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及具备该驾驶座的自卸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81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及具备该驾驶座的自卸卡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的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及具备该驾驶座的自卸卡车。



背景技术:

以往,在矿山等采掘现场作业的大型轮式装载机或自卸卡车等作业车辆由于在路面不稳定的作业现场作业,故而从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驾驶座装备有座椅安全带。

另外,在机动车中的赛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乘坐人员的约束,有时会装备有四点式座椅安全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采掘现场作业的作业车辆由于其路面不稳定,可能会发生作业车辆的倾翻等,故而希望装备四点式以上的座椅安全带作为装备的座椅安全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72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往在作业车辆中,为了确认操作人员是否佩戴了座椅安全带,在仪表板上设有根据座椅安全带的佩戴状态而点亮熄灭的座椅安全带警告灯。

然而,在四点式以上的座椅安全带中,由于在操作人员的腹部中央佩戴带扣,故而难以同时具有美感和耐久性地将用于点亮熄灭座椅安全带警告灯的信号线进行布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及具备该驾驶座的自卸卡车,其中,即使该驾驶座是设置了四点式以上的座椅安全带的驾驶座,也能够确认座椅安全带的佩戴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操作人员用驾驶座是设置在作业车辆上的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其特征在于,具备:

落座部,所述作业车辆的操作人员落座于该落座部;

靠背,其立设在所述落座部的后方,支承落座的所述操作人员的背面;

一对第一卷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落座部的左右;

一对腰带,其基端与所述一对第一卷收装置分别连接,来约束所述操作人员的腰骨部;

紧固件,其紧固所述一对腰带;

一对第二卷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靠背的后表面;

一对肩带,其基端与所述一对第二卷收装置分别连接,其前端分别安装到所述一对腰带上,来约束所述操作人员的肩部;

紧固状态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紧固件的紧固状态;

所述紧固状态检测装置具备:

检测部主体,其通过电导通来检测所述紧固件的紧固状态;

信号线,其与所述检测部主体连接;

袋部,其沿着所述肩带的拉出方向与所述一对肩带的任一个形成为一体,并收纳所述信号线。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靠背的上部设有一对引导部件,所述一对引导部件形成有插通所述肩带的槽状的孔,在任一个所述引导部件的槽状的孔中形成有穿引所述袋部的扩张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袋部与所述肩带形成为一体直到所述肩带被所述第二卷收装置最大限度卷绕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靠背的后表面设有收纳从所述袋部分离的信号线的导管,所述导管设置为能够根据所述肩带的拉出或卷绕动作而移动。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个操作人员用驾驶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进行表示的侧视图。

图2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内部结构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人员用驾驶座的结构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5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人员用驾驶座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后视图。

图6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紧固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表示的电路图。

图7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肩带、信号线及袋部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8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包括设于操作人员用驾驶座后表面的导管在内的周边结构进行表示的后视图。

图9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的结构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10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的安装结构进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自卸卡车1的整体结构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卸卡车1。图1是从与行驶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2是从俯瞰的状态观察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各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X轴、Y轴、Z轴为分别正交的关系。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以图1为基准,规定自卸卡车1的前进行驶方向为X轴的箭头方向,车宽方向的从左向右的方向为Y轴的箭头方向,相对于地面垂直向上的方向为Z轴的箭头方向。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行驶方向称作“前”、另一方的方向称作“后”,将车宽方向的右方向称作“右”、另一方的方向称作“左”。

自卸卡车1是在矿山等采掘现场运送砂土等承载物的作业车辆,具备底盘2和倾倒装置主体3。

底盘2经由悬架装置支承在车宽方向的两端和配置在行驶方向的四个轮胎4。此外,自卸卡车1的后轮的左右各轮胎也可以为双胎。

底盘2具有框架5,框架5具备一对纵梁5A和多个横梁,上述一对纵梁5A沿着框架5的宽度方向端部延伸,上述多个横梁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一对纵梁5A彼此连结。

在底盘2的后方侧,经由未图示的铰链而能够俯仰地安装有倾倒装置主体3,在底盘2的左前方且上方,设有作为驾驶座的驾驶室6。需要说明的是,驾驶室6也可以设置在底盘2的宽度方向中心且上方。

如图2所示,倾倒装置主体3具有矩形状的载荷空间,将铰链作为旋转轴而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底盘2上。通过使设置在底盘2后部的翻斗缸3B伸缩,倾倒装置主体3相对于底盘2起伏,而排出砂土等承载物。

