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16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夏季的到来,汽车常发生自燃问题,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以解决现有汽车易自燃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底部的控制器,所述汽车的第一前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前轮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一后轮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后轮处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喷淋头,所述汽车的发动机处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第五喷淋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第三喷淋头、第四喷淋头、第五喷淋头均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由控制器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头与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喷淋头与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喷淋头与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喷淋头与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可有效防止汽车自燃,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

1、控制器;2、水泵;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电磁阀;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二电磁阀;31、第三温度传感器;32、第三电磁阀;41、第四温度传感器;42、第四电磁阀;51、第五温度传感器;52、第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底部的控制器1,所述汽车的第一前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前轮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1、第二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一后轮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1、第三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后轮处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41、第四喷淋头,所述汽车的发动机处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51、第五喷淋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21、第三温度传感器31、第四温度传感器41、第五温度传感器51均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第三喷淋头、第四喷淋头、第五喷淋头均与水泵2连接,所述水泵2由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水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2,所述第一电磁阀1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喷淋头与水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喷淋头与水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2,所述第三电磁阀3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喷淋头与水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42,所述第四电磁阀4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喷淋头与水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52,所述第五电磁阀5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

上述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在汽车各个高温部位安装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到温度过高时,通过喷淋头喷水降温,有效防止汽车自燃,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底部的控制器,所述汽车的第一前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前轮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一后轮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喷淋头,所述汽车的第二后轮处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喷淋头,所述汽车的发动机处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第五喷淋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第三喷淋头、第四喷淋头、第五喷淋头均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由控制器控制。所述一种防汽车自燃系统可有效防止汽车自燃,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婷
技术研发日:2017.07.27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