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或儿童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垫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19135发布日期:2018-10-09 21:5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孕妇或儿童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垫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孕妇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的背景技术:

随着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腹部孕育着胎儿的孕妇这一个特殊群体,在生活中也避免不了乘坐汽车,孕妇由于胎儿不断的长大变得大幅便便的,当孕妇坐上汽车座椅,胎儿隆起的肚子就在胯部位置,系上汽车座椅安全带,安全带织带就会压住胎儿位置,在发生急刹车或碰撞事故的时候,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强大的冲击力突然对孕妇腹中的胎儿进行压迫,可能造成胎儿流产的严重后果;因此,普通汽车座椅安全带只是为普通成年人设计的安全装置,并不适合孕妇使用。使用装置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勒住人体胯部位置改为勒住两条大腿位置,可以让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避开胎儿位置,是一种理想的安全措施。

中国专利200820203009.2公开了一种孕妇安全专用坐垫,包括坐垫和两条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带有锁扣或者锁舌,坐垫内还设有一个定位板钩,所述定位板钩的弯钩部分突出坐垫表面,孕妇系好安全带后,将水平方向安全带拉长,挂在坐垫上的定位板钩上,使安全带从勒住胯部位置改为勒住两条大腿位置,使水平方向安全带不用勒住孕妇肚子的位置,急刹车时也不会对孕妇腹内胎儿造成影响。这种坐垫其结构由板体、定位板钩、固定带等多个构件组合而成,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工料成本较高;使用时需要绑在汽车座椅上,装拆麻烦。

说明书附图的图1所示的是pct专利申请kr2015/010780所公开的一种“孕妇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引导装置”立体图,这种装置是一种绑在汽车座椅的座垫上的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包含捆绑织带6、织带长度调节装置61、支承座62及安全带勾63,该装置使用时先用捆绑织带6按前后方向把自身绑在汽车座椅的座垫上,孕妇坐上汽车座椅的座垫,安全带勾63设置在孕妇双腿之间位置并露出可见,孕妇系上汽车座椅安全带后,把汽车座椅安全带位于胯部位置的织带勾在该“孕妇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引导装置”的安全带勾63上,可把原车上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勒住人体的位置从勒住胯部改变为勒住两条大腿位置,在汽车急刹车或碰撞事故中,可使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不会对孕妇腹中的胎儿突然压迫,从而保护孕妇及其胎儿的安全。该“孕妇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引导装置”的自身结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进而造成制造工料成本较高;其在使用时,要花约两分钟的时间把该孕妇安全带绑在汽车座椅的座垫上,使用完毕还要花时间拆掉,否则会妨碍其他人坐该汽车座椅,装拆显得比较不容易,一般只在孕妇经常使用的车上使用,而且其外部结构不平整、占用空间较大,因而不便于孕妇随身携带以方便在乘坐其它车辆时使用;该“孕妇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引导装置”在使用中遇到汽车急刹车或碰撞事故时,如果孕妇体重过重安全带勾63受到的冲击拉力过大或孕妇安全带捆绑较松驰时,安全带勾63可能向上弯折或向上抬起,汽车安全带织带可能滑出脱离安全带勾63,可能导致上述装置不能保障孕妇及其胎儿安全。

另外,按照发明人对现有技术检索的结果发现,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存在一种技术偏见:在现有技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勒住人体胯部位置改为勒住两条大腿位置的这一类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中,产品使用时必须与座椅连在一起,具体为进行产品设计时将产品本体捆绑或固定在座椅作为使用的方式,造成所设计的现有技术方案自身结构部件多、使用时装拆不容易妨碍其他人坐该孕妇坐过的汽车座椅、外部平整性差或占用空间过大从而不便于收纳,不适于随身携带使用。

关于儿童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的背景技术:

