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发电平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56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救灾发电平台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备,尤其是一种救灾发电平台车。



背景技术:

发生地震等灾害的地区,一般会发生电力设施大面积损毁而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而救灾现场的应急抢险救灾与抢修抢建与安置等活动,一般需要发电车提供应急电源,其的发电功率需求多为200KW~400KW。

对于救灾用发电车功能性能的特别需求,有几大特点:

一、发电时间常需持续多天,但燃油的外部供应保障可能困难,需发电车多装燃油。

二、救灾现场用电设备众多且差异大,现场无配电设施,需发电车提供充分的配电功能。

三、进入灾区的路况一般很差,对车辆的通过性能与行驶稳定性要求高,需采用越野底盘(驱动好但装载质量同比偏低)、车身尺寸小(转弯半径可较小)、整车重心低(防侧翻);因此,对车辆的轻量化与车长尺寸压缩的要求较高。

另外,灾害发生时,可能出现公路局部阻断而铁路可通行的情况,按照4米限高公路标准的车辆,无法利用铁路运输应急进入灾区(铁路机车限界标准要求车辆高度不大于3.55米且两侧带标准大斜角)。

目前国内尚无适合上述救灾特点的发电车。

目前发电车都是针对城市供电保障或通信设施应急保电工况,其典型特征是:普通卡车底盘、发电机组采用底座油箱形式(8小时容量)且安装在车厢底架上、只配一套总功率输出接口与输出主电缆而不设其他配电装置、符合4米限高公路标准的高大车身且重心偏高。

根据上述分析,适合救灾工况的发电车,需要解决的困难主要在于:

一、容量满足多日运行的燃油箱如何设置(大容量燃油箱在车厢内安装困难,且受车厢宽度限制而油箱瘦高致重心抬高);

二、车身尺寸如何大幅压缩(空间如何高效充分利用);

三、装置重量如何有效降低;

四、装置重心如何有效降低;

五、配电输出如何满足众多差异化用电设备。

专利CN200710055100.4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带有发电设备室,但其发电主要室为了自身排涝设备用电,而未提及如何解决上述困难。

专利CN201120263682.7智能型移动电源应急抢险车,将发电机组与电动排水泵结合在一起,但未提及如何解决上述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救灾发电平台车,以解决现有发电车技术对灾区情况的适应满足性不足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灾发电平台车,由越野汽车底盘、车厢、发电机组、机组燃油箱、输出配电平台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电机组透过车厢底架而直接安装于汽车底盘大梁上,以降低机组安装重心高度;

所述发电机组的长度与救灾发电平台车车厢内部空间的长度基本一致;发电机组前部散热水箱紧贴车厢前端面安装;车厢前端面正对散热水箱的位置设有出风窗,车厢后端面上部设有进风窗;

所述发电机组的散热水箱采用扁平结构,并将排烟管跨过散热水箱上部而朝向车厢前端面排烟,以便于降低车厢高度。

本发明有以下优化方案:

所述的输出配电平台由主配电柜、主配电缆、便携电缆卷盘、过渡转换接头组成;该输出配电平台采用多层级功率分配的多路输出形式。

所述机组燃油箱独立安装于车厢外;该机组燃油箱与车厢同宽,其底面贴住汽车底盘大梁上平面,以降低车辆行驶状态下燃油的重心高度。

所述的机组燃油箱安装在车厢外后部,备胎存放在机组燃油箱上方,以避免备胎在车架下部存放对离去角的不利影响。

所述的救灾发电平台车,发电机组两侧的车厢空间设置抽拉式柜架,以充分利用车厢内机组两侧空间,同时保证检修机组时可快速让出检修空间;抽拉式柜架用于安装输出配电平台的主电柜,存放便携式电缆卷盘与过渡转换接头。

所述的输出配电平台,主配电柜内部装有若干断路器等功率分配元器件,主配电柜面板装有若干配电插座,主配电缆与便携电缆卷盘,均一端与主配电柜面板的配电插座连接,展开后另一端引到受电场地;便携电缆卷盘的输出配电盘为标准插座,过渡转换接头可将其转换为各种非标插座。

