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037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出现故障时,需要通过诊断接口外接汽车专用诊断设备为整车进行故障诊断。

汽车诊断接口为整车必备接口,目前市场上整车诊断接口固定方式基本是车身钣金开孔螺栓螺母式固定或直接绑于线束上。

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诊断接口插件的一种装配状态示意图,诊断接口插件1001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诊断接口插件1001固定位置一般选取车身钣金1002上,车身钣金1002开两个直径为5mm孔,受限于不同车型车身钣金1002结构的不同,诊断接口插件1001固定位置不确定。

这种装配方式的缺点为:

1.由于各车型的车身结构、构造不同,造成诊断接口插件1001固定位置各不相同,查找困难。

2.诊断接口插件1001缺少有效的防护,一般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无法有效做到防尘、防水、防异物损伤。

3.诊断接口有电源线,取电部位为保险丝盒,此种固定方式一般远离保险丝盒,诊断接口插件距离保险丝盒的位置越远,诊断电源线短路的风险性就越大。

4.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方式,生产装配效率低,成本高,此种装配方式,需要在汽车装配车间装配。

参考图2,为现有技术中诊断接口插件的另一种装配状态示意图,诊断接口插件1001通过扎带1003(或电气胶带)捆扎于线束1004上,位置设置随意。

这种装配方式的缺点为:

1.固定可靠性低。

2.由于线束1004一般布置于仪表台等内部空间,诊断接口插件1001查找困难。

3.诊断接口有电源线,诊断接口插件1001捆扎于线束1004上的固定方式安全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诊断接口插件固定位置易统一,不易受整车结构、布置空间的限制,且固定安全可靠,防护效果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包括盒体以及诊断接口插件,其中:

所述盒体包括敞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卡合件;

所述诊断接口插件可滑移的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面向所述卡合件的一侧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合件形成卡接配合;所述卡合件包括贯穿于所述容置腔底部的通槽,所述卡接件包括凸设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底部的第一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的相对的两侧壁向外、向下延伸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接柱的底壁凸设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二卡接柱的相对的两侧壁向外、向上延伸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第二卡条之间形成有卡接间隙以夹持所述容置腔的底壁,所述第二卡条的侧壁向上延伸有挡条。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固定有涡卷弹簧,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面向所述涡卷弹簧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凸台,所述涡卷弹簧位于所述弧形凸台的滑移路径内以提供所述诊断接口插件回复弹性力。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涡卷弹簧的固定端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螺钉,所述螺钉的顶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内,所述螺钉的底部固定有防松帽,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于所述涡卷弹簧的两侧凸设有限位台。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容置腔的第二侧壁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滑移方向,所述诊断接口插件与所述齿条相对的一侧固定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包括阻尼底盘、上盖、旋转盘以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阻尼底盘上方凹设有圆形槽,所述齿轮中心设有矩形孔,所述旋转盘由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圆柱形凸台、第二圆柱形凸台和矩形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上环设有多个贯穿通孔,所述上盖顶面开设有圆形装配孔,所述上盖装配于所述阻尼底盘时,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收容于所述圆形槽内,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穿设过所述圆形装配孔并形成紧密配合,所述矩形凸台穿设过所述矩形孔并形成紧密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面向所述齿条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条,所述l形条的顶面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卡槽,所述阻尼底盘于所述圆形槽的两侧凸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卡槽形成卡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容置腔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相对位置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凸块,相对的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两侧凸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嵌入所述导向槽内形成导向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片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的侧部,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容置腔方向延伸,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上凸设有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自由端背离于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上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控制手柄穿插的过道;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弹片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面,所述弹片靠近所述第二凸块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形成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凸块背离所述弹片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弹片背离所述第二凸块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形成导向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的敞口端铰接有盒盖,所述盒盖远离所述铰接端的一侧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上贯穿有第二卡槽,所述盒体背离所述铰接端的侧面凸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盒盖翻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形成卡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盖的内侧凸设有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诊断接口插件固定于盒体内,盒体可与电器盒本体一体式设计,从而使得诊断接口固定位置易统一,占用空间小,不易受整车结构、布置空间的限制,解决了传统结构对应的诊断接口插件固定位置各不相同,查找困难的技术问题,且诊断接口插件固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防护效果优,弹出时,诊断方便;被推入后,固定防护效果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一种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另一种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装配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诊断接口插件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盒体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的盒体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盒体的隐去顶壁下的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10是图9的a-a向视图;

图11是图9的b-b向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阻尼部的轴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阻尼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涡卷弹簧的轴测图;

图15是弹片与第二凸块的配合状态下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盒体,102-容置腔,103-卡合件,104-通槽,105-第一凸台,106-第一凸块,107-导向槽,108-第二凸块,109-第一限位面,110-第一导向斜面,111-盒盖,112-翻边,113-第二卡槽,114-第二卡块,115-第一凸条,116-第二凸条,117-螺纹孔,118-限位台,119-齿条;

201-诊断接口插件,202-弧形凸台,203-弹片,204-控制手柄,205-第二限位面,206-第二导向斜面,207-l形条,208-第一卡槽;

