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71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间倒车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果,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汽车也成为了日常的交通工具。

由于汽车数量的激增,停车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使得停放更多的车辆,车位或者道路两旁停满了车。在日常驾驶中,倒车是驾驶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其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身左右两侧的环境,从而将汽车倒入指定的位置。在白天光线明亮的情况下,驾驶员通常很容易将汽车倒入指定的位置,但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驾驶员不能通过后视镜清晰观察车身两侧的环境,倒车时会遇到各种限制,有时会造成车身磕碰,甚者还会造成交通事故,尤其是对于刚上路的新手驾驶员。另外,更换驾驶员需要根据不同驾驶员调节外后视镜,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由于看不清无法准确调节后视镜位置,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辅助驾驶员夜间倒车的照明系统来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安全倒车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补光灯,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安装在汽车车身两侧,补光灯设置在车身两侧有利于驾驶员在倒车时从后视镜上清楚看清车身与两侧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所述控制器连接电瓶供电,所述控制器连接变速箱和大灯总成获取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变速箱切换到R档信号以及大灯总成开启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开启。由于该系统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使用,因此设定在开启大灯总成和变速箱切入倒车档的时候自动开启补光灯,实现了智能开启和关闭补光灯的功能,方便高效。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两扇后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设置在后车门的门把手上不仅有利于补光灯发光后驾驶者更容易看清车身后侧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而且安装方便,不影响车身的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两扇前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前车门设置补光灯可以进一步增加车身侧边的光线,进一步方便驾驶者看清车身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灯为LED射灯。LED射灯有着光照亮、照射集中、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开开关,所述直开开关连接控制器,当直开开关闭合后,所述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开启,当直开开关断开后,所述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关闭。直开开关的设置主要是应用于更换驾驶者后调节后视镜的情况,在光线暗的情况下无法从后视镜中看清车身情况,此时需要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工作,从行车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此时无需将变速箱切入倒档,因此设置直开开关控制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

当然,直开开关的连接方式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将直开开关连接电瓶和补光灯形成回路,直开开关闭合后补光灯开启,直开开断开合后补光灯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直开开关设置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直开开关设置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驾驶者操作,从人体工学以及实际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说,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设置直开开关是个合理的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直开开关设有定时电路,当直开开关闭合至设定时间后自动断开。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驾驶者在调节完后视镜后忘记断开直开开关而造成补光灯长期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定时电路的时间可设定在1~2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倒车时可自动开启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身与两侧障碍物的距离情况,安全倒车,补光灯设置在门把手中不会破坏车身的整体美感,美观大方实用;二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更换驾驶者时调节后视镜时,直接通过直开开关打开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调节后视镜的位置,无需将变速箱切换至倒车档R档,安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框图;

图2为实施例3中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补光灯,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安装在汽车车身两侧,补光灯设置在车身两侧有利于驾驶员在倒车时从后视镜上清楚看清车身与两侧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所述控制器连接电瓶供电,所述控制器连接变速箱和大灯总成获取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变速箱切换到R档信号以及大灯总成开启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开启。由于该系统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使用,因此设定在开启大灯总成和变速箱切入倒车档的时候自动开启补光灯,实现了智能开启和关闭补光灯的功能,方便高效。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车身两扇后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设置在后车门的门把手上不仅有利于补光灯发光后驾驶者更容易看清车身后侧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而且安装方便,不影响车身的美观。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LED射灯。LED射灯有着光照亮、照射集中、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直开开关,所述直开开关连接控制器,当直开开关闭合后,所述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开启,当直开开关断开后,所述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关闭。直开开关的设置主要是应用于更换驾驶者后调节后视镜的情况,在光线暗的情况下无法从后视镜中看清车身情况,此时需要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工作,从行车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此时无需将变速箱切入倒档,因此设置直开开关控制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直开开关设置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直开开关设置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驾驶者操作,从人体工学以及实际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说,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设置直开开关是个合理的选择。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直开开关设有定时电路,当直开开关闭合至设定时间后自动断开。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驾驶者在调节完后视镜后忘记断开直开开关而造成补光灯长期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定时电路的时间可设定在1~2分钟,本实施例中定时电路的时间设定为1分钟。

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倒车时可自动开启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身与两侧障碍物的距离情况,安全倒车,补光灯设置在门把手中不会破坏车身的整体美感,美观大方实用;二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更换驾驶者时调节后视镜时,直接通过直开开关打开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调节后视镜的位置,无需将变速箱切换至倒车档R档,安全、节能、环保。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车身两扇前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中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前车门设置补光灯可以进一步增加车身侧边的光线,进一步方便驾驶者看清车身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

实施例3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补光灯,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安装在汽车车身两侧,补光灯设置在车身两侧有利于驾驶员在倒车时从后视镜上清楚看清车身与两侧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所述控制器连接电瓶供电,所述控制器连接变速箱和大灯总成获取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变速箱切换到R档信号以及大灯总成开启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开启。由于该系统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使用,因此设定在开启大灯总成和变速箱切入倒车档的时候自动开启补光灯,实现了智能开启和关闭补光灯的功能,方便高效。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车身两扇后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设置在后车门的门把手上不仅有利于补光灯发光后驾驶者更容易看清车身后侧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而且安装方便,不影响车身的美观。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LED射灯。LED射灯有着光照亮、照射集中、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直开开关,所述直开开关连接电瓶和补光灯形成回路,直开开关闭合后补光灯开启,直开开断开合后补光灯关闭。直开开关的设置主要是应用于更换驾驶者后调节后视镜的情况,在光线暗的情况下无法从后视镜中看清车身情况,此时需要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工作,从行车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此时无需将变速箱切入倒档,因此设置直开开关控制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直开开关设置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直开开关设置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驾驶者操作,从人体工学以及实际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说,在方向盘或者后视镜调节键上设置直开开关是个合理的选择。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直开开关设有定时电路,当直开开关闭合至设定时间后自动断开。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驾驶者在调节完后视镜后忘记断开直开开关而造成补光灯长期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定时电路的时间可设定在1~2分钟,本实施例中定时电路的时间设定为2分钟。

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倒车时可自动开启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身与两侧障碍物的距离情况,安全倒车,补光灯设置在门把手中不会破坏车身的整体美感,美观大方实用;二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更换驾驶者时调节后视镜时,直接通过直开开关打开补光灯补充照明,方便驾驶者调节后视镜的位置,无需将变速箱切换至倒车档R档,安全、节能、环保。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车身两扇前车门的门把手上设有补光灯,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3中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夜间倒车照明系统的前车门设置补光灯可以进一步增加车身侧边的光线,进一步方便驾驶者看清车身与旁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情况。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