所述的输出配电平台,主配电柜面板上的每个配电插座,均设有漏电保护器;每个便携电缆卷盘的输出配电盘,也设有漏电保护器。

所述的输出配电平台,同一层级的功率分配采用非均等的模式,且兼顾到多种等级的功率需求。

虽然现有技术中关于车身尺寸如何大幅压缩(空间如何高效充分利用)、装置重量如何有效降低、装置重心如何有效降低、配电输出如何满足众多差异化用电设备,以及容量满足多日运行的燃油箱如何设置等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性或理论性的方案,但如何综合地利用这些技术解决本发明的任务,却无法找到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进行大量的选择性决策、组合性设计及反复试验后,才能得到本发明的方案。其工作量的巨大的,而且需要在很多方面克服传统偏见,才能做出本发明的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救灾发电平台车,机组燃油箱携装的燃油可满足发电机组多日运行;输出配电平台采用多层级功率分配的多路输出形式,可满足救灾现场各类众多用电设备接入需求;车辆外形尺寸小且重心低,可满足恶劣路况的车辆通过性;整车外廓尺寸符合铁路机车限界标准的规定,可利用铁路运输应急进入灾区。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发电车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发电车结构示意图之俯视图;

图3本专利救灾发电平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4本专利救灾发电平台车结构示意图之俯视图;

图5本专利救灾发电平台车外廓尺寸与铁路机车限界标准的符合性示意图;

图6本专利救灾发电平台车的输出配电平台的多级功率分配原理示意图。

图中:越野汽车底盘1,车厢2,300KW发电机组3,机组燃油箱4,车厢底架5,机组排烟管6,汽车底盘大梁7,备胎8,主配电缆9,抽拉式柜架10,主配电柜11,便携电缆卷盘12,过渡转换接头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救灾发电平台车,由越野汽车底盘1、车厢2、300KW发电机组3、机组燃油箱4、车厢底架5、机组排烟管6、汽车底盘大梁7、备胎8、主配电缆9、抽拉式柜架10、主配电柜11、便携电缆卷盘12、过渡转换接头13等组成。

机组燃油箱4容量为5000L,可满足300KW发电机组3四昼夜满载运行;机组燃油箱4独立安装于车厢2外。

输出配电平台主要由主配电缆9、主配电柜11、便携电缆卷盘12、过渡转换接头13等组成,采用三层级功率分配的多路输出形式。

300KW发电机组3的底托架透过车厢底架5而直接安装于汽车底盘大梁7上,300KW发电机组3的安装高度较普通发电车降低300mm以上,明显降低了车厢2高度需求,同时大幅降低其重心高度。

300KW发电机组3的散热水箱采用扁平结构,并将机组排烟管6跨过散热水箱上部而朝向车厢前端面排烟,降低了车厢2的高度。

机组燃油箱4安装在车厢2外后部,备胎8与主配电缆9存放在机组燃油箱4上方,以避免备胎8在车架下部存放对离去角的不利影响。

机组燃油箱4与车厢2基本同宽;机组燃油箱4的底面基本贴住汽车底盘大梁7上平面,以降低车辆行驶状态下燃油的重心高度。

车厢2内部空间的长度,与300KW发电机组3长度基本一致;300KW发电机组3前部散热水箱紧贴车厢2前端面安装;车厢2前端面正对散热水箱的位置设有出风窗,车厢2后端面上部设有进风窗。

300KW发电机组3两侧的车厢空间设置抽拉式柜架10,以充分利用车厢2内300KW发电机组3的两侧空间,同时保证300KW发电机组3检修时可快速让出检修空间;抽拉式柜架10用于安装输出配电平台的主电柜11与存放便携式电缆卷盘12。

整车高度为3500,车厢2两侧大斜角下沿为3100,车宽为2500,整车外廓符合铁路机车限界标准GB146.1的规定。

主配电柜11内部装有若干断路器等功率分配元器件,包括:一级总断路开关630A,二级断路开关200A与100A各2个,三级断路开关3个63A与6个32A。两个100A直接输出,通过过渡转换接头13可实现向同一设备合并供电;两个200A再次分配。

2根主配电缆9与9个便携电缆卷盘12均一端与主配电柜11面板的配电插座连接,展开后另一端引到受电场地;便携电缆卷盘12的输出配电盘为标准插座,多种过渡转换接头13可将其转换为各种非标插座。

主配电柜11面板上的每个配电插座,均设有漏电保护器;每个便携电缆卷盘12的输出配电盘,也设有漏电保护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