如图2所示,驾驶室6起到操作人员乘坐来操纵自卸卡车1的驾驶座的功能,操作人员通过升降设置在自卸卡车1前方的梯子6A,能够出入驾驶室6。

图3示出了自卸卡车1的驾驶室6的内部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3省略了一部分的图示来进行表示。驾驶室6包括组合前柱6B、后柱6C、车顶侧轨6D、后车顶轨道6E而成的厢体。

前柱6B例如由棱形钢管构成,立设在驾驶室6前方的边角部的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前窗经由密封垫嵌入在前柱6B上。

后柱6C例如由棱形钢管构成,立设在驾驶室6后方的边角部的左右。

车顶侧轨6D将前柱6B及后柱6C的上端连接,并在其下方经由密封垫嵌入有侧窗6F。

后车顶轨道6E将左右后柱6C的上端连结,并在其下方嵌入有后板6G。

另外,在车顶侧轨6D、后车顶轨道6E及未图示的前侧轨安装有顶板。

在驾驶室6的内部前方设有前仪表板7。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前仪表板7具备安装有速度表、转速表、燃油计、发动机水温计等仪表类装置的安装板。

操作人员一边确认安装板的速度表、转速表等,一边操作设于前仪表板7左侧的方向盘8、或未图示的油门、刹车、变速杆等,来操纵自卸卡车1。

在前仪表板7的左侧后方设有指导教官用的副座9,在方向盘8的后方设有用作操作人员用驾驶座的操作人员座椅10。此外,副座9也称作教练座椅。

[2]操作人员座椅10的结构

如图4及图5所示,操作人员座椅10设置在悬架装置6H上,该悬架装置6H设置在驾驶室6的地板上。操作人员座椅10具备落座部11和靠背12。

落座部11设置在悬架装置6H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其构成为,在设于悬架装置6H上的基台13上设有聚氨酯泡沫等海绵状的缓冲部14,并用座椅部15覆盖缓冲部14。

靠背12立设在落座部11的后方侧端部,支承操作人员的背面。靠背12具备:立设在后表面的支承板16、设在支承板16前表面的缓冲部、覆盖该缓冲部的座椅布17。在靠背12的上端设有头枕18。

在落座部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卷收装置19。在各个第一卷收装置19连接有腰带20的基端。左右的各个腰带20能够被第一卷收装置19卷绕。

在腰带20的前端设有紧固件21。紧固件21具备带扣21A和舌片板,上述带扣21A设置在一方的腰带20的前端,上述舌片板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设置在另一方的腰带20的前端,利用带扣21A及舌片板的紧固来约束落座于落座部11的操作人员的腰骨部。

当在作业中在自卸卡车1作用有上下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第一卷收装置19是自动锁止式卷收器(ALR: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当从第一卷收装置19拉出腰带20时,在拉出动作停止后进行锁止来约束操作人员的腰骨部,由此防止操作人员从操作人员座椅10脱离。

如图5所示,在靠背12的后表面侧下端,第二卷收装置22设于左右,在第二卷收装置22连接有肩带23的基端。肩带23例如其材质使用聚酯等。肩带23能够被第二卷收装置22卷绕。

如图4所示,在肩带23的前端设有安装环24,在安装环24插入有腰带20。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环24将肩带23的前端折返,并使该前端与肩带23缝合从而形成为环状。这样,腰带20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由此可以同时约束操作人员的腰骨部和肩部。

当在作业中检测到自卸卡车1产生上下或前后方向的加速度、或产生一定量以上的倾斜的情况下,第二卷收装置22锁止肩带23的卷绕,来约束操作人员的肩部,由此防止操作人员被抛向前方。即,第二卷收装置22是紧急锁止式卷收装置(ELR: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虽然肩带23按照手的拉出量被拉出,但诸如伴随规定加速度的冲击等导致肩带23被急剧拉伸时,通过进行锁止来约束操作人员的肩部,由此防止操作人员从操作人员座椅10脱离。

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由上述的腰带20、肩带23、第一卷收装置19、第二卷收装置22、带扣21A、及舌片板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除了能够适用于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还可以适用于从操作人员的跨下将带拉出,并与带扣紧固的五点式座椅安全带。

[3]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的结构

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设于腰带20前端的带扣21A与舌片板的紧固状态。

如图6所示,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具备:电源31、保险丝32、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带扣开关35、及导线束36。

电源31向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及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供给电力。

在以过电压从电源31被供给电力的情况下,保险丝32自己断线,来防止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及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损坏。

