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加注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4969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燃油加注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油箱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加注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油箱连接的加油管,只是一根在加注燃油时起燃油导向作用的加油导流管,这种结构在加注燃油时,将油枪的加油口插入到油箱导油管中,在车辆行驶中,油液温度升高导致其压力增大,因此,加油时,由于压差可能存在油箱内的油液经加油管回流涌出的情况发生,造成燃油的外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加注管,以期解决现有的加油管只具有导流作用,无法避免限制加油时,油液的回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加注管,包括:导向管,其为双层结构,包括外部的加注管和内部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加注管之间具有供油液流通的间隙;加油管,所述加油管设于所述导向管的端部且与所述加注管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加油管之间的膨胀腔,所述膨胀腔为纺锤形结构,其中部用于容纳沿导向管回流的油液。

优选地,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为伸入所述膨胀腔的伸入端,所述伸入端处的加注管上环设有多个回油孔。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加油管管口处的防油罩,所述防油罩包括与所述加油管插接配合的插接管和设在所述插接管内端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朝向所述膨胀腔方向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体。

优选地,所述锥形体朝向所述膨胀腔的一端还与一引流管相连,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加油管内且与所述导向管同轴。

优选地,在所述加油管上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相通。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单螺旋管,所述单螺旋管的外壁与所述导流管之间组成用于阻碍油液回流的第一通道;所述单螺旋管的内部为用于阻碍油液回流的第二通道;油液回流时同时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入膨胀腔。

优选地,所述单螺旋管具有沿油液回流方向设置的螺旋形凸起部和螺旋形凹陷部,所述螺旋形凸起部和所述螺旋形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并作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阻碍平面。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将导向管设置为双层结构,其内部螺旋形结构的导流管对回流的油液进行阻碍,外部与加注管之间围成的区域对油液进行再次阻碍,以此对油液的回流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油加注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油加注管的剖视图。

图3为导向管与膨胀腔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排气管与加油管的连接示意图。

本发明图中:1-导向管11-加注管12-导流管13-回油孔2-加油管21-排气管3-膨胀腔4-防油罩41-插接管42-防护罩43-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到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油加注管,其包括:导向管1,导向管1用于在油液补充时,使其顺利流至油箱内,在本方案中,导向管1为双层结构,包括外部的加注管11和内部的导流管12,导流管12为螺旋形结构,导流管12与加注管11之间具有供油液流通的间隙,螺旋形结构的导流管12内部对回流的油液进行阻碍,外部与加注管11之间围成的区域对油液进行再次阻碍,对油液的回流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还包括加油管2,加油管2设于导向管1的端部且与加注管相连,加油时,注油枪经加油管2进入导向管1,进而流入油箱内。

另外,为了避免油液流出导向管和加油管,本方案中,在导向管1和加油管2之间增设一膨胀腔3,膨胀腔3具有油液回收、储存的作用,其中,膨胀腔3在本实施例其形状为纺锤形结构,膨胀腔3的中部用于容纳沿导向管回流的油液。同时,制造成纺锤形结构由于其上下两侧由于具有较小管径,由此膨胀腔3上部的空间还起到回流油液的阻挡作用,同时,下部油液使得回流油液汇聚到膨胀腔的底部。

为了清除汇聚到膨胀腔底部的油液,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导向管1的一端伸入膨胀腔3,作为导向管的深入端,其中,在伸入端上还设有多个回油,13,积累在膨胀腔3底部的油液经回油孔13流经导流管12,进而进入油箱内。

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导流管12设计为单螺旋管,单螺旋管的外壁与所述导流管之间组成用于阻碍油液回流的第一通道;单螺旋管的内部为用于阻碍油液回流的第二通道;油液回流时,同时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进入膨胀腔。也就是说,在油液回流时,导流管12的内外围成的两通道同时对油液的回流进行阻碍,从而避免其向上过量运动涌出。具体地,单螺旋管具有沿油液回流方向设置的螺旋形凸起部和螺旋形凹陷部,螺旋形凸起部和所述螺旋形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并作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阻碍平面,油液回流时,经内外的阻碍平面导致其压力减弱,打乱其原有的平顺流动,使得燃油流动杂乱无章增大流动阻力从而避免其涌出油箱。

油液加注时,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避免其在加注过程中喷溅至加油管内壁,在加油管2管口处还安装有防油罩4,防油罩4包括与加油管插接配合的插接管41和设在插接管41内端的防护罩42,防护罩42为朝向所述膨胀腔3方向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体,锥形体起到汇聚油液的作用,使得其油液加注时直接流入油箱不与内壁碰撞接触。

上述方案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锥形体朝向膨胀腔的一端还与一引流管43相连,引流管43位于所述加油管2内且与导向管1同轴,引流管43相当于增加了防护罩42的长度,缩短了其距油箱储油区的距离,提高了油液加注时的可靠性。

另外,参见图4所示,在加油管2上还设有连通孔,连通孔通过排气管21与外部相通,排气管21起到平衡内外气压的作用,避免油箱内压力过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加注管,包括:导向管,其为双层结构,包括外部的加注管和内部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加注管之间具有供油液流通的间隙;加油管,所述加油管设于所述导向管的端部且与所述加注管相连。本方案中将导向管设置为双层结构,其内部螺旋形结构的导流管对回流的油液进行阻碍,外部与加注管之间围成的区域对油液进行再次阻碍,以此对油液的回流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骁宇;吴昌庆;刘聪聪;张伟;李盈盈;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