随着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儿童这一个特殊群体在生活中也避免不了乘坐汽车,通常适用于成年人的汽车座椅安全带使用在儿童身上需要附加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把儿童身体垫高10-15厘米的体位,否则用于勒住成年人胯部位置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变成了勒住儿童软弱的腹部,汽车急刹车或碰撞时起不到保护作用还可能伤害儿童腹部。这种适合3-15岁儿童使用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在使用时,要花约5分钟的时间绑在汽车座椅上,由于拆下比较麻烦且其体积较大,家里有儿童经常坐车的话,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通常不会经常从汽车座垫上拆下,汽车座椅长时间在安装有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的状态下使用,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将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拆下汽车座椅,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或座垫妨碍其他人坐该汽车座椅,使用比较不方便。另外3-15岁的儿童可能会和大人乘坐其它汽车出行,例如使用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大众交通工具时,由于没有方便携带的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则只能坐在一般的汽车座椅上系上普通安全带,普通安全带不适合儿童的低矮体形无法达到其安全效果,发生碰撞事故时可能带来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针对孕妇及儿童设计的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装置自身结构部件多、使用时装拆不容易、不便于随身携带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更简单、装拆更为容易、更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把安全带织带勒住成人胯部或儿童腹部位置改为勒住两条大腿位置的孕妇或儿童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垫板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一种孕妇或儿童用汽车座椅安全带附加安全垫板包含承力板部、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卡舌部,这些结构设为刚性相连的刚性板体;

所述承力板部左边设有向前延伸的左阻力臂部,承力板部右边设有向前延伸的右阻力臂部;

所述卡舌部设在承力板部前面中部,按卡舌部在前、承力板部在后的关系相连,卡舌部的前面空间自左至右无遮挡结构;

所述卡舌部左侧与左阻力臂部之间设有左间隙,卡舌部右侧与右阻力臂部之间设有右间隙;左间隙和右间隙各自的前端与卡舌部的前面空间连通、后端被承力板部封闭;

本发明本体外部自左至右的总长度设为20-35厘米、自前至后的总宽度设为10-25厘米,这是本发明具备便于随身携带效果的参数范围,可让孕妇易于把本发明收纳于随身手袋。当然也允许这样设置:本发明本体外部自左至右的总长度设为23-30厘米、自前至后的总宽度设为12-20厘米。

本发明的结构在使用时形成一杠杆结构;杠杆支点在承力板部;卡舌部使用时卡上安全带织带后具有向上的动力,为杠杆的动力臂;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为杠杆的阻力臂。

所述本发明的承力板部为位于卡舌部、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的后部板体,在使用时具有承受和传递卡舌部向上的动力给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并具有杠杆支点的作用;卡舌部为承力板部前面用于卡住安全带织带的伸出板体结构的整体;卡舌主体为卡舌部上从承力板部至卡舌部前末端的主体结构;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位于承力板部左右两旁前部,使用时可对应贴住使用者两个大腿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阻力臂部和右阻力臂部从承力板部向前延伸的长度可设为5-15厘米;当然,左阻力臂部和右阻力臂部从承力板部向前延伸5-12厘米也是允许的。

所述左间隙、右间隙各自总长度可设为6-13厘米,所述左间隙、右间隙宽度可分别设为0.3-4厘米。

所述卡舌部自左至右的宽度可设为2-6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可设为5-10厘米;当然,卡舌部自左至右的宽度设为2-5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设为5-8厘米是允许的。

所述承力板部自左至右的长度可设为20-35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可设为3-20厘米;当然,承力板部自左至右的长度可设为23-30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可设为4-15厘米是允许的。

本发明本体的刚性板体视乎使用的材料强度与承重需要设置其材料和厚度,所述刚性板体包括但不限于刚性的钢板或不锈钢板或塑料板体等,本发明本体可设为厚度在0.3-1.5厘米的刚性板体;当然,本发明本体设为厚度在0.3-1厘米的刚性金属板体是允许的。

本发明也可以作进一步改进:

为了防止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使用中受力滑出卡舌部,所述卡舌部下部设有凹凸不平表面:包括但不限于自左至右的多条防滑坑槽、齿状结构等;在卡舌部前端也可设有左、右横向凸块;在卡舌部前端下方也可设有钩体结构;上述措施可增大卡舌部对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的摩擦力或阻力,阻止安全带织带滑出卡舌部。

本发明可在卡舌部以及卡舌部连接部位设置加强筋,可使卡舌部不易弯折,也可在其它承力部位设置加强筋。所述卡舌部和左阻力臂部或右阻力臂部可在同一侧面内重合或部分重合,并可把本发明的厚度控制在2厘米之内,使外部比较扁平,便于随身携带、收纳。

