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位置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347发布日期:2018-06-23 00:2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位置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座椅(car seat)用脚踏板(或搁脚板),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使用在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中的位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保证驾驶员及乘车人的安全而在车辆内设置安全带,并且具有一定身高的儿童或成人通过系安全带能够防止因冲击而导致身体弹出。但是,基本上设置于车辆的安全带是以成人为基准而制作的,因此就身材小于成人的婴儿、幼儿或儿童等孩子而言,在使用成人用安全带时,无法稳固地收紧主要部分,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因事故等发生冲击时,即使在系了安全带的状态下仍可能发生身体弹出的危险,或者安全带在胸部以上横穿到颈部,从而根据位置发生安全带所致的压迫,进而发生二次事故。为了对此进行防范,将适合孩子身高的汽车安全座椅(car seat,child seat,儿童安全座椅)安放于车辆的基本座椅上后,使孩子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并系好汽车安全座椅的安全带,从而保护孩子的安全。

但是,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孩子因为脚部无法接触车辆底板,所以腿部一直悬空,在所述状态下长时间或经常移动的情况下,不仅孩子会感到不舒服,而且孩子的膝盖、脚踝等受伤的危险很大。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韩国登记专利第10-0331007号虽然公开了将踏板附着于汽车安全座椅的发明,但是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登记专利因为使得踏板内置于汽车安全座椅,所以必须购买内置有踏板的新汽车安全座椅,且无法使用现有使用中的汽车安全座椅,并且还有如下问题:无法按照孩子的体型调节踏板的高度、角度及距离,踏板始终位于固定的位置,因此不同使用者势必会以不舒服的姿势就坐而产生不适感,从而无法适用于全部年龄段的孩子。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能够使得使用者轻易对如下进行调节:能够简单地设置于汽车安全座椅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高度;以及设置于所述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各个组件的高度。

课题的解决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节设置于导杆的组件的高度的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紧贴部件,其紧贴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及加压部件,其加压所述紧贴部件,所述紧贴部件包括:第一紧贴板,其紧贴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第二紧贴板,其与所述第一紧贴板结合;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第一紧贴板与所述第二紧贴板之间;以及接触部件,其位于所述第一紧贴板与所述第二紧贴板之间,通过开放的一面使得所述弹性部件插入,所述接触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紧贴板的接触孔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接触。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贴板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形成于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紧贴的面。

在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外周面包括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具有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对应的样式(pattern)。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邻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孔形成于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邻的第三凸起,所述接触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所述接触孔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接触,所述接触部件在所述导杆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凸起至第三凸起在所述导杆方向上的长度。

在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加压部件来施加压力时,所述加压部件加压所述第二紧贴板,所述第二紧贴板加压固定结合的所述第一紧贴板,形成于所述第一紧贴板的所述多个凸起紧贴并结合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所形成的所述多个槽。

在实施例中,在解除向所述加压部件施加的压力时,所述弹性部件沿所述导杆的相反方向加压所述第二紧贴板,而与所述第二紧贴板固定结合的所述第一紧贴板所形成的所述多个凸起通过所述接触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的所述多个槽分离。

在实施例中,紧贴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的所述接触部件的一面与形成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的所述多个槽具有互不相同的形态。

在实施例中,为了不插入形成于所述导杆的外周面的所述多个槽,在与导杆接触的接触部件的一面的边中的至少一个边的长度可形成为比所述导杆的外周面所形成的所述多个槽中相对应的槽的边的长度长。

在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

在实施例中,所述组件是如下中的至少一个:结合板;接合器;支撑板;包括用于延长所述导杆的长度的辅助导杆的可延长导杆;以及婴儿车的儿童用座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在不发生另外钩挂现象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轻易地调节设置于导杆的组件的高度,而且能够使得所述组件牢固地固定结合于所述导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一示例图。

图2到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所包括的第二位置调节装置的侧面图和立体图。

图5到图7是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所包括的第一位置调节装置的侧面图和立体图。

图8到图10是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所包括的第三位置调节装置的侧面图和立体图。

图11到图14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另一示例图。

图15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的婴儿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详细说明以便使得本发明技术领域内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轻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130、240、330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10的一示例图。

本发明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130、240、330在解除压力时使得紧贴部件从导杆(guide bar,或导向杆)300分解并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意外的钩挂现象,并且能够在加压时使得紧贴部件牢固地紧贴固定于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

参照图1,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10大致包括结合板100、支撑板200及导杆300。

