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11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舞台,具体来说是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



背景技术:

文艺演员下基层演出丰富了山区农村及偏远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但是由于流动演出舞台和设备的搬运工作量大,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且基层又缺乏相应的演出场地,无法满足演员的演出要求,从而影响了流动演出的效果。为了解决舞台给演出带来的影响,舞台车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舞台车多为将左右侧壁展开,与车厢底壁形成一个舞台,其面积有限,演出的节目类型收到一定的限制。且现有技术中的舞台车顶板高度确定,有跳跃动作的节目将受到顶板高度的限制。

舞台车使用时,展翼展开一般通过支撑腿支撑。由于山区地面平整度差,如果支撑腿的高度不可调的话,会造成舞台不稳定,影响演出效果。

由于山区场地结构不规则,为了适应场地的变化,如能将舞台车设计成可旋转的结构,将会更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舞台车提供的舞台面积有限,且一般为单层,及需要单独的设备运输车以及对场地要求交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包括主车架和旋转车架;所述旋转车架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车架上,且所述旋转车架沿所述主车架纵向移动;

所述旋转车架上固定有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底板、顶板;在所述底板的两侧铰接有底板展翼;在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铰接有顶板展翼;所述舞台车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板展翼展开与所述底板同平面或收起作为所述车厢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板展翼展开与所述顶板同平面或收起作为所述车厢的外侧壁所述顶板通过多根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通过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板做上下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旋转车架之间设置有转盘轴承;在所述转盘轴承的底部设置有在所述车主架上滑动的滑块;在所述主车架上还固定有第七驱动机构、第八驱动机构;所述第七驱动机构推动所述转盘轴承做直线运动;所述第八驱动机构推动所述转盘轴承水平转动。

优选的,所述主车架包括两纵梁、连接所述两纵梁的横梁;所述滑块在所述纵梁上滑动;所述第七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且与所述转盘轴承底部铰接;所述第八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纵梁上且通过旋转力背与所述转盘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七驱动机构、第八驱动机构均为油缸;所述七驱动机构、第八驱动机构的底座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纵梁上。

优选的,与所述底板展翼铰接的还有二级展翼;所述二级展翼铰接在所述底板展翼远离所述底板的侧边;所述二级展翼通过第六驱动机构驱动展开与所述底板展翼同平面或收起处于所述底板展翼与所述顶板展翼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展翼与所述二级展翼的连接处还铰接有多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可伸缩腿;所述底板展翼和所述二级展翼收起时,二者之间具有容纳所述支撑腿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均为油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底座铰接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顶杆顶端铰接在所述底板展翼水平状态时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底座铰接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顶杆顶端铰接在所述顶板展翼水平状态时的下表面;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顶杆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底座铰接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顶杆顶端铰接在所述后壁水平状态时的内表面;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的底座铰接在所述底板展翼下表面,顶杆顶端铰接在所述二级展翼水平状态时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所述内筒具有外螺纹,所述外筒具有内螺纹,所述支撑腿通过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旋动来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包括外柱和内柱;所述内柱套设在所述外柱内;所述内柱在所述外柱内作上下运动;所述外柱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内柱顶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下表面;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顶板沿所述导向柱做上下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车厢的侧壁展开,尤其是增加了二级展翼,以增大舞台面积,满足较大规模的文艺演出需求,在并通过液压油缸来驱动侧壁展开或收起,使整体结构更紧凑、简单。

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节结构,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降低,使舞台车的适应性更强。通过多层的舞台,可以使表演形式多样化,更能体现主次之分。

通过第四驱动机构在与导向柱的配合下带动顶板上下运动,既可以实现支撑顶板,又可以实现增加舞台的高度,以满足具有一定高度要求的节目需求。

通过旋转轴承,可以将舞台旋转90°,是舞台车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单层旋转舞台车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单层旋转舞台车半开半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单层旋转舞台车完全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双层舞台车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双层舞台车半开半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双层舞台车完全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后壁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后壁收起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或图4中A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或图4中B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C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转盘轴承与主车架之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转盘轴承转动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主车架、转盘轴承、旋转车架时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转盘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在本文本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单层旋转舞台车,包括车头、主车架21、旋转车架22,车头驱动主车架21运动。旋转车架22通过转盘轴承23转动固定在主车架21上且沿车主架21纵向运动。

