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轮辐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8559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车轮辐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轮结构,尤指一种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自行车车轮不仅要支撑使用者与车架的重量,还必须负荷各种道路所带来的上下 冲击及左右晃动的应力;此外,近年来自行车轻量化的趋势下,自行车车轮的轻量化也势在 必行,因此许多人致力于设计兼顾轻量化与安全性的自行车车轮。
[0003] 一般自行车车轮习用技术为福射状编织法及交叉编织法,其中福射状编织法对于 力的传递不佳,而交叉编织法因福条会受到力量的传递,使其传动福条的张力提升,及非传 动福条的张力会减少,导致W下问题:
[0004]其一,当传动福条张力增加过多时,会造成传动福条断裂现象。
[0005]其二,当非传动福条所受张力减少过多时,导致非传动福条松脱进而使自行车车 轮所受应力分布不均,除轮框变形之外,也使其他传动福条或非传动福条所受张力增加而 发生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除可避免自行车车轮 因所受应力分布不均,而造成传动福条或非传动福条断裂现象,且亦有提升自行车车轮的 耐用度的优点。
[0007]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是提出一种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其包含一轮 圈、一花鼓、一带动装置、多个第一侧传动福条、多个第一侧非传动福条W及多个第二侧福 条。轮圈包含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花鼓设于轮圈的中屯、。带动装置对应第一侧安装在花 鼓上。第一侧传动福条设于第一侧,各第一侧传动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 一侧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一力臂All。第一侧非传动 福条设于第一侧,各第一侧非传动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一侧非传动福 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二力臂A12。第二侧福条设于第二侧,各 第二侧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与轮圈组接。其中,〇<All/A12。
[0008]前述态样一实施方式中的一实施例如下:前述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应用于一自 行车的后轮。进一步可满足KA11/A12《3。再者,更可满足1. 15《A11/A12《1.4。第 一力臂All的总和为XA11,第二力臂A12的总和为XA12,其中可满足XAll-5:A12〉30mm。 第二侧福条可包含多个第二侧传动福条W及多个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第二侧传动福条设于 第二侧,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 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S力臂A21,第S力臂A21的总和为XA21,第二侧非 传动福条设于第二侧,各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二侧非传 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四力臂A22,第四力臂A22的总和 为XA22,其中可满足(XA11+5:A21) - (XA^+5:A2^〉30mm。
[0009] 前述态样一实施方式中的另一实施例如下:前述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应用于一 自行车的后轮。可满足1.15《All/A12《2。第二侧福条可包含多个第二侧传动福条W 及多个第二侧非传动福条,其中第二侧传动福条设于第二侧,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两端分 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第二侧非传动福条设于第二侧,各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的两端分别与 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力 臂A21,各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四力臂A22, 其中A21/A22>1。第一力臂A11的总和为SA11,第二力臂A12的总和为SA12,第S力 臂A21的总和为XA21,第四力臂A22的总和为XA22,其中可满足XAll-5:A12〉30mm,及 (5:A11+5:A21) - (XA^+5:A2^〉30mm。
[0010] 前述态样一实施方式中的又一实施例如下:前述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应用于一 自行车的后轮。可满足1.24《A11/A12《 1.35。第一力臂All的总和为SA11,第二力臂 A12的总和为XA12,其中可满足XAll-5:A12〉10mm。第二侧福条可包含多个第二侧传动福 条W及多个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第二侧传动福条设于第二侧,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两端分 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二侧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一第 S力臂A21,第S力臂A21的总和为XA21,第二侧非传动福条设于第二侧,各第二侧非传动 福条的两端分别与花鼓及轮圈组接,各第二侧非传动福条的延伸轴线与花鼓中屯、的最短垂 直距离形成一第四力臂A22,第四力臂A22的总和为SA22,其中可满足(玄411+玄421)-(2A12+5:A22)〉10mm。再者,第一侧传动福条、第一侧非传动福条W及第二侧福条可皆W直 拉式连接于花鼓及轮圈。第一侧传动福条的数量可大于第二侧传动福条的数量。
[0011] 前述态样一实施方式中的又一实施例如下:前述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应用于一 自行车的后轮。第一力臂All的总和为XAll,第二力臂A12的总和为XA12,其中1《All/ A12《1. 4,且XAll-XA12〉30mm。另外,第一侧传动福条的第一力臂All包含两种不同的 数值。
[0012] 前述态样一实施方式中的再一实施例如下:前述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应用于一 自行车的前轮。可满足0<A11/A12<1。
【附图说明】
[0013]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立体图;
[0014] 图2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0015] 图3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图;
[0016] 图4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立体图;
[0017] 图5绘示图4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图;
[0018] 图6A、图6B、图6C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一实施例左侧视图、正 视图、右侧视图;
[0019] 图抓绘示图6A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二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6E绘示图6C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一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7A、图7B、图7C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另一实施例左侧视图、 正视图、右侧视图;
[0022] 图7D绘示图7A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二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7E绘示图7C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一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8A、图8B、图8C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又一实施例左侧视图、 正视图、右侧视图;
[0025] 图8D绘示图8A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二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8E绘示图8C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的第一侧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立体 图,图2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0028] 由图1可知,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100包含:其包含:一轮圈 110、一花鼓120、多个传动福条130及多个非传动福条140。其中花鼓120设于轮圈110的 中屯、。
[0029] 本发明所述的传动福条130,是指其自花鼓120到轮圈110的向量对于自行车车轮 中屯、产生的力矩方向与自行车车轮前进转动方向不同;所述的非传动福条140,是指其自 花鼓120到轮圈110的向量对于自行车车轮中屯、产生的力矩方向与自行车车轮前进转动方 向相同。
[0030] 由图2可知,各个传动福条130的两端分别与花鼓120及与轮圈110组接,且各传 动福条130的延伸轴线与花鼓120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第一力臂A。各个非传动福条 140的两端分别与花鼓120及与轮圈110组接,且各非传动福条140的延伸轴线与花鼓120 中屯、的最短垂直距离形成第二力臂B。上述的各第二力臂B小于各第一力臂A。C表示车轮 的转动方向。
[0031] 前述的传动福条130的数量可大于或等于非传动福条140的数量。
[0032] 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图,其步骤包含:步骤200, 计算第一张力与第一力臂的乘积,得到第一力矩。步骤210,预设第二力矩,使第二力矩小于 第一力矩。步骤220,利用第一张力紧固多个传动福条于轮圈与花鼓之间。步骤230,利用 第二张力紧固多个非传动福条于轮圈与花鼓之间。
[0033] 因此,由图1、图2及图3可知,通过各第二力臂B小于各第一力臂A,并配合第二 力矩小于第一力矩,计算出第一张力及第二张力,紧固多个传动福条130及多个非传动福 条140于轮圈110与花鼓120之间,除了避免非传动福条140所受张力减少过多及传动福 条130张力增加过多时所导致自行车车轮所受张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并具有提升自行车车 轮的耐用度的优点。
[0034] 请参照图4,其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轮福条结构立体图,自行车车 轮福条结构100包含:一轮圈110、一花鼓120、一带动装置150、多个第一侧传动福条Ilia、 多个第一侧非传动福条11化W及第二侧福条(未标号),其中第二侧福条可包含多个第二 侧传动福条112a及多个第二侧非传动福条11化。轮圈110包含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 112。花鼓120设于轮圈110的中屯、。带动装置150对应第一侧111安装在花鼓120上。各 第一侧传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