结合板100具有板形状,以便结合于汽车安全座椅和车辆座椅之间,其中,所述汽车安全座椅结合于所述车辆座椅,在板形状的表面可形成至少一个结合孔H(参照图6)。换句话说,通常在将汽车安全座椅安放于车辆座椅上时,将汽车安全座椅放置于车辆座椅上,并通过车辆的安全带拴系并固定汽车安全座椅。由此,在将汽车安全座椅放置于车辆座椅上时,结合板100可位于车辆座椅和汽车安全座椅之间而得到固定。换句话说,在将结合板100置于车辆座椅上并将汽车安全座椅置于其上后,如果通过安全带拴系并固定汽车安全座椅,则使得汽车安全座椅向车辆座椅方向施加的压力传递至结合板100,从而能够使得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200得到固定。结合板100如果能够结合固定于汽车安全座椅和车辆座椅之间,则其能够由多种形状及多种材质形成,并非限定于图1的形状。

结合板100大致可包括:结合部件110,其置于汽车安全座椅和车辆座椅之间;结合孔H(参照图6),其形成为贯通孔并使得导杆300插入;及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其使得结合板100固定于导杆300。

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是用于对使得所述结合板100插入于所述导杆300的结合位置进行固定的部分。换句话说,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设置于结合部件110的一侧,从而使得结合部件110固定于所述导杆300的特定位置。

支撑板200作为对就坐于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孩子的脚进行支撑的部分,能够以多种形状及多种材质形成。支撑板200大致可包括:支撑部件210,其具有板形状,以便对就坐于汽车安全座椅上的使用者的脚进行支撑;固定部件220,其与导杆300结合;角度调节装置230,其在固定部件220的轴方向上结合支撑部件210,以便使得支撑部件210能够转动;以及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其使得支撑板200固定于导杆300。

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是用于使得支撑板200在插入于导杆300的结合位置上固定的部分。换句话说,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设置于固定部件220的一侧,从而使得固定部件220固定于导杆300的特定位置。

导杆300是设置结合板100及支撑板200并为了改变设置高度而支撑于车辆的底板的部分,导杆300具有柱体形状。

导杆300可包括:第一导杆310;及第二导杆320,其结合于第一导杆310的外周面,为了通过第一导杆310及第二导杆320使得导杆300的长度延长或缩短,以双重形式实现为重叠结构。

导杆300的外周面一侧可形成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以一列形式形成于与第一或第二位置调节装置130、240相接的部分。这是为了在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及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固定于导杆300时提高固定力。

此外,导杆300可包括第三位置调节装置330以使得在延长或缩短第一导杆310及第二导杆320的长度的状态下固定为一定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位置调节装置130、240、330中至少一个在压力解除时,使得紧贴部件和导杆300之间分离一定距离,由此防止意外的钩挂现象,而在加压时,可以使得紧贴部件牢固地紧贴固定于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参照以下的图2至图7,对此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图2至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10所包括的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的侧面图及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包括紧贴部件241及加压部件242,紧贴部件241包括第一紧贴板241a、接触部件241b、弹性部件241c及第二紧贴板241d。

第一紧贴板241a作为在使用者通过加压部件242施加压力时与导杆300的外周面接触的部分,在与所述导杆300接触的一面形成有使得接触面一部分突出的凸起。

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的凸起和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能够以相互对应的形态形成,以便能够相互紧贴并固定。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能够形成有具有矩形形态的三个凸起,并且所述三个凸起可以分别与形成于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的矩形形态的槽相对应。但是,这只是示例性的,可以对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上所形成的凸起的数量及形态进行不同的变更。

第一紧贴板241a上可形成有用于使得接触部件241b通过的接触孔。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接触孔可以形成于第一紧贴板241a上所形成的三个凸起之间,并且所述三个凸起中两个凸起可以设置于接触孔的上端,另外一个凸起可以设置于接触孔的下端。但这只是示例性的,可以对接触孔的位置及大小进行不同的变更。

接触部件241b设置于第一紧贴板241a及第二紧贴板241d之间,形成为一面开放的形态,从而能够使得弹性部件241c插入。接触部件241b通过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的接触孔能够与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接触。

例如,为了解除由加压部件242施加的压力时使得第一紧贴板241a从导杆300分离,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导杆的方向上的长度可形成为长于第一紧贴板241a上所形成的三个凸起在所述导杆的方向上的长度。

作为另一个例子,为了防止接触部件241b结合于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接触部件241b的形态和/或大小可形成为与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不同。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导杆300的槽形成为具有四边形形态的情况下,接触部件241b可形成为具有比导杆300的槽大的圆筒形态。

但是,这只是示例性的,接触部件241b的形态及大小能够形成为各种模样及大小。例如,接触部件241b的形态可形成为具有与外周面的槽相同的形态,并且此情况下,接触部件241b的长度可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上所形成的多个凸起中的至少一个长。作为另一个例子,在与导杆300接触的接触部件241b的面中至少一个边的长度可形成为比该边相对应的导杆300的槽的边的长度长。

弹性部件241c设置于第一紧贴板241a及第二紧贴板241b之间,并插入于接触部件241b的一面。弹性部件241c在使用者向加压部件242施加压力时成为压缩状态,而在使用者解除向加压部件242施加的压力时通过恢复力而恢复。弹性部件241c可通过利用例如螺旋弹簧来实现。