301-卡接件,302-第一卡接柱,303-第一卡条,304-第二卡接柱,305-第二卡条,306-挡条,307-第三卡条;

401-涡卷弹簧,402-固定通孔,403-螺钉,404-防松帽;

501-阻尼部,502-阻尼底盘,503-上盖,504-旋转盘,505-齿轮,506-圆形槽,507-第一圆柱形凸台,508-第二圆柱形凸台,509-贯穿通孔,510-第一卡块,511-矩形凸台,512-矩形孔,513-圆形装配孔;

1001-诊断接口插件,1002-车身钣金,1003-扎带,1004-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3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的装配结构,包括盒体101以及诊断接口插件201,其中:所述盒体101包括敞口的容置腔102,所述容置腔102内设有卡合件103;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可滑移的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02内,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面向所述卡合件103的一侧设有卡接件301,所述卡接件301与所述卡合件103形成卡接配合。

在日常状态下,所述卡接件301与所述卡合件103形成卡接配合,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被固定于容置腔102内,避免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有效做到了防尘、防水、防异物损伤等,防护效果好,需要进行诊断时,将所述卡接件301与所述卡合件103释放,即可将诊断接口插件201弹出容置腔102,诊断方便。盒体101与电器盒本体一体式设计,诊断接口固定位置易统一,占用空间小,不易受整车结构、布置空间的限制,从而解决传统结构对应的诊断接口插件固定位置各不相同,查找困难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5和图8,所述卡接件301和所述卡合件103的优选结构为:所述卡合件103包括贯穿于所述容置腔102底部的通槽10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通槽104形状为圆形,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形的通槽104在搭配后续提到的卡接件301结构时候,要求的工艺精度小,利于加工,且固定可靠性高,所述卡接件301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一体化成型,以提高其自身强度和固定效果,所述卡接件301对应于所述通槽104设置,也设为两个,这样两点固定,固定效果和固定可靠性均有所提升,所述卡接件301包括凸设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底部的第一卡接柱302,所述第一卡接柱302的相对的两侧壁向外、向下延伸有第一卡条303,所述第一卡接柱302的底壁凸设有第二卡接柱304,所述第二卡接柱304的相对的两侧壁向外、向上延伸有第二卡条305,所述第一卡条303和所述第二卡条305之间形成有卡接间隙以夹持所述容置腔102的底壁,所述第二卡条305的侧壁向上延伸有挡条306,这里的向上和向下延伸的方向关系是相对于通槽104位置而言,以通槽104为参考面,向下即是靠近通槽104,向上即是远离通槽104,这里的向外延伸是以第一卡接柱302为参考面,向外即是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302。

卡接过程为:将诊断接口插件201朝向所述容置腔102压进,第二卡条305先接触到通槽104,相对的两个第二卡条305的自由端的间距要大于通槽104的直径,第二卡条305由于具备一定的弹性,被通槽104的内壁压向第二卡接柱304,当第二卡条305完全通过通槽104时,第二卡条305回弹,此时容置腔102的底壁位于第一卡条303和第二卡条305之间的卡接间隙内,而且相对的两个第一卡条303的自由端的间距要大于通槽104的直径,所以盒体101相对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形成横向的限位,通槽104的垂直方向上被两个挡条306抵挡,形成纵向的限位,所以诊断接口插件201得以固定于盒体101内。装配方便。

拆卸过程为:利用工具或人力,将第二卡条305压下,至两个第二卡条305的间距小于所述通槽104的直径,再外拉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即可实现拆卸,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柱304的另外两个侧壁上凸设有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三卡条307,作为备用辅助,可有效保证卡接的牢靠、持久,第三卡条307的装配和拆卸过程和第二卡条305类似,参考上述过程即可。

在诊断接口插件201脱离所述盒体101的固定时,为了便于诊断,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可弹出于盒体101,具体地,参照图10,所述容置腔102的第一侧壁固定有涡卷弹簧401,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面向所述涡卷弹簧401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凸台202,所述弧形凸台202的自由端形成有弧形抵压面,弧形抵压面的弧面形状与所述涡卷弹簧401的卷形匹配,以利于所述涡卷弹簧401的展开和回弹,所述涡卷弹簧401位于所述弧形凸台202的滑移路径内以提供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回复弹性力。

所述涡卷弹簧40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涡卷弹簧401是一种自然弯曲状态,将诊断接口插件201朝向所述容置腔102压进,弧形凸台202抵压所述涡卷弹簧401,使得涡卷弹簧401转变为展平状态,直至卡接过程完成,当卡接件301和卡合件103分离时,涡卷弹簧401回弹,带动诊断接口插件201弹出盒体101外,方便诊断仪连接。

参照图14,所述涡卷弹簧401的优选固定方式为:所述涡卷弹簧401的固定端设有固定通孔402,所述容置腔102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117,所述螺纹孔117内螺纹配合有螺钉403,所述螺钉403的顶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402内,所述螺钉403的底部固定有防松帽404。这样涡卷弹簧401的装配过程简便,涡流弹簧的固定牢靠且更换方便。

