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77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指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的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按,自行车的轮辐条为细线材,且各轮辐条连接于花鼓、轮圈之间。明确地说,孔被形成于花鼓凸缘以用来接收轮辐条的内端。一般而言,每一个轮辐条的外端部具有螺纹,使得外端部可与将细线材轮辐条的外端部紧固于轮圈缘孔的轮辐条螺纹接管(spoke nipple)接合。

而近代,因复合材料兼具强度、轻量化的优良特性,广泛运用于自行车车架、轮圈等结构。请参阅图5所示,一现有复合材料轮辐条9,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47300号“轮圈辐条”,揭示具有二端的复合材杆体91;二分别设置在复合材杆体91二端的连接头92,各连接头92具有一轴向通道921;一贯设在前述任一连接头92的轴向通道内921的花鼓接头93及一贯设在前述另一连接头92的轴向通道921内的轮圈接头94。

然而,前述复合材杆体91可视需要裁切适当长度,故该轮辐条9可视需要制作成所需长度与规格。另外,该轮辐条9的花鼓接头93与轮圈接头94可微幅调整伸出或插设长度,以达到微调各轮辐条9长度的目的。

然而前述花鼓接头93、轮圈接头94系使用胶粘方式接设于各连接头92的轴向通道921;换言之,其胶粘作业必须配合使用治具,故现有轮辐条9的组装相当繁琐麻烦;再者,其两相异材质的结合处95(图5粗线所示处)为容易承受剪力破坏,进而导致该花鼓接头93、轮圈接头94很容易松脱于该复合材杆体91,使骑乘自行车的风险变得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前述现有复合材料轮辐条的各种问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于是创作出一种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故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制程简单的一种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结构强度大的一种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中空杆,是由复合材料成型的具有一第一内径的中空杆体;

至少一牙套管,分别套接于该中空杆的至少一端,该牙套管内设有内螺牙并预设有一外径;

一花鼓固定件,其一端设为头部,其另一端接设于中空杆的非牙套管端;及

一轮圈固定件,设有一外螺牙,且该外螺牙接设于该牙套管的内螺牙。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设有二所述牙套管,分别套接于该中空杆的二端,该花鼓固定件的该另一端设有一外螺牙,该轮圈固定件的外螺牙接设于其中一个该牙套管的内螺牙,而该花鼓固定件的外螺牙接设于另外一个该牙套管的内螺牙。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中空杆设有一第二内径,且该第二内径大于该第一内径而形成一落差肩部,且该第二内径长度等于该牙套管的长度。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中空杆为碳纤维材料所制成,而该牙套管、花鼓固定件、轮圈固定件均为金属材料所制成。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中空杆的第二内径小于该牙套管的外径,使该牙套管紧配合于该中空杆的第二内径。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中空杆的第二内径大于或等于该牙套管的外径,且该牙套管胶合于该中空杆的第二内径。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花鼓固定件为直杆件。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花鼓固定件的头部弯折。

所述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其中:该花鼓固定件的外螺牙、轮圈固定件的外螺牙螺接于所对应牙套管的内螺牙时,在该外螺牙、内螺牙之间均上胶固定。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功效:

1.本实用新型于其制程中,无须使用治具,仅运用花鼓固定件、轮圈固定件的外螺牙及所对应牙套管的内螺牙来调整所需轮辐条的长度,以适合不同尺寸规格的自行车轮圈;其制程简单,无须配合使用治具;但必要时,可以在该外螺牙、内螺牙之间得上胶,据以增进螺接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中空管与牙管套的两相异材质的结合处设有落差肩部,该落差肩部得抵住该牙管套,据以分担该牙管套的承受力,让该牙管套不轻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也可让中空管长度固定,视需求而搭配各种长度的花鼓固定件或/及轮圈固定件,据以调整各种不同长度的轮幅,以组装不同尺寸规格的自行车轮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复合车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辐条轮圈固定端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现有复合材料轮辐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实用新型]A-轮辐条;1-中空杆;10-中空杆体;11-第一内径;12-第二内径;13-落差肩部;14-长度;2、2a-牙套管;21-内螺牙;3-花鼓固定件;31-头部;32-外螺牙;4-轮圈固定件;41-外螺牙;5-自行车车轮;51-花鼓;52-轮圈;[现有]9-现有轮辐条;91-复合材杆体;92-连接头;921-轴向通道;93-花鼓接头;94-轮圈接头;95-结合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最主要系安装在自行车车轮5轮圈52与花鼓51之间,各轮辐条A分别包含有:一中空杆1、二牙管套2、2a、一花鼓固定件3及一轮圈固定件4;其中,

该中空杆1,如图2及图3所示,由复合材料成型一中空管体10并具有一第一内径11的中空杆体;进一步,该中空杆1另设有一第二内径12,且该第二内径12大于该第一内径11而形成一落差肩部13,且该第二内径12长度等于该牙套管2的长度;进一步,该中空杆1设为碳纤维材料所制成,而该牙套管2、花鼓固定件3、轮圈固定件4均设为金属材料所制成;

该二牙套管2、2a,如图3及图4所示,分别套接于该中空杆1的二端,又该牙套管2、2a分别内设有内螺牙21并预设有一外径;进一步,该中空杆1的第二内径12设为略小于该牙套管2、2a的外径,使该牙套管2、2a可紧配合或胶合于该中空杆1的第二内径12,或者该中空杆1的第二内径12设为略大或等于该牙套管2、2a的外径,使该牙套管2、2a可胶合于该中空杆1的第二内径12;

该花鼓固定件3,如图3所示,系其一端设为头部31,其另一端则设有一外螺牙32,该外螺牙32得接设于其中一牙套管2的内螺牙21;且端视欲安装处花鼓的型式而套用所需花鼓固定件3的型式;换言之,该花鼓固定件3可设为直杆件,或者该花鼓固定件3的头部31可设为弯折等的型式;及

该轮圈固定件4,如图3及图4所示,设有一外螺牙41,且该外螺牙41得接设于另一牙套管2a的内螺牙21;特别一提,前述该花鼓固定件3、轮圈固定件4的外螺牙螺32、41接于所对应牙套管2、2a的内螺牙21时,于该外螺牙32、41、内螺牙21之间得上胶固定。

凭借上述各元件构成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辐条复合结构,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于安装于自行车车轮5时,端看该车轮5的规格大小,选用合适规格的花鼓固定件3、轮圈固定件4以其外螺牙32、41分别装于该中空杆1二端的牙管套2、2a内的内螺纹21后,进而产出轮辐条A,再将各个轮辐条A依序按装于该轮鼓51、轮圈52内缘之间,以完成自行车车轮5的组装。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