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566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各类型的喷雾降尘装置或降尘雾炮车的动力均在车上配套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喷筒及其他电动动力源,是一种常规的配套设置。但由于常规的汽车和配套动力的柴油发电机组燃料均采用柴、汽油,其尾气对大气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整机生产成本也较高,设备事故率也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且使用方便的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包括与汽车梁架固定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侧边设有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一端与取力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发电机动力输入轴连接,发电机通过万向联轴器与取力器联动;所述取力器动力输入轴与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联动;在发电机与支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上述的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中,所述缓冲机构主要由沿发电机支座周向分布的若干弹性支撑单元组成,该弹性支撑单元由设置在支架上的导向柱、设置在导向柱外围的缓冲弹簧组成;在发电机支座上设有与各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在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滑套;在发电机支座上方的导向柱上设有限位套,发电机支座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与限位套配合夹紧;在限位套下端设有缓冲垫圈。

上述的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中,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发电机支座下端面中部的辅助缓冲单元,该辅助缓冲单元由设置在支架上的凹槽、设置在凹槽内的辅助缓冲弹簧、设置在辅助缓冲弹簧上端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的胶垫以及设置在胶垫上方的发电机支座下端面的辅助导向柱组成;在支撑板和胶垫上设有与辅助导向柱相适应的通孔,在初始状态下,辅助导向柱穿设在支撑板和胶垫中。

上述的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中,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连接主、从动皮带轮的传动皮带组成;主动皮带轮与万向联轴器连接,从动皮带轮与发电机动力输入轴连接;在汽车梁架上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与从动皮带轮的支座连接。

上述的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中,所述主动皮带轮自由端的支撑轴连接有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由支撑悬臂、与支撑悬臂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下端的连接座组成;连接座与主动皮带轮的支撑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取力器带动发电机工作,通过发电机为雾炮的喷射机构、高压水泵等提供动力,代替了常规喷雾抑尘车另外装备柴油发电机组为喷射机构提供动力源的做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另外装备柴油发电机组工作时增加的废气排放、减少了噪声污染、减少了设备的维修保养项目费用等;使雾炮在作业中更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更高。同时,为避免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受到强烈震动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在发电机支座底部设置缓冲机构,通过支撑单元和辅助缓冲单元配合,既实现对电机的稳固,又可以在汽车因路况而出现剧烈颠簸时为电机提供有效的缓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发电机2、万向联轴器3、取力器4、皮带传动机构5、主动皮带轮5a、从动皮带轮5b、传动皮带5c、缓冲机构6、导向柱6a、缓冲弹簧6b、限位套6c、凹槽6d、辅助缓冲弹簧6e、支撑板6f、胶垫6g、辅助导向柱6h、支撑块7、支撑机构8、支撑悬臂8a、连接杆8b、连接座8c。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式雾炮用自助力驱动结构,包括与汽车梁架固定的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发电机2,发电机2侧边设有万向联轴器3;万向联轴器3一端与取力器4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5与发电机2动力输入轴连接,发电机2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取力器4联动;皮带传动机构5由主动皮带轮5a、从动皮带轮5b和连接主、从动皮带轮5a,5b的传动皮带5c组成;主动皮带轮5a与万向联轴器3连接,从动皮带轮5b与发电机2动力输入轴连接;在汽车梁架上连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与从动皮带轮5b的支座连接。同时,在主动皮带轮5a自由端的支撑轴连接有支撑机构8,该支撑机构8由支撑悬臂8a、与支撑悬臂8a连接的连接杆8b以及设置在连接杆8b下端的连接座8c组成;连接座8c与主动皮带轮5a的支撑轴连接。通过支撑机构以保证主动皮带轮的稳定性。

取力器4动力输入轴与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联动;在发电机2与支架1之间设有缓冲机构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6主要由沿发电机2支座周向分布的若干弹性支撑单元组成,该弹性支撑单元由设置在支架1上的导向柱6a、设置在导向柱6a外围的缓冲弹簧6b组成;在发电机2支座上设有与各导向柱6a相配合的导向孔,在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滑套;在发电机2支座上方的导向柱6a上设有限位套6c,发电机2支座通过缓冲弹簧6b的弹性作用与限位套6c配合夹紧;在限位套6c下端设有缓冲垫圈,缓冲垫圈既可以减轻撞击对限位套造成的损害,又可以降低碰撞时发生的噪音。为使发电机2安装稳固,在安装时,缓冲弹簧发生轻微的形变以克服发电机重量,然后再在限位套的作用下进一步形变,从而实现对发电机的夹紧固定。缓冲弹簧根据电机重量,采用相应规格及支撑力的强力弹簧,其标准,以缓冲弹簧在承受电机压力时只发生轻微形变,这样在汽车颠簸时,才具有较大的支承作用。

进一步地,缓冲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发电机2支座下端面中部的辅助缓冲单元,该辅助缓冲单元由设置在支架1上的凹槽6d、设置在凹槽6d内的辅助缓冲弹簧6e、设置在辅助缓冲弹簧6e上端的支撑板6f、设置在支撑板6f上端面的胶垫6g以及设置在胶垫6g上方的发电机2支座下端面的辅助导向柱6h组成;在支撑板6f和胶垫6g上设有与辅助导向柱6h相适应的通孔,在初始状态下,辅助导向柱6h穿设在支撑板6f和胶垫6g中。辅助缓冲单元,是为在极端情况下,起到对发电机的二次缓冲,为此,辅助缓冲弹簧的强度会远大于缓冲弹簧,具体根据发电机重量而定。理论上,辅助缓冲弹簧要在承受两倍以上电机重量的情况下,才发生弹性形变。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与车载的轴流风机、高压水泵等连接,通过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的控制终端进行控制。在与轴流风机连接时,在线路中间优选连接变频器,这样在轴流风机启动时,可实现从零电流开始启动,以减少设备启动时大电流的冲击负荷。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