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水器及其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63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刮水器及其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运输工具的挡风玻璃的清洁装置,尤其涉及刮拭挡风玻璃的刮水器及其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刮水器通常通过安装于刮臂的刮片来回刮拭挡风玻璃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及杂物,以保持挡风玻璃的清洁。通常通过接头将刮片能拆卸地安装于刮臂的末端,刮片相对于刮臂基本位置固定,但是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枢转,因此刮臂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往复摆动时,即使挡风玻璃表面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弧度变化,刮臂上的刮片仍能自动适应玻璃表面而改变角度,达到良好地贴合玻璃表面,实现良好刮拭效果。然而,现有接头不便于安装刮臂,而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连接头及刮水器整体的高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刮水器的接头,其用于连接刮水器的刮片与刮臂,其包括:

刮片连接部,其包括枢接部,所述枢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刮片,以使得所述接头能相对于所述刮片绕轴线枢转;及

刮臂连接部,其包括收容空间及第一卡扣部,所述收容空间用于供所述刮臂沿第一方向插入,并且所述收容空间限制插入其中的所述刮臂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卡扣部具有能向平行于所述轴线方向弹性地摆动的自由度,并且具有能施加朝向所述插入方向的力的阻挡面。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刮水器,其包括刮臂及前述的接头,所述刮臂具有能拆卸地插入所述收容空间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扣部,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收容空间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卡扣部先促使所述第一卡扣部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弹性变形,进一步插入后所述第一卡扣部释放弹性变形而向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恢复从而阻止所述第二卡扣部向与所述插入的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刮臂连接部的收容空间用于供刮臂沿第一方向插入,并且收容空间限制插入其中的刮臂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第一卡扣部具有能向平行于轴线方向弹性地摆动的自由度。因此将刮臂插入收容空间时立即被第一卡扣部锁住,安装刮臂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接头结构简单,可以甚至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一体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刮水整体性能良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显示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刮水器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技术特征,其中刮臂仅示意性地显示了用于与接头连接的远端部分,而没有显示与驱动器连接的近端部分;

图2显示将接头与刮臂分解的图1所示刮水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显示图1所示接头与刮水片的安装部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4显示图1所示接头与刮水片的安装部安装在一起的另一示意图,其中显示接头相对于图3所示位置发生了枢转;及

图5单独显示图1所示的刮臂与接头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5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刮水器100包括刮片2、刮臂3及用于连接刮水器100的刮片2与刮臂3的刮水器100的接头1。

刮片2包括胶条21、扰流片22、安装部23等部件。

接头1包括刮片连接部12及刮臂连接部13。刮片连接部12与刮臂连接部13一体形成。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刮片连接部12及刮臂连接部13。

刮片连接部12包括枢接部120。枢接部120形成为从接头的相对两侧突出来的圆柱形,两个圆柱形同轴(即共同为绕轴线x0的回转体)。枢接部120用于连接刮片2的安装部23,以使得接头1能相对于刮片2绕轴线x0枢转。

刮臂连接部13包括收容空间130及第一卡扣部132。收容空间130一面具有插入口134,用于供刮臂3沿第一方向x1插入。收容空间130为一个四方形内腔,而且收容空间130包括缺口131,缺口131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1的方向开放,而且在如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缺口131与插入口134连通。

第一卡扣部132具有能向平行于轴线x0方向弹性地摆动的自由度,并且具有能施加朝向刮臂3的插入方向的力的阻挡面13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第一卡扣部132在摆动时运动轨迹呈弧线,因此第一卡扣部132向平行于轴线x0方向摆动的自由度不限于第一卡扣部132绝对地平行于轴线x0方向的移动,而且包括第一卡扣部132具有平行于轴线x0方向的移动分量的偏离轴线x0方向的移动。第一卡扣部132包括通孔133,阻挡面136形成于通孔133的后侧面(在本申请中,后侧是指通孔133的远离轴线x0的一侧,前侧是指通孔133的靠近轴线x0的一侧)。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通孔133也可以形成为凹陷等结构,只要具有能施加朝向刮臂3的插入方向的力的阻挡面136即可。第一卡扣部132位于接头1的远离刮片连接部12的位置,而且第一卡扣部132位于缺口131处。

刮臂3呈平行于第一方向x1延伸的纵长形,其近端(未图示)用于连接到驱动器(未图示)的输出轴,驱动器通过输出轴输出往复回转运动,从而驱动连接到输出轴的刮臂3往复摆动。刮臂3的远端(远离输出轴的末端)具有插接部30。插接部30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x1的第一侧面31,第一侧面3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部32。第二卡扣部32包括突出于第一侧面31的突出体33,突出体33具有引导面34。引导面34为一个相对于第一侧面31倾斜的面,其从刮臂3的远端向近端方向逐渐升高(升高,是指更加远离第一侧面31)。突出体33能通过接头1的缺口131,并且能进入第一卡扣部132的凹陷或者通孔133内,并且定位在其中。

插接部30具有能配合收容空间130的方形,其能插入收容空间130。方形的收容空间130限制插入其中的刮臂3转动及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1的方向移动。当将刮臂3插入接头1时,沿刮臂3的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当将刮臂3从接头1拆除时,沿刮臂3的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该设计可以防止误插接。若按照第一侧面31垂直于轴线x0的位置沿第一方向x1插入刮臂3,第二卡扣部32正好对准收容空间130的缺口131,刮臂3可以顺利插入接头1的收容空间130;若按照其他位置插入,第二卡扣部32没有对准收容空间130的缺口131,则刮臂3无法插入接头1的收容空间130。在插接部30插入收容空间130的过程中,第一卡扣部132先接触到第二卡扣部32的引导面34,在引导面34的引导下第二卡扣部32先促使第一卡扣部132向远离第一侧面31的方向弹性变形,进一步插入后通孔133超越突出体33,第一卡扣部132释放弹性变形而向靠近第一侧面31的方向恢复,突出体33进入通孔133。此时,若要将刮臂3再退出,阻挡面136则施加朝向插入方向的力阻止第二卡扣部32向与插入的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接头1及刮臂3的插接部30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而且,安装刮臂3的操作也简单,只需要将刮臂3沿一个方向插入收容空间130,到位时立即被第一卡扣部132锁住,即可完成安装。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的范畴,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