为了引导所述涡卷弹簧401的运动过程,所述容置腔102的第一侧壁于所述涡卷弹簧401的两侧凸设有限位台118,这样涡流弹簧被夹持在两个限位台118之间,避免其横向窜动,诊断接口插件201的推入和弹出过程流畅。

所述涡卷弹簧401的宽度一般设计等于或略大于弧形凸台202的宽度,为避免涡卷弹簧401运动过程中,对插件尾部导线的影响,一般涡卷弹簧401的宽度优选等于弧形凸台202的宽度。

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容置腔102的第二侧壁固定有齿条119,所述齿条11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滑移方向,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与所述齿条119相对的一侧固定有阻尼部501,所述阻尼部501包括阻尼底盘502、上盖503、旋转盘504以及与所述齿条119啮合的齿轮505,所述阻尼底盘502上方凹设有圆形槽506,所述圆形槽506内填充有硅油,所述齿轮505中心设有矩形孔512,所述旋转盘504由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圆柱形凸台507、第二圆柱形凸台508和矩形凸台511,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507上环设有多个贯穿通孔509,第一圆柱形凸台507转动时候,可搅动硅油在圆形槽506及贯穿通孔509内流动,从而起到阻尼作用,所述上盖503顶面开设有圆形装配孔513,所述上盖503装配于所述阻尼底盘502时,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507收容于所述圆形槽506内,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508穿设过所述圆形装配孔513并形成紧密配合,这样硅油不会泄露出去,避免污染车内零部件,所述矩形凸台511穿设过所述矩形孔512并形成紧密配合。齿条119带动所述齿轮505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507在硅油中转动,使得诊断接口插件201推入过程中,平稳,可靠,不易发生卡滞等。诊断接口插件201弹出过程中,缓慢、平稳,噪声小,无冲击感。

所述阻尼部501的优选固定方式为: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面向所述齿条119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条207,l形条207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一体化成型,固定强度和可靠性好,所述l形条207的顶面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卡槽208,所述阻尼底盘502于所述圆形槽506的两侧凸设有第一卡块510,所述第一卡块510和所述第一卡槽208形成卡接配合。将阻尼底盘502对准所述两个l形条207之间的间隙后推入,第一卡块510与第一卡槽208卡接,阻尼底盘502即固定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上,装配方便,拆卸时,下压第一卡块510即可,拆卸方便。

为了引导诊断接口插件201的稳定移动,所述容置腔102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相对位置凸设有第一凸台105,所述第一凸台105的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凸块106,相对的所述第一凸块106之间形成导向槽107,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两侧凸设有弹片203,所述弹片203嵌入所述导向槽107内形成导向配合。诊断接口插件201在往复滑移过程中,由于弹片203被第一凸块106限位,限制了其上下窜动,使得滑移过程稳定,方便诊断。

所述弹片203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侧部,所述弹片203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容置腔102方向延伸,这样弹片203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垂直于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方向实现回弹,所述弹片203的自由端上凸设有控制手柄204,所述控制手柄204的自由端背离于所述容置腔102的方向延伸,用手将控制手柄204向着容置腔102的方向推动,可以将弹片203的自由端的一侧压向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外壁。

所述导向槽107上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108,两个所述第二凸块108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控制手柄204穿插的过道;所述第二凸块108靠近所述弹片20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面109,所述弹片203靠近所述第二凸块108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面205,所述第一限位面109和所述第二限位面205形成限位配合;诊断接口插件201在容置腔102内向内运动过程中,第一限位面109和第二限位面205相抵,形成限位配合,阻挡诊断接口插件201继续压进,有效保证诊断接口插件201不会向内发生运动,保证诊断接口状态稳定,方便诊断。当诊断接口插件201需要退入盒体101内实现锁定时,此时需向内推动控制手柄204,将所述弹片203的自由端的一侧压向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外壁,这样第一限位面109和第二限位面205就会错位,不会发生干涉。

参照图15,所述第二凸块108背离所述弹片20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110,所述弹片203背离所述第二凸块108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206,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10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06形成导向配合。诊断接口插件201在被弹簧推动弹出壳体过程中,弹片203的第二导向斜面206与第一导向斜面110相接触,可以有效起到运动缓冲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诊断接口插件201的防护效果,避免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所述盒体101的敞口端铰接有盒盖111,盒盖111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形式,所述盒盖111远离所述铰接端的一侧形成翻边112,所述翻边112上贯穿有第二卡槽113,所述盒体101背离所述铰接端的侧面凸设有第二卡块114,所述盒盖111翻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槽113和第二卡块114形成卡接配合。无需诊断时,将盒盖111翻转,盖住容置腔102,有效做到了防尘、防水、防异物损伤等,防护效果好。

所述盒盖111的内侧凸设有第一凸条115和第二凸条116,所述第一凸条115和第二凸条116平行设置。盒盖111盖上后,第一凸条115和第二凸条116均夹设于诊断接口插件201和所述容置腔102之间,实现辅助卡接的作用。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