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用安全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19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用安全坐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坐垫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坐垫/增高垫作为一种汽车用的辅助被动安全用品,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的,在汽车突然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

目前的儿童安全座椅/坐垫/增高垫使用不便,主要缺点如下:1、体积较大,占用较多汽车座椅空间,也不方便储存;2、需要专用的安全座椅接口用于安装固定,不方便在出租车和大巴车上使用;3、不方便携带,外出旅游、出行时不能随身携带;4、乘坐儿童安全座椅时座椅空间局促,儿童会产生排斥心理,且不透气和不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用儿童安全坐垫,该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便于安装和携带,适合3岁到10岁的儿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坐垫、肩带以及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坐垫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上壳体的上方;所述肩带的下端固定于上壳体的内部,肩带的上端连接有一肩带卡扣;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骨架、左侧调节本体、右侧调节本体、齿轮以及自锁机构;所述骨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骨架固定在下壳体内;

所述左侧调节本体的一端具有齿条,另一端具有左侧卡槽;所述右侧调节本体的一端具有齿条,另一端具有右侧卡槽;所述左侧调节本体的左侧卡槽和右侧调节本体的右侧卡槽从所述下壳体内伸出;

所述左侧调节本体和右侧调节本体具有齿条的一端均伸入骨架内,且与所述的齿轮相啮合,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实现所述齿轮的锁紧。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坐垫由坐垫面板和面板骨架构成,所述面板骨架固定在上壳体的上方,所述坐垫面板固定在所述的面板骨架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面板骨架由相同的第一面板骨架和第二面板骨架构成,所述坐垫面板由相同的两个面板本体构成,两面板本体对应的设置在第一面板骨架和第二面板骨架上,且所述两面板本体可实现对折。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面板骨架通过卡扣锁紧在上壳体的上方,所述坐垫面板粘贴在所述的面板骨架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放置支架的凹槽,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给儿童更好的安全保护,提供与儿童安全座椅等同的安全保护效果;其二、便于安装,无需额外特殊接口,可以在任何汽车内使用;其三、便于使用,只需两步即可完成儿童乘坐;其四、结构小巧,充分考虑到二胎时代对汽车空间的需求,普通轿车后排可以使用两个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坐垫后仍可乘坐1名成人;其五、便于携带和存储,重量≤1.5kg,可装入背包、汽车手套箱;其六、乘坐舒适,面料柔软和且给予了儿童更多的活动空间,减少了儿童对安全座椅的抵触情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的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该新型汽车用便携式儿童安全坐垫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坐垫30、肩带40以及调节机构50;所述调节机构50设置于所述下壳体20内,所述上壳体10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0上;所述坐垫30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上壳体10的上方;所述肩带40的下端固定于上壳体10的内部,肩带40的上端连接有一肩带卡扣401;所述调节机构50包括骨架501、左侧调节本体502、右侧调节本体503、齿轮504以及自锁机构505;所述骨架50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骨架501固定在下壳体20内;所述左侧调节本体502的一端具有齿条5020,另一端具有左侧卡槽5021;所述右侧调节本体503的一端具有齿条,另一端具有右侧卡槽5030;所述左侧调节本体502的左侧卡槽和右侧调节本体503的右侧卡槽从所述下壳体20内伸出;所述左侧调节本体502和右侧调节本体503具有齿条的一端均伸入骨架501内,且与所述的齿轮504相啮合,所述自锁机构505用于实现所述齿轮504的锁紧。所述调节机构50还包括支架506,所述下壳体20上设置有放置支架506的凹槽,所述支架506用于支撑所述的齿轮504。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30由坐垫面板301和面板骨架302构成,所述面板骨架302固定在上壳体10的上方,所述坐垫面板301固定在所述的面板骨架302上,本实施例中,面板骨架302通过卡扣锁紧在上壳体10的上方,所述坐垫面板301粘贴在所述的面板骨架302上。所述面板骨架302由相同的第一面板骨架和第二面板骨架构成,所述坐垫面板301由相同的两个面板本体构成,两面板本体对应的设置在第一面板骨架和第二面板骨架上,且所述两面板本体可实现对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当儿童乘坐在坐垫30上后,汽车安全带穿过调节机构50的左侧卡槽5021和右侧卡槽5030,汽车安全带从儿童腿部上方通过,将儿童约束在坐垫30上;当臀部空间不足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50横向调整,使得儿童有较为舒适的乘坐体位。汽车安全带穿过肩带卡扣401且锁止后,肩带40的长度调节通过肩带卡扣401的自锁机构505来实现,以方便根据儿童身高调整不同长度的肩带40,充分保证儿童乘坐安全。自此利用本发明和汽车安全带的配合形成了一个适合儿童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机构,为儿童提供被动安全保护。

当使用完毕后,依次解锁安全带,解开肩带卡扣401将安全带取出,从左侧卡槽和右侧卡槽中取出安全带,儿童从坐垫30上离开;如果需要将坐垫30收纳,先按压自锁机构505向内侧推入左侧调节本体502或者右侧调节本体503至完全到位后释放自锁机构505;然后将上外壳和下外壳向内折叠,然后使用肩带40缠绕约束即可。坐垫面板301和面板骨架之间按尺寸粘合在一起,坐垫面板301中部均较为柔软,进而可以方便实现折叠和展开;所述的肩带40除本身作用外还可用于在坐垫30折叠后约束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便于收纳存放。自此用户可将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坐垫30存放于汽车座椅靠背置物袋内、汽车手套箱或者汽车后备箱等地方,也可随身携带。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