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942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诸多线束中,发动机线束多数沿着纵梁走向过渡至发动机,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合理布置、可靠固定对于整车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与钣金件之间通过设置一块用于布置线束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为一模压件,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置仪表的安装孔,然后在,孔的侧边会有一个布线区但是对于不同档次的车,该安布线区的结构也不相同,通常在一些低端车型上使用时,布线区为一凹陷部,

但是在高配车的时装配部件不同,但是结构变化不大,在产品设计时通过结构的增减来实现产品的不同配置,其中就对布线区进行了改进了,由于装配件的不同,需要在布线区内设置若干个条形的束线孔,因此就需要用两套模具来加工安装板,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其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的安装板本体包括仪表安装区以及布线区,所述的布线区为设置于安装板本体上的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个模压形成的封闭的撕裂痕,当撕除撕裂痕后形成线束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布线区设置环形槽,可以将线束布置在环形槽内,如果将该安装板用于高端配置的车时,可以将撕裂痕撕除后形成线束孔,方便线束穿过;当该安装板用于低端配置车时,不需要将撕裂痕撕除,只需要将线束布置在环形槽内即可,因此该安装板实现了高配和低配车通用,节省了模具的开发,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先,所述的封闭的撕裂痕形状为长条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状的设置为了更加方便高配车线束的布置。

作为优先,所述的撕裂痕为四条,分别围绕环形槽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撕裂痕为四条,就意味着有四个线束孔,可以更好的将高配车的线束进行布置,使其更加合理。

作为优先,所述的撕裂痕的宽度为环形槽槽底宽度的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不但在高配车时线束布置更为合理,而且还可以增强布线区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先,每相邻所述的撕裂痕之间形成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撕除撕裂痕之后相邻的线束孔就会形成连接块,以确保布线区安装板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先,所述的环形槽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直线段的圆弧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以使得线束布置更加方便,更加合理。

作为优先,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板的位置是在发动机边上,因此会有强烈的振动,加强筋的设置可以提高连接块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安装板可以同时适用于高配置车以及低配置车,因此缩短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撕裂痕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撕裂痕完全撕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连接块与加强筋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

图中,1、安装板本体;11、安装区;111、安装孔;12、布线区;121、环形槽;1211、直线段;1212;圆弧段;2、垫板;3、撕裂痕,31、封条;4、线束孔;5、连接块;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汽车线束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1,安装板本体1包括仪表安装区11以及布线区12,安装区11设置有多个仪表安装孔111,布线区12为设置于安装板本体1上的环形槽121。

环形槽12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直线段1211以及连接两直线段1211的圆弧段1212安装板在环形槽121中部形垫板2,其中,在环形槽121的槽底设有四条封闭的撕裂痕3,该撕裂痕3是由模具模压形成,撕裂痕3形成封条31,当撕除撕裂痕3后形成线束孔4,当撕除撕裂痕3之后相邻的线束孔4就会形成连接块5,以确保布线区12安装板的连接强度。

如果将该安装板用于高端配置的车时,可以将撕裂痕3撕除后形成线束孔4,方便线束穿过;当该安装板用于低端配置车时,不需要将撕裂痕3撕除,只需要将线束布置在环形槽121内即可。

本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对高配车的线束进行布置,故将撕裂痕3的形状设置为长条状。

由于安装板是安装在发动机旁边因此该位置经常会出现振动,为了提高垫板2与强度将撕裂痕3的宽度为环形槽121槽底宽度的1/3,并且还在连接块5上设置了加强筋6,其中加强筋6的形式为模压成型,加强筋6一端延伸至垫板2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