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88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多媒体主机改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是通过解码器将车载多媒体主机进行解码后,使得解码器接管了车载多媒体主机,也就是借用车载多媒体主机的原车交互设备 来操作解码器中所带的操作界面。但是,现有的解码盒中对车载多媒体主机解码后,一般具备导航、一键通等功能。但是,为了使解码盒具备更多的功能,则需要在解码盒中集成有更多的模块。原先的解码盒是放在车中控内部有空间的地方,如果集成了包括通讯等更多的模块,则对其散热性要求较高。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解码盒上集成更多的模块,不仅增大其体积使其难以放置在中控台内、因外挂模块过多产品杂乱及连线过多、功能扩展受限、带通讯后信号接收效果差等,而且影响解码盒的散热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解码盒上功能较为单一,且对其集成更多功能模块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上的带显示屏的多媒体主机,设置于车上的、与多媒体主机连接的原车总线,其中,还包括:

设置于车上的、用于对原车总线和多媒体主机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的中控盒,所述多媒体主机、及所述原车总线均与所述中控盒有线连接;

设置于车上的原后视镜处的多功能后视镜,所述多功能后视镜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中控盒连接;

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至少包括重力传感器模块、SD/USB外部接口、存储器、定位模块、通讯模块、摄像头及麦克风。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多媒体主机具体包括:

多媒体主机控制器,其中所述中控盒、及所述原车总线均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连接;

原车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操控指令,所述原车交互模块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连接;

原车音频模块,所述原车音频模块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连接;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中控盒具体包括:

中控盒主控制器,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连接;

中控盒音频模块,所述中控盒音频模块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中控盒音频模块还与所述原车音频模块连接;

中控盒视频模块,所述中控盒视频模块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中控盒视频模块还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中控盒总线接口,所述中控盒总线接口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中控盒总线接口还与所述原车总线连接。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具体包括:

后视镜主控制器;

重力传感器模块;

SD/USB外部接口;

存储器;

定位模块;

通讯模块;

摄像头;

麦克风;

所述重力传感器模块、SD/USB外部接口、存储模块、定位模块、通讯模块、摄像头及麦克风均与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还包括:

雷达探头;

电子防炫目模块;

喇叭;

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雷达探头、电子防炫目模块、喇叭及人脸识别模块均与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通过LVDS线、MHL线或HDMI线与所述中控盒有线连接,或者所述多功能后视镜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与所述中控盒无线连接。

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其中,所述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及3G/4G/5G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上的带显示屏的多媒体主机,设置于车上的、与多媒体主机连接的原车总线,还包括设置于车上的、用于对原车总线和多媒体主机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的中控盒,多媒体主机、及原车总线均与中控盒有线连接;设置于车上的原后视镜处的多功能后视镜,多功能后视镜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控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功能模块集成在车上的原后视镜位置处,使得多功能后视镜作为中控盒功能的扩展,有效的避免了在中控盒上集成过多功能模块导致散热性差、在中控盒上外挂模块过多产品杂乱及连线过多、功能扩展受限、带通讯后信号接收效果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上的带显示屏的多媒体主机100,设置于车上的、与多媒体主机100连接的原车总线400,还包括:

用于对原车总线400和多媒体主机100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100的中控盒200,所述多媒体主机100、及所述原车总线400均与所述中控盒200有线连接;

设置于车上的原后视镜处的多功能后视镜300,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中控盒200连接;

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可包括定位模块302、通讯模块304、摄像头305、麦克风306、重力传感器模块309、SD/USB外部接口311、存储器31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功能模块集成在车上的原后视镜位置处,也是就是将原后视镜位置处放置一个多功能后视镜300,使得多功能后视镜300作为中控盒200功能的扩展,有效的避免了在中控盒200上集成过多功能模块导致散热性差的问题。其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的镜面与原后视镜完全相同(即多功能后视镜300的镜面不具备显示屏和触摸屏的功能),只是在多功能后视镜300的壳体内部集成功能模块(如定位模块302、通讯模块304、摄像头305、麦克风306、重力传感器模块309、SD/USB外部接口311、存储器312)。而且还可在中控盒200上设置一中控盒启动开关(例如拨码开关),当中控盒启动开关处于ON状态时则中控盒200启动并可接管多媒体主机100,当中控盒启动开关处于OFF状态时则中控盒200关闭并不接管多媒体主机100(也即此时对多媒体主机100未进行车载改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中,所述多媒体主机100具体包括:

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其中所述中控盒200、及所述原车总线400均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连接;

原车交互模块102,用于接收用户的操控指令,所述原车交互模块102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连接;

原车音频模块103,所述原车音频模块103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连接;