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是为了在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时,减少紧固力并减轻由座椅安全带的紧固产生的对操作人员的压迫感而设置的。

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由发光二极管等构成,设置在前仪表板7的安装板上,利用视觉告知操作人员有无佩戴座椅安全带和用于促使佩戴座椅安全带的警告。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与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并联。

作为检测部主体的带扣开关35收纳在带扣21A内。带扣开关35具备开关35A和开关35B,开关35A的一端与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3连接,另一端接地,开关35B的一端与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连接,另一端接地。

开关35A及开关35B构成为相互联动,当带扣21A及舌片板紧固时,开关35A短路且开关35B断开,对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的供电被阻断,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熄灭。

另一方面,当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时,开关35B短路,并持续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的点亮状态。

作为信号线的导线束36使构成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的各种构成部件相互电导通。

如图4所示,导线束36从收纳在带扣21A内的带扣开关35(在图4中省略图示)被引出,并沿着腰带20的内侧延伸。进而,导线束36经由腰带20以及安装环20之中,收纳在袋部37的内部。

图7是对肩带23和袋部37成为一体的部分的机构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袋部37仅与左侧的肩带23形成为一体。袋部37例如材质使用尼龙等布。如图7所示,袋部37在将带状的布沿长度方向弯曲,并使弯曲的端缘彼此重合而形成空间的状态下,缝制到肩带23,沿肩带23的拉出方向而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如图7所示,在袋部37的弯曲部分的内部空间,以插入橡胶制护套38的内部的状态收纳有外周被绝缘体包覆的两根导线束36。需要说明的是,袋部37被缝制到肩带23的表面23F。肩带23的背面23B成为与操作人员的身体接触的面,并使袋部37不与操作人员的身体直接接触。

如图4所示,袋部37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肩带23的卷绕方向的前端延伸到安装环24附近的长度。另外,如图5所示,袋部37从肩带23的卷绕方向的基端到肩带23被第二卷收装置22最大限度卷绕的位置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且袋部37不被卷绕到第二卷收装置22。肩带23处于被第二卷收装置22最大限度卷绕的位置的情况是指,肩带23未从第二卷收装置22被拉出的状态并且操作人员未落座于操作人员座椅10的状态。另一方面,肩带23处于从第二卷收装置22被最大限度拉出的位置的情况是指,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的情况、或必须最大限度拉出肩带23的程度的大体格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的情况。

导线束36在袋部37的基端侧端部37E从肩带23分离,并插入到作为导线管的导管39内。

导管39构成为波纹状的可挠性软管,经由设置在袋部37的基端侧端部37E下方、肩带23的背面23B(在图5中省略图示)侧的筒部37F,卡止在被未设有袋部37的肩带2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的肩带23)插通的支承部件40上。

支承部件40由矩形截面的筒状体构成,在其内部以具有游隙而能够移动的状态插入有肩带23,可以顺滑地进行肩带23的拉出及卷绕。另外,在支承部件40的外周面形成有两处卡止部40A,导管39被卡止部40A卡止。

如图5及图8所示,在靠背12的后表面侧,导管39被松弛地安装。图8的双点划线示出了肩带23从第二卷收装置22被最大限度拉出时的导管39的状态,图8的实线示出了肩带23被最大限度卷入第二卷收装置22时的导管39的状态。如图8所示的双点划线这样,导管39随着肩带23的拉出而向上侧移动,如图8所示的实线这样,导管39随着肩带23的卷绕而向下侧移动。导管39的长度设定成可以达到设于靠背12上端的引导部件50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由波纹状的软管构成的导管39的内部插入有导线束36,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随着肩带23的拉出、卷绕移动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使软管变形为螺旋状的螺旋管中插入导线束36的结构。

即使在将袋部37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在最大限度拉出肩带23的状态、或者在最大限度卷绕肩带23的状态下,在从前方观察操作人员座椅10的情况下,导线束36能够以收纳在袋部37内部的状态被观察到。即,导线束36通过导管39从肩带23分离的位置(基端侧端部37E)通常位于靠背12的后表面。因此,能够在确保座椅安全带美感的同时,对应体格从小到大的操作人员并可靠地约束操作人员的肩部和腰部,并且,防止产生导线束36断线等故障。

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的袋部37与肩带23的表面23F一体化,故而袋部37不与操作人员的身体直接接触。因此,肩带23的背面23B、即光滑面与操作人员的身体接触。在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时,操作人员能够在无不适感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车辆的操作。