第二紧贴板241d与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相互固定结合。换句话说,在所述接触部件241b和所述弹簧部件241c插入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和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与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相互固定结合。

为此,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的一面可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的一面相对应的形态。例如,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的一面可以都具有相同大小的矩形形态,并且利用螺钉等相互牢固地固定结合。

另外,由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接触部件241b、弹性部件241c及第二紧贴板241d形成的紧贴部件241向所述导杆300的固定部件220的一侧插入并结合。

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所述加压部件242与所述固定部件220轴结合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所述加压部件242的曲面部施加压力时,所述加压部件242与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接触,从而加压第二紧贴板241d,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加压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并且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紧贴并固定于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由此与所述固定部件220联动的所述支撑板200能够固定于导杆300的特定位置。此时,因为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部件241c的恢复力,所以所述弹性部件241c成为被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压缩的状态。

在使用者解除向所述加压部件242施加的压力时,所述弹性部件241c因恢复力而恢复。此时,弹性部件241c向所述导杆300的方向对所述接触部件241b施加压力。此外,弹性部件241c因恢复力向所述导杆300的相反方向对第二紧贴板241d施加压力,并且所述第二紧贴板241d与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固定结合,因此接触部件使得第一紧贴板241a从导杆300离开并分离。

结果,在解除向加压部件242施加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与所述导杆300分离一定距离。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没有另外钩挂现象的情况下稳定地对支撑板200的位置进行调节。

并且,按照接触压力时所述第一紧贴板241a与所述导杆300之间分离的距离,可以使得所述导杆300的外周面的槽形成得更深,从而能够使得导杆300与紧贴部件241得到更为坚固地紧贴固定。

另外,应理解为所述说明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图2至图4中所说明的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的构成及操作也能够同样地适用于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及/或第三位置调节装置330。

例如,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能够实现为与图2及图3中所说明的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相同的形态。换句话说,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包括紧贴部件131及加压部件132,紧贴部件131可实现为包括第一紧贴板131a、接触部件131b、弹性部件131c及第二紧贴板131d。

作为另一个例子,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三位置调节装置330能够实现为与图2及图3中所说明的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240相同的形态。

换句话说,第三位置调节装置330包括紧贴部件332及加压部件333,并且紧贴部件332可实现为包括第一紧贴板332a、接触部件332b、弹性部件332c及第二紧贴板332d。

作为另一个例子,第三位置调节部件330能够实现为不仅包括紧贴部件332及加压部件333,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导杆320的下端的主体331。

另外,应理解为所述说明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在图1至图10中,虽然对具备置于车辆座椅和汽车安全座椅之间的结合板100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进行了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也适用于具备结合部的汽车安全座椅及具备插入结合于所述结合部的插入部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作为另一个例子,除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也可适用于婴儿车等。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位置调节装置的适用例及应用例进行更为详细说明。

图11至图15是示例示出能够适用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的产品的图,图11至图14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的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的另一示例图,图15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的婴儿车的视图。

参照图11,取代图1的结合板100也可结合接合器(adapter)100'。此时,接合器100'可包括使得一侧插入结合于设置在汽车安全座椅(基本座椅或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上的结合部的插入部110'。例如,汽车安全座椅可设置有用于使得插入部110'插入并紧固的空间或作为紧固装置的结合部。此时,设置于汽车安全座椅的结合部插入结合有接合器100'的插入部110',由此能够使得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10'紧固于汽车安全座椅。接合器100'的一侧具有插入于结合部的插入部110',另一侧具有能够进行转动的转动部120。转动部120一侧设置有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

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是用于使得接合器100'插入于所述导杆300的结合位置固定的部分。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设置于转动部120的轴连接部相对侧部分,转动部120固定于导杆300的特定位置。

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一位置调节装置130'可包括紧贴部件131及加压部件132,并且紧贴部件131可实现为包括第一紧贴板131a、接触部件131b、弹性部件131c及第二紧贴板131d。

参照图15,婴儿车20包括儿童用座椅1及结合有所述儿童用座椅1的轴2,并且所述儿童用座椅1和所述轴2利用位置调节装置3进行结合固定。此时,所述位置调节装置3可实现为具有与如2至图10所说明的位置调节装置相同的构成。

如上所说明地,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最佳实施例。在此虽然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这只是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使用的,并非用于限定意义或限制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使用的。因此应理解本技术领域内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可由此进行各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由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思想来限定。

标号说明

10:汽车安全座椅用脚踏板

100:结合板

110:结合部件

130:第一位置调节装置

200:支撑板

210:支撑部件

220:固定部件

230:角度调节装置

240:第二位置调节装置

300:导杆

310:第一导杆

320:第二导杆

330:第三位置调节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