为了使本发明具有平整美观的外部边缘结构,所述左阻力臂部与右阻力臂部往前延伸的长度超出卡舌部前末端2-5厘米,超出卡舌部前末端的左阻力臂部与右阻力臂部之间设有连接桥部互相连接,连接桥部与卡舌部前末端之间设有0.5-3厘米宽度的前间隙,连接桥部、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承力板部对卡舌部形成四面包围状。

本发明的全部或局部表面可披覆软质材料,软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硅胶、皮革、布料等,可减轻刚性板体的坚硬感和冰冷感以及不易使人受伤,可让使用者更舒适和更安全。

本发明使用方法:第一步:作为使用者的孕妇或儿童坐在汽车座椅上,佩戴好汽车座椅安全带;第二步:把本发明本体先按卡舌部在前承力板部在后的方向、卡舌部设置在使用者两条大腿中间,放在使用者两条大腿下,用两条大腿分别压住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再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原胯部位置的安全带织带卡在卡舌部;或者,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原胯部位置的安全带织带先卡在卡舌部,再把本发明本体按卡舌部在前承力板部在后的方向、卡舌部设置在使用者两条大腿中间,放在使用者两条大腿下,用两条大腿分别压住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此时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从勒住使用者胯部或腹部位置改变为勒住两条大腿,避开作为使用者的孕妇胯部胎儿位置或儿童腹部,如果遇到汽车急刹车或碰撞事故时使用者的身体突然向前冲,卡在卡舌部的安全带织带的该局部产生向上的冲击性拉力,卡舌部把安全带织带的冲击性拉力传递到承力板部、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使用者两条大腿下部抵住左阻力臂部、右阻力臂部,可将安全带织带该局部的冲击力分散、抵消于大腿下;使用完毕,使用者可把安全带织带从卡舌部按原路返回脱出。经发明人对孕妇或儿童正常使用本发明装、拆过程的实际操作速度进行统计,使用时装好或拆下本发明的时间在20秒之内,以上的使用方法可使本发明的装拆时间比现有技术更短、装拆更容易。

有益效果

1、结构更简单,制造工料成本明显更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不需要与座椅捆绑或固定的、独立结构的刚性板体,就可以实现现有技术方案所实现的将安全带勒住使用者胯部或腹部位置改为勒住两条大腿的安全功能,可采用切割或热锻压或精铸或注塑等单一生产工艺就可以生产出本发明独立的刚性板体,比现有技术的结构明显更简单从而加工制造更容易,制造的工料成本明显更低。

2、装拆时间更短,装拆更为容易,不妨碍其它人坐该孕妇或儿童坐过的汽车座椅,更便于随身携带使用:

按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只要每次使用时把本发明垫于两条大腿下面位置,把汽车座椅安全带织带卡在卡舌部上就可以使用;使用时装好或拆下本发明的时间在20秒之内,具有明显比现有技术装拆时间更短、装拆更为容易的效果;本发明使用时不用捆绑或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不妨碍其它人坐该孕妇坐过的汽车座椅,克服了前述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且本发明外部结构扁平、长宽设置尺寸适当,使用者可放置于手袋,以备随时乘坐各种汽车使用,更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随时使用。

本发明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可避免原汽车座椅安全带勒住孕妇胯部胎儿位置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或死胎等危险,协助汽车座椅安全带有效地保护孕妇及其胎儿的安全;另外,本发明提供儿童使用,可以达到把安全带织带从勒住软弱的腹部改为勒住两个大腿避免在碰撞事故中伤害儿童腹部的目的;本发明不妨碍其它人坐该孕妇或儿童坐过的汽车座椅,还可以把本发明放到手袋收纳,在乘坐其它汽车时随时可使用,随时保护作为使用者的孕妇或儿童安全。

本发明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pct专利申请kr2015/010780所公开的一种“孕妇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引导装置”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4是孕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是儿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中:1.本发明本体,11.承力板部,12.左阻力臂部,13.右阻力臂部,14.连接桥部;2.卡舌部,21.防滑坑槽,22.左间隙,23.右间隙,24前间隙,25.左横向凸块,26.左横向凸块;3.安全带织带,31.安全带护套;4.使用者(孕妇或儿童);5.汽车座椅;6.捆绑织带、61.织带长度调节装置、62.支承座、63.安全带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图中为了清楚描述的需要在图2标示前、后、左、右的方向,并通过自左至右的虚线把本发明区分为多个部分的结构。