如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主车架21包括两平行的纵梁211和连接两纵梁211的横梁212。由于在车厢旋转时,旋转中心点距车厢拐角的距离大于旋转中心距车头的垂直距离。所以,为了避免旋转过程中,车厢拐角与车头相撞。本发明还在转盘轴承23的底部固定有两滑块231。滑块231采用槽钢制得。用作滑块231的槽钢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在转盘轴承23底部。两滑块231相互平行且槽口相背,两纵梁211也采用槽钢制得,且槽口相对。两滑块231处于两纵梁211之间且纵梁211的上翼板卡在滑块231的槽口内,以此限定滑块231沿纵梁211滑动。以满足转盘轴承23沿纵梁211纵向移动的需求。

转盘轴承23的纵向移动和旋转动作,分别通过第七驱动机构24和第八驱动机构25来完成。第七驱动机构24和第八驱动机构25均为油缸。第七驱动机构24的底座通过油缸吊耳固定在横梁212上,顶杆与下盘233铰接,第七驱动机构24可处于转盘轴承23与车头之间,也可处于转盘轴承23远离车头的一侧。通过第七驱动机构24的伸缩,从而转盘轴承23在旋转之前完成移动,为车厢旋转提供足够的空间。

第八驱动机构25的底座通过吊耳固定在其中一个纵梁211上,顶杆顶端与一旋转力背26铰接,旋转力背26的另一端与上盘231的侧边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力背26将第八驱动机构25的推力转化为旋转力,使得转盘轴承23得以旋转。

如图19所示,转盘轴承23结构包括上盘231、下盘233,上盘231和下盘233通过内套筒232和外套筒234套设固定,在内外套筒之间设置有滚珠235。

转盘轴承23与旋转车架22可通过螺栓固定。还可以在旋转车架22固定支撑油顶(图中未示出),当舞台展开时,车厢重心偏移,将支撑油顶顶在地面即可实现整个舞台的稳定。

旋转车架22上固定有车厢。车厢包括底板11、顶板12、前壁、后壁13。在底板11的两侧铰接有底板展翼111;在顶板12的两侧分别铰接有顶板展翼121;舞台车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5、第二驱动机构16;第一驱动机构15驱动底板展翼111展开与底板11同平面或收起作为车厢的内侧壁;第二驱动机构16驱动顶板展翼121展开与顶板12同平面或收起作为车厢的外侧壁。内侧壁和外侧板共同构成车厢的侧壁。与底板展翼111铰接的还有二级展翼112;二级展翼112铰接在底板展翼111远离底板11的侧边;二级展翼112通过第六驱动机构17驱动展开与底板展翼111同平面或收起处于底板展翼111与顶板展翼121之间。

如图1、图14所示,顶板12通过多根导向柱122固定在底板11上,并通过第四驱动机构19驱动顶板12做上下运动。导向柱122包括外柱1221和内柱1222;内柱1222套设在外柱1221内;内柱1222在外柱1221内作上下滑动;外柱1221底端固定在底板11上;内柱1222顶端固定在顶板12下表面;第四驱动机构19带动顶板12沿导向柱122做上下运动。本发明提供了4个第四驱动机构19,以使结构更合理,顶板12更稳定。

如图7、图8所示,前壁固定在底板11上。后壁13与底板11铰接,并通过第五驱动机构14驱动打开与底板11同平面,或收起与顶板12呈90°夹角以形成车厢后壁13。

如图1、图2、图13所示,为了使舞台平稳,底板展翼111与二级展翼112的连接处还铰接有多根支撑腿1111,一级二级展翼112的最外沿也铰接多根支撑腿1111。支撑腿1111为可伸缩腿。伸缩腿的结构有多种,本发明采用支撑腿1111包括外筒11111和内筒11112;外筒11111套设在内筒11112外;内筒11112具有外螺纹,外筒11111具有内螺纹,支撑腿1111通过外筒11111和内筒11112的旋动来调节高度。根据地面高低不同,可以通过调整支撑腿1111来找平,以使舞台平稳。当然,为了使收起时,车厢侧壁紧致,本发明在底板展翼111和二级展翼112收起时,二者之间具有容纳支撑腿1111的容纳腔。如果底板展翼111和二级展翼112为板状结构,那么这个容纳腔可以为在底板展翼111和二级展翼112之间开挖凹槽来容纳支撑腿1111,如果底板展翼111或二级展翼112为采用型钢焊接成的框架结构,支撑腿1111的固定位置可以放置在框架结构的间隙处。