[4]引导部件50的结构

如图8所示,引导部件50在靠背12的上端两端两处突出设置,在拉出、卷绕肩带23时,当进一步约束操作人员时,以肩带23不从靠背12的上端脱离的方式来引导肩带23。

图9示出了对引导部件50的结构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如图9所示,引导部件50具备带插通部51和固定部52。

带插通部51例如由尼龙等树脂制的成形体构成,在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被肩带23插通的插通孔51A。插通孔51A形成为比肩带23大的槽状的孔,在插通孔51A的两侧端部形成有将插通孔51A向上部扩张的扩张部51B。

在扩张部51B插通有穿引着上述导线束36的袋部37。扩张部51B的尺寸为即使插通有袋部37也能够确保充足间隙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通孔51A的两侧端部的两处部位形成扩张部51B,但不限于此,只要事先决定袋部37的安装位置即可,也可以仅在单侧端部形成扩张部,进一步地,也可以仅在插通有安装了袋部37的肩带23的引导部件(如本实施方式,左侧的插通有肩带23的引导部件)上形成扩张部。

固定部52由钢制的板状体构成,在其中央形成有两处固定孔52A。

在带插通部51射出成型时,通过插入固定部52的金属件进行插件成型而形成引导部件50,带插通部51及固定部52牢固地形成一体。

如图10所示,首先,用螺纹件54在台座53上固定引导部件50,所述台座53形成有向头枕18的两侧突出的舌片53A。进而,在靠背12的支承板16上形成螺纹孔16A,将插通于台座53的螺纹件55螺合固定到在靠背12上形成的螺纹孔16A中,由此进行引导部件50相对于靠背12的固定。台座例如可以使用钢板。

[5]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起到诸如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具备:带扣开关35、导线束36、及袋部37,由此能够通过带扣开关35的电导通检测带扣21A及舌片板的紧固,并在袋部37内穿引导线束36,在分离的位置上使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点亮熄灭。因此,如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这样,即使收纳有带扣开关35的带扣21A从操作人员座椅10的靠背12或落座部11这样的地方分离,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告知以促使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

通过在靠背12的上部设置引导部件50,能够在槽状的插通孔51A插通肩带23,并且在扩张部51B穿引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0的袋部37。因此,在拉出或卷绕肩带23时,袋部37顺滑地插通引导部件50。因此,能够防止产生导线束36的断线等故障来进行肩带23的拉出、卷绕。

将袋部37的长度限制到由第二卷收装置22最大限度卷绕肩带23的位置,并使之与肩带23形成为一体,因而能够防止发生袋部37被卷绕到第二卷收装置22、导线束36的断线等故障。

在靠背12的后表面设有将从袋部37分离的导线束36收纳的导管39,并且,导管39设置为,能够根据肩带23的拉出或卷绕动作而移动,因而能够不对导线束36施加拉伸方向的负荷地进行肩带23的拉出、卷绕动作。

[6]实施方式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包括在能够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形、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自卸卡车1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操作人员座椅10,但不限于此,自卸卡车也可以是铰接式自卸卡车,也可以用于诸如作为作业车辆的液压式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等其他用作建设机械或作业车辆的所谓铲车的工业车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告知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声音等告知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即,也可以同时具备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4以及诸如利用声音促使操作人员佩戴座椅安全带的发声装置。

除此以外,在能够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实施时的具体结构及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等。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卸卡车、2…底盘、3…倾倒装置主体、3B…翻斗缸、4…轮胎、5…框架、5A…纵梁、6…驾驶室、6A…梯子、6B…前柱、6C…后柱、6D…车顶侧轨、6E…后车顶轨道、6F…侧窗、6G…后板、6H…悬架装置、7…前仪表板、8…方向盘、9…副座、10…操作人员座椅、11…落座部、12…靠背、13…基台、14…缓冲部、15…座椅布、16…支承板、16A…螺纹孔、17…座椅布、18…头枕、19…第一卷收装置、20…腰带、21…紧固件、21A…带扣、22…第二卷收装置、23…肩带、23B…背面、23F…表面、24…安装环、30…紧固状态检测装置、31…电源、32…保险丝、33…座椅安全带张力减轻螺线管、34…座椅安全带警告灯、35…带扣开关、35A…开关、35B…开关、36…导线束、37…袋部、37E…基端侧端部、37F…筒部、38…橡胶制护套、39…导管、40…支承部件、40A…卡止部、50…引导部件、51…带插通部、51A…插通孔、51B…扩张部、52…固定部、52A…固定孔、53…台座、53A…舌片、54…螺纹件、55…螺纹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