图中的本发明本体1包含承力板部11、左阻力臂部12、右阻力臂部13、卡舌部2,这些结构设为刚性相连的刚性板体;

所述承力板部11左边设有向前延伸的左阻力臂部12,承力板部11右边设有向前延伸的右阻力臂部13;

所述卡舌部2设在承力板部11前面中部,按卡舌部2在前、承力板部11在后的关系相连,卡舌部2的前面空间自左至右无遮挡结构;

所述卡舌部2左侧与左阻力臂部12之间设有左间隙22,卡舌部2右侧与右阻力臂部13之间设有右间隙23;左间隙22和右间隙23各自的前端与卡舌部2的前面空间连通、后端被承力板部11封闭;

本发明本体1外部自左至右的总长度设为25厘米、自前至后的总宽度设为13厘米,这个长度尺寸易于放进孕妇随身手袋、便于随身携带。

如图3,卡舌部2下部设有多条防滑坑槽21,可阻止安全带织带滑出卡舌部。

进一步地,所述承力板部11自左至右的长度设为25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设为7厘米,所述左阻力臂部12和右阻力臂部13从承力板部11向前延伸的长度设为6厘米,所述卡舌部2自左至右的宽度设为4厘米、自前至后的长度设为6厘米。本发明本体1的刚性板体厚度设为1.5厘米的刚性塑料板,也就是本发明本体1的厚度,这是一个具备较佳技术效果且生产成本适中的设计方案。

如图4,孕妇可以这样使用本发明:第一步:作为使用者4的孕妇坐在汽车座椅5上,佩戴好汽车座椅安全带;第二步:把本发明本体1先按卡舌部2在前承力板部11在后的方向、卡舌部2设置在使用者4两条大腿中间,放在使用者4两条大腿下,用两条大腿分别压住左阻力臂部12、右阻力臂部13,再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原胯部位置的安全带织带3卡在卡舌部2;或者,把汽车座椅安全带原胯部位置的安全带织带3先卡在卡舌部2,再把本发明本体1按卡舌部2在前承力板部11在后的方向、卡舌部2设置在使用者4两条大腿中间,放在使用者4两条大腿下,用两条大腿分别压住左阻力臂部12、右阻力臂部13;此时汽车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织带3从勒住使用者4胯部位置改变为勒住两条大腿,可在发生汽车急刹车或碰撞事故时将安全带织带3该局部的冲击力分散、抵消于大腿下。使用完毕,使用者可把安全带织带从卡舌部按原路返回脱出。使用者使用时装好或拆下本发明的时间在20秒之内。

如图5,作为使用者4的儿童使用图4中孕妇一样的使用方法设置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把安全带织带从勒住儿童软弱的腹部改为勒住两个大腿避免在碰撞事故中伤害儿童腹部的目的。另外,由于儿童身高可能比较矮,系上安全带时颈部可能靠近安全带织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脆弱的颈部可能被安全带织带割伤;如图5中所示,当本发明的使用者为儿童时,在使用本发明时同时在安全带织带3位于颈部位置处设置安全带护套31,把安全带护套31包裹儿童颈部位置处的安全带织带,作用在于增大安全带织带与人体的接触面以及减缓冲击力,防止安全带织带在使用时割伤儿童颈部。所述安全带护套又叫安全带套或护肩套,其一般为柔软面料或加设海绵等材料制成,设置魔术贴或钮扣或拉链等搭接措施可把安全带护套包裹安全带织带,增大安全带织带与人体的接触面以及减缓冲击力,更好地保护儿童身体脆弱部位。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是使用0.5厘米厚度钢板的实施方案,图中,所述左阻力臂部12与右阻力臂部13往前延伸的长度超出卡舌部2前末端3厘米,超出卡舌部2前末端的左阻力臂部12与右阻力臂部13之间设有连接桥部14互相连接,连接桥部14与卡舌部2前末端之间设有1.5厘米宽度的前间隙24,连接桥部14、左阻力臂部12、右阻力臂部13、承力板部11对卡舌部2形成四面包围状;这样的设计可使本发明具有平整美观的外部边缘结构;另外,卡舌部2前端设有左横向凸块25和右横向凸块26,可防止安全带织带向前滑出而起不到保障安全的作用;本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是一致的。

以上说明书中安全带织带指的是汽车座椅安全带的织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所作的变化、替换和改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