在底板展翼111下落以及二级展翼112展开时,支撑腿1111在重力作用下,会处于竖直状态,无需人工参与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驱动机构15、第二驱动机构16、第四驱动机构19、第五驱动机构14、第六驱动机构17均为油缸。

其中,如图10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5底座铰接在底板11的下表面,顶杆顶端与摆背1a铰接,摆背1a固定在底板展翼111的下表面。第一驱动机构15的顶杆顶端低于其底座。

第四驱动机构19为竖直设置,其底座固定在设备厢10的地壁上,顶杆顶端固定在顶板12的下表面,以驱动顶板12的上下运动。

如图11所示,第五驱动机构14的底座通过油顶吊耳与底板11的下表面固定,顶杆顶端通过摆背1a与后壁13固定。

如图9所示,第六驱动机构17的底座固定在底板展翼111的下表面,顶杆顶端通过一铰接支撑1b与底板展翼111以及二级展翼112连接以完成力的传递,第六驱动机构17的底座高于其顶杆顶端。

第二驱动机构16通过油顶吊耳固定在相应位置。且第二驱动机构16的底座分别低于相应的顶杆顶端。

除了第四驱动机构19外,其余的驱动机构至少为2个,并分别设置在被驱动部件的两边,以使被驱动部件受力均匀。

如图9所示,铰接支撑1b包括两尺寸规格相同的支撑板1b1,两块支撑板1b1的一端分别与底板展翼111和二级展翼112铰接,另一端同时与第一驱动机构15的顶杆顶端铰接,二级展翼112打开时,两支撑板1b1将第一驱动机构15的水平力转为向上的支撑力用于支撑二级展翼112以及底板展翼111。二级展翼112与底板展翼111收起时,两块支撑板1b1收拢合并,并与第一驱动机构15一起存放于容纳腔内。支座与铰接支撑1b的功能类似,展翼打开时,为展翼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展翼收起时,支座与驱动机构同时收纳于收纳腔内。

如图10、图11所示,摆背1a为类似于L行的刚性结构,且其自身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其水平臂固定在底板展翼111的下表面,另一臂向下并朝向底板11方向倾斜,底端与第一驱动机构15的顶杆顶端铰接。

底板展翼111与二级展翼112的打开是交替进行的,具体为,先将底板展翼111展开一定角度后停止,再将二级展翼112展开一定角度,然后在将底板展翼111展开一定角度,如此直至完全展开,其展开的逆过程即为收起过程。

底板展翼111与二级展翼112收起时,二者之间的贴合面具有容纳第六驱动机构17的容纳腔。这个容纳腔的结构跟容纳支撑腿1111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舞台车的两侧都可展开,根据实际演出需求,可两侧展开不旋转,也可仅展开一侧,旋转。

实施例2

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双层舞台车,可设置成旋转的舞台,也可设计成不旋转的,本实施例给出了不旋转的双层舞台车。即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设备厢10,设备厢10处于车厢内。具体结构为:

设备厢10的两侧壁101分别与其顶壁102铰接,并分别通过第三驱动机构18驱动展开,以形成与设备厢10顶壁102同平面的平台。

如图12所示,在设备厢10的两侧还可以安装有LED显示屏103,显示屏103的大小可以为设备厢10的侧壁面积大小,也可以大于设备厢10的侧壁。如果大于设备厢10的侧壁,可以将显示屏103设计成主屏1031及两侧屏1032,两侧屏1032铰接在主屏1031的两侧,主屏1031面积小于或等于设备厢10的侧壁面积,两侧屏1032的面积和小于或等于主屏1031的面积。侧屏1032的折叠或展开,可通过人工操作。显示屏103的高度低于设备厢侧边的高度,以便于给第三驱动机构18的空出操作空间。

显示屏103可固定在两根导向柱122上,设备厢10的顶壁较宽,以便于设备厢10侧壁102落下时,侧壁102与导向柱122之间具有容置显示屏的空间,即侧壁102与导向柱122之间的间距等于主屏1031的厚度加上侧屏1032的厚度。

如图4、图5、图14所示,导向柱122和第四驱动机构19均穿过设备厢10的顶壁固定在底板11上,并通过第四驱动机构19驱动顶板12做上下运动。本发明提供的导向柱122数量为4根,4根导向柱122可以作为设备厢10四的骨架立柱。本发明提供了4个第四驱动机构19,分别设置在设备厢10的四个拐角处,以使结构更合理,顶板12更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驱动机构18为油缸。第三驱动机构18通过油顶吊耳固定在相应位置。且其底座分别低于相应的顶杆顶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