显示屏104,所述显示屏104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连接。

其中,所述原车交互模块102包括按键、触摸屏等,用于用户触发操控指令,来指示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导航)。所述原车音频模块103用于多媒体主机声音信息传输、处理。显示屏104用于显示操作界面及图像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用户插入钥匙初步启动点火时,则多媒体主机100启动,中控盒200启动,同时中控盒200对原车总线400和多媒体主机100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100;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在未接收到来自中控盒200的控制指令时则保持休眠状态,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在接收到来自中控盒200的控制指令时则被唤醒,在此过程中由于中控盒200接管了多媒体主机100,故用户可借用多媒体主机100的原车交互模块102来出发控制指令(例如打开导航、电子狗、电子防炫目等)。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中,所述中控盒200具体包括:

中控盒主控制器201,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与所述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连接;

中控盒音频模块202,所述中控盒音频模块202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连接,所述中控盒音频模块202还与所述原车音频模块103连接;

中控盒视频模块203,所述中控盒视频模块203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连接,所述中控盒视频模块203还与所述显示屏104连接;

中控盒总线接口204,所述中控盒总线接口204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连接,所述中控盒总线接口204还与所述原车总线400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具体包括:

后视镜主控制器308;

重力传感器模块309;

SD/USB外部接口311;

存储器312;

定位模块302;

通讯模块304;

摄像头305;

麦克风306;

所述重力传感器模块309、SD/USB外部接口311、存储器312、定位模块302、通讯模块304、摄像头305、麦克风306均与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308连接。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308通过LVDS线、MHL线或HDMI线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有线连接,或者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308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与所述中控盒主控制器201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还包括:

雷达探头301;

电子防炫目模块303;

喇叭307;

人脸识别模块310;

所述雷达探头301、电子防炫目模块303、喇叭307及人脸识别模块310均与所述后视镜主控制器308连接。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通过LVDS线、MHL线或HDMI线与所述中控盒200有线连接(也即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与中控盒主控制器201通过LVDS线、MHL线或HDMI线等有线方式连接),或者所述多功能后视镜300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与所述中控盒200无线连接(也即多媒体主机控制器101与中控盒主控制器201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等无线方式连接);所述通讯模块304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及3G/4G/5G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将中控盒与多媒体主机有线连接,并将中控盒与原车总线连接,通过中控盒接管所述多媒体主机;

步骤S200、将至少包括重力传感器模块、SD/USB外部接口、存储器、定位模块、通讯模块、摄像头及麦克风的多功能后视镜设置在车上的原后视镜处,并将多功能后视镜与中控盒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具体的,当用户插入钥匙初步启动点火时,则多媒体主机启动,中控盒启动,同时中控盒对原车总线和多媒体主机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所述多功能后视镜在未接收到来自中控盒的控制指令时则保持休眠状态,所述多功能后视镜在接收到来自中控盒的控制指令时则被唤醒,在此过程中由于中控盒接管了多媒体主机,故用户可借用多媒体主机来出发控制指令(例如打开导航、电子狗、电子防炫目等)。

当将中控盒与多媒体主机有线连接,并将中控盒与原车总线连接,通过中控盒接管所述多媒体主机。进一步的,例如当通过多功能后视镜的语音识别功能开启声控导航功能时,则麦克风306拾音到操控人语音,多功能后视镜主控制器308识别到导航请求,并发出控制指令到中控盒主控器201,中控盒主控制器201按收到控制指令后,分别发出对应指令到中控盒音频模块202、中控盒视频模块203、中控盒总线接口204;中控盒音频模块202接到指令后负责将原车音频模块103输入切换到多功能后视镜音频输入状态,中控盒视频模块203接到指令后负责将显示屏104显示输入切换到多功能后视镜输入状态,中控盒总线接口204接到指令后负责将原车交互模块102输出切换到对多功能后视镜状态。

优选的,在所述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方法中,所述多功能后视镜通过LVDS线、MHL线或HDMI线与所述中控盒有线连接,或者所述多功能后视镜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与所述中控盒无线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多功能后视镜的车载改装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上的带显示屏的多媒体主机,设置于车上的、与多媒体主机连接的原车总线,还包括设置于车上的、用于对原车总线和多媒体主机进行解码后接管多媒体主机的中控盒,多媒体主机、及原车总线均与中控盒有线连接;设置于车上的原后视镜处的多功能后视镜,多功能后视镜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控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功能模块集成在车上的原后视镜位置处,使得多功能后视镜作为中控盒功能的扩展,有效的避免了在中控盒上集成过多功能模块导致散热性差、在中控盒上外挂模块过多产品杂乱及连线过多、功能扩展受限、带通讯后信号接收效果差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