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19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具有承载着各种杂物箱及其他零部件的功能,其内部须有预埋件与车身支架联接,其表皮有装饰功能。目前,汽车内饰通用设计方法是采用注塑件,通过两件或者多件组装。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一方面,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产品组装较麻烦,工序较多,其三、产品表面蒙皮不能随车身内饰风格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工序较少,便于生产,蒙皮便于更换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包括蒙皮,第一PP木粉板和第二PP木粉板,所述蒙皮设置在杂物箱骨架外表面,所述第一PP木粉板设置在蒙皮下方,所述第二PP木粉板设置在第一PP木粉板下方,所述第一、第二PP木粉板间设有中空部。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PP木粉板包括防水无纺布,防水无纺布设置在第二PP木粉板内表面,所述蒙皮设置在第一PP木粉板的外表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杂物箱骨架包括底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右镫形板和左镫形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部上设有镫形板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部上设有第一支架总成,第一支架总成位于底部和弧形部连接处的中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部的顶端设有两个顶部支架,两个顶部支架间隔且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支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部上设有右支架和左支架,左、右支架相对设置且位于顶部支架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成本较低,产品组装工序较少,便于生产;同时,蒙皮能够随车身内饰风格更换;此外,其强度较高,结构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100包括第一PP木粉板1,第二PP木粉板2和蒙皮3,所述蒙皮3设置在杂物箱骨架外表面,所述第一PP木粉板1设置在蒙皮3下方,所述第二PP木粉板2设置在第一PP木粉 板1下方,所述第一、第二PP木粉板1、2间设有中空部4。上述技术方案中,表面蒙皮3、第一PP木粉板1、第二PP木粉板2,三层材料通过三种工艺在同一个工位一次成型。第二PP木粉板2通过下模吸塑,第一PP木粉板和蒙皮3通过吹塑和压制成型,同时在两层PP木粉板中形成中空部,产品中空部是作为预埋件和增加产品强度的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P木粉板2包括防水无纺布21,防水无纺布21设置在第二PP木粉板2内表面,所述蒙皮3设置在第一PP木粉板1的外表面11上。所述杂物箱骨架100包括底部5和弧形部6,所述弧形部6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右镫形板61和左镫形板62。所述底部5上设有镫形板总成51。所述底部5上设有第一支架总成52,第一支架总成52位于底部5和弧形部6连接处的中部。所述弧形部6的顶端设有两个顶部支架63,两个顶部支架63间隔且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顶部支架63为L型。所述顶部支架63通过螺栓7固定。所述弧形部6上设有右支架64和左支架65,左、右支架相对设置且位于顶部支架63下方。

本实施例的汽车高顶杂物箱骨架成本较低,产品组装工序较少,便于生产;同时,蒙皮能够随车身内饰风格更换;此外,其强度较高,结构更稳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