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420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客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舱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客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车内噪音成为影响乘客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车内的噪音不仅是对乘客的保护,更是客车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

发动机是客车的主要噪声源,发动机舱内布置的各种发动机附件,如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却风扇、增压器、空压机等,也是客车的主要噪声源,对发动机舱的隔声降噪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客车发动机舱隔声结构如图1所示,发动机舱的隔音结构从发动机所在的一侧至客车内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固定网16、吸音层9、隔声层10、架梁15、隔声层12、木地板13、地板革14,隔声层10固定连接在架梁15的上方,隔声层12固定连接在架梁15的下方,吸音层11填充在架梁15、隔声层10和隔声层12围成的空间中。这种隔音结构只是采用隔声层和吸音层的简单堆加,隔音降噪效果不强,在这种结构上继续提升隔声降噪效果时,降噪性能提升的空间不大,并且这种隔音结构材料的装配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隔音结构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舱隔音结构,以解决发动机舱隔音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以解决客车的发动机舱隔音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包括地板层和吸引层,所述地板层与所述吸音层之间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中设置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

在地板层和吸引层之间设置带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的隔音层时,所述地板层包括地板和地板革。

在地板层和吸引层之间设置带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的隔音层时,所述吸音层包括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

在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时,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均为钢质板状结构,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的厚度不同,所述上封板、吸音材料和下封板构成双层板隔声结构。

在上封板、吸音材料和下封板构成双层板隔声结构时,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之间设置有地板骨架和座椅骨架,所述上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骨架的上方,所述下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骨架的下方,所述座椅骨架与所述地板骨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地板骨架的上表面紧贴所述隔音层的下表面,所述吸音材料填充在所述隔音层和所述下封板与所述地板骨架所围成的剩余空间中。

吸音层中的结构无论如何布置,吸音层中的所述吸音材料为PP+PET双组份吸音棉。

地板层、吸引层以及隔音层无论如何布置,所述隔音层中形成隔音空腔的减振体为间隔设置的减振垫或具有减振效果的胶堆。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技术方案是:客车包括发动机舱隔音结构,所述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包括地板层和吸音层,所述地板层与所述吸音层之间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中设置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

在地板层和吸引层之间设置带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的隔音层时,所述地板层包括地板和地板革。

在地板层和吸引层之间设置带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的隔音层时,所述吸音层包括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

在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时,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均为钢质板状结构,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的厚度不同,所述上封板、吸音材料和下封板构成双层板隔声结构。

在上封板、吸音材料和下封板构成双层板隔声结构时,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之间设置有地板骨架和座椅骨架,所述上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骨架的上方,所述下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骨架的下方,所述座椅骨架与所述地板骨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地板骨架的上表面紧贴所述隔音层的下表面,所述吸音材料填充在所述隔音层和所述下封板与所述地板骨架所围成的剩余空间中。

吸音层中的结构无论如何布置,吸音层中的所述吸音材料为PP+PET双组份吸音棉。

地板层、吸引层以及隔音层无论如何布置,所述隔音层中形成隔音空腔的减振体为间隔设置的减振垫或具有减振效果的胶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客车,发动机舱隔音结构包括地板层和吸音层,地板层与吸音层之间设置有隔音层,隔音层中设置有隔音空腔和/或减振体。与传统隔声结构中粘贴多层的隔音层相比,这种隔音层中设置的空腔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的音量,隔音层中设置的减振体能够有效地衰减车身骨架传递至地板的结构振动噪声,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隔音效果得到极大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吸音层包括上封板和下封板,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上封板和下封板同为钢质板状结构,并且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厚度不同,这样设置使得上封板、吸音材料和下封板构成了双层板隔声结构,这种双层板隔声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由于双层板的“吻合效应”对隔声效果造成的影响,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发动机舱隔音结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客车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客车包括发动机舱隔音结构17,发动机舱隔音结构17设置在发动机舱20和车内空间21之间,发动机舱20中设置有发动机总成19,车内空间21中设置有座椅18。

图3为发动机舱隔音结构1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动机舱隔音结构17在发动机舱20上方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都是沿客车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发动机舱隔音结构17从发动机舱20至车内空间2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封板1、吸音材料2、上封板3、减振体4、木地板5和地板革6,下封板1与上封板3之间设置有地板骨架7和座椅骨架8,座椅骨架8的上方设置有座椅18。木地板5和地板革6构成地板层100,上封板3、吸音材料2和下封板1构成吸音层110,地板层100和吸音层110之间设置的为隔音层111,隔音层111中设置有减振体4。

装配时,下封板1直接焊接在地板骨架7的下方,座椅骨架8的两端焊接在地板骨架7上,吸音材料2填充在地板骨架7 和座椅骨架8之间的空档内,填充完毕后,将上封板3固定连接在地板骨架7和座椅骨架的上方,减振体4粘贴固定在上封板3的上方,木地板5粘贴固定在减振体4的上方,地板革6粘贴在木地板5的上方。

减振体4粘贴固定在上封板3和木地板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减振体4为间隔布置的5mm以上的减振垫或是具有减振效果的胶堆,减振体4间隔布置在上封板3和木地板5之间,并且相邻的减振体4与上封板3和木地板5围成有空腔结构,这种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地衰减振动噪声,能够使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隔音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其它实施例中,减振体4可以采用为带有空腔的减振材料或是采用整块的减振材料设置隔音层111中。木地板5也可以采用塑料地板或钢地板等其它材料构成的地板。

下封板1与上封板3采用相同的钢质材料,但是下封板1与上封板3的厚度不同,下封板1、吸音材料2与上封板3构成了双层板隔声结构,这种双层板隔声结构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隔声效果,并且下封板1与上封板3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双层板隔声结构的“吻合效应”对整体隔声效果的影响。

吸音材料2填充在下封板1和上封板3之间,吸音材料2采用PP+PET双组份吸音棉,这种吸音棉材料具有高吸音系数,并且还具有吸音效果好、密度低和环保等优点,能够为发动机舱隔音结构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吸音材料2也可以采用石棉等多孔吸音材料。

地板骨架7、座椅骨架8、减振体4和木地板5构成减振支撑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客车的车身骨架传递至地板的结构振动噪声,大幅度提升客车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发动机舱隔音结构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