制器上,MCU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检测汽车四周的物体参数信息,雷达传感器检测汽车四周的距离参数信息,MCU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酒精气体传感器、信息采集器、4G模块、无线模块、GPS模块、指纹识别模块,MCU控制器通过GPS模块进行定位,所述的摄像头和微波传感器分别连接在MCU控制上,所述的摄像头用于监控汽车四周的图像信息,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部件的实时数据信息,MCU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用于存储汽车所有数据的存储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与Wifi模块进行数据交换,Wifi模块设置在移动终端或手机端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上连接有指纹触摸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MCU控制器通过4G模块与手机端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并在手机端或移动终端上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雷达和视频监控系统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实时监测安全行车环境,能够实现对车辆前方车辆距离、侧面视野盲区、路面车道信息的综合采集,综合因素可有效降低车辆转向安全事件的发生。

而且本发明的辅助系统通过多方位的手段,使得车辆在行驶以及停止过程汇总具有多种功能,从而实时的进行监测、维护以及安全,然后通过无线的方式服务给用户,并进行消息推送,进而达到主动安全服务动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汽车辅助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智能汽车辅助系统中指纹识别的示意图。

图3为智能汽车辅助系统中终端的接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包括安装于车上的车辆辅助寻道模块、车距控制模块、车辆盲区检测模块、智能制动模块、红外电子探头、摄像头、微波传感器和MCU控制器,车辆辅助寻道模块、车距控制模块、车辆盲区检测模块、智能制动模块分别连接在MCU控制器上,MCU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汽车四周的物体参数信息,雷达传感器检测汽车四周的距离参数信息,红外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周围的信息,并及时将信息数据传递给MCU控制器,MCU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控制车辆辅助寻道模块、车距控制模块、车辆盲区检测模块、智能制动模块,通过车辆盲区检测模块监测汽车与前后汽车之间的距离盲区,然后通过车距控制模块控制汽车与前后汽车之间的距离,在形式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车辆辅助寻道模块为汽车定位安全快速的车道,从而达到汽车安全形式的目的,当汽车的状态处于设定的安全状态下,通过智能制动模块自动对车辆进行控制并适当降低微小的速度。

同时可以对行驶车辆进行实时测速,测速系统与交管系统对接,汽车一旦发生超速行为会立即向驾驶员发出超速提醒,同是将超速信息上报至交管系统进行记录。

MCU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酒精气体传感器、信息采集器、4G模块、无线模块、GPS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汽车通过酒精气体传感器检测汽车驾驶人是否有酒驾现象,如果发生酒驾现象,通过酒精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并将数据传递给MCU控制器,然后进行处理和判断,同时将数据通过4G模块传递给交管系统,对驾驶的车辆进行定位,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信息采集器可以采集红绿灯以及一些交通标志信息(限速、学校、人行道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驾驶员做出相应的提醒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如果驾驶员不按照实际交规行驶,出现违规行为及时对驾驶员做出提醒同时将违规信息上报至交管系统。

感应车前是否有行人、障碍物等信息,并及时做出避让提醒等,如遇紧急情况以防驾驶员因为紧张而发生误操作造成更大的事故系统会自动失效车身部分系统。

指纹识别模块上连接有指纹触摸器,指纹触摸器对驾驶人的指纹进行采集,驾驶人只用通过指纹识别模块内的数据判断后,判断驾驶人是否是数据内以存有的指纹信息,如果信息数据一致,则可以控制车辆启动,从而防止汽车被盗。MCU控制器通过GPS模块进行定位,汽车在行驶以及停车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GPS模块进行精确定位。

摄像头和微波传感器分别连接在MCU控制上,摄像头用于监控汽车四周的图像信息,微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部件的实时数据信息,通过摄像头帮助驾驶人看到无法可视的区域,方便驾驶人对周围情况进行判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微波传感器将汽车部件的实时数据传递给MCU控制器,MCU控制器对数据处理后,如果出现异常的数据,则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同时发出警报,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MCU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用于存储汽车所有数据的存储模块,从而对汽车的数据进行实时的记录,便于查找历史记录。

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与Wifi模块进行数据交换,Wifi模块设置在移动终端或手机端内。MCU控制器通过4G模块与手机端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并在手机端或移动终端上进行定位。汽车的实时信息通过4G模块传递给手机端或移动终端,从而便于车主以及驾驶人及时掌握车辆的信息,以及显示车主交通违规信息,进行违规信息处理,推送一些交通信息、安全驾驶信息等。

每个硬件设备都有自身的设备ID,设备ID与汽车本身的车牌号进行一一绑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违法犯罪(如车辆被盗并更换假车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时更换的假车牌是没有用的,我们可以根据丢失车辆的硬件ID来锁定车辆的位置;再就是一些驾驶员故意遮挡车牌进行违规行驶等也是没有用的,一位车辆一旦发生违规行为硬件设备会第一时间将违规信息上传是交管系统)。

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能将车身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道路信息(车祸、拥堵等)发送给驾驶员,能使驾驶员根据实际的道路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高速上的连环追尾事故。

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智能汽车云平台,将全国的车辆信息管理起来并且实现真正的车联网,同时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将全国的车辆构成一个完整的“车神经网络”。通过此神经网络可以更好的管理全国的车辆信息,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时抓捕犯罪分子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