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车胎及其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53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车胎及其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车胎,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制造该童车车胎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目前童车、小推车、玩具车轮子车胎普遍采用的材质有:EVA发泡、PU、橡胶等等。其中,EVA发泡车胎由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重量轻,无需充气等特点而被大量使用,但是EVA发泡车胎的耐磨和止滑性能相对较差,而且提高其表面硬度又会使其弹性不足,童车行走时颠簸明显;另外,由于EVA发泡车胎是发泡成型的,胎纹的边缘会变得模糊,显得不够清晰美观。

相对EVA发泡材料,PU(聚氨酯)是一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PU材料制成的童车车胎具有耐磨性能优良、弹性好、胎纹清晰漂亮、抓地力和各种温度下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主要用于一些中高端产品。但是PU材料相对于EVA发泡材料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导致PU材质的童车车胎的推广使用受阻。

广泛用于童车车胎的材质除了EVA发泡材料、PU材料外,橡胶也是经常被使用的,但由于橡胶材质比重大,成本高,一般是制作成橡胶外胎,再在其中置入内胎,橡胶外胎和内胎需要分开成型,然后使用特殊治具进行组装,生产过程相对冗长和复杂,制造成本高。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童车市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童车车胎已成为竞争中关键的一环。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好、成本低的童车车胎。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该童车车胎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童车车胎,包括由EVA发泡材料制成的内胎,所述内胎的外侧包覆有外胎,所述外胎为聚氨酯PU材料。

所述内胎上设有凸出的在成型时用于将其定位的定位凸台。

所述定位凸台设在内胎的内侧。

所述定位凸台与外胎的内侧胎圈表面对应平齐。

所述定位凸台有3个以上。

所述定位凸台沿内胎的内侧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外胎的厚度介于6mm到8mm之间。

所述外胎的胎面上设有内凹的凹纹。

一种制造所述童车车胎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成型外胎上部的环形上凹槽,所述下模上设有成型外胎下部的环形下凹槽,所述环形上凹槽与环形下凹槽的内壁一起围成童车车胎的车胎成型腔,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与车胎成型腔相连通的塑胶流 道,所述环形上凹槽和环形下凹槽内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内胎的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环形上凹槽与环形下凹槽的内壁、内胎的外壁一起围成外胎的外胎成型腔。

在所述环形上凹槽和环形下凹槽内分别设有用于成型凹纹的凸出的凸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内胎为EVA发泡材料,外胎为聚氨酯PU材料,使得童车车胎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弹性,并且制造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中内胎上设有凸出的在成型时用于将其定位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能够使得内胎在外胎成型的模具中保持在正确位置上,并且使得外胎能够在定位凸台以外将内胎整个包住,能有效防止内胎和外胎分离。

3、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台设在内胎的内侧,使得与地面相接触的童车车胎的胎面整个都是外胎的外侧面,可以提高耐磨性能、防滑性能和弹性。

4、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台沿内胎的内侧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内胎在外胎成型过程中位置较为固定,使得外胎的厚度更加均匀。

5、本实用新型中制造所述童车车胎的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易于生产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车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车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图4是图2中沿II-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车胎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III-I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车胎中内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造童车车胎的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造童车车胎的模具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沿IIII-II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图11是图9中放入内胎后沿IIII-II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童车车胎,包括由EVA发泡材料制成的内胎1,所述内胎1的外侧包覆有外胎2,所述外胎2为聚氨酯PU材料,由于聚氨酯PU材料的特性使得童车车胎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弹性,且防滑性能好,胎纹清晰漂亮;由于EVA发泡材料比较便宜,因此成本较低。

所述内胎1上设有凸出的在成型时用于将其定位的定位凸台11,所述定位凸台11能够使得内胎1在外胎2成型的模具中保持在正确位置上,并且使得外胎2能够在定位凸台11以外将内胎1整个包住, 能有效防止内胎1和外胎2分离。

所述定位凸台11设在内胎1的内侧,使得与地面相接触的童车车胎的胎面整个都是外胎2的外侧面,可以提高耐磨性能、防滑性能和弹性。

所述定位凸台11与外胎2的内侧胎圈表面对应平齐,外观漂亮,使得童车车胎便于与童车其他结构的连接配合,而且使得童车车胎的制造模具更加简单。

所述定位凸台11有3个以上。

所述定位凸台11沿内胎1的内侧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内胎1在外胎2成型过程中位置较为固定,使得外胎2的厚度更加均匀。

所述外胎2的厚度介于6mm到8mm之间,当外胎2的厚度小于6mm时,由于较薄,比较容易磨穿,当外胎2的厚度大于8mm时,由于太厚,材料的用量会相对较多,成本高。

所述外胎2的胎面上设有内凹的凹纹21,增加其抓地力。

如图8至图11所示的一种制造所述童车车胎的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上设有成型外胎2上部的环形上凹槽31,所述下模4上设有成型外胎2下部的环形下凹槽41,所述环形上凹槽31与环形下凹槽41的内壁一起围成童车车胎的车胎成型腔5,所述上模3和下模4之间设有与车胎成型腔5相连通的塑胶流道6,所述环形上凹槽31和环形下凹槽41内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内胎1的第一环形凸台311和第二环形凸台411,所述环形上凹槽31与环形下凹槽41的内壁、内胎1的外壁一起围成外胎2的外胎成型腔51。

所述环形上凹槽31和环形下凹槽41内分别设有用于成型凹纹21的凸出的凸纹21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